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菊池病属中医“痰核”“瘰疬”范畴,临证时应从少阳论治该病。少阳外邻太阳,内近阳明,里络三焦,位于表里之间,维持着气血津液和气机升降功能的正常运行。若少阳枢机不利致津液不布,痰饮内生、阻滞经络,遂形成痰核、瘰疬等表现。临床根据菊池病的症状表现,以和解少阳为法,调畅枢机,临床主方为小柴胡汤,可佐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药,夏枯草、牡蛎等散结药,青蒿、鳖甲等清肝热、养肝阴药。  相似文献   

2.
立足伤寒温病之经典,从概念论述少阳与三焦的生理结构与生理功能,强调少阳主枢机、三焦主道路的功能特性.明确少阳一证寒起少阳、热起三焦的病因.寒证邪陷少阳,气机不利致三焦失司、痰湿蕴阻;温证湿热阻滞则三焦不畅、遏阻少阳,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着重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与蒿芩清胆汤两方组方思路及治法异同,指出寒重和解温化、温重...  相似文献   

3.
干燥综合征以口干、眼干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机为少阳三焦经、腑瘀阻,失于通畅,使气血津液、水谷精气不能上乘,失于濡养润泽致燥;三焦气化、相火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内停,阻滞三焦,水津失布,或日久化热,煎灼真阴致燥,最终导致少阳三焦枢机不利。临床以和解少阳,疏利三焦为治则,辨病辨证相结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 痹证,古称为痹,历代对本病有很多论述。概括地说,痹证是指肌肉经络为风湿邪阻闭,气血运行不畅,临床出现以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痛疼酸楚,重着、麻木、关节肿大、屈伸不利为主证的病症。 1 病因病机 尽管历代医家对痹证的称呼不一,但不出内经所述的风、寒、湿热。按证候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其病因风、寒、湿热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具体病机为血凝于肤。同时,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又呈现不同的证候。主要概括为虚、邪、瘀三邪致痹。 1.1 虚:即正气虚。气血津液等特质不足及人体调节功能低下,或是感邪致病之时,因卫气护卫肌肉不密,御邪功能低下,即风寒湿等邪乘虚而入,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痹证。正气虚主要是脾胃虚,因脾主肌肉四肢,生化气血为后天之本,肝主筋,藏  相似文献   

5.
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治疗少阳病之方。少阳应包括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性喜条达疏泄,有启陈致新之能。少阳之气能枢转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如果少阳受邪则枢转无力,使得周身气机不畅,内外上下之气不通,气血津液不行,则诸病生焉。小柴胡汤应用范围很广,现就笔者运用小柴胡汤之体会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6.
顽痹是指痹证日久,正虚邪恋或重复感邪,经脉气血痹阻,而致反复出现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晚期可呈关节粗大变形或局部肌肉萎缩,逐渐形成关节功能丧失的一种病证,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其临床表现与“白虎历节”、“痛风”、“骨痹”等相  相似文献   

7.
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共主调畅周身之气,调节一身之水液代谢。少阳枢转气机,以三焦为运行通道,调畅人身阳气,发挥温煦推动之功用。枢者,主运转者也。少阳能够正常枢转气机,则肝胆疏泄正常,三焦畅达,从而一身气机升降出入正常;若枢机不利则郁则结,相关的病症即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8.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强调胆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其基本内涵有以下几点:(1)胆为中正之官,影响人的精神情志;(2)胆主少阳春升之气及少阳相火,激发和促进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3)少阳为枢,调节各个脏腑的阴阳气机升降。少阳胆腑的疏泄功能正常,对全身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少阳胆腑疏泄功能异常,枢机不利,可引起五脏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精不足失于蒸化,机体气血津液运化失常,以致气滞、痰阻、血瘀而发为代谢综合征。故从胆出发,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理论,发挥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对调整代谢综合征患者机体代谢失衡状态,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痹证是指因外邪侵入肢体的经络、肌肉、关节等处,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疼痛、肿大、重着麻木甚至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疾患。目前在临床及教学中,常以病邪之特点及临床症状,将痹证划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等,并以此来指导针灸的选穴治疗。此种根据病因进行分类的方法对针灸  相似文献   

10.
从少阳病治疗宜忌、变证及用方三方面探析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少阳病的证治思想,为诊治少阳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其认为少阳居于半表半里,外为荣卫,里为脏腑。若荣卫表气为风寒所伤则其气郁,表郁则里亦郁,使胆之相火不降、三焦相火不升,形成寒热往来之象,其热可传胃腑,其寒可传肝脏。中气如轴,四维如轮,气机升降依赖中焦运动,脾胃中气不能斡旋气机则胆火更不降、三焦相火愈不升。治疗少阳病汗、下、温法皆不适宜,当重视和解以发挥少阳枢纽作用,重视补中以促进脾胃中轴运动,同时兼顾变证。小柴胡汤兼顾和解、补中,其合承气汤则能清胃腑热,合温木气药则能散肝寒,凡为少阳病衍变者,皆能以此方化裁。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近年来中医对糖尿病足的研究比较活跃。有人认为该病是因消渴病日久,阴损气耗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进而气血运行受阻,致气机阻滞,湿浊内停,痰浊瘀血痹脉络。其中病久肝肾阳虚,痰浊瘀血痹阻四肢脉络是主要病机。有人认为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脉络痹阻,又因外感邪毒,局部热毒蕴结而发病,其中气虚血瘀、瘀血阻滞、脉络痹阻尤为关键。有人认为本病属于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以气虚血瘀、阳气不达为病机关键。总之,各家一致认为其病机关键是气阴两虚,痰浊,瘀血痹阻脉络。中医药治疗(1)综…  相似文献   

12.
痹症治疗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良健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100-101
痹证,皆因风寒湿三气得血气之虚,趁袭人体,闭阻经络,阻滞气血,凝结关节肢体而发.故治痹之法,不离调气血,疏通经络.气血调和,经络通畅,何痹之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少阳主枢"内涵的深刻理解,探讨少阳主枢在痴呆发病中的整体作用,提出"少阳枢机不利导致痴呆"的理论,为痴呆的治疗提供辨治思路。结合相关文献,探析少阳胆、三焦与痴呆的关系。基于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少阳枢机不利"完善了痴呆的病机,将人体脏腑阴阳、经络表里通过少阳联系起来,同时也为我们延缓人体衰老及防治老年病的发生发展提供靶向。少阳与痴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主张从和解少阳角度防治痴呆。  相似文献   

14.
从阳气、经络、脏腑三个方面解释了少阳为枢的本质:少阳是全身阳气出入的关键,控制着阳气的升降出入;少阳经络循行于居中之位,可通达表里,沟通阴阳;少阳与肝、胆、心包、三焦关系密切,为各脏腑功能运转之关键。又从五脏、气、少阳三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的病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脏与人体思维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正气亏虚或气机失调均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病机;不论是少阳证症状还是阳气的功能,均能体现出少阳与抑郁症病机的关系。最终得出了抑郁症病机与少阳为枢之间关系密切,基于少阳为枢的理论基础,提出应用疏利少阳法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少阳病的主方、和解剂的代表方,既可用于外感热病,也可用于内伤杂病,正如唐容川所言:"此方乃达表和里、升清降浊之活剂。人身之表,腠理实营卫之枢机;人身之里,三焦实脏腑之总管。惟少阳内主三焦,外主腠理。论少阳之体,则为相火之气,根于胆腑;论少阳之用,则为清阳之气,寄在胃中……其灵妙有如此者[1]。"因此,无论  相似文献   

16.
<正>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少阳病的主方、和解剂的代表方,既可用于外感热病,也可用于内伤杂病,正如唐容川所言:"此方乃达表和里、升清降浊之活剂。人身之表,腠理实营卫之枢机;人身之里,三焦实脏腑之总管。惟少阳内主三焦,外主腠理。论少阳之体,则为相火之气,根于胆腑;论少阳之用,则为清阳之气,寄在胃中……其灵妙有如此者~([1])。"因此,无论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和解少阳、枢利气机之代表方剂,由于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之间,内系胆及三焦,涉及病位广泛,病证繁杂,且小柴胡汤方寒热并用,具有表里同治,升降相因,宣通内外的作用。临床上小柴胡汤不仅可以治疗伤寒少阳病,而且对心血管系统中的病证亦具有调治、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焦是包罗联系脏腑的膜系,内联脏腑微膜、外联肌肤筋骨关节,上下连接五脏六腑,为膜性四通管道,完成气机气化,促进水液运行,化生护卫精微。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机为正气亏虚、三焦不利、痰瘀互结痹阻关节及肺微膜。初病感受风、寒、湿等外邪,蕴于筋骨关节,迁延日久化生痰浊瘀血,痹阻关节且内舍三焦膜性管道,流窜停滞肺微膜,发为肺间质纤维化。三焦“四通膜性管道”是关节痰瘀流窜肺脏的通路,三焦不利则加重痰浊瘀血停滞。临床治疗以“通、化、调”为原则疏利三焦,即选择理气活血祛风之通药、补肺温肾化气之化药,以调理脏腑状态,畅通三焦膜性管道,消散痹阻肺微膜之痰瘀浊邪。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RA的病证特点,属于中医"痹证"中"历节风"、"骨痹"、"顽痹"、" 痹"等病证的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肝肾气血亏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在此内因基础上,感受风、寒、湿、热诸邪之外因,致使经络痹阻、气血不畅、痰淤互结而成.  相似文献   

20.
尪痹证治     
痹证范围广矣。《素问》专立〈痹论〉篇按风、寒、湿病因分行、痛、着三痹;又按病位分心、肝、脾、肺、肾痹及脉、筋、肌、皮、骨痹。《灵枢》则列〈周痹〉一篇,论及诸痹与周痹之异同。《金匮要略》不提痹,但仲景又特别论及“历节”一证,实为痹证之属也,惟不见尪痹称谓。 以上诸痹,按其病因有外感风寒湿之外因,有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之内因;按其证候有仅以关节肿痛为主者,亦有肿痛重,全身虚弱羸瘦筋骨强直关节变形甚至残废者;按其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