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GM6001对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氧使7日龄SD大鼠视网膜血管阻塞,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模型,然后在玻璃体腔内注射100、75、50、25μmol/L GM6001和150 mmol/L NaCl溶液(高氧对照组)各0.5μL,正常空气条件下玻璃体腔内注射150 mmol/L的NaCl溶液0.5μL为正常对照组。行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法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的改变;RT-PCR半定量检测VEGF mRNA和MMP-2 mRNA。结果GM6001治疗后两层血管网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其中75μmol/L GM6001组显示两层血管网结构清晰,形态基本正常。除50μmol/L和25μmol/L GM6001组间VEGF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VEGF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对照组与各组间MMP-2 mRNA表达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6001可抑制视网膜病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GM6001对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氧使7日龄SD大鼠视网膜血管阻塞,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模型,然后在玻璃体腔内注射100、75、50、25 μmol/L GM6001和150 mmol/L NaCl溶液(高氧对照组)各0.5μL,正常空气条件下玻璃体腔内注射150 mmol/L的NaCl溶液0.5 μL为正常对照组.行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法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的改变;RT-PCR半定量检测VEGF mRNA和MMP-2 mRNA.结果 GM6001治疗后两层血管网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其中75 μmol/L GM6001组显示两层血管网结构清晰,形态基本正常.除50 μmol/L和25 μmol/L GM6001组间VEGF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VEGF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对照组与各组间MMP-2 mRNA表达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6001可抑制视网膜病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氧对新生鼠视网膜血管的影响。方法新生Wistar大白鼠40只,建立高氧诱导的新生鼠模型,心脏墨汁灌注进行视网膜形态学观察,并进行视网膜主干血管直径测量、视网膜周边血管复盖率测定及视网膜新生血管计数。结果视网膜主干血管直径高氧组明显小于空气对照组(P〈0.01);视网膜周边血管复盖率和视网膜新生血管数量高氧组明显高于空气对照组(P〈0.01)。结论高氧诱导视网膜血管的改变可能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临床用氧方式对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以及相应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的表达以探讨ROP发病机制,为早产儿临床合理用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新生7 d Wistar鼠仔150只,按不同吸氧方式称质量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1: FiO2由75%分5 d逐渐降低直至停氧(每天下降幅度约为10%);实验组2:吸入氧浓度( FiO2 )5 d逐渐由30%升高至75%后突然中断吸氧.实验组3:持续吸75%高氧5 d后骤然停氧;实验组4:持续吸75%高氧5 d后分5 d逐渐降低FiO2 直至停氧;对照组:置于同实验条件下的空气中饲养.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法)了解视网膜血管形态改变;眼球切片(HE法)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增生和发育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5组标本视网膜各层VEGF的表达,并进行视网膜组织内VEGF的含量,血管内皮细胞核两者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视网膜铺片和眼球切片HE染色显示实验组2、3视网膜存在缺氧并出现异常新生血管生成的类似ROP表现.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缺氧后视网膜组织内VEGF的表达明显增加,主要分布在视网膜节细胞层和内核层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数(以与内界膜相关联的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C表示)与视网膜组织VEGF含量呈正相关(r=0.807,P<0.01).结论 吸入高浓度氧后突然停氧可严重影响新生鼠视网膜血管的发育,产生类似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病变.因此临床上应严密监测用氧情况,采取逐渐降低氧浓度的吸氧方式.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M)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是以新生血管生成为主要标志的一种眼疾病,是DM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系统与血液系统损害在视网膜上的反映,其发病率随DM病程的发展而增高,5年内DR发生率为44.4%,7年后为56%。在美国,DM发病10年后约有60%的患者出现DR,15年后高达80%,预计到2030年美国将有2500万,全世界约有3亿DR患者。中国DM患者中DR发生率为25.2%,且初诊的2型DM患者。中DR发生率就高达12.4%。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与眼部多种疾病有关,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栓塞等缺血病变、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以及与其相伴的渗出、出血、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可严重破坏眼的结构和功能,并导致患者不可逆的视功能障碍。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新生血管生成的调控,其中血管生成素几乎完全特异于血管内皮细胞。近年来血管生成素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本文就血管生成素家族成员及其受体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机制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在小鼠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不同时期的给药效果,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互作用。方法:将20只7 d龄C57BL/6J幼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均建立高浓度氧气诱导的C57BL/6J幼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后2组分别于出生后第7d和第12d起连续5d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5mg/kg.d-1)。17d龄时取幼鼠双眼球作普通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分别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核数目及VE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核数目及VEGF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早治疗组与晚治疗组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核数目和VEGF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1);早治疗组较晚治疗组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在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中,地塞米松可以抑制视网膜新血管形成和VEGF的表达,而且病变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l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lα)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DN)对新生鼠仔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7 d Wistar新生鼠仔分为两组,实验组(n=40)制作ROP动物模型,另设对照组(n=40).两组分别从日龄12、14、16d开始眼内注射HIF-1αASODN或生理盐水(NS).得到5组标本:分别为正常眼(A)、正常眼+ASODN(A1),ROP眼(B),ROP眼+ASODN(B1),ROP眼+NS(B2).分别于12、14、17 d视网膜铺片观察血管发育及增生情况,17 d切片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VEGF和HlF-1α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视网膜铺片显示B组于12 d出现视网膜血管收缩变窄甚至闭塞,视网膜中央部大片无灌注区,14 d视网膜新生血管开始形成,17 d大量新生血管形成.B1组新生血管较B、B2组明显减少.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B2组与A,A1组差异有显著性,而B1组与B,B2组有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A1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有少许VEGF表达,无HIF-1α表达.B、B2组较A,A1组VEGF在胞浆和胞核中表达明显增加,HIF-1α在胞核中表达.B1组VEGF、HIF一1α在胞核中表达均较B,B2组明显减少.结论:吸入高氧回到常氧可使视网膜缺氧导致HIF-1α表达增加,从而上调VEGF表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用HlF-1αASODN可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下调VEGF表达,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成为ROP基因治疗的目的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表达规律.方法:①动物模型制作:将生后7d的健康C57BL/6 J小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氧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于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不做任何处理;高氧组将生后7d小鼠连续放氧箱5d后回到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两组小鼠均在出生后17 d处死,摘取右眼制作标本,采用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来判断ROP模型的制做是否成功.②将生后7d的健康C57BL/6 J小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氧组,每组32只,两组均分别于生后12、14、17、19 d各处死8只,摘取右眼制作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HE染色:正常对照组切片中突破视网膜内界膜长入玻璃体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平均为(1.71±0.472),高氧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25.56±2.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免疫组织化学法见VEGF的表达主要位于视网膜内界膜附近,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高氧组视网膜中VEGF的表达12 d最低,14 d已增高,17 d时达到高峰,19 d下降,对照组12~19 d波动不明显.结论:①本实验采用的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原因相似,可重复性高,可进行定量研究,是研究ROP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②VEGF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模型中的形成过程中,早期高氧使VEGF下调,引起血管退化,而随后的缺氧又使VEGF上调,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因此,VEGF的异常表达,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尼莫地平与生长因子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洐生生长因子(PD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将SD幼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球后注射药物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建立高浓度氧气诱导的SD幼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模型(OIR),后3组分别双眼球后注射尼莫地平(0.2mg/ml)各10、5、2μl,隔日1次×3次.取实验幼鼠眼球作普通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别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数目及VEGF与PD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数目及VEGF和PDGF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双眼球后注药大、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1),小剂量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VEGF和PDGF能够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一定剂量的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则能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尼莫地平在某种程度上能抑制VEGF及PD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压氧暴露对小鼠肺组织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肺型氧中毒模型,观察肺组织干湿比率和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650 UPTD组、850 UPTD组1、100 UPTD组、抗体组小鼠肺组织干湿比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650 UPTD组比较,850 UPTD组1、100 UPTD组干湿比率均降低(P<0.01)。抗体组与850 UPTD组相比,干湿比率明显升高(P<0.01)。各肺型氧中毒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肺血管淤血,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肺组织的水肿程度会随着氧暴露剂量的增加逐步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压氧结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和机制。方法:96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结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治效、疗后症状体征改善程度、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浓度。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91%,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5)。实验组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惊厥停止时间、原始反射正常时间和肌张力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NBN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并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NSE浓度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治疗后血清NSE浓度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压氧和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能够更好修复脑细胞损伤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骨髓移植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小鼠脾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HBO抗aGVHD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直线加速器排空C57BL/6小鼠骨髓后,注入BALB/C小鼠骨髓与脾淋巴细胞的混合液,复制aGVHD模型.应用RT-PCR技术检测经HBO、环孢素A(CsA)、氨甲喋呤(MTX)处理后,小鼠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HBO组小鼠11d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异基因移植组及CsA MTX组;HBO组小鼠脾组织中TNF-α和IL-2mRNA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异基因移植组(P<0.05)、显著高于CsA MTX组;HBO组小鼠脾组织中IL-4和IL-10 mRNA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异基因移植组及CsA MTX组(P<0.05).结论:HBO可能通过调节促炎/抑炎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其明显的抗aGVHD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和经高压氧治疗的不同疗效,探讨高压氧对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价值。方法将30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患者志愿14例分为高压氧组(HBO),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1h/d,共2周。另16例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下肢血流峰值的变化,并且判断2组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下肢血流速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2个月后,HBO组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下肢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11/16);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85.71%(1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组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高压氧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确诊的1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90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止痉、脱水降颅压和使用脑细胞代谢激活剂),观察组9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脑电图好转情况以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的评分(NBNA)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病情恢复迅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生后28 d脑电图好转率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28 d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评分(NBN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安全,可缩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治疗疗程,提高疗效,预防后遗症发生,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辅助治疗失眠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74例无器质性病变的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以高压氧为辅助手段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患者平均入睡时间和平均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失眠症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hye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HBO+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2组于治疗前、治疗2~4个疗程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结果:HBO+常规药物治疗2—4个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及BI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HBO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新生儿黄疸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来指导高压氧治疗及预测预后,以期确立BAEP为预测预后及指导应用高压氧防治胆红素脑病的客观指标。方法 对65例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高压氧治疗,10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分两组同期检查BAEP,3个月后再复查BAEP。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BAEP各波的潜伏期,峰间期异常情况无差异,第一次复查期BAEP异常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第二疗程3个月复查,高压氧治疗组BAEP均恢复正常,对照组则仍有3例BAEP异常。结论 BAEP可作为胆红素脑病早期的预测及指导高压氧治疗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治疗量红霉素对小鼠胃肠道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治疗量红霉素对小鼠胃肠道运动的影响。方法 取禁食 2 4h小鼠 8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红霉素 (130 ,2 6 0 ,5 2 0mg .kg-1,ig)治疗组。ig 40min后将小鼠处死 ,测量幽门至墨汁前沿及后沿 (胃已排空者 )的距离 (分别以A、B表示 )以及幽门至直肠末端的距离 (以C表示 ) ,分别计算A/C和B/C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红霉素 3个剂量均降低小鼠的A/C值、胃排空率及B/C值。其中高、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P <0 .0 5 )。结论 红霉素能够明显抑制小鼠的胃排空和肠内容物的推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