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性研究我院1993-2002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64例,根据早期创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和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行一次性大面积切痂自体微粒皮和大张异体皮联合移植术,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分次行部分Ⅲ度创面切痂自体邮票状皮片移植术。观察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后的临床过程,并比较两组患者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率。结果①5-7 d,异体皮表皮层出现疱状变性;2周左右,异体真皮出现黑色斑点;4-6周,形成痂皮脱落,其下为新生表皮覆盖。②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34.4%和18.8%,明显低于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的62.5%和43.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实可行、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7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肤移植异体皮覆盖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1999年12月共72例手术切痂微粒皮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微粒皮移植术后创面一次覆盖达90%以上者22例,13例术后创面愈合小于60%,需后期多次换药肉芽创面游离植皮术。50例存活,22例死亡者主要原因为创面胞毒症和多脏器衰竭。结论:影响微粒皮移植的因素除了年龄、烧伤面积和深度、早期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和烧伤休克外,手术切痂时机,异体皮的质量、微粒皮的密度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微粒皮移植术是一种用1%~2%的自体皮覆盖30%的烧伤面积,从而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烧伤面积>70%且Ⅲ度烧伤患者自体供皮区少、需皮量大,临床治疗困难,切痂微粒皮移植手术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重要手段之一~([1,2]).术中电动取皮刀及碎皮机的使用,也大大缩短了手术和创面暴露的时间.为探索此类患者手术前后的最佳护理方法,本文回顾我院2005年3月-2008年5月实施的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术4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3年起,共收治大面积烧伤切痂植皮患者16例,通过全面加强术后护理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4例;3~62岁,平均32.5岁;瓦斯爆炸伤2例,火焰烧伤4例,热液烫伤8例,化学烧伤2例;其中伴吸入性损伤11例;烧伤总面积90%以上3例,70%~90%5例,50%~70%8例;早期行气管切开者4例。于伤后2~4d一次性将Ⅲ度及其周围深Ⅱ度创面痂全部切除,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最大切痂面积为60%,最大手术面积(含切痂和取皮面积)达78%。2护理2.1加强呼吸道管理对于有吸入性损伤,尤其是头、面、颈部有深度烧伤者,特…  相似文献   

5.
甘油保存异体皮在特重化学烧伤创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甘油保存异体皮在特大面积深度化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8例特大面积三乙基铝所致的深度烧伤,应用甘油保存异体皮覆盖创面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在同一天内收治,8例均为男性.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为29.25岁,创面面积80%~97%,平均为90%,其中Ⅲ度面积在50%~95%,平均为55.63%。其中7例伴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6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均在急诊室行补液、输血等支持治疗,彻底清创,行焦痂切开减压术,创面予SD—Ag外敷,并均在3~7d内分别分次行切痂术并采用甘油保存异体皮(GPA)覆盖创面,然后有计划地分别分次行自体皮片移植取代甘油保存异体皮,采用邮票植皮法和异体皮打洞自体皮嵌入移植法。切痂次数为2~3次,平均2.5次,植皮数为2~10次,平均7.2次。供皮区均为头皮,取皮次数为2~10次,平均7.2次。结果:2例因呼吸系统严重灼伤而分别于伤后13d和28d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其Ⅲ度创面分别为30%和60%,死时的创面覆盖率分别为100%和80%。其余6例2个月后创面基本为自体皮片所覆盖,皮片愈合良好,皮片存活率约70%~90%,平均80%。头皮愈合良好。结论:甘油保存异体皮是大面积深度化学烧伤创面一种较好的临时覆盖物,它可以改善创面血供条件,为自体皮片移植做准备,提高自体皮片移植的存活率,为大面积深度化学烧伤的治疗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烧伤感染导致的高钠血症 ,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1] 。本院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10月治疗此类患者 12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33岁 (15~ 5 4)岁。烧伤体表面积 (TBSA) 5 2 %~96% ,平均 78%。深Ⅱ度烧伤平均 4 2 % ,Ⅲ度烧伤平均 32 %。休克期按北京积水潭医院输液公式抗休克[2 ] 。一周内四肢创面行切痂大张异体皮微粒皮移植术 ,或削痂后辐照猪皮覆盖。所有病例按显性、不显性失水标准补充水分。1.2 临床表现 高血钠均发生于烧伤后 1~ 2周 ,3d内血钠平均…  相似文献   

7.
微粒植皮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为大面积烧伤病人减少了许多痛苦。可用较少的自体皮覆盖较大的创面 ,解决了大面积烧伤病人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 ,缩短了疗程。1 病例简介关某 ,男 ,2 6岁。病人全身烧伤面积为 82 %。Ⅲ度烧伤面积达 5 2 %。入院时病人处于休克状态 ,经过采取一系列纠正休克 ,保护心、肾功能等抢救措施 ,于伤后第五天行切痂微粒植皮术 ,术后效果明显 ,微粒皮成活 ,创面全部消灭。病人痊愈出院。2 护理2 .1 病室的准备 病室要求阳光充足 ,室温要求在 30℃~32℃ ,相对湿度为 18%~ 2 8% ,室内早晚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 ,每次…  相似文献   

8.
总结18例重度烧伤患者自体焦痂作覆盖物加微粒皮移植手术前后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重度烧伤患者于伤后3~7 d内切痂,行焦痂原位回植加自体微粒皮移植术,通过术前抗休克、保痂,术后制动,早期采用暴露疗法防止创面渗血影响微粒存活,避免创面受压,观察术后焦痂原位回植加自体微粒皮移植效果。18例焦痂原位回植加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患者术后6周的创面愈合率为(85.4±3.9)%,创面愈合时间为伤后(55.6±7.1)d。证明通过对焦痂原位回植加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的护理,可提高该术式的成功率,用自体焦痂替代异体皮覆盖移植的方法可行,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关节部位Ⅲ度烧伤削痂植皮与切痂植皮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Ⅲ度烧伤创面的处理临床上仍然以切痂植皮术治疗为主,由于切痂时切除了并未损伤的皮下脂肪组织,使其愈后外观变化明显。实验拟观察关节部位Ⅲ度烧伤削痂后于脂肪层移植大张自体中厚皮的疗效,并与切痂植皮进行比较。方法:①于2001-01/2007-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关节Ⅲ度烧伤患者中抽取39例(45个关节)作为削痂组,同时抽取45例(共60个关节)作为切痂组。所有患者对治疗及实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削痂组削痂植皮,保留正常皮下脂肪等组织。切痂组切痂植皮,切痂平面包括全层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一并切除直至深筋膜层。削痂或切痂后植大张自体中厚皮。③创面修复后4 ̄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关节外观和关节活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植皮成活率和创面修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烧伤关节创面修复后与对称的正常关节比较,削痂组外观变化不明显,周径缩小3.6%(P>0.05),功能好,关节活动度减少5.3%(P>0.05);切痂组外观变化明显,周径缩小23.4%(P<0.05),功能较差,关节活动度减少21.9%(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2周植皮成活率和创面修复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脂肪层移植大张自体中厚皮于Ⅲ度烧伤削痂后关节部位,能够维护肢体的美观,保护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切痂植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面积Ⅲ度烧伤三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和特点。【方法】198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保痂肉芽创面植皮、切痂微粒皮植皮、削痂微粒皮植皮三种治疗方法,处理156例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保痂肉芽创面植皮组(65.6±9.8)d,切痂微粒皮植皮组(53.8±9.2)d,削痂微粒皮植皮组(45.5±9.5)d。保痂组病程长,病人消耗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几率增大;切痂组手术损伤重,对病人烧伤后第二次打击大,愈后外形和功能差,丧失了皮肤附属器,对功能康复影响大;削痂组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疤痕平坦、柔软。【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对创面进行有效的覆盖,对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创面侵袭性感染,减少脓毒症的发生,保护各脏器的功能,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非常重要。削痂微粒皮植皮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可保留皮肤组织的部分功能,减少疤痕,愈后外形和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批特重度烧伤病人的早期急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1999年收治的三批烧伤病人共70例,其中特重度烧伤40例,烧面面积超过80例(小儿超过50%);合并中重度呼吸道烧伤25例,急诊行气管切开8例;发生休克28例,全部紧急行静脉切开或股静脉穿刺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早期行切痂减张,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及改善通气功能8例。在休克得到基本纠正后,1周内行大面积切(削)痂,大张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植皮修复创面,减少了烧伤创面脓毒症的发生,关节部位深Ⅱ度和Ⅲ度烧伤,早期切(削)痂后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加自体表皮覆盖创面。结果:特重度烧伤病人死亡3例,占7.5%,6例在休克纠正后转送其他医院,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早期预防性气管切开,焦痂切开减张,及早修复创面是抢救成批重度烧伤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一期四肢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与分次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大面积烧伤患者12例作为观察组,手术分2次进行,首次优选2个肢体,创面切削痂后自体微粒皮移植加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覆盖,712 d后剩余2个肢体再行相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13例作为对照组,四肢行切削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加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覆盖一期完成。对比观察两组病例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人数、术中切削痂面积、术中输液总量、输注浓缩红细胞数量、30 d皮肤愈合率、痊愈时间、创面脓毒症、死亡率、住院费用。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总手术植皮面积、手术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每次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RBC用量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0 d皮肤愈合率提高,痊愈时间、创面脓毒症、死亡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次手术时间缩短1.135 h,平均手术次数减少0.5次。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行四肢分次切削痂自体微粒移植加异种皮移植治疗,可明显减轻对患者的二次打击,同时保证了自体微粒皮移植密度,从而促进了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交联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痂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01-09/2006-10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就诊的中面积和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16例共48个观测创面,患者均知情同意。患者于伤后3~5d休克期平稳渡过后行肢体创面切痂术,自体微粒皮移植组观测24个创面,均位于复合皮移植组创面的邻近或对侧肢体相同部位。①复合皮移植组:切痂创面用交联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由江苏启东医疗用品研究所提供) 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 异体皮覆盖。②自体微粒皮移植组:切痂创面用自体微粒皮移植 异体皮覆盖。术后6周异体皮脱落,两组散在肉芽创面行小邮票状皮片补充移植修复创面。术后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及收缩率,并行创面组织学检测。结果:两组48个创面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异体皮成活情况相近。②术后6周,复合皮移植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低于自体微粒皮移植组(P<0.05);经补充植皮后即术后8周两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移植术后6,8,12周,复合皮移植组患者的移植创面收缩率均显著低于自体微粒皮移植组[(10.28±2.36)%,(16.25±3.78)%;(15.68±1.79)%,(30.42±3.65)%;(22.07±1.39)%,(42.83±2.74)%(P<0.05)]。④术后8周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复合皮移植组创面愈合处上皮化良好,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基底膜结构完整;自体微粒皮移植组上皮层仍较薄,细胞分化不良,真皮内胶原排列较紊乱。结论:交联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痂创面,能够抑制瘢痕增生,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大面积烧伤的病死率 ,进一步证实休克期切痂的优越性及基层医院采用异种皮覆盖创面的可行性。治疗组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 ,行切痂微粒皮移植 ,异种皮覆盖。对照组行休克期切痂微粒皮移植 ,异体皮覆盖。治疗组与对照组植皮成活率无明显差异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分组 治疗组 2 3例 ,男 17例 ,女 6例。平均烧伤面积5 7%± 13 2 % ,Ⅲ度烧伤 43 %± 8 9% ,对照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平均烧伤面积 5 1%± 12 8% ,Ⅲ度 46%± 11 4% ,平均切痂时间为伤后 3 3± 19 5h。1 2 手术方法1 2 1 术前准备  ( 1)手术时间一般…  相似文献   

15.
手为劳动器官,且为暴露部位,烧伤机会较多。早期及时恰当处理,除能促其尽早愈合,还与其功能恢复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我科对手部深Ⅱ~Ⅲ度烧伤病人,采取早期切痂大张中厚植皮术,术后即时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80例107只手背烧伤,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2~52岁,其中伴手掌烧伤9例,伴肌腱损伤5例。伤后3d行切削痂植皮术,皮片成活后予康复处理。1.2 方法术后两周即开始功能康复处理。(1)前1周行温浴疗法,1次/d,以30~40℃的温水局部浸泡,清洁创面,软化瘢痕,减轻病人运…  相似文献   

16.
李明雅 《护理研究》2007,21(33):3040-3041
切痂植皮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有效手段。病人由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外渗,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病情严重。此手术风险较大,如何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总结近几年我院切痂植皮手术的配合,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其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56例大面积烧伤切痂植皮病人,其中男44例,女12例;全部采用切痂移植大张异体皮加自体微粒皮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为1h~4h。1.2手术方法在全身麻醉下首先切除焦痂及坏死痂皮,四肢切痂均在驱血带下进行,并彻底止血,…  相似文献   

17.
手深度烧伤早期植皮术预防功能障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资料与方法本组56例 ,86只手。双手30例 ,单手26例。年龄3~62岁 ,Ⅲ度烧伤面积(20.31±15.25) %。切削痂大张中厚皮移植38例 ,肉芽创面大块植皮14例 ,拉网植皮4例。治疗方法 :一般多在伤后1周内实施手术植皮 ,但要视病人全身情况而定。Ⅲ度创面适宜作早期切痂植皮 ,对深Ⅲ度混合烧伤可行削痂植皮。切痂自深筋膜浅面切除焦痂 ,尽可能保留手背皮下大静脉及与静脉相同平面的淋巴管 ,避免尺神经各皮支的损伤。在掌指关节背侧要注意保护伸指肌腱腱膜 ,勿使伸腱裸露。削痂应由浅入深 ,操作稳、准。削至无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微粒复合移植解决烧伤患者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后功能欠佳的问题。方法5例男性,TBSA50%~95%,Ⅲ度30%~70%,异种脱细胞真皮移植100~150cm2,采用两步法,外层覆盖异体皮。结果术后4~6周异体皮脱落,创面愈合80%左右,复合皮移植处外观平整,皮肤弹性及关节功能较对照部位好。半年后复诊关节功能正常,疤痕增生不明显。结论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来源容易、价格低廉,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性 34例,女性 12例。年龄 8~ 56岁,平均 27.5。深Ⅱ度 15例,Ⅲ度 31例,其中单侧手背 27例,双侧手背 19例。手术时间:伤后 24h内 7例, 24~ 72h13例, 72h后 26例。应用中厚皮片移植 27例,全厚皮片移植 14例,刃厚皮片 5例。方法:手背深Ⅱ度创面行削痂术,保存有活性的真皮及脂肪组织,移植中厚皮片。Ⅲ度创面若基底呈焦痂状,可切痂至深筋膜层,如伸肌腱暴露,可保持其完整性,用周围筋膜组织覆盖。Ⅲ度创面若只皮肤全层受损,可削痂至健康脂肪层,术后手背较丰满有弹性,根据创面大小及皮源多少选择中厚皮片…  相似文献   

20.
1资料与方法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切痂面积4%~30%。随机设计对照组 12例,男9例,女3例,切痂面积2%~40%。方法:两组均为首次切痂,切痂后创面移植0.4cm × 0. 4cm自体皮片,间距 0. 3 cm,本组植毕外用浸有强力碘的打洞生物膜覆盖,消毒敷料包扎固定。术后2d植皮处行半暴露,直至创面修复,生物膜脱去。对照组常规切痂后植皮方法同前,术后及时换药,至创面修复。2结果 创面均修复。以1%切痂创面为准外用生物膜组平均换药次数(1.36 ± 0.67)次,对照组(5.62 ±1.1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