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福州市2010--2012年的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福州市2010--2012年的手足口病病例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福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有关因素。结果福州市2010--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9086例,死亡病例12例,3年年均发病率为241.45/10万,发病水平及疫情严峻性逐年升高,且2012年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前2年(x2=4881.647,P〈0.05)。流行时间为春季和秋季。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以仓山区、晋安区和台江区高发(X2=115.038,P〈0.05);病例集中在0~5岁组,发病率为3364.64/10万,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6.84%;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1.69:1(x2=2723.243,P〈0.05)。结论福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在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中,应在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防控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汝城县2010 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汝城县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汝城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 472例,死亡4例,发病率有急剧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2012年发病时间明显提前,集中在3-6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93.88%,≤3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危人群,占发病总数的75.85%;发病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2.84%);病原监测结果显示病原体有EV71型、CoxA16型和其它肠道病毒,优势毒株每年变化,2012年主要由EV71型感染为主,占送检标本的81.63%. 结论 汝城县手足口病疫情较重,加强3岁以下散居儿童监管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早期症状的综合防治策略,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安康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康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 8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9.70/10万。2009年与2010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5.41/10万和93.98/10万,2010年手足口病年报告发病率高于2009年(χ2=17.27,P=0.00)。病例年龄的中位数为2.56岁,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5.56%;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7.65%;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14.19/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53.52/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χ2=21.43,P=0.000)。结论安康市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高发季节主要在3~7月份,重点人群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咸宁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下一步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咸宁市2008-2010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咸宁市2008年手足口病报告408例,报告发病率为14.16/10万,死亡1例;2009年手足口病报告910例,报告发病率为31.31/10万,无死亡病例;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1 470例,报告发病率为50.52/10万,死亡1例。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集中在4月、5月和6月;以7岁以下年龄组为主;性别分布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占发病总数的79.91%;病原监测结果由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结论咸宁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7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临清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部分手足口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586例,其中重症97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72.28/10万,各年分别为82.74/10万、48.22/10万、85.87/10万。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6岁年龄组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6.91%,男女比为1.81∶1,散居儿童占95.96%。病原以EV71、CoxA16血清型为主。结论临清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性,防控重点为≤6岁散居儿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徐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徐州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病原学监测。结果 2008-2010年徐州市手足口病共报告8 049例,年均发病率为28.17/10万,每年发病高峰为4-6月,占全年49.01%;1~2岁组病例占67.00%,优势毒株为EV71肠道病毒。结论手足口病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等特征,应重点加强1~2岁散居幼儿的预防控制工作,密切关注EV71病毒的毒力变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安溪县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发病日期在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安溪的手足口病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安溪县共报告手足口病721例,年均发病率为21.63/10万,重症病例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病例较多的类别是县级医疗机构(46.9%)和市级医疗机构(41.5%)。部分患儿就诊不够及时,从发病到诊断间隔时间为2.00d(中位数),间隔2d以上的占34.7%。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14.74,P<0.01),1~3岁高发(76.4%),以散居儿童(89.0%)为主。疫情呈双峰分布,6月(8.0%)和9月(7.8%)为发病高峰。病毒株以EV71为主。结论提高基层医疗单位对手足口病的诊治能力,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儿童看护人实施综合干预,托幼机构加强日常预防措施是本病的重要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平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0年手足口病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全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178例,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年报告发病率139.24/10万;死亡1例,年报告死亡率0.12/10万;病死率0.08%;重症病例56例,占病例总数的4.75%;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3~5月份,以4月份发病最多达580例,占病例总数的49.24%;发病主要集中于小年龄组,其中1~3岁幼儿952例,占病例总数的80.81%;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90:1;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6.33%;病原检测55份阳性标本中,肠道病毒71型(EV71)24例;CoxA 16计4例;其它肠道病毒26例;1例为EV71及其它肠道病毒混合感染。结论西平县手足口病发病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月为其发病高峰,男性多于女性,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盱眙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预后良好,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该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为了解盱眙县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许昌市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9-2010年许昌市手足口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许昌市8个县(市、区)均有手足口病报告,2010年发病率较2009年上升2.94%,病死率降低了35.37%,呈现局部高发态势;近两年手足口病4月份达发病高峰;年龄分布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病和死亡均以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检测以EV71感染为主,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1,P〈0.05);2009年重症病例265人,2010年重症病例742人,重症病例在各县(市、区)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34、431.24,P〈0.01)。结论许昌市手足口病呈上升态势,4月份为发病高峰,局部高发;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应以4岁以下儿童、特别是散居儿童为重点防治对象,警惕地区性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10年荔浦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荔浦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的荔浦县2010年1~6月手足口病疫情数据,结合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1~6月荔浦县共报告手足口病993例,发病率为264.10/10万,重症病例33例,死亡2例。男女性别比1.54∶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占92.75%,其中1~3岁幼儿发病较多,占69.99%。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4~6月,占97.68%。病毒毒株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结论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加强5年以下儿童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找出手足口病流行规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8-2010年发生的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发病最多418例,2010年次之397例,2008年最少306例。结论 2~5岁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72.88%。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幼托儿童次合计之占发病总数97.15%。各街道、乡镇均有发病。4月开始逐渐增多,7月达高峰,7月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区2012年-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2014年7 970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2014年深圳市罗湖区累积报告手足口病7 970例,轻症与重症之比为797∶1,发病率分别为315.59/10万、260.75/10万和287.30/10万。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5月-10月,以罗湖区翠竹办事处报告的发病例数最多。结论罗湖区手足口病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具有明显的年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由于手足口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所以更应做好重点人群、时段和地区的防控工作,采用综合防治手段具有明显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麻城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麻城市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麻城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512例,年均发病率为78.66/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8.56/10万、31.05/10万、46.07/10万、176.71/10万、111.14/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均发病率较高的乡镇依次为开发区(144.51/10万)、盐田河镇(113.16/10万)、中馆驿镇(109.91/10万)、龙池办事处(109.78/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占发病总数的95.08%(4290/4512);男性2999例,女性1513例,男女性别比为1.98: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3661例,81.14%)。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2008--2010年发病高峰为4-7月(889例,73.29%),2011-2012年有2个发病高峰,4.7月为小高峰(756例,22.92%),10—12月为主高峰(2224例,67.41%)。结论麻城市手足口病存在明显的时间、空间和人群聚集性。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及幼儿园的管理对于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09-2012年隆回县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出控制措施. 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隆回县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9-2012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2 569例,年均发病率为58.73/10万,男性发病1 771例,女性发病798例,男、女病例发病数之比为2.22∶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2 476例),占病例总数的96.38%.病例集中分布于每年的5-6月份. 结论 2009-2012年隆回县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强化医疗救治,防止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持续加强疫情监测工作,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10年淮阳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的手足口病网络直报信息,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共发生手足口病645例,年报告发病率47.78/10万,重症病例13例,无死亡病例发生,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男409例,女236例,男女比为1.73∶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出现,4~5月份达发病高峰,共计380例,占全年病例的58.91%;病例以5岁及以下年龄组为主,共计636例,占病例总数的98.60%;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共计625例,占病例总数的96.89%。结论淮阳县手足口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年龄及性别差异,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的多发人群,也是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近3年罗源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发病日期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现住址在罗源县的手足口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罗源县报告手足口病病例分别为38、134、192例,年发病率分别为14.98/10万、52.63/10万、75.18/10万,各年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男性233例、女性131例,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78:1;病例主要分布在4岁及以下儿童(331例,占90.93%);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279例,占76.65%);城镇发病率(91.90/10万)高于乡镇(36.34/10万)(P〈0.01)。2010年采集住院病例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各39份,检出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阳性17份,检出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oxA16)核酸阳性18份。结论罗源县手足口病疫情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城乡差异,应加强对散居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8-2010年鲁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趋势,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鲁山县近3年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鲁山县报告手足口病分别为80例、716例、1 442例,共计2 238例,发病率分别为9.39/10万、83.33/10万、166.71/10万;重症病例588例,聚集性病例72起;实验室诊断病例235例,其中EV71阳性病例179例,占76.17%;全年均有病例报告,3~7月为发病高峰期;县城及周边地区报告病例较多,偏僻地区相对较少;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1∶1;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共2 114例,占总发病数的94.46%,其中1~2岁组发病1 681例,占75.1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2 124例,占总发病数的94.91%。结论鲁山县手足口病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居多,流行高峰在3~7月份,实验室阳性病例主要为EV71病毒感染,应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和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旬阳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旬阳县2008-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880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实验室诊断48例,肠道病毒CoxA16占50%,EV71型占33.33%,其它肠道病毒占16.67%。年发病率在17.45~128.92/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64.79/10万。结论年发病数逐年递增,波及全县各乡镇,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以4~6月为多,有明显的季节性,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4.09%,幼儿园多呈聚集性发病,是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