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小儿下消化道出血59例,小肠出血19例,结肠出血40例。小肠出血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结肠出血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文中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19例小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强调无法明确部位的小肠出血,应早期外科治疗,争取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3.
<正> 小肠肿瘤的并发症之一是消化道出血,但正确而及时的诊断比较困难,治疗上也往往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现就我院1981年以来遇到的4例小肠肿瘤所致的消化道出血,结合有关文献作一讨论。例1 男,44岁,因黑便1天入院,1年前曾有两次发病,住内科治疗,经纤维胃镜检查及两次消化道钡+气造影均考虑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粘膜脱垂。因反复便血,要求手术治疗。手术探查发现距屈氏韧带15cm 处有4×4×4cm~3大肿瘤,胃、十二指肠无病变,切  相似文献   

4.
下消化道出血318例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见下消化道出血病因。方法 :按年龄对相关病人分组 ,并对诊断过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 8例下消化道出血中痔疮 1 0 2例 ( 32 .0 8% ) ,大肠癌 88例 ( 2 7.67% ) ,大肠息肉 62例 ( 1 9.5 0 % ) ,溃疡性结肠炎 5 3例 ( 1 6.67% ) ,其余少见下消化道出血 1 3例 ( 4 .0 9% )。结论 :痔疮、结肠癌、大肠息肉、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老年人组痔疮与青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而青年组则以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多见 ,青年组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与老年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小肠出血常常是多种小肠病变的首发症状,是发现小肠疾病的重要线索,但小肠处于胃肠道的深部,而且迂曲重叠,活动度大,给各种检查带来困难.为加强对出血性小肠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笔者对32例经手术证实各种小肠疾病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肠出血诊断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 方法 :对 71例经小肠钡剂造影、小肠镜、血管造影、核素显像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的病因进行分析。 结果 :小肠出血以小肠肿瘤居首位 ,占 5 2 .1% (37/71) ,良性肿瘤占32 .4 % (2 3/71) ,恶性肿瘤占 19.7% (14 /71) ,病变部位以空肠多发。其次为血管发育不良占 2 9.6 % (2 1/71) ,病变多位于末端回肠。克罗恩病占 8.5 % (6 /71)。手术探查阳性率为 97.2 % (6 9/71) ,血管造影阳性率为 81.7% (49/6 0 ) ,核素显像阳性率为 72 .7% (8/11) ,小肠镜检查阳性率为 31.4 % (11/35 ) ,全消化道钡剂造影阳性率为 12 % (6 /49)。 结论 :肿瘤是小肠出血的首要原因 ,其次为血管发育不良 ,血管造影对小肠肿瘤及血管发育不良诊断率较高 ,及时手术探查对小肠出血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小儿上消化道出血36例进行临床分析表明,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并不少见,病因较多,症状不典型,易误诊。纤维内窥镜检查确诊率高,甲氰咪胍治疗出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管造影在小肠肿瘤的X线表现,探讨血管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应用数字减影机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小肠平滑肌瘤的造影征象。结果:小肠肿瘤血管造影主要征象为:1供血动脉的增粗;2肿瘤血管丰富,呈“蜘蛛网”状,有活动性出血者部分可见造影剂外溢;3肿瘤实质显色浓密,边界清晰;4引流静脉增粗早显;5有血管池,瘤体大、有分叶者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结论:血管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明显优于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可作为诊断小肠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因怀疑小肠病变出血患者45例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判定阳性结果的可靠性.统计分析受检者一般资料、出血类型和检查结果,并通过电话追踪或门诊等对其进行随访研究,分析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患者再出血和再检查情况.结果 共纳入怀疑小肠出血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45例.检出率为95.5%(43/45),阳性率为64.4%(29/45).在明确出血原因与小肠病变相关的阳性组中,血管发育异常为最主要的病因,占34.5%(10/29),其次为小肠间质瘤24.1%(7/29).胶囊内镜阳性组随访中再出血率为41.6%,非阳性组为1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有较高的检出率和阳性率,非阳性结果预示再出血风险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 ,男性 1 4例 ,女性 6例 ,男女之比为 2 .3∶ 1 ,年龄 3 0~ 75岁 ,平均 52 .2岁。 2 0例小肠肿瘤病程平均 2月至 4年不等。术前确诊和拟诊为小肠肿瘤者 6例 ,术前确诊率为 3 0 %。其余 1 2例分别诊断为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肠梗阻、肠穿孔并腹膜炎、肠扭转等。2 0例患者临床表现如下 :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性质腹痛 1 6例占 80 % ,出现腹部包块者 1 0例占 50 % ,血便 1 4例占 70 % ,贫血 6例占 3 0 % ,体重下降 6例占 3 0 % ,出现肠梗阻者 8例占 40 % ,出现肠穿孔并腹膜炎者 2例占 1 0 %。2 0例小肠肿瘤…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临床及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X线诊断。方法:分析了10 例经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及X线征象。结果:10例中,原发 于回肠及回盲部共6例(6/10),空肠3例(3/10),空回肠交界处1例(1/10),X线表现为较 长范围的不规则管腔僵硬,结节息肉样多发腔内充盈缺损,粘膜中断破坏,少有肠管狭窄及 梗阻。临床表现以腹痛、腹块、腹胀、贫血、消瘦等为主。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X线表 现有一定的特点,若能结合临床表现观察X线征象,可望术前确诊。  相似文献   

1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SA)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导管选入腹腔动脉 ,对可疑病变部位血管选择性造影。有活动性出血者行选择性动脉栓塞 ,有异常血管而无明确活动性出血经导管灌注血管收缩药物。结果 :1 8例病例中 1 2例造影出现异常表现 ,即造影剂外溢、积聚、血管增多、结构紊乱。其中血管发育异常 2例 ,憩室 1例 ,肿瘤 3例 ,非特异性炎症 1例 ,假性动脉瘤 2例 ,溃疡病 3例。靶血管栓塞后造影剂外溢消失。结论 :选择性 DSA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检查安全有效 ,可以达到诊断和 /或治疗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常见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按年龄 ,性别对相关病人分组 ,并对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5例上消化道出血中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 5 4例 (37.2 4 % ) ,胃溃疡出血 30例(2 0 6 9%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37例 (2 5 5 2 % ) ,胃粘膜病变 10例 (6 90 % ) ,其余病变出血者占 14例(9 6 6 % )。其中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在 4 0岁以上发病增多。结论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胃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黏膜病变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其中在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 ,男性发病较女性高 ,年龄大于 4 0岁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明显增高 (P <0 0 1)。  相似文献   

14.
王家驹 《现代医学》1989,17(2):78-79
总结23例伴消化道出血的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良性12例,恶性11例。3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多数患者有较长时间的黑便。经X线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检查,术前确诊率为78.26%。对如何提高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率进行了探讨,并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详细阐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指出X线、胃镜、血管造影的诊断率分别为83%、96%、95%;强调急诊胃镜检查要注意时机的选择,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畸形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62例小肠出血行小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镜检阳性病变检出组(50例)及阴性检出组(12例),进行临床特征比较。结果显示,阳性病变检出组中75.0%(21/28)的黑便患者经肛侧进镜检出病变,81.8%(18/22)的鲜血便患者经肛侧进镜检出病变(P〈0.01)。阳性病变检出组较阴性检出组病程长,出血次数多,末次出血至小肠镜检查的时间短(P〈0.01或P〈0.05)。出血次数≥3次者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出血次数〈3次者(92.5%比11.1%,P〈0.01)。末次出血后7d内行小肠镜检查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7d后检查者(97.1%比59.3%,P〈0.01)。  相似文献   

17.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经胃镜检查能很快明确诊断 ,并能行胃镜下止血治疗。结肠出血大都能在肠镜下明确诊断 ,而小肠出血诊治较困难。为探讨小肠出血诊治方法 ,对我院住院患者中 11例黑便患者经胃镜、肠镜或胃肠钡餐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 ,行血管造影 (DSA)检查明确诊断小肠出血的 10例病例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选自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8月间在我院住院患者。经DSA检查明确小肠出血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4 5岁 ,平均 6 4 4岁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4h。临床主…  相似文献   

18.
报告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反复黑便,腹部包块、贫血,肠梗阻等。病理类型:平滑肌瘤23例,小肠腺癌16例,血管瘤4例,小肠神经纤维瘤2例,鳞状细胞癌1例。对本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误诊原因、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小肠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占消化道肿瘤约 3 %~ 6 % ,而其中恶性肿瘤占 3 /4。因其发病率低 ,检查方法有限 ,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小肠恶性肿瘤一旦诊断已绝非早期 ,致手术的根治效果较差 ,通常预后不良。我院于 1 983~ 1 997年收治小肠恶性肿瘤患者 2 6例 ,现将临床资料 ,结合有关资料讨论、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2例 ,女 1 4例 ,年龄3 8~ 6 8岁 ,平均 5 1岁。平滑肌肉瘤 6例 ,小肠腺瘤 8例 ,小肠恶性淋巴瘤 1 2例。2 临床表现 腹部包块 1 5例 ,占 5 8% ,首发症状 4例 ;腹痛 2 2例 ,占 87% ,首发症状 1 8…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叙述了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6种检查方法。这6种方法中:1.急诊胃镜检查;2.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3.血管造影;4.放射性核素检查;5.X 线双重对比造影;6.吞线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