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云南临沧地区小型兽类的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0-11月,我们对临沧地区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及临沧城区居民区,耿马城郊居民区和耿马城郊山坡耕作地等共分8种不同生成环境,进行了小型哺乳兽类的调查,共获小兽38种1486只,并对其进行了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小兽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等多项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多样性指数最高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带(2.3511),最低为城市居民区(0.4236),优势度最高为城市居民区(0.8180),最低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带(0.1227),结合以往对该地区其它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资料得知,该行政辖区共发现小型兽类5目12科41属68种和亚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云南丽江玉龙县及古城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小型兽类的构成及群落多样性特征,为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丽江玉龙县18个自然村和古城区9个自然村范围内,按鼠疫监测方案进行监测,捕获小型兽类进行种类鉴定。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计算小型兽类的构成、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结果共捕获小型兽类3目6科14属23种12 219只。其中啮齿目3科8属16种,食虫目2科5属6种,攀鼩目1科1属1种。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148 9~1.493 0之间;(Pielou)均匀性指数在0.389 9~0.551 3之间;(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0.313 9~0.446 0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2.031 4~2.311 9之间。Whittaker群落相似性指数比较结果,居民区与耕作地为极相似,居民区与林地、林地与耕作地为中等相似。结论丽江玉龙县及古城区鼠疫疫源地小型兽类以姬鼠(包括齐氏姬鼠、大耳姬鼠)、绒鼠(包括大绒鼠、玉龙绒鼠)、灰麝鼩、褐家鼠、黄胸鼠为优势种,群落多样性表明:居民区与耕作地为极相似,居民区与林地、林地与耕作地为中等相似。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小型哺乳动物寄生恙螨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云南省恙螨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特征。方法选取云南省16个县(市)为调查点,现场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小兽),收集耳廓和外耳道全部恙螨,常规分类、鉴定。恙螨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特征分别用香浓-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丰富性指数和优势指数分析。结果捕获小兽6888只,属5目10科26属,在双耳部检获恙螨共87416只,属3亚科21属192种,存在9种优势恙螨。宿主动物寄生恙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指数依次为啮齿目〉食虫目〉攀驹目。各生境群落中,丰富性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山区森林灌丛〉山区耕地室内〉坝区草甸耕地〉坝区室内房周。优势指数均较低。9种优势恙螨种类的生态位宽度依次为寒冬纤恙螨0.81,乡野纤恙螨0.57,小板纤恙螨0.52,绒鼠纤恙螨0.51,中华纤恙螨0.42,西盟合轮恙螨0,39,枪棒爬虫恙螨0.39,树驹纤恙螨0.27,副须纤恙螨0.04,其中任意两螨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在0~0.54间。群落内主要恙螨种类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型。结论云南省恙螨群落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较高,群落内主要恙螨种类呈聚集型分布,优势恙螨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差异均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玉龙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与动物鼠疫流行的关系。方法 在丽江玉龙鼠疫自然疫源地核心区4个海拔带内选择林地和耕地2种生境,于2015年每季度对小型兽类开展群落生态学调查,测算小兽群落生态学指标,分析小兽群落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并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动物鼠疫流行特征。结果 共捕获小兽1 575只隶属于4目6科12属22种,平均捕获率为19.84%,齐氏姬鼠、大绒鼠和中华姬鼠为群落的优势种,构成比分别为44.19%、19.37%和14.35%;不同生境、不同垂直梯度、不同季节之间,捕获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耕地中小兽密度高于林地,IV垂直带(3 100 m~)耕地和春季耕地的捕获率为最高,分别为40.12%和27.85%;林地小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较耕地高,生态优势度较耕地低,小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垂直梯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春-夏-秋-冬季节变化呈上升趋势,而生态优势度则相反;不同垂直带两种生境之间丰富度、多样性和优势度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两种生境之间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疫源地既往动物鼠疫流行高发季节为春末夏初的4-5月,疫点分布以IV垂直带(3 100 m~)农耕区为主。结论 玉龙鼠疫自然疫源地小兽具有相对复杂的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生境和垂直梯度条件下的生态分布格局存在一定异质性,并与当地鼠疫流行特征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19县市小兽体表蚤类群落和进化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云南省19县(市)的小兽体表蚤类不同生境的群落多样性,并对其协同进化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群落生态学常用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种问随机相遇率指数和构成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共捕获小兽10856只,分别隶属于10科,27属,47种。从这些小兽体表采获9532只蚤类,分别隶属于5科,22属,39种。5种优势小兽分别是黄胸鼠、大绒鼠、齐氏姬鼠、褐家鼠和锡金小鼠(占总数的71.69%);5种优势蚤类分别是方叶栉眼蚤、印鼠客蚤、缓慢细蚤、无值大椎蚤、和特新蚤(占总数的74.33%)。结论不同生境中蚤类群落与小兽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不同生境中优势蚤类与优势小兽亦有相对应关系。在一定生境中的优势蚤类也是小兽宿主体表的优势蚤种。研究结果可能是蚤类与小兽宿主间协同进化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6.
1998年10月-1999年6月,对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五种森林植被带采用夹日法进行小型兽类的垂直分布调查,共获小兽5目8科17属27种,共1530只;中对各小兽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进行了测定和比较,认为群落稳定性最高是针阔叶混交林,而最低是农耕区。通过采用系统聚类和极点排序分析方法 对各植被带小兽类进行数值分类,明确了该山系两大动物区系的分界线和各垂直带小兽分布的区系范畴;研究认为,海线的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小兽群落特征、区系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洱海周边地带小兽体表蚤类寄生状况与分布、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点,探讨蚤类与小兽宿主间的生态关系。 方法 选取洱海周边的不同地理方位作为野外抽样调查地点,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兽,每天早晨检查捕获情况并更换诱饵。按“一兽一瓶”的原则采集小兽体表寄生的蚤类。选用丰富度指数(S)、群落均匀度(J′)、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生态优势度指数(C′)、体表寄生蚤类总侵染率(Rft)、蚤类总指数(Ift)和群落内各个种类构成比(Cr)进行群落结构计算。 结果 在调查点共捕获小兽3 303只,属4目(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和食肉目)7科15属21种,除白尾鼹和巢鼠外,其余19种小兽体表都有蚤类寄生。采集到小兽体表寄生蚤类3 243只,属4科11属13种。洱海南边发现21种小兽和12种蚤,在3个方位中其物种多样性最高。洱海东边发现17种小兽和8种蚤,洱海西边发现13种小兽和7种蚤。大部分小兽宿主体表寄生两种以上的蚤类且群落结构复杂。不同方位的蚤类和它们相对应宿主的分布不均匀,洱海南边小兽宿主与体表寄生蚤类的物种数高于洱海周边其他两个方位。 结论 洱海周边小兽体表蚤类寄生普遍,小兽体表蚤类的物种多样性、物种构成、群落结构和分布主要由宿主体表微环境和宿主所栖息的生境大环境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云南省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群落结构、垂直分布及动物区系进行调查.方法采用铗日法,在云南无量山的4个垂直植被带:Ⅰ.暖温性针叶林和温性常绿阔叶林带(1 200~2 000m);Ⅱ.暖温性常绿阔叶林带(1 900~2 700m);Ⅲ.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带(2 700~2 930m);Ⅳ.寒温性亚高山灌丛草甸带(2 930m及以上).分别捕捉取样,每带投铗数不少于1 100个,每日收集捕获的动物标本,分类鉴定登记计数.结果共捕获小兽26种 803 只,隶属于鼠科(Muridae)12种,松鼠科(Sciuridae)1种,鼩鼱科(Soricidae) 7种 ,鼹科(Talpidae)2种,猬科(Erinaceidae)1种,树鼩科 (Tupaiidae)1种和鼬科(Mustelidea)1种.其中东洋界有23 种,占88.46%;古北界3 种,占11.54% .无量山4个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如下:Ⅰ. 2.193 1;Ⅱ. 1.673 2;Ⅲ. 1.806 8 和Ⅳ. 1.796 6.云南省无量山小兽优势种主要由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大绒鼠(Eothenomys millet)、社鼠( Niviventer confucianus)、针毛鼠(N.fulvescens)、灰腹鼠 (N.eha)、锡金小鼠 (Mus pahari)、卡氏小鼠(M.caroli)、印度长尾鼩(Soriculus leucops)和中华新猬(Neotetracus sinensiss)组成.结论云南省无量山小兽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群落相对稳定,存在着多种疾病的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云南大理洱海周边地带12种主要小兽体表恙螨群落之间的相似性及移行规律。方法 在云南大理洱海周边地带野外选点,于不同生境下诱捕小兽。对小兽及其体表的恙螨种类进行分类鉴定。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计算Block距离。组内连接法(within-group linkage)进行聚类,聚类结果用树状图(dendrogram)表达。结果 齐氏姬鼠、灰麝鼩、锡金小鼠、斯氏家鼠和大绒鼠体表恙螨群落之间相似性较大,聚为一类,基本属于野柄型小兽恙螨群落;褐家鼠、大足鼠、黄胸鼠、大臭鼩和社鼠体表恙螨群落聚为一类,基本属于家栖小兽恙螨群落(社鼠恙螨群落例外),在此群落类型中,相应恙螨群落的小兽宿主在动物分类上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同属于鼠科(大臭鼩例外)。与其他小兽比较,贝氏树鼩、珀氏长吻松鼠的栖息环境及其在动物分类上的相似性较低。其体表恙螨群落聚类顺序明显推后,独自归成一类。结论 小兽的生境分布对其体表恙螨群落类型的影响比较突出。在生境选择相近的前提下,小兽宿主在动物分类上的关系越近,其体表恙螨群落相似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兽体表寄生蚤类群落结构及其种多度分布。方法对云南省21县市小兽体表的蚤类为一个群落,运用生态学中的丰富度指数(S)、群落均匀度(J’)、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生态优势度指数(C’)、种间随机相遇机率(PIE)及群落构成比(Cr)等方法进行测定。利用Preston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云南省21县市蚤类群落的种多度分布进行拟合。结果共采获到蚤类15 773只,隶于7科34属86种。优势蚤类有22种,占总数的93.46%,其余64种蚤类只占6.54%。群落多样性指数为2.8913,均匀度为0.6491,生态优势指数为0.1345,种间随机相遇率0.8656。蚤类个体数量只有1只的蚤种数为9种,有4 815只的蚤种数为1种。蚤类的实际种多度曲线与理论种多度曲线拟合较好,拟和优度是0.7996。结论云南省蚤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相对较高。蚤类群落的种多度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省香格里拉地区喜马拉雅旱獭及其寄生蚤的分布情况,为鼠疫及相关疾病防治研究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通过野外现场调查确定喜马拉雅旱獭在香格里拉县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种群、数量;利用圈套、挖洞等方法捕获旱獭,检体表寄生蚤及洞干蚤,进行生态学研究。结果海拔2300~4900m的7个乡(镇),调查24个点,确认16个点有旱獭分布,在7个旱獭分布点捕获旱獭22只,均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检获獭体寄生蚤56只,属1科1亚科3属3种,分别为斧形盖蚤(Callopsylla dolabris)、谢氏山蚤(Oropsylla silantiewi)、二刺形大锥蚤(Macrostylophora bispiniforma);获洞干蚤7只,分属2科2亚科4属4种,分别为斧形盖蚤、谢氏山蚤、双凹纤蚤(Rhadinopsylla biconcava)和扇形巨槽蚤(Megabothris rhipisoides)。结论香格里拉县北部有喜马拉雅旱獭分布,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是该地优势蚤种;该地区高山草甸生境与周边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的生态环境相似,同时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及主要传播媒介,提示香格里拉县具备喜马拉雅旱獭型鼠疫的宿主、媒介和自然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塔里木盆地区域的蜱类群落进行分类,了解和掌握不同蜱类群落的结构特征,探讨这些群落在整个区域范围的多样性。 方法 2004年3~5月,按地理区域和生态景观类型选择塔里木盆地区域19个县52个不同生态景观为调查点进行蜱类种类和数量调查,采用群落生态学技术方法,计算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并结合地质和植被环境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该地区的蜱类群落进行分类。 结果 调查点共采获蜱类5属10种18 181只,以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占35.7%)和亚洲璃眼蜱指名亚种(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占33.6%)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类。根据环境的地质类型,植被的种类、丰富度和覆盖度将该地区的生态景观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 结论 塔里木盆地存在着丰富的蜱类群落,且这些群落在该地区整个生态幅度上存在连续的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3.
1985-1991年期间,我们多次对云南泸水高黎贡山森林脑炎疫源地宿主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小型兽类750只,它们隶属4目9科15属24种。其中,优势种为中华姬鼠A.draca(24.03%)、克钦绒鼠E.cachinus(23.05%)和社鼠N.conifucianus(19.16%)。根据垂直调查的结果看出,小兽的密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都以森林植被条件较好的中山森林地带的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带为高。经分析认为中华姬鼠、克钦绒鼠和社鼠在我省西部地区作为森林脑炎宿主动物具有较大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云南省临沧市鼠疫疫源地非飞行小型兽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非飞行小型兽类在该地区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及对多种人兽共患病的保存和传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现场样本采集选用系统采样法,小型兽类种类鉴定选用DNA条形码技术。结果 共捕获海拔1 2003 200 m的不同生境中的非飞行小型兽类177只,经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鉴定后发现这些标本应该分为25个物种,其中鼠科的白腹鼠属有6种,鼩鼱科中一些形态难以鉴定的种类可以明确的分为3种,2个鼠种的鉴定错误得到纠正。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能准确鉴定非飞行小型兽类,可使其海拔分布和生境选择等数据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tick vector, Ixodes scapularis, and of the etiologic agent of Lyme disease, Borrelia burgdorferi (Bb), have continued expanding in Illinoi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but the extent of their spread is not well known. The role of multiple habitats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I. scapularis and Bb at local scales is not well understood, and the use of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evaluate local scale dynamics is rare. We evaluated habitat diversity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I. scapularis occurrence and Bb infection within a natural area in Piatt County, Illinois, where I. scapularis were first detected in 2002. Small mammals were trapped and attached ticks were collected in young forest, prairie, mature forest, and flood plain sites from 2005 to 2009. Small mammal abundance, and the prevalence (% mammals infested), mean intensity (I. scapularis per infested mammal), and relative density (I. scapularis per mammal trapped) of I. scapularis were computed for each habitat type and compared. Immature I. scapularis were tested for Bb infection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iques. Out of 2446 trapped small mammals, 388 were infested with I. scapularis. The prairie had the highest diversity of small mammal hosts. Prevalence, mean int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 of I. scapularis and prevalence of Bb infection were highest for the prairie and young forest sites; in the former, all infec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rairie vole, Microtus ochrogaster. The minimum Bb infection prevalence of on-host I. scapularis collected in the natural area was 14% (n=56). Unlike previous studies solely focused on forested areas and Peromyscus leucopus, our study is the first to provide evidence of I. scapularis collected from prairie habitat and other reservoir hosts, particularly M. ochrogas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