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15年1月—2015年12月脑卒中患者100例,按照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干预组(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组)各50例。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的生活质量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P0.05,提示两组数据有可比性;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P0.05,提示干预组、对照组皆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统计学有意义(P0.05),说明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模式在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常规护理。结论: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优于常规护理,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国际普适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康复的效果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万玉君 《河北医学》2016,(7):1199-1201
目的::探讨集中式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室2015年2月至5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集中式护理模式干预康复,比较两组的康复积极性、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康复积极性、护理后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功能、行动能力、记忆与思维、交流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积极性,增强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而心理护理组则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均进行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functionaldeficit scores,NFDS)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SWLS、NFDS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比较SWLS评分有提高、NFDS评分降低,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辅助以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3月--2013年4月脑卒中住院患者68例,经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出院后对照组由医院的随访中心随访,实验组则在原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6个月后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分数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增加患者的信心,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101-1102
<正>协同护理模式(CCM)是在充分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护士、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专家五个优势资源,积极培养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健康护理的能力[1]。本研究旨在应用CCM,尽最大努力,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脑病科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基于对照组采用连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后的肢体、生活状态及照顾者的压力状态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48.25±3.19)分、(26.49±2.05)分、(82.46±5.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6.27±3.08)分、(19.86±1.95)分、(71.89±5.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7、20.294、12.031,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好,且照护者照护负担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连续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高。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血管壁异常、血栓、栓塞以及血管破裂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平均发病率为150/10万[1]。脑血管病严重损害脑卒中患者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深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2例脑卒中出院患者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电话随访,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在出院前由康复师、责任护士、医师、患者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出院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和同期功能评定,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生存功能和生活质量资料。结果:干预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评价以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关怀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艳秋  刘彤  刘有为 《海南医学》2013,24(4):618-620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持续性综合护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评分均值分别为93.4分,93.0分,89.6分和90.6分,而对照组相对应的评分均值为62.4分,70.8分,58.4分和51.2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GQOLI总分分别为92.8分和63.1分;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降低抑郁发生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90例),对照组(9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状况以评价对该病临床最好的护理方式.结果2组患者较护理干预前抑郁的发生率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有利于患者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所制定的家庭健康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脑卒中患者家庭健康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将社区100名脑卒中患者及家庭成员随机抽样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做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出院后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测定,实验组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5个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通过掌握家庭护理需求,运用整体护理程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了患者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家庭关系更为融洽,患者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9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给予康复训练程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训练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AD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促进脑功能重组,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指导,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ADL能力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脑卒中复发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存活者仍大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质量的因素,探讨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与措施,为临床相关护理人员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史建华 《中外医疗》2015,(2):153-154,166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11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血脂、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及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活动、精力、睡眠、疼痛、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及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除均采用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外,还通过《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MCM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了解研究组心理状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发病后12周,采用MESSS评分表和WHOQOL-BREF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病后12周,研究组的MESSS和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