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源成像在功能区脑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功能区脑肿瘤患者资料,术前常规行磁共振和脑磁图检查,通过融合形成磁源成像定位,作出术前计划,再行病灶显微手术切除。结果35例行肿瘤切除手术,其中7例部分切除肿瘤,28例全切除肿瘤。1例未行手术。术后KPS评分无变化25例,改善6例,恶化4例。结论磁源成像是无创性功能区定位并确定其与病变位置关系的重要方法,对手术方案制定和功能区脑组织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定位在神经外科肿瘤手术及术后的应用。方法在37例脑肿瘤患者的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实时超声,对病灶进行定位,确定肿瘤边界,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判定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37例病变中有31例全部切除,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失。其余病人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术中超声可提供准确定位,实时信息,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有助于病变的切除和减少手术副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术中实时超声引导下显微切除颅内微小病变的手术疗效,探讨术中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组18例颅内微小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14例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4例胶质细胞瘤患者进行术中实时超声定位检查。结果 18例患者的病变术中定位准确,其中13例非功能区病变超声引导均全切除,术后无神经功能废损;5例功能区病变全切除。术后2例瘫痪加重,随访半年恢复正常。结论术中超声对病变可精确定位、指导手术入路、提高病灶全切率及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o P  Zhao Y  Zhang W  Zhang MZ  Zhao J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3):1600-160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颅内肿瘤病人,术前行CT和磁共振检查,根据影像学资料诊断为脑肿瘤,开颅后根据术中超声情况判断肿瘤所在位置、大小及深度,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切除肿瘤过程中应用超声探测肿瘤切除的范围和程度,通过病理学结果对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中超声实时监测后对肿瘤病变定位良好,表现为各种回声,其中不同级别肿瘤表现略有差异。本组病人中肿瘤完全切除32例,占91%;近全切除肿瘤3例,占9%。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超声引导微创手术是一种可行、实时定位肿瘤的方法,可为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定位在神经外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31例脑肿瘤患者的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实时超声对病灶进行定位,确定肿瘤边界,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判定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31例病人肿瘤定位准确,肿瘤完全切除,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中超声能准确地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减少盲目性操作带来的脑损伤,能够观察肿瘤的切除程度。  相似文献   

6.
超声在脑功能区皮层下胶质瘤次全切除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超声在功能区皮层下胶质瘤次全切除术中对切除范围控制价值.方法 在15例功能区皮层下肿瘤次全切除术中,以超声引导确定手术入路,实时观察切除范围,在保护正常功能区皮层前提下,指导手术尽量多切除肿瘤.以术后MKI评价超声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15例功能区皮层结构均无手术损伤.超声与术后MRI符合好9例(60.00%)、一般2例(13.33%)、差4例(26.67%),肿瘤容积增加可降低超声符合情况.结论 在脑功能区肿瘤次全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可选择安全的手术入路,指导手术可在尽量切除肿瘤同时避免皮层损伤.肿瘤容积增大可导致术中超声判断准确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BOLD和DECS技术进行语言功能区定位,实现语言功能区保护下肿瘤的最大程度切除。方法对15例语言相关功能区脑肿瘤患者,利用血氧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技术和(或)术中唤醒麻醉下皮层直接电刺激(DECS)定位技术进行脑语言功能区定位;对所获定位资料进行个体化评估,术中辅助保护语言功能区,在神经导航指引下切除肿瘤。结果 15例患者成功获取了术前BOLD语言区图像,评估后其中6例患者实现了术前BOLD和术中DECS技术联合定位语言功能区。全组病例在保护语言区条件下病变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语言功能明显改善6例,无变化5例,短暂性感觉性失语2例,语言功能障碍明显加重2例。结论术前BOLD-fMRI结合术中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的方法可客观定位脑语言功能区,导航辅助保护语言功能区条件下切除肿瘤,在保护语言功能的同时最大化切除肿瘤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B超技术辅助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8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中利用神经导航及实时B超技术,对肿瘤边界和涉及的功能区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在实时影像指导下行肿瘤切除.结果 28例患者术中成功获取神经导航和实时B超影像,有效校正导航偏移,并在影像指导下全切肿瘤19例,次全切5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患者功能明显改善17例,无改变6例,功能受损加重5例.结论 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辅助手术能提高肿瘤和脑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纠正导航偏移,提高肿瘤全切率,有助于功能区保护,减少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6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导航方法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胶质瘤的边界和所影响的功能区的空间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影像资料的信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 36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肿瘤在切除手术前,准确获取神经导航影像资料,根据影像资料的信息进行肿瘤切除,其中全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24例,无改变者8例,病情加重者4例。结论神经导航技术应用于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能提高肿瘤和脑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提高功能区胶质瘤的全切率,从而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术引导下术中超声介入切除脑胶质瘤三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术前先采用美国Laksell立体定向仪在核磁共振或CT下定位瘤中心,确定头皮切口,切开头皮揭开颅骨瓣后,在立体定向仪定位下用染色剂标注肿瘤边界(尤其是肿瘤与功能区交界处).再采用超声探头定位肿瘤,选择距皮质表面最近、并避开功能区及重要血管处皮质做切口,在显微镜下分块切除肿瘤,术中可重复使用超声探头探测,了解肿瘤厚度及残留情况,直至肿瘤镜下全部切除,临界功能区肿瘤切至见到标记物为限.结果 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例1术后1周左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病理报告: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Ⅲ级).例2术后3d语言及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病理报告: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例3术后3周右侧上下肢肌力恢复达Ⅳ级,病理报告: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结论 立体定向术引导下术中超声介入切除脑胶质瘤,可有效避免脑功能区的损害,达到较理想的肿瘤全切或次全切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肿瘤继发癫痫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术前应用三维脑电图等监测癫痫放电部位及其皮质区域与肿瘤部位是否一致,手术切除脑肿瘤,术中施行皮质脑电图监测,将有癫痫样放电的皮质加以“电热凝术”直至脑电波正常。结果:手术17例,肿瘤获全切,原异常皮层放电全消失,术后追踪观察,14例疗效满意,3例疗效欠佳。疗效满意率占82%。结论:脑肿瘤伴有癫痫样发作的手术,肿瘤切除加“电热凝术”治疗,可提高治疗继发性癫痫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下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并切除或热灼癫痫灶对伴癫痫症状脑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6例伴有癫痫症状的脑肿瘤患者,术中通过皮质脑电图确定癫痫灶,应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再根据皮质脑电图所确定的癫痫灶进行切除或热灼,术后随访2~48个月。结果 16例患者切除肿瘤前均可通过皮质脑电图描记到癫痫波,肿瘤及癫痫灶完全切除后,癫痫波完全消失者15例,1例功能区脑肿瘤患者虽多次皮质热灼,但仍可见偶发棘波。术后15例癫痫发作停止,1例有部分性发作,术后应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 应用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下切除脑肿瘤并同期切除和(或)热灼癫痫灶,是一种控制脑肿瘤切除术后癫痫发作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海涛  师艺峰  熊海兵  石全红 《重庆医学》2012,41(14):1372-1374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及唤醒在功能区神经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该院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及唤醒在27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22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出现感觉性失语2例,单侧肢体瘫痪5例,经过术后常规治疗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对于重要功能区神经胶质瘤,神经导航可在术前精确定位,设计最佳手术路线,术中超声与术中唤醒可判断出病灶与正常脑组织以及功能区的分界,实现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4.
神经导航显微外科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Zhang X  Zhang J  Fei Z  Wu J  Fu L  Qu Y  Liu W  Wang Z  Yang L  He X  Zhen H  Gao D  Cao W  Liang 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19-221
目的 探讨在神经导航下脑肿瘤及其周围结构定位的准确性和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Stealth Station和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以显微手术切除65例脑肿瘤,分析导航定位的准确性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65个脑肿瘤,在满足神经导航注准确性和术中导航持续准确性的前提下,全切除63个(97.0%)、次全切除2个(3.0%)。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56例(86.2%),无明显变化9例(13.8%),无病情恶化及死亡。结论 使用神经导航系统,在术前可制定详细的脑肿瘤手术计划,术中可辅助术者追踪瘤体、准确定位,有 地切除肿瘤并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实时超声在视觉功能区附近病变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在37例视觉功能区附近病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于术前进行导航序列影像采集,借助神经导航系统工作站,重建病灶与视辐射的三维图像位置,以此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联合实时超声避开视觉功能区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30例,7例大部分切除,34例术后视力视野与术前无明显变化,3例出现一过性加重,给予积极治疗后视力恢复术前水平。术后2周行KPS评分,100分36例,90分1例。结论对于视觉功能区病变神经导航可在术前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结合术中实时超声扫描获得的实时信息引导颅内手术进程,提高了视觉功能区病变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最大程度保护脑功能的同时最大范围切除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B超在脑肿瘤手术和脑出血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对20例脑肿瘤患者28个病灶实施术中B超脑肿瘤切除和对25例脑出血患者行术中B超定位血肿清除.结果20例患者28个病灶行术中B超定位脑肿瘤切除和25例脑出血患者行术中B超定位血肿清除,病灶定位准确,不需探查,肿瘤切除及血肿清除满意,无脑组织损伤,未出现相应明显的神经系统障碍.结论术中B超操作简便,重复性强,定位准确,安全经济,肿瘤切除和血肿清除满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在颅内胶质瘤显微手术中定位、引导肿瘤切除及实时监测肿瘤切除范围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的颅内胶质瘤显微手术患者74例,根据术中是否超声引导分为超声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超声组使用术中超声扫描定位肿瘤,了解病灶的大小范围、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皮层切口并监测肿瘤切除范围,对照组术中未使用超声,对比分析两组肿瘤定位准确率及全切率,同时记录术后颅内感染、脑挫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组肿瘤定位准确率高于未用超声组(100.0%vs 82.9%,P0.05),超声组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82.1%vs 51.4%,P0.05)。超声组无颅内感染、脑挫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术中超声技术切除颅内胶质瘤具有定位准确、有效保护重要结构和大血管、实时监测肿瘤切除范围等优点,可提高手术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神经导航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章翔  张剑宁  费舟  付洛安  刘卫平  吴景文 《医学争鸣》2001,22(23):2179-2182
目的 探讨在神经导航指导下 ,脑肿瘤及周围结构的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 Stealth Station和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 ,手术切除 36例脑肿瘤 ,总结治疗效果 ,分析定位准确性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36例脑肿瘤共 36个 ,全切除 35个 (97% )、次全切除 1个 (3% ) .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2 9例 (81% )、无明显变化 7例 (19% )、本组无症状恶化及死亡 .平均注册误差和 10 cm预期准确性分别为 (2 .0 9± 0 .6 7) mm和 (1.95± 0 .37) mm.术中持续准确性SA1,SA2和 SA3分别为 (2 .0 2± 0 .95 ) ,(1.0 3± 0 .48)和 (1.15± 0 .98) mm.结论 使用 Stealth Station和 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 ,在术前可制定脑肿瘤手术计划 ,术中提供瘤体的动态跟踪和实时导航 ,手术定位准确、可靠 ,有助于肿瘤全切除及降低手术并发症 ,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皮层电刺激在涉及运动通路脑肿瘤手术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1.5T MRI成像系统,对6例临近运动皮质及锥体束的病变(Ⅲ-Ⅳ级胶质瘤1例,Ⅱ-Ⅲ级胶质瘤1例3例,Ⅰ-Ⅱ级胶质瘤1例,炎性假瘤1例)进行磁共振DTI检查,用dTV.Ⅱ软件进行处理,显示部分各向异性图及彩色部分各向异性方向(FA)图;并采用种子方法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的三维纤维束成像图,评估纤维束的移位、连续性及破坏情况。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开颅,神经导航解剖及边界定位;经过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行皮质电刺激确定额叶运动区及可能的皮质与皮层下脑组织切除范围,在保护脑运动功能的前提下切除肿瘤。结果:6例肿瘤FA图显示良好,纤维束重建后4例可见锥体束的消蚀破坏,其中3例伴有变形及移位;2例可见锥体束的单纯变形及受压移位。6例肿瘤均成功获得神经导航定位并确定肿瘤边界及其与运动功能区的关系;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同术前或较术前好转4例,偏瘫加重2例,经治疗于1周内恢复术前水平。无其它手术并发症。结论:DTI可以清晰地观察瘤体、功能区及白质纤维三者关系,辅助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皮质电刺激可实时定位额叶功能区,最大限度保护运动功能。二者的有效、合理应用有助于更安全准确地切除肿瘤,提高涉及运动通路脑肿瘤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辅助在显微手术治疗功能区胶质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4例大脑功能区胶质 瘤病例资料,34例在术中采用神经导航辅助定位肿瘤边界,30例在常规条件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神经导航 组在肿瘤全切率、水肿带改善、减少新增功能缺失方面优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 功能区胶质瘤具有定位准确、可个体化选择切口和手术入路、全切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