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T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余忠  谭永忠 《江西医药》2007,42(12):1179-1180
目的 评价良性、恶性胸腔积液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恶性胸积液和56例良性胸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 良性胸腔积液中,双侧41.1%,胸膜增厚19.6%,弥漫均匀增厚19.6,纵隔胸膜受累10.7%,胸膜外脂肪层明确显示71.4%厚度>3mm.41.1%平均厚度5.7mm;恶性胸积液中双侧15.8%,胸膜增厚57.9%,主要弥漫不规则增厚或局部增厚,纵隔胸膜增厚占36.8%:胸膜外脂肪层明确显示占60.5%,其中厚度>3mnm占26.3%,平均2.9mm.结论 单侧、大量积液且张力高,胸膜不规则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对恶性诊断有特异性;而胸膜无或轻度弥漫规则增厚,胸膜外脂肪层增厚多提示良性.  相似文献   

2.
188例良、恶性胸腔积液的CT特征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良恶性胸腔积液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76例恶性胸腔积液和112例良性胸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 良性积液中,双侧占41.1%,胸膜增厚占19.6%,呈弥漫性均匀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占10.7%,胸膜外脂肪层明确显示占71.4%,厚度>3mm占41.1%,平均厚度5.7mm.恶性积液中,双侧占15.8%,胸膜增厚占57.9%,主要呈不规则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累及纵隔胸膜占36.8%,胸膜外脂肪层显示占60.5%,>3mm占26.3%,平均2.9mm.结论 单侧、大量积液且张力高,胸膜小规则增厚,纵隔胸膜受累对恶性积液的诊断有特异性;而胸膜无或轻度弥漫规则增厚,胸膜外脂肪层增厚多提示良性.  相似文献   

3.
胸腔积液CT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胸膜改变的CT特征,提高胸腔积液定性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组织学或临床证实的胸腔积液的良、恶性胸膜改变的CT表现。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0例胸腔积液中良性30例,恶性40例。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改变的CT特征:①壁层胸膜结节样增厚;②壁层胸膜不规则增厚(厚度〉10mm);③环状胸膜增厚。良性胸腔积液大多显示胸膜均匀性增厚,线状粘连与钙化。结论CT对胸膜增厚的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价值,单侧胸膜不规则增厚、环状增厚〉1cm.纵隔胸膜受累常提示为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石棉污染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搜集大姚县医院2010年7月~2012年3月2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CT表现,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20例胸膜增厚,其中弥漫性增厚16例,结节状增厚4例;单纯胸腔积液1例,后经胸膜穿刺后胸膜弥漫性增厚。大量胸腔积液7例,中等1例,少量7例,无胸腔积液6例。其中,单侧胸腔积液13例,双侧胸腔积液2例。CT表现为胸膜增厚≥1.1cm,大部分〉2.0cm,最大厚度为6.8cm,呈结节状、条片状或巨块状软组织肿块,经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结论石棉污染区恶性胸膜间皮瘤典型CT表现为胸膜增厚、肿块、胸腔积液,并伴有胸膜斑、冰冻纵隔、胸壁侵犯。  相似文献   

5.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改变。方法:对1985~2009年在本院诊治的3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80%)患者首发症状为胸痛、咳嗽和气促,伴胸腔积液。X线片有局限性胸膜增厚,CT可显示胸膜增厚伴不规则的结节状内缘,胸腔积液出现恶性瘤细胞,病理切片有双向分化的特点。结论:对中年人胸部剧烈疼痛伴有胸腔积液时,应首先考虑本瘤,该瘤的确诊应依赖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细胞病理学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6.
胸膜间皮瘤X线影像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膜间皮瘤的X线成像及相关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提供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X线胸片、CT扫描、MRI成像、电视透视、超声引导下经皮肿块、胸腔积液穿刺。结果:多发性不规则结节、肿块、胸膜增厚并反复胸腔积液的恶性肿瘤7例,占43%,其中肺、纵隔、胸肋骨转移6例。孤立、光整、宽基肿块7例,带蒂2例。9例为良性肿瘤。结论:X线胸片、电视透视、CT联合应用是诊断胸膜间皮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甘龙生  邓靖红 《江西医药》2012,47(11):1006-1007
目的 探讨胸膜结核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3例已确诊的胸膜结核病例的CT资料.结果 渗出性胸膜病变14例,其中单侧性胸腔积液11例,双侧胸腔积液3例,合并活动性肺内结核2例.局限性胸膜病变6例,其中包裹性胸腔积液3例,胸膜结节样增厚2例,胸膜局部钙化1例.慢性胸膜改变3例,其中胸膜弥漫增厚伴弧线状钙化1例.结论 CT可以检出少量胸水和被胸水掩盖的肺内结核灶;能敏感地发现钙化灶,准确鉴别胸膜病变与肺实质病变;有助于判断结核性胸膜病变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胸膜结节性病变的CT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组织学或临床证实的良恶性胸膜结节的16层CT表现。结果 26例中胸膜转移瘤7例,胸膜结核6例,胸膜结节样增生肥厚4例,弥漫型胸膜间皮瘤3例,局限型胸膜间皮瘤2例,胸膜斑2例,胸膜淋巴瘤1例,胸膜脂肪瘤1例。本组恶性病变CT特征:胸膜结节不规则、胸膜环状增厚、结节广泛分布、多伴有胸腔积液。良性者胸膜结节可伴粘连或钙化。结论 16层螺旋CT尤其是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对胸膜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胸膜间皮瘤多排螺旋CT征象,提高胸膜间皮瘤多排螺旋CT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胸膜间皮瘤患者53例,分析胸膜间皮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征象。结果 53例胸膜间皮瘤患者均有胸膜不规则增厚表现,其中弥漫性胸膜增厚39例,局限型胸膜增厚14例;良性病变16例,恶性病变37例。结论多排螺旋CT对提高胸膜间皮瘤诊断准确性,确定病变形态、范围及胸壁纵隔结构侵犯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最终确诊该病还需进行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体位CT胸膜腔造影(MP-CTP)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普通CT胸膜腔造影(CTP)的基础上,加用胸水扩容造影、病灶局部薄层及多体位CT扫描的方法,对于57例非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结果与普通CTP相对比。结果:54例渗出性胸水中,普通CTP所示的胸膜病变MP-CTP均能显示,且后者检出更多病灶,尤其位于非低垂部位的结节影、胸膜不规则增厚和胸膜粘连等病灶。31例恶性渗出性胸水中,MP-CTP检出胸膜结节、胸膜不规则增厚和胸膜粘连者分别为20例、15例和8例;以上病灶在23例良性渗出性胸水中检出者分别为5例、4例和14例。结论:MP-CTP检查可提高胸膜病变的检出率,并可以初步鉴别良性及恶性渗出性胸水。  相似文献   

11.
陈涛  罗鹏 《江西医药》2012,47(6):542-543
目的 总结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提高胸膜间皮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1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资料.结果 11例胸膜间皮瘤患者中良性3例,恶性8例;其中局限性胸膜增厚5例,弥漫性胸膜增厚6例;结节状胸膜增厚2例,肿块状胸膜增厚7例,环状增厚2例;胸膜增厚<1cm者1例,≥1cm者10例;9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无.结论 影像检查(DR胸片、胸部高分辨率CT扫描及增强扫描)在胸膜间皮瘤的定性诊断,确定病变范围、形态及胸壁和纵隔结构是否受侵犯程度有很大价值,结合病理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门莉  王绍锋 《江西医药》2004,39(1):33-34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病,以往通常经胸水检查来达到病因诊断,但常因没有明确的细胞学检查,使许多病不能确诊,自开展胸膜活检以来,使胸水病因的诊断率大提高,本文报告62例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结果,以探讨胸膜活检在恶性胸液的病因诊断的价值。1临床资料62例具有恶性胸液的患者,男39例,女23例,年龄20~80平均(62.1±13.9)岁。除3例为少量胸液外,余59例为中等量以上胸液。左侧胸液28人,右侧胸液34人,胸液合并有肺内病变阴影38例,其中包裹性积液伴肺不张4例,肺不张7例,炎症7例等。无异常阴影15例,包裹性积液5例。2方法和结果我们采用沈寒放等改良…  相似文献   

13.
龙建军  周建林  胡刚 《河北医药》2003,25(12):940-940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院共收治结核性包裹性脓胸12例 ,采取病灶清除 ,剥脱脓腔脏层胸膜板 ,保留壁层胸膜或加局部胸改的治疗方法[1] ,取得理想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中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 3 5~ 60岁。胸闷、气促 5~ 10年 ,1例病史有咯血 ,病灶位于右胸 7例 ,左侧 5例。X线胸片均示 :胸腔包裹性积液 ,占胸腔 1/2者 7例 ,2 /3者 5例 ,肋隔角消失 ,密度均匀 ,边缘清楚 ,周边见钙化 ,心脏纵隔向健侧移位 ,CT检查见巨大包裹性积液。肺功能检查 :均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术中见壁厚约 1.0…  相似文献   

14.
大姚县恶性胸膜间皮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成敏 《云南医药》1996,17(2):88-90
分析大姚县发现的2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全部病例均有直接或间接青石棉接触史。病变在右侧胸膜者14例,左侧6例,1例合并腹膜间皮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发热及远处转移。X线表现以弥散性胸膜增厚、散在结节状增厚及波浪状增厚,部分呈驼峰样改变为特点。胸水细胞学阳性率37.5%,针刺胸膜活检阳性率80%。本病预后差,经随访,20例均在发病后2年内死亡,自然病程12.7月。  相似文献   

15.
<正>2005-02~2008-08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6~81岁。均经胸片、B超、CT检查明确胸腔积液胸膜活检取得细胞学确诊。其中确诊肺癌14例,胸膜间皮瘤5例,纵隔肿瘤胸膜转移4例,淋巴  相似文献   

16.
胸腔积液临床常见,病因多种多样,调查了我院在2006~2011年间共192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恶性胸腔积液68例,复发性良性胸腔积液7例,大量胸腔积液造成患者严重胸闷、呼吸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呼吸内科应用凝血酶行胸膜固定术在恶性胸腔积液及复发性良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取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军  朱丹丹  任谦 《安徽医药》2009,13(8):920-922
目的总结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2008年收治的13例经组织学证实的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右侧胸腔7例,左侧胸腔6例。所有的病例CT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胸膜增厚(〉1 cm):呈广泛性、结节样、瘤样、不规则状、盔甲样增厚、大量胸水等征象。结论CT在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发现和显示病变、确定病变的范围,为选择治疗方法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胸膜恶性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腔,常导致胸膜通透性增高,形成胸腔积液。它的发生率约占恶性胸腔积液的75%,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1]。恶性胸腔积液后果极为严重,由于持续存在,并快速增长,往往导致压迫性肺不张,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纵隔移位,回心血流量减少,最后患者发生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如何有效降低胸膜通透性,抑制积液进展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整理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对恶性胸膜间皮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1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诊断特点。2例患者有过石棉接触史,所有患者均存在呼吸困难、胸腔积液、胸痛等症状。10例胸腔积液患者,不规则胸膜增厚患者5例。结果在选取的1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中,5例被误诊,10例经检查未见癌细胞,5例患者进行手术及术后化疗治疗,6例患者进行系统化疗治疗,1例放弃治疗,12例患者中死亡8例,平均生存时间8.5个月。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断不易,容易产生误诊情况。因此,对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对此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为综合治疗,主要通过化疗、手术及二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统计患者的病理类型、BalthazarCT分型及CT扫描影像学表现。结果80例患者中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5例。BalthazarCT分级A级4例,B级22例,C级26例,D级18例,E级10例。患者CT扫描主要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58例,胰腺基本正常4例,胰头增大10例,胰体、尾增大8例;17例胰腺轮廓不规则;4例合并右侧胸腔积液,8例合并左侧胸腔积液;8例伴有少量腹水,7例双侧合并胸腔积液;7例胰周脂肪层模糊;19例增强扫描后胰腺实质见点状、小片状低密度灶;8例合并感染,其中3例胰腺脓肿形成,5例蜂窝织炎;6例胰管扩张;胰外渗液18例;15例肾后筋膜或锥侧筋膜水肿增厚,19例单侧或双侧肾前筋膜水肿增厚。结论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鉴别其病理类型、发现并发症以及判断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