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例胆囊动脉和肝外胆道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剖观察了50具尸体标本,胆囊动脉支数以1~2者多见,报告发现一例四支型者。胆囊动脉多起于肝右动脉,且多数走行在肝胆三角内。肝右动脉94%起于肝固有动脉,少数变异者起源与行程均较复杂。本文报告7例副肝管,有二例由肝右叶直接进入胆囊。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类型以角型为多见占74%。  相似文献   

2.
魏宏  魏宇 《中外医疗》2008,27(25):20-21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大出血及胆囊损伤的原因.方法 随机选用100例肝脏标本,解剖观察胆囊三角内血管及胆管的位置走行,结合胆囊切除术中大出血23例,胆管损伤11例的原因分析.结果 胆囊切除术中大出血及胆囊损伤的原因,除了与术者的技术水平有关外,主要与术者对胆囊三角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认识不足有关.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必须精细解剖胆囊三角,高度警惕有无变异,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大出血及胆管损伤的原因。方法随机选用100例肝脏标本,解剖观察胆囊三角内血管及胆管的位置走行,结合胆囊切除术中大出血23例,胆管损伤11例的原因分析。结果胆囊切除术中大出血及胆管损伤的原因,除了与术者的技术水平有关外,主要与术者对胆囊三角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认识不足有关。结论胆囊切除术中必须精细解剖胆囊三角,高度警惕有无变异,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方法统计分析我院1995年至2005年行胆囊切除术462例。异常病例24例。本组经B超、CT、MRI、手术及胆道造影证实其中高位胆囊4例,伴左、右肝管低位汇合6例,伴胆囊三角内副肝管3例,萎缩性胆囊炎5例,Mirizzi综合征2例,伴肝硬化4例。结果本组24例,其中有胆管损伤的3例,高位胆囊的疾病1例,左、右肝管低位汇合胆囊疾病1例,萎缩性胆囊炎1例。结论在特殊情况下行胆囊切除术时易发生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三角区的血管、胆管及肝管解剖关系,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给26具防腐成年尸体标本行胆囊三角区显微解剖,观测胆管及血管的走行分布特点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胆囊管的长度为(31.12±1.16)mm,直径为(3.12±0.26)mm;左右肝管汇合点距肝表面长度为(12.26±1.18)mm,左肝管长度为(16.26±1.42)mm,右肝管长度为(8.86±0.72)mm,少数标本的肝总管于肝内汇合.单支型胆囊动脉可走行于肝总管的前方或肝总管的后方;双支型和多支型胆囊动脉可同时走行于肝总管的前方或肝总管的后方,也可分别走行于肝总管的前方或后方.胆囊动脉直径为(1.68±0.40)mm,肝右动脉直径为(3.20±1.50)mm.部分标本胆囊三角内可见1,2个胆囊淋巴结,直径为(3.32±0.26)mm.[结论]胆囊动脉在其起始、分支及走行等方面存在变异;胆囊管长短不一,形态多样,管径变化较大,存在较多的变异.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该仔细辨认胆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的关系及解剖学特征,以防止对胆囊三角区组织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临床医生尽可能的了解胆囊三角的解剖变异情况,做到术中随机应变。方法:笔者通过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变异情况32例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并进行相应的处置。结果:32例手术均顺利,术后均无胆汁漏、出血、切口感染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胆囊摘除术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开腹或腹腔镜),熟悉胆囊三角的解剖变异,才能从容应对,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损伤的原因,为预防胆道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2009年12月3家医院LC术中出现的20例胆道损伤,用1∶3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调查以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探寻胆道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 20例胆道损伤中胆管横断伤6例,胆管撕裂伤4例,胆管穿孔伤4例,胆瘘4例,胆管电灼迟发性损伤2例,经回归分析,术中胆囊三角出血、胆道变异、胆囊管切断顺序、胆囊三角电灼、短胆囊管是影响LC手术胆道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胆道损伤是严重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应高度警惕,为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胆道损伤,应重视胆囊三角出血、胆道变异、胆囊管切断顺序、胆囊三角电灼、胆囊管长度等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胆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线”导向标记在腹腔镜下解剖困难型胆囊三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3例困难型胆囊三角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术中应用“三线”导向标记解剖困难胆囊三角的效果。结果:63例困难型胆囊三角中胆囊三角区脂肪堆积9例,慢性炎症粘连17例,急性炎性水肿粘连37例,胆管变异3例,血管变异2例。63例患者中成功完成手术61例(96.83%),中转行开腹手术2例(3.17%),其中1例为Mirizzi综合征,1例为胆囊、十二指肠瘘。手术时间23~131 min,平均38.5 min。术中出血量5~300 mL,平均21.4 mL。术中均无胆管和血管损伤。术后发生迷走胆漏1例(1.59%),经腹腔引流管持续引流后治愈。结论:腹腔镜下应用“三线”导向标记解剖困难型胆囊三角可以预防胆管、血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基层医院医源性胆管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以利预防。方法对2002年10月-2008年7月,我院医源性胆管损伤9例,作前瞻性分析。结果9例胆管损伤均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发生于开展腹腔镜手术早期),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1例为化脓性胆囊炎粘连致密,其余发生于"容易开的"胆囊切除术;施术者均有10年以上医龄,胆囊离体时间6例在30min内,胆囊三角大多数有变异。结论开腹胆囊切除术,胆囊三角变异,施术者过分自信,过分追求手术速度,是造成基层医院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一步探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技巧。方法 回顾232例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对多种情况下胆囊三角的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 232例腹腔镜下胆囊手术中,发现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3例,胆囊萎缩21例,化脓性胆囊炎27例,坏疽性胆囊炎2例,胆囊管内结石嵌顿3例。中转开腹3例,术后1周迷走胆管瘘再开腹1例,余均手术成功,无特殊并发症。结论 胆囊三角解剖变异多见,熟悉局部解剖及掌握正确的胆囊三角处理方法和手术技巧是减少手术副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变异的有效处理手段.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现胆囊管变异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给予胆囊壶腹分离、保持胆囊三角处空虚等处理.结果:40例胆囊管变异患者经相应处理后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未出现中转开腹及胆道损伤情况.手术平均时间(50.2±10.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8±12.9)ml,均治愈出院且随访半年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中准确分离胆囊壶腹、保持三角区空虚,可有效认识胆囊管变异,防范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2.
报告先天性胆囊双动脉异常,胆囊切除手术后出血3例。原因为解剖变异,手术中常规处理胆囊三角,胆囊床电凝止血,未发现另一支胆囊动脉,引起术后出血,继发失血性休克。确诊后二次手术,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孙肖宁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5,15(2):282-282,286
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B超探查可查明:胆囊大小、囊壁厚度、胆囊颈管长度、胆囊颈管和胆总管汇合部情况以及胆囊颈管嵌顿结石与胆总管汇合部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B超探查可查明:胆囊大小、囊壁厚度、胆囊颈管长度、胆囊颈管和胆总管汇合部情况以及胆囊颈管嵌顿结石与胆总管汇合部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熟悉、了解肝门及量囊三角的外科解剖特点,分别阐述肝门及胆囊三角的正常解剖关系和一些常见的胆道和血管解剖学变异和异常,以防范在外科临床实践中医源性胆道和血管的意外损伤。  相似文献   

16.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在我国开展最广泛、最成熟、例数最多的微创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公认的金标准。1992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行LC治疗9826例,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对LC中胆囊三角(Calot三角)的多种变异,胆囊及周围不同的病理改变、结石大小与部位各异等多种特殊情况,术中无法辨认和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误扎、损伤肝外胆管等情况的处理。我科从2002年起分别采用处理胆囊三角后顺行切除胆囊和处理胆囊三角后逆行切除胆囊两种术式,行LC治疗4235例,现将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胆瘘是肝胆外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多发生在手术后 ,如不及早发现 ,及时、妥善处理 ,将会导致严重后果。我科从 1 995年至 2 0 0 2年共治疗 38例 ,现就其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3例 ,女 2 5例 ,年龄 2 6~ 76岁 ,平均 44岁。其中择期手术 1 8例 ,急诊手术 2 0例。本组胆瘘全部治愈。1 2 胆瘘原因及处理1 2 1 医原性胆管损伤 4例  1例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 ,该例为特殊胆道变异 ,左肝管、右肝前叶胆管汇合成肝总管经胆囊体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后再与胰管汇合进入十二指肠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再次胆囊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3例再次胆囊炎或伴胆囊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变异7例,其中双胆囊(副胆囊)2例,胆囊管畸形3例,葫芦形胆囊2例;解剖层次不清10例,其中消化道穿孔修补术4例、外伤性肝裂伤修补术4例、外伤性脾破裂2例;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3例;胆囊形态正常术者操作不当3例。结论胆囊局部解剖层次不清及胆囊变异是首次胆囊切除不全而症状复发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冈,加强术者的解剖基础、术前充分检查、术中详实地解剖胆囊三角是避免再次手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ERCP观察的63例胆囊管与肝外胆管低位汇合,关于胆囊管汇入的位置、方位以及胆囊管形态观察皆作了观察和分析,并对胆囊管的长度、胆囊管注入口的方位、胆囊管内径的大小及胆囊管内粘膜皱襞诸项在低位汇合时的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比较常见,对于腹腔镜操作者来说基本都遇到过,只是操作熟练者相对少些。即使操作再熟练,当遇到胆囊三角情况特殊或罕少见变异时,也难免会造成损伤或导致中转开腹,本例因胆囊管过短或伴Mirizz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