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和IgA肾病在临床及肾脏病理改变上的异同,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的4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及38例IgA肾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HSPN与IgA肾病临床表现类型分布上相似,两者都以血尿伴蛋白尿居多(42.5%vs55.3%),但HSPN的肾病综合征发生率(25.0%)高于IgA肾病(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高血压发生率(20.0%vs21.1%)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肉眼血尿发生率(26.3%vs5.0%)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26.3%vs7.5%)IgA肾病高于HSPN(P〈0.05)。HSPN肾外症状均有皮肤紫癜,25%有胃肠症状,20%有关节痛,而IgA肾病仅5.3%有腹痛。在肾脏病理改变上,IgA肾病23.7%出现球性硬化,44.7%出现肾小管萎缩,HSPN为5.0%及22.5%,但HSPN有17.5%出现内皮增生,IgA肾病患者则未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月体形成及弥漫性系膜增生等病理表现二者并无明显差别(11vs12,3vs3,P〉0.05)。HSPN患者中20例(50.0%)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含有IgG,而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有IgG沉积者仅为6例(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病有极其相似的病理特点,但在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免疫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支持它们是两个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军人IgA肾病 (IgAN)的临床分型与病理类型特点。方法 通过肾穿刺活检确定IgAN的病理类型 ,结合临床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 :慢性肾炎型 31例 ( 5 5 3% ) ,隐匿性肾小球疾病型 2 2例 ( 39 3% ) ,肾病综合征型 3例 ( 5 4 % )。病理类型 :轻度系膜增生 32例 ( 5 7 1 % )、中度系膜增生 1 8例 ( 32 1 % )、重度系膜增生和增生硬化各 2例 ( 7 2 %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FSGS)和硬化性肾炎各 1例 ( 3 6 % )。疗效 :隐匿性肾小球疾病型、肾病综合征型、慢性肾炎型和轻、中系膜增生、重度系膜增生 +硬化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95 5 % ,1 0 0 % ,38 7%和 90 6 % ,38 9% ,0 %。结论 临床分型与病理类型相关 ,疗效与临床分型、病理类型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与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94~2003年507例PNS中并发ARF的47例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进行了肾活检,并对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PNS并发ARF发病率为9.2%,ARF治愈率为66.0%;转为慢性者为25.5%,死亡率为8.5%;病理改变以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为多见;间质重度损害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病程均显著高于间质相对损害较轻组,血浆白蛋白显著低于间质相对损害较轻组。结论:PNS并发ARF病理改变以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为主;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治愈率高;间质损害明显的患者,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严重,血浆纤维蛋白原高,需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或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79例的病理类型、激素疗效及可能并发症。结果表明:(1)病理改变以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微小病变病多见膜性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经其次;(2)病理改变是预测疗效的可靠依据,常规激素治疗8周,肾小球微小病的疗效最好,而7便膜增生性肾炎的效果较差;(3)病理改变是指导治疗的主要方法。适当延长激素的疗程,可进一步提高肾小球微小病变病,膜性肾病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甙治疗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原发性系膜增殖肾炎的疗效。方法:86例经肾活检确诊为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MsPGN49例、IgAN30例、IgMN7例,服用雷公藤多甙20-40mg,3.d^-1,4-8周。结果:治疗4周内45例(52.33%)病人获完全缓解,15例(17.44%)改善,治疗8例内总有效率87.21%,双倍剂量雷公藤多且与常规剂量组4周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对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组织学病为轻-中度系膜增殖的MsPGN、IgAN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儿尿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儿尿液中TGF-β1检测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5例FSGS患儿,并对照观察3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30例轻微病变(ML)和30例对照组儿童尿液中的TGF-β1水平。结果:FSGS组尿液中TGF-β1水平与MsPGN、ML、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FSGS中,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或)纤维化组与非炎症细胞浸润和(或)纤维化组相比,TGF-β1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大量蛋白尿组与非大量蛋白尿组TGF-β1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FSGS患儿的尿液中TGF-β1水平升高,其与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蛋白尿严重程度相关。检测尿液中TGF-β1可能是反映肾硬化及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白宁  赵小莹 《人民军医》2014,(10):1093-1094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LN伴AKI 61例,另外选择同期无AKI的LN 6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1)观察组浆膜炎发生率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P〈0.05);肾病综合征发生率6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P〈0.05)。观察组Scr和尿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两组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阳性率、抗Sm抗体阳性率及补体C3降低比例,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肾脏免疫荧光出现"满堂亮"现象比例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P〈0.05)。(3)观察组细胞性新月体、毛细血管袢坏死、透明血栓及"白金耳"等病理特点出现率,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N伴AKI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表现较严重,宜及早诊断、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
季星利  王丽 《西南军医》2016,(6):552-554
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疾病,但IgAN的发病机制仍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其治疗手段也十分有限。由于IgAN病理发生过程中均存在系膜区IgA1(galactose-deficient IgA1, Gd-IgA1)沉积这一共同特征,IgA1的系膜区沉积也被认为是疾病肾脏病变的主要原因。因此,近年来具有IgA1特异性降解功能的细菌来源IgA蛋白酶被认为可以作为IgAN治疗的潜力药物。本文主要探讨IgAN的病理机制及利用IgA蛋白酶进行IgAN治疗的可能性,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概述了我们研究团队及其他研究工作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刘景铎 《武警医学》2014,(9):865-868
IgA肾病( IgA nephropathy , IgAN )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肾小球肾炎[1],主要特征是免疫球蛋白A (immune globulin A, IgA)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并引发肾病。1968年, Berger 首先描述本病,故又称Berger病[2]。基于13519份肾活检结果的统计,在我国 IgAN 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5.26%[3]。遗传、环境和地域与发病的关系尚在进一步研究中[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对狼疮肾炎(LN)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评价及评价结果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健康对照组10名,病理资料完整的LN患者29例,其中包括无症状LN(SLN)组18例,有症状LN(OLN)组11例。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计算双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p)、半排时间(t1/2)及20min排泄率(R20),由核医学科医师对肾功能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进行评估。统计学分析包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和行×列表关联分析。结果SLN组及OLN组均较健康对照组出现tp延长(t=5.3,9.3,P均〈0.05),t1/2延长(t=6.9,12.0,P均〈0.05)及R20下降(t=10.1,12.1,P均〈0.05),OLN组出现GFR下降(t=4.1,P〈0.05),SLN组GFR下降不显著(t=1.7,P〉0.05);经关联性分析,肾动态显像诊断肾损害的严重程度与病理分型相关(r=0.2273,P〈0.05)。结论全面分析^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早期肾功能评价,有效检出无。肾损害症状的LN患者,并为无条件行。肾活组织检查的LN患者病理损害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血管病变在IgA肾病(IgAN)与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及膜性肾病(MN)中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5例IgAN患者、627例MsPGN患者和221例MN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病变程度及病变类型。结果:1005例IgAN患者、627例MsPGN患者和221例M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54.6%,26.6%和47.1%,血管病变发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4.6,40.4和47.7岁,中/重度血管病变的比例分别为37.0%,21.6%和23.1%,合并血管玻璃样变的比例分别为43.7%,16.8%和21.2%,上述4项指标三者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IgAN患者中,有高血压者出现血管壁增厚合并玻璃样变的比例明显高于无高血压者(P<0.001)。结论:IgAN患者较MsPGN及MN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比例高,出现的年龄轻、程度重,合并玻璃样变的比例高。在IgAN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血管的玻璃样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对114例经肾活检确诊为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non-IgA MsPG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中70例患者进行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含量的测定。结果提示,non-IgA MsPGN伴有肾病综合征与不伴肾病综合征者在发病机理上明显不同,其血清TNF_α改变相差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良性BPH患者的年龄、病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SA水平等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96名研究对象总体的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为68.75%。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年龄、病程、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及PS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前列腺增生组。结论前列腺炎症在BPH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炎症可能会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及α-受体阻滞剂等综合方案对慢性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诊治。方法:CP/CPPS前列腺炎患者184例,采取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及α-受体阻滞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第6月采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第6月治疗前后CPSI评分中的疼痛(8.9至5.1)、生活质量(7.6至3.5)、排尿症状(5.4至2.5)及总分(21.7至12.3)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第6月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5%,而采取单一方法临床有效的患者为10例(6.4%),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使用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及α-受体阻滞剂等可有效缓解难治性CP/CPPS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0例,Ⅰ型40例,Ⅱ型10例。全部病例均经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其中系膜增殖性肾炎17例(34%),膜增殖性肾炎12例(24%),毛细血管内膜增殖性肾炎9例(18%),膜性肾病及微小病变性肾病各3例(6%),局灶硬化性肾炎6例(12%)。经“三联疗法”治疗4~6周后,蛋白尿消失者22例,显效率44%,总有效率达94%。除局灶硬化性肾炎外,其余各类型肾炎均取得显著疗效。可能与各类型肾脏疾病免疫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张建荣  李彦  周颖 《武警医学》2013,24(10):853-856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 组:正常对照组(n=12);模型组(n=12);治疗组(n=12)。各组大鼠均于实验4、8、12周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水平, 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系膜增生程度;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TLR4、NF-κB、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水平、肾组织系膜增生程度、TLR4、NF-κB及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治疗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减低(P<0.05)。结论 来氟米特可通过抑制TLR4、NF-κB及细胞因子IL-6、TNF-a的水平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闽南地区506例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闽南地区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与病理改变之间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全部病例均经皮肾活检。光镜 (HE ,PASPAM及Masson染色 )免疫组化 ,部分送电镜。结果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416例 (82 2 % ) ,病理以系膜增生(4 6 6 % ) ,IgA肾病 (2 2 1% )多见。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90例中狼疮性肾炎 43例 (73 3 % ) ,病理以膜增殖为主 (5 2 3 % )。结论 系膜性病变仍占肾小球疾病首位 ,且无明显地区性差异。局灶节段性硬化有逐年增多趋势。狼疮性肾炎发病率低于北京地区。  相似文献   

18.
尿道前列腺返流显像及其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尿道前列腺返流显像在前列腺内尿液返流(IPUR)诊断中的价值及IPUR在慢性前列腺炎(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在CP患者中进行插管法与静脉注射法放射性核素尿道前列腺返流显像(UPRI),计算尿道前列腺返流比率(UPRR),评价UPRR与CP症状评分的关系。结果32例CP患者中875%(28例)存在IPUR,其UPRR值为76±39,正常对照组为18±12,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t=325,P<001);插管法与静脉注射法UPRR在IPUR诊断中无明显差异(UPRR值分别为54±23和58±26)。CP患者UPRR与症状评分及IPSS、Qmax和MUCP有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89、-087和091,P均<001。结论IPUR与CP发病有关,静脉注射法显像能较好地评价IPUR,并具有无创、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