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牛角地黄冲剂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40例患者口服牛角地黄冲剂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并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结果:本组40倒中,显效14例,良效14例,进步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而血小板相关抗体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牛角地黄冲剂对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为主综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患者予升血小板胶囊(由青黛、连翘、仙鹤草、牡丹皮、甘草等组成)常规治疗并配合痰热清静脉滴注,中药祛风凉血补肾辨证加减。观察血常规、骨髓细胞涂片、血小板相关抗体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治愈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7%。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升血小板胶囊为主综合治疗难治性ITP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加归脾合剂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方法选择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新加归脾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选择相应方法观察ITP外周血象、血小板抗体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新加归脾合剂能降低血小板抗体、提高血小板计数、减轻出血或停止出血,和强的松临床疗效相同,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中能起到替代作用。结论新加归脾合剂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有效、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对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疗效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0E1间在我院接受反复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临床血液病患者病例36例,比较分析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和临床疗效。结果:在输注血小板后的24小时内,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不同类型疾病有效率存在差异。绪论:临床上在采用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把握患者的个体差异,降低重复榆注率,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产妇的护理。方法:对我院住院的3例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治疗和护理体会。结果: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对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防止出血及感染,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效果及无效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本院输注血小板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输注有效率,分析无效的原因结果164例输注血小板患者中有效131例,占85.1%;血小板输注无效33例,占14.9%。血小板输注无效病例中,发热8例,败血症2例,脾肿大4例;抗HLA抗体阳性19例。结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有多种,但多次输血小板患者体内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抗HIA抗体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5例,选用益气活血中药,15天为一个疗程,每日一剂。观察血常规,血小板相关抗体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治愈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7%,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是治疗CITP的一种有效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观察及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了10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经验,尤其在严密观察病情,出血护理,感染的预防及心理支持方面。结果:10例病人均达到临床缓解出院。结论:做好护理工作对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的临床观察,协助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程度,指导临床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观察组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照1组20例慢性肝炎患者,对照2组20位体检健康人,分别检测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细胞计数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细胞计数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明显降低,提示肝硬化患者病情程度严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紫癜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8例临床观察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100053)周秀文,黄小波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68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48例。其中20~29岁者28例,30~39岁者20例,40~49岁者12例,50岁以...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临床观察溆浦县中医院(419300)夏延熙,李双主题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中西医结合疗法,@胎元汤/治疗应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在临床中发病率高,尤以急重症型...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3例临床分析北京儿童医院(100045)季之颖,陈昭定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科,协定处方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83例中男43例,女40例;年龄<3岁5例,3+~6岁39例,6+~10岁33例,>11岁6例,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及分娩期处理。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间8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86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D64例(74.42%),子痫前期13例(15.1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9例(10.47%)。阴道分娩45例(52.32%),阴道助产2例(2.32%),剖宫产37例(43.02%),产后出血8例(9.30%),新生儿血小板减少2例(2.33%)。结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类型,产后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小结华容县人民医院(414200)杨光武主题词六味地黄汤/治疗应用,紫癜,血小板减少性/中医药疗法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性7例...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体免疫性出血综合征,或称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减少症中最多见的疾病。笔者自1991~1995年应用神箭牌驴胶补血冲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32例为门诊病人,经县级以上医院西医系统检查,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简。1.2性别与年龄本组32例中,男14例,女18例,男女之比1:1.3;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54岁。1.3临床症状以皮肤和粘膜出血为主要症状,病灶大多为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和瘀斑,先出现于四肢,尤以…  相似文献   

16.
二仙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仙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7例荆沙市中医医院(434000)梁城英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疗法,二仙汤,治疗应用笔者运用二仙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7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7例均为女性;年龄在18岁~55...  相似文献   

17.
加减归脾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秀华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1):523-52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称“紫癜”),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尤其以女性青年居多。笔者用归脾汤为主方加减变化,治疗紫癜25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23岁;血小板...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芳  贺磊  宋炎阁 《四川中医》2003,21(10):50-51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4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治疗,加上合理的护理,除2例死于脑出血,余均获长期缓解,有20例获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TTP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治疗。结果13例患者中血小板动态监测,呈“瀑布样”下降改变,高度提示TTP可能;同时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少见,且临床症状多变,不典型。结论提高对TTP的认识,减少误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采用日本光电MEK-8222K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了181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12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85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和101例健康成人的血小板功能的四项检测指标分别是: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患者的PLT和PCT值均显著降低,这项结果对评估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及出血倾向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从而更好的提示临床做好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