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是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可以双向调节免疫反应。调节性树突状细胞是树突状细胞中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一个群体,在维持免疫平衡,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感染、移植耐受及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中的作用成为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就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培养、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肺癌患者外周血诱导扩增的树突状细胞。观察其形态、表型、抗原递呈功能和对LAK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诱导扩增成为树突状细胞,FACS检测其表型,MLR测定其抗原递呈能力及对LAK细胞增殖的影响。TAA冲击的DC与LAK细胞混合培养诱导的CTL,用MTT法测定其细胞毒,结果 肺癌患乾外周血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具有典型的形态、表型特征和激发MLR的能力,TAA冲击的DC能显著地提高LA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增强对靶抗原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结论 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可获得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经TAA冲击的DC能从LAK细胞中诱导出特异性CTL细胞,以该DC为基础的疫苗联合LAK细胞,可能在肺癌生物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文学  戴勇 《医学综述》2005,11(3):274-276
肾病的发生大多与免疫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树突状细胞 (DC)作为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APC)具有强大的抗原递呈及免疫调节能力 ,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 ,了解DC在肾病发生中的作用 ,通过调节DC功能来调节免疫应答 ,对肾病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现将DC分化、发育、  相似文献   

4.
借助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可显示性,将其作为抗原免疫CBA小鼠,以观察树突状细胞的移行及其抗原递呈方式与功能。结果表明,经FITC两次刺激后(皮内),移行至局部淋巴结的树突状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ACS的分析结果亦表明,局部淋巴结内的树突状细胞荧光阳性率显著增高,且荧光显微镜观察呈现不均一的膜荧光,提示该细胞的抗原递呈方式为单纯膜结合型,而无内在化过程。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FITC特异性刺激的细胞增殖反应则分别体现了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作用的后效应。  相似文献   

5.
朱其荣 《重庆医学》2012,41(18):1874-1877
1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生物学特征美国学者Steinman于1973年首次在小鼠脾中发现DC。DC是目前所知的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是自体、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重要的刺激细胞,作用比其他APC强10~100倍[1]。未成熟的DC位于抗原入侵部位,具有捕获、处理抗原的能力,但因缺  相似文献   

6.
近年的研究证明,肿瘤本身的低免疫原性,肿瘤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以及肿瘤病人免疫力的低下,都是造成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现象发生的原因。而树突状细胞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在以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为核心的肿瘤免疫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树突状细胞在治疗肿瘤方面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其强大的抗原递呈以及免疫调节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认为,DC具有调控免疫应答的作用,不仅可激发免疫反应,也可介导免疫耐受.DC的这种异质性决定了DC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排斥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龚慧敏  卓光生 《医学综述》2009,15(18):2733-2736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由树突状细胞激活的T淋巴细胞免疫在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树突状细胞在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治疗方面应用的结果已显示出其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免疫系统中桥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起着核心的作用。作为最有力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是最早发起免疫响应和免疫调节的细胞之一,通过对病原体产生合适的免疫应答以及产生免疫记忆,保护机体抵御后续的病原体入侵。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参与抗原识别、加工处理和提呈,启动、维持并调控免疫应答。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树突状细胞在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这为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改善疾病的生存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文章旨在对树突状细胞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吕丽琼  刘剑勇 《医学综述》2007,13(14):1054-1056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捕获、提呈抗原和致敏初始型T细胞的功能。经肿瘤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能诱导T细胞产生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在许多肿瘤治疗研究中已进入Ⅲ~Ⅳ期临床实验,并显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罗业琳 《医学综述》2008,14(21):3252-3254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捕获、提呈抗原和致敏初始型T细胞的功能。经肿瘤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能诱导T细胞产生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本文简单介绍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着重阐述其在妇科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产妇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含量以及树突状细胞表型。方法:将在本院确诊的60例子痫前期产妇纳入观察组,将同期进行产检的60例正常妊娠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1细胞、Th2细胞的含量以及树突状细胞表型,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TNF-α、IFN-γ、IL-6、IL-10的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的Th1细胞含量、Th1/Th2细胞比例以及Th1类细胞因子TNF-α、IFN-γ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h2细胞含量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6、IL-10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突状细胞表型:外周血中CD83+、CD80+以及CD86+阳性的树突状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产妇外周血中Th1细胞功能增强、Th2细胞功能减弱,且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抗日本血吸虫感染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致敏树突状细胞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方法 利用SEA分别致敏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将致敏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别免疫BALB/C小鼠3次,攻击感染6周后计数成虫和肝脏虫卵。结果 SEA致敏树突状细胞免疫小鼠诱导27.3%的减虫率和41.5%的减卵率,明显高于SEA致敏巨噬细胞组(22.0%和30.7%)和未致敏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组(16.3%,27.3%和11.7%,17.0%),血清抗体水平于第6周达高峰。结论 SEA致敏树突状细胞具有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57BL/6小鼠树突状细胞(DC)的培养及其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FBL-3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应用GM—CSF和114培养C57BL/6小鼠骨髓DC,用冻融法制备FBL-3细胞抗原致敏DC,用3H—TdR法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标准的4h51cr释放测定法检测CTL杀伤活性。结果用IL4和GM—CSF联合培养小鼠骨髓细胞3天后,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形态不规则。培养第6~8天,细胞表面出现较多毛刺样突起,拉长,为典型的DC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有CD80、CD86、H-2Kd及I-Ad表达。FBL-3细胞冻融组和PBS组的DC在体外均可以诱导T细胞增殖,冻融组的DC体外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PBS组。冻融组DC体外诱导的CTL对FBL-3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应用IL-4联合GM—CSF培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可大量扩增成熟DC,培养的DC符合其自身的特性;用冻融法制备FBL-3细胞抗原致敏DC,可以诱导T细胞细胞大量增殖,并能诱导出杀伤效应较强的CTL。  相似文献   

16.
胃癌患者外周血DCs细胞表型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细胞表型表达水平 ,与正常人DCs细胞表型表达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胃癌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DCs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表达变化。结果 培养第 3天 ,DCs细胞表型表达均较低 ,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培养第 7天 ,两组培养DCs细胞表型表达均较第 3天显著升高 ,且两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培养第 12天 ,DCs表型表达较培养第 3天差异非常显著 ,较培养第 7天差异不显著 ,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 外周血培养DCs的细胞表型表达随培养时间推移而升高 ,至细胞成熟时趋于稳定 ;胃癌患者DCs细胞表型表达较正常人显著降低 ,了解胃癌患者体内DCs细胞表型表达水平 ,对评判患者预后及生物治疗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类树突状细胞(DC)是连接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的桥梁。做为一种抗原提呈细胞(APC),DC可以提呈肿瘤抗原并激活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许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都证实了DC在肿瘤治疗上面的巨大潜能。不断提高对DC的认识,有助于改进和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重组基因痘苗(CEA-rv)负荷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s)诱导特异性CI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杀伤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取制备好的CEA-rv,用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分别制备DCs和CIK细胞;用负荷CEA-rv的DCs和CIK细胞共培养,诱导CEA-rv-DC-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MTT法检测CBMC、CIK、Ag-CIK、Ag-DC-CIK和CEA-rv-DC-CIK对Lovo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脐血DCs高表达CD86、CD40,中度表达CD83和CD80。实验组细胞(CEA-rv-DC-CIK)对Lovo细胞的杀伤能力(6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EA-rv负荷的DCs能增强CIK细胞对Lovo细胞的杀伤活性,为CEA阳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胃癌细胞株RNA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所诱导的行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探讨肿瘤细胞RNA直接转染DC进行胃癌生物治疗的可能性。方法:胃癌细胞株AGS体外培养,提取RNA;正常人外周血,进行体外DC的培养扩增;胃癌RNA直接转染DC,MTT法检测胃癌RNA活化DC所诱生的淋巴细胞对胃癌AGS、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70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正常人外周血来源的DC,经胃癌AGS细胞株RNA直接转染后,成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AGS RNA组CTL在靶效比为20:1时对AGS、SoRb-70的杀伤率分别为84.54%、1.53%,而对照组对这两种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34%和1.70%。结论:肿瘤RNA转染DC可以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是一种有前景的胃癌治疗手段,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