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蒙药希依日-地格达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提供参考依据,应用一般化学鉴别方法、薄层鉴别和紫外光谱鉴别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化学鉴别方法阳性反应和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紫外光谱特征显示在λmax256nm和338nm处有吸收峰.全草黄酮含量为16.45+0.41(mg/g),cv%=2.49.  相似文献   

2.
为蒙药希依日-地格达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提供参考依据,应用一般化学鉴别方法、薄层鉴别和紫外光谱鉴别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化学鉴别方法阳性反应和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紫外光谱特征显示在λmax256nm和338nm处有吸收峰。全草黄酮含量为16.45 0.41(mg/g),cv%=2.49。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用药准确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制定药材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性状、显微、薄层及其紫外鉴别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该生药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薄层板上斑点明显;紫外吸收光谱在271.20nm处有明显吸收。结论:为药材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药材睡莲花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用药准确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制订药材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性状、显微、薄层及其紫外鉴别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该生药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薄层板上斑点明显;紫外吸收光谱在271.20nm处有明显吸收。结论:为药材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傣族药用植物马鞭草科植物三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的根进行生药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紫外光谱鉴别。结果:对原植物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进行观察和描述。经紫外光谱扫描,表明具有明显的紫外特征吸收峰。结论:所得结果可作为蔓荆根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研究开发大头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大头陈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药材具有特殊的香气.显微特征为:根木质部占绝大部分,射线明显.茎皮层可见含红棕色分泌物的分泌细胞,髓部宽广.叶大型的腺鳞易见,非腺毛众多,可见小腺毛.粉末中可见大型的腺鳞、小腺毛、星状毛、花萼表皮细胞及种子表皮细胞等.紫外光谱特征为石油醚浸出液在206 nm处有吸收峰,乙醚浸出液在271 nm处有吸收峰,无水乙醇浸出液在204 nm处有吸收峰,薄层色谱可见4个斑点.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对大头陈鉴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山寅 《中药材》2001,24(8):559-561
目的:为鉴别和开发利用菊草提供依据。方法:形态组织鉴定常规方法、薄层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结果:描述了菊草的生药性状、茎和叶的组织构造特征;薄层色谱显示含有绿原酸;紫外吸收光谱在248nm、327nm处有吸收峰。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菊草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傣药"摆埋丁别"(灯台叶、糖胶树叶)进行生药学鉴别。方法:从原植物形态、药材形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特征、紫外及红外光谱特征、HPLC含量测定等方面对傣药灯台叶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别。结果:灯台叶原植物形态、药材形状、不同器官显微组织结构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分离度较好且斑点清晰;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吸收峰和光谱特征明显;鸭脚树叶碱、熊果酸、齐墩果酸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完善了灯台叶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所建立的鉴别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资源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舞草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药用植物舞草的组织形态进行鉴别,为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进行原植物鉴定和组织切片、粉末制片、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的鉴别。结果发现舞草茎的横切面细胞内含有许多草酸钙方晶,叶的上下表皮细胞均含有非腺毛等特征。经紫外光谱扫描发现具有明显的紫外特征吸收峰。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舞草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杨  徐鹏  邬梅  肖燕 《中医药导报》2008,14(5):108-109
目的:建立老年咳喘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白术、甘草、补骨脂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建立的对老年咳喘片其中的几味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法专属性较强,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土甘草正丁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观察土甘草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土甘草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0.7%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土甘草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土甘草止咳祛痰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对土甘草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止咳、祛痰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实验、酚红祛痰实验法观察土甘草的止咳、祛痰作用.结果 土甘草对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土甘草具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胃舒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胃舒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甘草、白芍及延胡索进行鉴别;并测定该制剂的紫外及红外光谱。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光谱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胃舒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4.
射干及其混淆品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林  宋万志 《中药材》1995,18(9):445-448
本文报道射干及其混淆品种射干、白射干和扁竹根根茎和叶的显微组织特征、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鉴别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时期采集的远志与卵叶远志及远志炮制品、伪品进行对比鉴别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性状鉴别、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进行鉴别实验。结果:远志与卵叶远志基源、性状相同与远志炮制品薄层色谱主斑点一致,紫外光谱吸收图谱一致,远志及卵叶远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薄层色谱主斑点一致,其他斑点差异较大,紫外图谱也有明显差别;伪品远志薄层色谱图及紫外光图谱与正品明显不一致。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远志不同品种、不同采集期、不同制品及其伪品的定性鉴别,可将卵叶远志作为远志的开发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洁  薛润光  刘小莉  杨俐锋  彭德彪 《中医药学刊》2013,(10):2212-2214,I0011,I0012
目的:探讨栽培胡黄连代替野生胡黄连药用的可行性,为野生胡黄连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对栽培胡黄连与野生胡黄连进行鉴别比较研究。结果:二者植物形态、性状及显微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薄层色谱斑点数目、颜色及Rf值、紫外吸收峰形及吸收波长也基本相似。结论:初步论证了人工栽培胡黄连替代野生胡黄连药用的可行性,也是对濒危植物胡黄连进行资源保护的一种可行性尝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正品酸栆仁及其非正品酸栆仁进行理化鉴别。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紫外光谱4种鉴别方法,对非 正品酸栆仁进行了真伪鉴别。结果 非正品从性状、显微、薄层色讲、紫外光谱鉴别与正品酸卑仁均有不同。结论 方法简 便,为酸栆仁正品与非正品的区别提供了利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萸黄连提取物中吴茱萸的鉴别与黄连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晓梅  彭树灵 《中药材》2007,30(3):297-299
目的:鉴别萸黄连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吴茱萸的成分,并对黄连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硅胶薄层层析法,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三乙胺(19∶5∶1∶1)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在365 nm紫外灯下观察,鉴别提取物中吴茱萸成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49 nm处测定提取物中黄连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萸黄连供试液色谱在与吴茱萸对照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溶液色谱无此斑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1.04~11.44μg/m l,r2=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0%。结论:采用硅胶薄层层析法可简便而准确地鉴别出萸黄连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吴茱萸的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总生物碱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在实际生产中可作为萸黄连提取物中黄连总生物碱盐含量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和气质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胆安合剂(大黄、元胡、黄芩、厚朴、木香、金钱草、甘草等)中的药效物质。方法应用反相C18色谱柱,甲醇-0.1%磷酸(88∶1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09 nm,220 nm,柱温40℃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高纯氦气为载气,体积流量1 mL/min,EI离子源进行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胆安合剂提取物薄层层析有明显的特征斑点;延胡索乙素、厚朴酚、大黄素、大黄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68~10.88μg/mL,12.25~12.98μg/mL,2.56~2.71μg/mL,3.54~3.67μg/mL;气质联用分析鉴定相似比≥800的挥发性化合物54个。结论己醛、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甲基-1-(1-异丙基)-3-环己烯-1-醇(R)、薄荷基-1-烯-8-醇、桉醇基-4(14)-烯-11-醇和巴西菊内酯6种挥发性物质可作为总挥发油的特征成分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