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联合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80.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治疗效果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创口水肿、肛门残留皮赘、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便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苗加俊 《现代养生》2014,(20):108-108
目的:分析探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联合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80.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治疗效果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创口水肿、肛门残留皮赘、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便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直肠周围注射术在配合治疗环状混合痔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加肛侧切术后予直肠周围注射术";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外剥内扎加肛侧切术,对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外剥内扎术加肛侧切术后予直肠周围注射术"与单纯外剥内扎加肛侧切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痛苦小、疗程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结论该术式的应用,使得环状混合痔嵌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剥内注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外剥内注侧切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的疗程,术后肛门疼痛、出血、水肿及狭窄情况。结果两组方法均能全部治愈,但治疗组住院时间短,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低,尤其是术后出血、疼痛和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注侧切术治疗混合痔明显减少了术后肛门疼痛、出血和水肿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外剥内扎皮瓣转移整形缝合术式观察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1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用外剥内扎皮瓣转移整形缝合术式;对照组94例用外剥内扎术式。结果两组病例通过观察术后症状及复发的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术式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管皮肤无缺损,肛门功能无损伤,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117-1118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侧切加翼状外切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0例采用内括约肌侧切加翼状外切内扎术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皮瓣水肿、尿潴留、排便困难、伤口疼痛、肛门狭窄及愈合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括约肌侧切加翼状外切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7.
毛晓伟  王绍臣 《健康研究》2013,(6):433-434,437
目的分析探讨外剥内扎内注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96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均采用外剥内扎的术式进行手术治疗,再在手术的基础上,利用消痔灵液注射进一步处理痔。结果 96例患者中,治愈91例,好转5例,有效率达100%。无术后严重出血及肛管狭窄、排便失禁、大便淤滞、肛周皮肤明显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外剥内扎内注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可靠,操作不复杂,并发症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小林 《药物与人》2014,(9):175-175
目的:探究分析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切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外切内扎治疗,治疗组患者呆取外切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未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度和水肿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切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将其作为治疗环状混合痔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重度环状的混合痔患者应用PPH与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重度环状的混合痔患者9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予以传统的内痔结扎及外痔剥切手术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组,予以PPH与改良的外剥内扎手术联合治疗患者作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的有效率97.92%,比对照组患者81.25%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轻微疼痛、伤口水肿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的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比较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环状的混合痔患者予以PPH与改良的外剥内扎手术联合治疗,成效显著,且并发症少,预后的生活质量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07年笔者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并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复发、残留皮赘,肛门水肿及术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加痔动脉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明显减少术后复发,残留皮赘,肛门水肿及术后出血,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1.
刘磊 《现代保健》2011,(14):36-37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加原位皮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13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外剥内扎加原位皮桥整形缝合术组(治疗组,78例)和传统外剥内扎组(对照组,56例),观察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剥内扎加原位皮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改良外剥内扎加皮桥横断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7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皮桥横断缝合术,对照组采用分段内扎外切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全部一次性治愈,住院时间7~21 d.治疗组术后切口水肿和肛门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8.3%(3/36)比47.2%(17/36),2.8%(1/36)比16.7% (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疼痛和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外剥内扎加皮桥横断缝合术是一次性根治环状混合痔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研究对比法,随机筛查调研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选择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临床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66.66%(28/36),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显著,比之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有着较高的治疗优良率和较低的复发率,同时对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具有切实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进消痔灵注射术联合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138例。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住院时间8-14d,平均(10.4±2.1)d。全部病例未见肛门狭窄、肛门失禁、黏膜外翻等后遗症。多数患者术后1周内有肛门下坠感,1周后症状缓解。结论改进消痔灵注射术联合外剥内扎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皮肤黏膜搭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 例,采用外剥内扎皮肤黏膜搭桥术,对照组60 例采用外剥内扎术.结果:两组疗效、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复发率等并发症和后遗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皮肤黏膜搭桥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肛肠治疗仪联合侧切法对环装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外剥内扎法治疗,试验组接受肛肠治疗仪联合侧切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环状混合痔患者使用肛肠治疗仪联合侧切法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姚迪 《中国校医》2011,25(9):690-691
目的探讨柱状黏膜缝合悬吊及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脱垂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重度脱垂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柱状黏膜缝合悬吊及外剥内扎术,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每组均为20例。观察术后伤口出血、水肿、痔核残留、肛门狭窄及治愈率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术后并发症及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柱状借黏膜缝合悬吊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齿线,维持肛垫正常位置,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是治疗重度脱垂痔合理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小切口分段外剥内扎加中药熏洗在治疗环状混合痔中的价值。方法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分为两组,即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30例。术后两组均先熏后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例数低于对照组,且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分段外剥内扎加中药熏洗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有效和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19.
孙骏 《药物与人》2014,(10):153-154
目的:探究分析外剥内注肛垫回缩固定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入住的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通过外剥内注肛垫回缩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通过传统的外剥内扎方法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伤口愈合、水肿等相关表现。结皋:治疗组的术后疼痛、肛缘水肿、排便功能和治愈率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注肛垫回缩固定术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PPH术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术后继发性出血、吻合口狭窄、肛门坠胀、尿潴留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2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对照组为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