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颈丛神经阻滞是颈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它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等优点;然而,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近年来采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完成甲状腺手术5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5例中男16例,女39例;年龄20岁到68岁,其中甲状腺瘤切除术12例,甲状腺囊肿摘除术32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1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心率快、基础代谢率高者用牙莨菪碱0.3mg代替阿托品。 1·2·1 双侧颈深丛阻滞法 患者平卧,头转向对 相似文献
3.
232例颈部手术应用颈浅阻滞麻醉,效果皆良好,定位快,操作简单,用药量小。并对其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院采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行颈部手术30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300例,男性80例,女性22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5岁,13岁以下3例,50岁以上37例。手术种类:甲状腺手术269例(其中甲瘤165例,甲亢86例,甲癌18例)其它手术31例(包括颈部淋巴结肿块切除术及锁骨骨折内固定等)。手术时间:最短为20分钟,最长为7小时 相似文献
5.
6.
7.
我院1989~2003年共行颈神经丛阻滞麻醉1300多例,臂神经阻滞麻醉1500多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行持续颈神经丛阻滞麻醉330例。以颈神经丛麻醉为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器械:一次性静脉留置针5号1具、7号1具,5ml注射器1具。操作:乳突与锁骨中点连线之中点为C4椎体,乳突下1.5cm为C2椎体,在C2与C4间找到C3椎体,常规消毒、局麻及浅丛阻滞。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穿刺找到C3横突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固定针套,拔去针心,在针套下垫一小块纱布使针套与皮肤夹角大于90°,固定针套连接局麻药注射器。评比标准:①优:手术中,手术部位无疼痛,肌肉松弛良好,术… 相似文献
8.
颈神经丛阻滞麻醉是甲状腺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近来临床已多用改良一针法阻滞,即于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叉点外侧1cm处垂直穿刺,针抵C4横突阻滞深丛,退针至皮下浸润阻滞颈浅丛各分支,临床效果满意。而单纯行颈浅丛阻滞临床报道较少,我们于1996年11月~1997年10月共行甲状腺手术175例,随机对其中59例施行颈浅丛阻滞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59例,男11例,女48例,年龄16~62岁,平均41.9岁,病种包括:甲亢1例,甲状腺腺瘤或囊肿58例。单或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6例,单或双侧甲状腺腺瘤或囊肿摘/切除术33例,手术… 相似文献
9.
10.
一针法颈丛不同剂量阻滞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6月~1998年8月采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不同剂量12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19例,女性101例,年龄22~43岁。手术时间1~2小时,甲状腺腺瘤108例,甲状腺囊肿12例,无高血压病史。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各组年龄、性别、体重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100mg和东莨菪碱0.3mg。患者平卧,头转向健侧,常规皮肤消毒,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后0.5cm进针,触及C4横突回抽注射器无血和脑脊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艾司洛尔防治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循环副反应。方法:选取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颈丛阻滞后即给予艾司洛尔,对照组为常规颈丛阻滞。结果:试验组颈丛神经阻滞后循环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轻。结论:应用艾司洛尔能明显降低颈丛神经阻滞循环副反应,使循环动力学更趋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颈丛神经阻滞时由于迷走神经被阻滞所出现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循环副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 20例择期甲状腺腺瘤手术病人,以1%利用多卡因及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不含肾上腺素),行双侧颈4深丛阻滞及颈浅丛阻滞。阻滞完全后,平均动脉压(MAP)增加值超过术前水平20%者和(或)心率(HR)超过100次/分者给予艾司洛尔50~100mg,继以每分钟50~100mg,继以每分钟20 相似文献
13.
杜玉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2):2727-2728
目的解除顽固性膈肌痉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方法顽固性膈肌痉挛26例,采取过分散注意力、深吸气后屏气、重复大口呼吸、快速饮水和针灸推拿及药物等治疗。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取胸锁乳突肌中点的外侧缘,触及颈4横突,用装有2%利多卡因5ml 0.75%布比卡因5ml混合液的10ml注射器,连接7号针头,直刺颈4横突,注射利布混合液6~8ml。结果26例患者膈肌痉挛全部解除。结论颈丛神经阻滞是治疗膈肌痉挛的直接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未见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应用改良的颈神经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一点法深浅颈神经丛阻滞。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深丛均为0.25%布比卡因液或1.14%利多卡因和0.14%地卡因混合液,每侧各约5-6ml。A组为与深丛相同浓度的局麻药液,每侧约8-10ml,B组为与A组所用药同等剂量,但其浓度为A组的2/3(即加入1/3容量的生理盐水),使浅丛容量较A组增加1/3,约为11-13.5ml。结果:两组病人经过顺利,均无并发症。阻滞效果均较好,但A组病人在手术进行到牵拉甲状腺上极时,有12例病人牵拉痛较明显。结论:低浓度高容量法颈丛阻滞,效果可靠、安全、并发症少,是甲状腺大部切除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颅内或颅外脑动脉 (A)阻塞引起脑血供障碍、脑梗塞常威胁中老年患者的生命 ,死亡占据第 3位 ,仅次于心肌梗死 [1 ] 。目前常用颈 A内膜剥脱术治疗颅脑 A阻塞 ,可改善大脑循环 ,并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我科 2 0 0 1年 11月在颈丛麻醉下行颈 A内膜剥脱术治疗 1例右侧颈 A粥样硬化狭窄闭塞的患者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 3岁 ,高血压、糖尿病 型 ,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血栓形成 ,收入内科保守治疗。经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 :右侧颈 A粥样硬化狭窄及闭塞 ,转外科手术治疗。颈丛麻醉下经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斜行切口 ,…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中颈浅丛阻滞改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块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即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阻滞颈浅丛).对照组:采用C4横突一针阻滞法.局部麻醉药均为0.25%罗哌卡因.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评价阻滞效果,监测抬头肌力,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等.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切皮时(T2)、分离瘤体时(T3)、手术结束时(T4 )5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2、T3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1、T2、T3时间点的HR均显著增快(P值均<0.05);实验组T3时间点的SBP,DB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2、T3时间点的HR显著增快(P值均<0.05).实验组T2、T3时间点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的阻滞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2/40,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神经阻滞后,两组患者头颈活动均自如,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以小剂量氯胺酮(0.5mg/kg)处理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时的牵拉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