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伏邪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全面地认识HPV病毒感染,拓宽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系统整理伏邪理论的学术脉络,从概念、病因、发病部位、外发途径、治疗等方面,对历代著名医家关于伏邪理论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HPV病毒感染与伏邪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结果]伏邪理论最早源于《内经》。一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均为伏邪。伏邪病因多端,外感六淫、内伤杂病等都可导致邪气潜伏;对于其发病部位、外发途径则应以证候为依据,审症求因;伏邪的治疗,一般以扶正祛邪为根本治法,并根据其病机随证治之。[结论]伏邪理论自内经时代开始发展至今,虽饱受争议,但依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HPV病毒感染即为伏邪",从伏邪论治HPV病毒感染为临床HPV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对伏邪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根据伏邪的来源分为外感伏邪及杂病伏邪两类,以期促进伏邪理论体系的完善,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地把握病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对伏邪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根据伏邪的来源分为外感伏邪及杂病伏邪两类,以期促进伏邪理论体系的完善,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地把握病因。  相似文献   

4.
试论蒋保素对伏邪的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宝素先生是清代倡言伏邪并有较大影响的医家之一。在《医略·伏邪》篇,先生阐述了伏邪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而在《问斋医案·伏邪》门,则集中记载了先生治疗伏邪的经验。蒋氏论伏邪,后人褒贬不一,持平而论,理论虽不尽完善,而其临床实践却颇多可采之处。爰荟其精义,以备参考。邪伏募原与经中伏气关于邪气内伏之途径与伏邪的部位,历代医家的看法尚不一致。蒋氏对《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以及“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炼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相关论述,总结其学术观点,为深入研究杨栗山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伏邪"、"杂气"为关键词检索《伤寒温疫条辨》相关内容,汇总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主要观点。[结果]杨栗山彻底否定了伏寒化温说,认为温疫伏邪病因是杂气,将温病与伤寒从病因上区分开来。其对温疫伏邪的病因、病性、传入途径、邪伏部位、外出途径、治法、方药、后期调理做了详尽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方药,对以物治气、专病专药的思想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结论]杨栗山让疠气致病说具备了实际的指导价值,他的温疫伏邪说对温疫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伏邪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伏邪发病在临床上屡见不鲜,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与伏邪有密切关系.长春中医学院任继学教授尤其注重伏邪发病,溯<黄帝内经>之渊源,考历代医家之宏论,思近、现代外感、杂病之变证,探伏邪之奥义,切中肯綮.今择其精文引述如下,以备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7.
论伏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伏气”,首先,应与内伤杂病的“伏邪”相区别。清代王燕昌《王氏医存》中云:“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淤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凡肢体酸痛、麻木,及梦魇、梦遗、痞块、症瘕、疝气、肿瘤、耳聋、目翳、鼻痔,一切对证药不效,皆别有伏邪”。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伏邪角度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病因病机,以期更全面的认识RA,拓宽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整理伏邪致病学术理论,从释义、理论溯源、现代医家认识等方面,对伏邪理论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伏邪致病的规律对RA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进行探讨。[结果]伏邪理论最早源自《黄帝内经》,伏邪目前多分为外感伏邪和内伤伏邪,RA的病因具有伏邪致病客观依据,其病机符合伏邪的致病机理,其治则治法与伏邪致病的治疗大法相一致。[结论]根据伏邪致病的特点及发展、传变规律来认识RA,能更好地抓住疾病的本质。伏邪理论对RA的诊治具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伏邪理论认识RA为临床证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伏邪”又称“伏气”,顾其名,思其义,就是人感受了大自然中某一种邪气侵袭后,未即发病,潜伏于体内,逾时发病的叫“伏邪”。按伏邪之名,在医藉中最早见于蒋问斋《医略》。柳宝诒云:“伏邪之名,从前未经道及,自蒋问斋煌煌然著伏邪之名,而伏温一证,始昭然大白于天下。”。吴又可虽已先道及“伏邪”,是指瘟疫之邪而言,与温病之“伏邪”名同而实异。“伏气”之名,仲景言之最早,《伤寒论·平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当须脉之。”此“伏气”病名之嚆矢。追溯其名之由来,源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为温病病因学说的源头,也是“伏邪”学说的理论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雷丰《时病论》对外感病病因和发病的学术观点。[方法]采用中医史学、中医文献学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时病论》中涉及外感病病因和发病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雷丰《时病论》将时病分为新感、伏气两大类,认为探讨六气之常、六气之变可导致发病。雷丰对伏气研究尤为深入,指出虚处伏邪,邪气潜伏的内因是机体内虚,外因为轻微感邪;不同的邪气侵犯人体之后,可伏留于脏腑、经脉、气血、五体等不同位置,有特定倾向性;伏气的发病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新感外邪引发伏邪,相兼发病,二是邪气潜伏后性质转变,重阴必阳,随自然界阴阳消长得时而发,三是伏邪得虚而发。[结论]雷丰对外感时病的病因、伏邪伏留部位和发病形式均有创见,其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治疗外感病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伏邪与伏毒     
毒邪可潜藏人体,待时而发,它们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1 伏邪 伏邪的概念首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相似文献   

12.
从吴又可《温疫论》学术思想的角度,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COVID-19)的中医病名命名、病邪性质、病变部位以及疾病的传变和诊治等内容,提出可以汇集本次疫情中的大数据,以探讨病邪为轴线的瘟疫传变过程;进一步探索基于病邪-正气交争关系的诊治模式;基于现代医学实践的成果,结合伏邪匿于膜原的病位理论,给予伏邪、膜原以现代诠释。借鉴《温疫论》的学术观点,结合本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病症的特征、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中医药的诊治经验,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温病学的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13.
伏邪与伏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邪可潜藏人体,待时而发,它们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临床有指导意义。1伏邪伏邪的概念首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对秦汉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若根据现存可靠的文字史料 ,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在预防思想、六经辨证、汤方辨证、杂病内容等方面与秦汉医药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发展的轨迹 ,从而为当前研究中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杂病心法要诀》是清代论述杂病的专书,二者之间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指秋季人体被湿邪所伤,伏邪潜藏至冬,由外寒引动而发咳嗽,湿邪致病是其病发咳嗽的核心病机。湿邪可分为时邪和伏邪,与寒邪一样,本质上皆属于阴邪。四时均可感受湿邪,而非仅仅局限于秋冬季节。对于以内伤于湿为病机特点的咳嗽,可辨证运用二陈汤加减;对以湿邪内蕴、外感风寒(外寒内饮相互引动)为病机特点的咳嗽,可辨证运用小青龙汤加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伏邪学说的理论发展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伏邪学说的理论做了初步探析,论述了伏邪学说萌芽于先泰,初创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的发展过程.并对伏邪学说的现代临床研究做了浅析.结果:伏邪学说可以应用于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肝系疾病、肾系疾病等多个系统的病因病机研究,灵活变通,可以更好指导临床.结论:中医的伏邪学说源于古代而在当代富于强烈的启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毒邪可伏蕴为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毒邪、伏邪的特点出发,结合痫病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认为痫病属于"伏气"杂病,其伏邪为毒,风、痰、火、瘀凝成毒,五脏失调化生毒,毒邪内伏脑络,深潜伏藏,蕴聚胶结,引发痫病,并是痫病间歇发作、缠绵难愈的病理基础,进而提出"疗痫祛毒调与化"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医内科系临床各科的基础,内容包括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两大部分。外感时病已详于《伤寒论》和温病学。《金匮要略》系杂病的基础,为杂病之源,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各家学说观点的确立,使内科学内容更加完整和系统。个人认为:中医内科临床,实际上是伤寒、温病、杂病、各家学说的独特见解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作为内科医生,必须以中医基础为根本。熟悉伤寒、杂病及各家学说内容,才能很好处理一切外感时病、内伤杂病。本文提出中医内科学的若干问题进行研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正> 伏邪学说,始自晋·王叔和的《伤寒例》而导源于《内经》。明清以来,随温病学的发展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医家对此说多予肯定,但亦有争议。建国以来,对伏邪学说的评价,有主存,有主废,有避而不谈者。究竟应当如何评价伏邪学说?伏邪当存当废?笔者想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