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 ,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 ,以往常见的窒息、感染等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显著减少 ,但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因此 ,我们对 1998年 1月至1999年 12月诊治的 84例母乳性黄疸进行总结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84例母乳性黄疸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①完全母乳喂养 ,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内 (2天至 2周 )发生 ,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 ;②黄疸积蓄以轻度 (血清胆红素 <2 0 5 μmol/L)至中度 (2 0 5~ 34 2 μmol/L)为主 ,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③患儿一般情况好 ,生长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2.
沈爱秋 《河北医学》2002,8(6):519-521
目的 :探讨体重、心肌酶在母乳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检测纯母乳喂养的足月新生儿后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5 8例 ,其中母乳性黄疸 30例 ,新生儿败血症 2 8例 ,分别于入院时测量体重 ,同时抽不抗凝血 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 (AST、CK、LDH、α -HBD)肝功能、肾功能。母乳性黄疸于住院d4复查肝功能 ,新生儿败血症于皮肤黄染消退后复查肝功能、心肌酶。结果 :母乳性黄疸组体重 [(4.31± 0 .4 1)kg]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败血症组 [(3.90± 0 .30 )kg](p <0 .0 1) ;母乳性黄疸组总胆红素 [(2 4 5 .93± 6 5 .2 9)umol/L]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败血症组 [(16 9.18± 33.6 5 )umol/L](p <0 .0 1) ;母乳性黄疸组心肌酶一种或二种轻度升高 7例 ,新生儿败血症组心肌酶全部升度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治疗后两组病人总胆红素均明显降低 ,但母乳性黄疸组下降幅度及时间明显快于新生儿败血症组。结论 :母乳性黄疸组 ,体重增长速度正常 ,心肌酶基本正常 ,总胆红素高 ,但停母乳或改混合喂养后 ,短期内下降速度快 ,有助于与新生儿败血症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林瑞春  冯斌 《重庆医学》1996,25(5):280-280
母乳喂养不足可引起新生儿黄疸,主要原因是母乳喂养次数减少引起新生儿胎便减少,胎粪中胆红素经肠道吸收增加所致。然而临床上亦有较多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新生儿,其胎便次数并不减少,此时以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已不能完全解释母乳不足性黄疸的机理,因此,推测可能有其它因素参与此黄疸的发生。本文在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新生儿中,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观察了血清IgA水平,通过两指标的相关关系,试图分析母乳不足性黄疸与新生儿IgA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母乳性黄疸系与母乳有关的一种新生儿黄疸 ,因病因不明而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标准 ,现将我院 1 999年~ 2 0 0 2年收治的 78例母乳性黄疸病例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 1 临床资料  78例病例一般情况良好 ,年龄最小 1 5d ,最大 64d。纯母乳喂养 ,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均于生后 2~ 4d出现黄疸 ,高峰期不详。至来诊时黄疸持续不退 ,无减轻 ,未经治疗。无伴随症状 ,肝功显示总胆红素中间接胆红素高 ,直接胆红素正常 ,无肝功损害及酶异常。1 2 分组及处理 以 2 8d为界分为新生儿组及婴儿组。入院后嘱停母乳 3d ,黄疸明显减轻 …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 ,也是儿科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黄疸患儿有增多的趋势 ,因而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院近 2年共收治新生儿黄疸患者 159例 ,诊断母乳性黄疸 4 5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5例中 ,男 2 4例 ,女 2 1例 ;出生体重均大于 2 50 0g ;孕周大于 37周。排除有下列疾患 :产伤、感染、ABO或Rh溶血者、母亲患有糖尿病者。其中早发型 (生后 3~ 4d内出现黄疸 ) 19例 ,迟发型 (生后 6~ 8d后出现黄疸 ) 2 6例。1.2 诊断标准 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为主 ,黄疸在生后 2d~ 2周…  相似文献   

6.
曾华 《医学文选》1999,18(3):383-385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认识,诊治率明显提高。我院新生儿病房1997~1998年间共收治新生儿黄疸病人217例,其中母乳性黄疸31例,占同期住院人数的143%,现将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病例选择标准均为纯母乳喂养儿,一般情况良好,除皮肤粘膜出现黄疸外,无其它阳性体征,血总胆红素增高,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并将各种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逐一排除,此组病人符合上述条件。12 一般资料 男17例,女14例,足月儿30例,早产儿1例,剖腹…  相似文献   

7.
王育红 《四川医学》2003,24(11):1195-1195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 ,多种因素可能与其相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伴发脂肪泻较普遍 ,为探讨其病因而做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对象为我院儿保科 1998年 2月至2 0 0 0年 2月体检婴儿 ,其中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的纯母乳喂养儿共 14 31例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late onsetbreastmilkjaundice ,LBMJ)诊断依照《实用新生儿学》LBMJ的诊断标准 :符合病理性黄疸 ,以间接胆红素(UCB)升高为主 ,除外相关疾病并于停母乳 4 8h黄疸明显消退以确诊。腹泻诊断依据《实用儿科学》脂肪泻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例新生儿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纯母乳喂养组(观察组)100例和部分母乳喂养组(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每日排便次数、胎便转黄、黄疸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延迟,时间短、程度轻,黄疸发生率低.结论 母乳有轻微的通便作用,有利于胎粪的排出和胆红素的清除,从而减轻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9.
邱宝强 《医学文选》2000,19(4):524-524
一般认为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 ,迄今尚无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但最近有人测定脑干听觉诱发反应发现 ,一组胆红素浓度在 2 5 6 .5~ 42 7.5μmol/ L的母乳性黄疸婴儿有 1/ 3显示异常反应 ,若将胆红素降至正常 ,则此改变很快消失 ,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性。因此对血清胆红素浓度高的母乳性黄疸应给予积极治疗。为此我科于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对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2 5例予四磨汤和整肠生治疗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依据 纯母乳喂养 ,皮肤黄染出现时间为出生后 5~ 7天 …  相似文献   

10.
母乳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母乳性黄疸.1960年由美国Arias首先报道.其发生率60年代早期文献报道仅为1%~2%,随着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和警觉性不断提高,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82年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12mg/dl)者占20%,1985年报道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更高,1986年大样本的调查,2241例中胆红素>220.6μmol/L(12.9mg/dl)者高达 82.7%,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比报道的更大.总之母乳性黄疸是较普遍发生的,尤其在提倡母乳喂养的今天,更应该引起各级儿科工作者的重视,力争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1.
王翠平 《医学文选》2003,22(3):351-351
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和母乳喂养日益普及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我院 1 999年 4月~2 0 0 2年 4月诊治母乳性黄疸 5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母乳性黄疸 5 6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及分型 [1] ,其中男 35例 ,女 2 1例 ;足月儿 5 2例 ,早产儿 4例 ;出生体重2 4 0 0~ 360 0 g;就诊日龄 4~ 2 8d;5 1例纯母乳喂养 ,5例母乳为主 ,偶加少量奶粉。早发型 1 5例 ,占2 6.8% ;迟发型 41例 ,占 73.2 %。患儿的精神、反应、吃奶、活动、睡眠、哭声及大小便均正常。查体除皮肤、巩膜黄染外 ,无阳性…  相似文献   

12.
王颖 《吉林医学》2008,29(11):939-940
目的: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诊断标准缺乏实验室检测手段,只能将各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进行鉴别,逐一排除后做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也可以进行试验性诊断。结果:对轻度母乳性黄疸患儿停母乳3d,胆红素降至原来水平的50%,占85.7%。中重度母乳性黄疸:对于胆红素在256.5~342.0μmol/L之间的中重度患儿,停止母乳喂养改配方乳并进行光疗,配合药物治疗,血胆红素降至原来安全范围。结论:母乳性黄疸其主要特点是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临床分早发型与迟发型。确诊后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一般不主张放弃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旱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出生的符合母乳喂养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845例.分为剖宫产组(803例),经阴道产组(1042例)。均于出生后第2d起清晨进食后用同一经皮测胆红素仪测前额皮肤至产后一周,有异常者抽取静脉血作生化检测。结果 共诊断旱发型母乳性黄疸142例。顺产组新生儿发生旱发型母乳性黄疸的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 剖宫产可增加新生儿旱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浅谈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0月诊断母乳性黄疸新生儿75例,全部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黄疸持续时间、诊断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文75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入院时总胆红素小于220.6μmol/L(12.9 mg/L)30例,占40%,但黄疸持续时间均超过2周。全部预后良好。结论: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延迟的常见原因。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在所谓"生理性黄疸"范围内不能排除母乳性黄疸。其预后期望并不依赖于盲目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 ,对 1 991年 1月 1日至 2 0 0 0年 1 2月 31日我院收治的 1 93例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 生后 2 4h内出现黄疸或每日总胆红素上升 85μmol/L以上 ;足月儿血总胆红素 >2 0 4 μmol/L ;早产儿血总胆红素 >2 55μmol/L ;黄疸时间超过 7~ 1 0天。研究对象 为 1 991年 1月 1日至 2 0 0 0年 1 2月 31日以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收住院 ,资料完整且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的 1 93例。其中男性 1 37例 ,女性 56例。足月儿 1 6 7例 ,早产儿 2 6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母乳及新生儿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水平,探讨其在母乳性黄疸发病中的作用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纯母乳喂养的6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和70例正常新生儿为观察对象,于生后第7、14、21、28天测定母乳、新生儿粪便及血清中β-GD活性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母乳和新生儿粪便β-GD测定在母乳性黄疸患儿的阳性率。结果: 母乳中β-GD活性和新生儿粪便中β-GD活性在母乳性黄疸组与正常新生儿组各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母乳性黄疸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母乳、新生儿粪便中β-GD活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5和0.753(P<0.01),呈明显正相关。两组母乳β-GD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80.0%和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0.0%、92.9%、90.6%、84.4%及86.9%。两组新生儿粪便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78.3%与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8.3%、94.3%、92.2%、83.5%及86.9%。结论: β-GD活性在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母乳及新生儿粪便β-GD测定在母乳性黄疸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42例母乳性黄疸,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日龄为7~28天35例,大于28天7例。均为母乳喂养儿,除黄疸外无其他异常。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其病因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轻度给予适当增加喂奶次数等治疗,中、重度给予光疗,结果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测与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症状,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其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环境多种因素影响,多数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由于地区、诊断条件、医院性质和诊断标准不同,发病率报道不一,为9.1%~50%。近年来随着爱婴医院在全国创建,以及母乳喂养率和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母乳性黄疸发病率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而母乳性黄疸又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特点为母乳喂养后,健康足月的新生儿于1周左右未结合胆红素增高,2周~3周达高峰,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分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36例婴儿母乳性黄疸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将母乳性黄疸患儿57例,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予以停止母乳喂养,B组继续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C组停止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分别观察三组在治疗后第1天胆红素下降值,以及胆红素值降至256μmol/L以下所需的时间。结果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与C组间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重度母乳性黄疸采用光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