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蝶鞍区肿瘤对视力和55°视野的影响以及Humphrey-Ⅱ型自动视野计FF-81程序在蝶鞍区肿瘤视野检查中的准确性.方法对确诊为蝶鞍区肿瘤84例(168眼)住院病人,术前行视力、55°视野及周边视野检查(相同大小的白色视标).结果术前视力下降者117眼(69%).视野异常者FF-81程序55°视野133眼(79%);周边视野计检查130眼(77%).结论蝶鞍区肿瘤常常累及视神经,从而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以颞侧视野缺损为多.Humphrey-Ⅱ型自动视野计FF-81程序检查的55°视野对蝶鞍区肿瘤的患者能早期发现典型以及不规则的视野改变.对蝶鞍区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78例垂体瘤的眼部表现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垂体瘤的眼部表现。方法:对78例垂体瘤患者进行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视野、及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检查。结果:视力下降占76.9%;眼底视神经病变占51.9纷,视野损害占67.3%,PVEP异常占89.2%。23.1%患者以眼部异常表现为首诊症状,其中19.2%曾被诊断为眼科疾病。结论:对不明原因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视神经病变的患者,应常规进行视力、视野、眼底及PVEP检查,结合鞍区CT或MR,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ION)的诊断与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对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治疗的非动脉炎性PION患者20例(28只眼)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及全身检查,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及眼底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治疗后有25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野缺损也有改善,有3只眼视力无明显变化,有效率为89.3%。结论颈动脉循环障碍导致供血不足是非动脉炎性PION的重要致病因素,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患者视力和视野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眼科患者常有视力减退或出现某种异常,无论在门诊或病室时,对患者之检查、诊断及追踪观察等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细致的工作。本文主要乃系脑肿瘤所致视神经萎缩或未萎缩前后在诊断上延误问题作一些探讨。十多年来共收集了六例比较完整病史患者,他们得了这视交叉压迫所致视力下降后,曾经经历了很曲折的治疗经过,后由本人检查诊断为脑病,且经脑外科手术的证实。这些病例今作精简介绍如下。病例介绍病例一苏××女 41岁干部主诉:于1965年右眼视力逐渐下降伴眼球轻度突出(3mm),经检查该眼视力0.1,眼底视神经轻度水肿(约1 1/2~2D_1),余无特别。左眼一切正常。头颅正侧位X光片无特别。后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暨原单位同意,在全麻下进行开眶探查术、术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视野检查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60例(84眼)治疗前后均采用对数视力表和计算机视野计分别做视力及视野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药物治疗1个月后,治愈24眼(28.6%)、显效16眼(19.0%)、有效8眼(9.5%)、无效36眼(43.0%);治疗无效的36眼中有24眼视力无提高但视野缺损范围缩小40%以上,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原视野缺损处光敏度回升,平均光敏度(MS)明显提高,平均缺损(MD)、丢失方差(LV)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视野是评价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视野的改变比视力的变化更能明确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强龙冲击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挫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47眼)确诊为视神经挫伤的患者,应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的恢复、对比敏感度和视野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视神经挫伤患者视力的恢复、对比敏感度检查、视野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冲击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挫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来稿简报     
宋立、王文长(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眼科)报道假性视神经乳头炎误诊1例。男患,既往视力差,否认其它眼病史。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0.1,孔镜视力为0.5,双眼前节所见正常,双屈光间隙清晰,视乳头境界模糊,颜色较红,稍有隆起。动脉较细,静脉充盈。黄斑区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入院诊断,双眼视神经乳头炎。入院后按视神经乳头炎治疗。视野检查未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6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结果:随访3~6个月,16眼中12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有效率为74.9%。有光感以上的10眼中9眼视力有提高;无光感的6眼中3眼视力有提高(P=0.118)。伤后3~7天手术12眼,术后视力有改善的10眼;伤后>7~16天手术4眼,术后视力改善的1眼,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具有视野清晰,无需开颅,侵袭性小,头面部不遗留瘢痕,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前无光感或伤后较长时间者,也不应该放弃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垂体瘤误诊为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曾被误诊为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的12例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行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查,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分析垂体瘤的病例类型、误诊原因,总结预防措施.结果:12例患者均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头痛、睡眠质量差,其中3例初步经激素或抗生素治疗后病情缓解,但2个月后视力严重下降,其他9例患者在眼科治疗未见好转,后均经内分泌激素测定、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为垂体瘤,其中促甲状腺激素瘤3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2例,无功能性垂体瘤3例,催乳素瘤4例.结论:垂体瘤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无典型表现的患者极易误诊为视神经炎或视神经萎缩,养成规范的诊断习惯,开阔诊断思路对减少对垂体瘤的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勇  赵曜 《河北医学》2003,9(3):248-250
目的:分析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例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症状、体征、术中所见和影像资料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视神经胶质瘤均行手术治疗,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星形细胞瘤1—3级。结论:儿童、青少年多发,视力下降、突眼、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萎缩、MMRI CT示视神经肿大是本病的特征,手术是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指标。方法 以传统药物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视神经萎缩39例57眼,以视力、中心视野及眼电生理(P-VEP)作为观察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结果 视神经萎缩经治疗后功能有一定改善,视力、中心视野、P-VEP(P100潜时)3项均有好转在统计学上有显意义,且3项指标间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视力、中心视野、P-VEP均可作为视神经萎缩患的病情及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2.
回顾分析了 2 4例 ( 4 8眼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患者年龄从 1 2岁到 44岁 ,平均 ( 2 0 3± 7 2 )岁 ,男性占 83%。发病典型者多为 1眼无痛性视力下降。视力下降程度从眼前手动到 1 2 ,其中 40眼 ( 83% )≤ 0 1。视野缺损主要为中心暗点或旁中心暗点 ,色觉障碍严重。本组部分病例发病早期有特征性眼底改变 ,包括视盘明显充血 ,视盘周围小血管扩张迂曲 ,神经纤维层水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盘及盘缘血管无荧光素渗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VEP联合OCT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及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本院对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85例(85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实施VEP及OCT检查,针对VEP及O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查组视力下降程度越重,VEP检查P100波的潜伏期延长及波幅值降低越明显;对照组VEP的P100波的潜伏期及波幅值均正常。检查组视力下降程度越重,OCT视神经环扫中视神经纤维层明显变薄,萎缩象限也越多。对照组正常。黄斑OCT层次结构正常,随视神经纤维层明显变薄,黄斑区视网膜也变薄。检查组A视野未查;检查组B中轻度异常6例,中度异常13例,重度异常14例;检查组C中轻度异常7例,中度异常5例,重度异常3例;检查组D中轻度异常4例,中度异常4例,重度异常1例。结论 VEP联合OCT检查能客观地反映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变化及严重程度,可以作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诊疗跟踪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52例垂体瘤CT检查结果与眼部表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垂体瘤CT结果与眼部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 5 2例垂体瘤患者进行视力、眼底和视野检查并与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结果显示 :肿瘤直径≤ 10mm 6例 ,11~ 2 0mm 13例 ,2 1~ 30mm 15例 ,31~4 0mm 11例 ,>4 0mm 7例。视力 <1.0的 72眼 (6 9.2 % ) ,眼底异常的 5 9眼 (5 6 .7% ) ,36例 6 6眼 (6 7.3% )出现视野缺损 ,其中 18例 (36 .7% )表现为典型的双颞侧偏盲 ,眼球运动障碍 2例 (1.9% )。 11例 (2 1.2 % )以眼部症状为首诊 ,4 0例 (76 .9% )有眼部异常表现 ,其中肿瘤直径≤ 10mm 2例 ,11~ 2 0mm 7例 ,2 1~ 30mm 13例 ,31~ 4 0mm 11例 ,>4 0mm 7例。结论 :垂体瘤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和眼球运动障碍 ,视力、视野损害的程度与肿瘤大小相对应。对不明原因视力下降者 ,应进行详细的眼底和视野检查 ,并结合CT扫描 ,防止垂体肿瘤误诊。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 男性,15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下降,不伴眼红肿痛及眼部其他不适,先后在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双眼球后视神经炎,经营养视神经等支持治疗,患者视力无改善。于2007年2月10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检查右眼视力为0-3,左眼视力为0.1,双眼前后节大致正常,视野检查:双眼视野螺旋形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67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年龄、局部及全身存在的易患因索、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 60岁以上的患者52例(81.25%);男:女=9:7;单跟61例(95.31%)、双眼3例(4.69%);47例(73.44%)患者并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17例(26.56%)患者无全身疾病,但存在小视盘,无生理凹或小生理凹;且多为早晨起床后发现视野、视力有所改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早期视盘部分或大部分呈弱荧光,晚期视盘呈强荧光或弱荧光.经临床治疗,视力有所提高者23眼(34.33%),视野有所改善者20眼(29.85%).结论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受年龄、全身性易患因素及局部解剖因素的影响,眼底、视野、FFA等检查有其典型特征,治疗效果欠佳,为减少该病的患病率,应对易患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40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全身及眼部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眼底表现、视野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结果,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变化等.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1±10)岁.伴发全身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等疾病.眼底检查47.5%的患眼视盘呈现苍白性水肿,其中35.29%的患眼伴有视盘周围出血.42.5%的患眼表现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视野缺损.62.5%的患眼FFA早期视盘呈现弱荧光,晚期荧光增强.37.14%伴有颈动脉狭窄伴附壁斑块,经治疗87.5%的患眼视力提高,视野缺损改善.结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多因素致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高危险因素.经综合治疗,患者的视力、视野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垂体肿瘤的诊断价值。对21例垂体肿瘤患者的双眼进行视力、视野、眼底及VEP检查分析。结果:42只眼VEP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或无波,异常改变达100%,尤其对单眼出现程度不同的视力下降.视野改变而另眼视力正常、视野仅表现为生理盲点扩大的患者,行VEP检查时双眼均可出现重度异常或无波。结论:VEP检查在垂体肿瘤的诊断中较视力、视野、眼底改变更敏感,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心 3 0 -2视野检查程序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FFA)在诊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7例 5 5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心 3 0 -2视野改变和FFA的改变及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FFA的主要改变为早期视盘荧光充盈延缓 ,弱荧光和荧光充盈缺损 ,晚期全视盘高荧光 ;视野主要改变为扇形缺损及半侧偏盲和象限缺损 ;年龄均为 5 0岁以上。结论  5 0岁以上患者突然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 ,早期视盘轻度肿胀呈淡红色 ,眼底荧光造影及视野出现特征性改变时 ,可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中的疗效,探讨中医传统疗法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疗效价值。方法将40例70眼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36眼)及对照组(20例34眼),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包括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和中医证候变化。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在视力、视野和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