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魏红  张振  牛晓方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4):1939-1943
 目的 建立小鼠血浆苦参碱的GC-MS联用分析法,测定药动学参数和组织分布。方法 小鼠分别腹腔注射苦参碱注射液和经皮给苦参碱微乳,用GC-MS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浆和各组织中苦参碱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组织中苦参碱含量。结果 苦参碱在32~8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最低检出限量1 ng·mL-1,日间和日内RSD均小于2.8%,提取回收率为72.2%~78.8%,方法回收率为92.1%~98.9%。苦参碱微乳经皮给药比苦参碱注射液腹腔注射,血药浓度稳定持久,具有显著差异(P<0.01);苦参碱微乳经皮给药后,在组织中的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肺、肾、脾、肝和心。结论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灵敏性高;微乳中苦参碱以零级动力学透过皮肤,可提供比注射剂更为稳定的血药浓度,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当归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观察了当归瘢痕内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结果当归治疗后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量及胶原含量均明显降低,瘢痕纤维化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姜黄素组(C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瘢痕上皮化后C、D两组分别涂抹姜黄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B组不予特殊处置。连续用药28 d后对各组瘢痕进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考察各组瘢痕的瘢痕增生指数(HI)、成纤维细胞密度(NA);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Ki-67)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 C、D两组与B组比较,瘢痕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软,颜色变浅,有向A组转化的倾向;HE结果显示,C、D组中胶原纤维排列较B组规则,成纤维细胞(Fb)数目明显减少;HI及NA方面,C、D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Ki67及α-SMA在B组中大量表达,而在C、D两组中表达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有效改善瘢痕组织内纤维过度沉积的现象,其可通过抑制Fb的增殖及向肌成纤维细胞(MFb)的转化来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一种防治瘢痕的外用复方中药瘢痕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挛缩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实验组于创面上皮化时即开始用瘢痕膏,并设立空白对照。用药后第30天及第100天观察两组瘢痕组织的外观形态,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利用计算机辅助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测定并纪录每张切片阳性反应区域的平均面积百分比和光密度值。结果实验组瘢痕反应较轻,免疫组化染色瘢痕膏组兔耳瘢痕组织α-SMA平均面积百分比和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复方中药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挛缩有抑制作用,对增生性瘢痕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川青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疗效及治疗过程中MMP-1、PDGFR-α、PDGFR-β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变化,探讨在治疗增生性瘢痕中PDGF对MMP-1的作用机制。方法:兔耳创伤造模成功后随机数字表达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川青软膏高、中、低剂量组,阳性组外涂康瑞保凝胶[0.5 g/(个·次),2次/d],川青软膏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外涂(青藤碱与阿魏酸钠的含量分别为10%、5%、2.5%)川青软膏[0.5g/(个·次),2次/d],模型组外涂等量的生理盐水(2次/d),治疗14 d、28 d后分别测量瘢痕厚度计算瘢痕增生指数,制作HE染色计算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Masson染色统计瘢痕组织中胶原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MMP-1、PDGFR-α、PDGFR-β在瘢痕组织中阳性表达指数,比较其变化。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各川青软膏组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14 d、28 d后,瘢痕增生指数、成纤维细胞数、胶原密度均降低,MMP-1、PDGFR-α、PDGFR-β在瘢痕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均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5);(2)与阳性组相比,高剂量川青软膏组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14 d、28 d后瘢痕增生指数、成纤维细胞数、胶原密度均降低,MMP-1、PDGFR-α、PDGFR-β在瘢痕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均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川青软膏可治疗增生性瘢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DGFR-α、PDGFR-β,进而影响MMP-1来降低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胶原的过度沉积,从而达到防治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月后将瘢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外用中药制剂或生理盐水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中药制剂对瘢痕形态及瘢痕增生指数的影响。结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瘢痕增生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光镜下见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结论:中药制剂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7.
中药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月后将瘢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外用中药制剂或生理盐水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中药制剂对瘢痕形态及瘢痕增生指数的影响。结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瘢痕增生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光镜下见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结论:中药制剂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24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 d后,将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黑布药膏治疗组和瘢痕模型组,在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局部涂抹黑布药膏,每3 d 1次,连续用药56 d。在用药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对比研究在瘢痕形成过程中黑布药膏对兔耳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结果:按不同时间段取材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高倍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黑布药膏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PCNA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黑布药膏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诱导细胞凋亡。黑布药膏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9.
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增生与微血管密度有密切关系,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微血管再生的关键调控因子,可促进瘢痕血管的生成,进而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形成,导致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Ⅰ,Ⅲ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瘢痕模型组和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模型组和黑布药膏治疗组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 d后,造模成功。在黑布药膏治疗组瘢痕局部和正常对照组对应皮肤涂抹黑布药膏,每3 d 1次,每次1 g,连续用药56d。在用药后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Ⅰ,Ⅲ胶原mRA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的表达。结果:瘢痕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胶原mRAN表达显著增强,Ⅲ胶原mRA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显著减弱(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Ⅰ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3.62±1.70),(1.34±0.52);模型对照组第2,8周Ⅰ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3.15±1.24),(4.53±1.71),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弱(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Ⅲ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1.46±0.34),(2.59±0.35),模型对照组Ⅲ胶原mRAN表达分别为(0.88±0.14),(0.37±0.08),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黑布药膏治疗组在用药后第2,8周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分别为(1.77±0.40),(4.76±0.77),模型对照组第2,8周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AN表达分别为(0.53±0.14),(0.34±0.04),黑布药膏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1)。结论:黑布药膏可以通过抑制I型胶原mRNA的表达,促进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的表达,增加胶原酶含量,降低瘢痕组织胶原含量,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这可能是黑布药膏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增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增生性瘢痕(hyperplastic scar)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FB)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以寻找治疗人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应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瘢痕和正常真皮组织的FB,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细胞计数方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生长速度;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12.5、25、50和100 μmol/L)刺激瘢痕FB,采用四氮甲基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姜黄素对FB生长的抑制效应,采用RT PCR检测姜黄素对FBα1(Ⅰ)前胶原基因的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增生性瘢痕FB倍增时间约为5天,正常皮肤FB后细胞倍增时间为4天,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12.5 μmol/L姜黄素作用于增生性瘢痕FB,表现为增殖倾向,其光吸收值(A值)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25~100 μmol/L 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姜黄素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50 μmol/L和100 μmol/L姜黄素能显著抑制瘢痕FB增殖(P<0.05);此外,50 μmol/L和100 μmol/L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瘢痕FBⅠ型胶原合成(P<0.01)。结论 较高浓度的姜黄素能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FB增殖和Ⅰ型胶原合成,对增生性瘢痕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苦参碱脂质体增强抗肿瘤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苦参碱脂质体分别对小鼠S180、EAC、H22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是否优于苦参碱.方法:分别用小鼠S180、EAC、H22移植性肿瘤造模,筛选出最佳苦参碱脂质体抑癌剂量,解剖各组荷瘤小鼠,取瘤体、脾脏、胸腺称湿重并计算抑瘤率,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LTT).结果:苦参碱脂质体中剂量抑瘤作用最高,与同等剂量苦参碱相比,对S180、EAC、H22的抑制作用均优于苦参碱,对H22小鼠的LTT高于苦参碱.结论:苦参碱经脂质体包裹处理后较苦参碱有更强的抗瘤效果,且在抑瘤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苦参碱脂质体分别对小鼠S180、EAC、H22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是否优于苦参碱.方法:分别用小鼠S180、EAC、H22移植性肿瘤造模,筛选出最佳苦参碱脂质体抑癌剂量,解剖各组荷瘤小鼠,取瘤体、脾脏、胸腺称湿重并计算抑瘤率,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LTT).结果:苦参碱脂质体中剂量抑瘤作用最高,与同等剂量苦参碱相比,对S180、EAC、H22的抑制作用均优于苦参碱,对H22小鼠的LTT高于苦参碱.结论:苦参碱经脂质体包裹处理后较苦参碱有更强的抗瘤效果,且在抑瘤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丹参对实验性兔瘢痕组织作用的体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兔实验性增生性瘢痕内局部注射丹参,能抑制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降低真皮胶原的含量,并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家兔乳腺增生症(HDB)模型的复制,观察疏肝舒乳颗粒(SGSR)对HDB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HDB的机理。方法采用雌二醇肌肉内注射法,复制家兔乳腺增生症模型,经SGSR干预治疗后,观察动物HDB的形态学改变。依组织增生程度的不同HDB模型被分为正常对照及轻、中、重三级(0-Ⅲ)。结果经SGSR治疗后,增生的多层乳腺导管上皮回复为单层柱状上皮,部分上皮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变性萎缩,同造模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疏肝舒乳颗粒是治疗HDB的有效药物,其治疗HDB的机理之一是使乳腺导管上皮及腺上皮发生退行性改变和变性萎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模型;利用MP150十六导生理记录仪测血流动力学各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心钠素(A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将大鼠全心及左心室称重测全心质量指数(WHW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碱组LVSP、±dp/dtmax均显著升高(P<0.01),HR、LVEDP、ANP、AngⅡ、WHWI和LVMI均显著降低(P〈0.01),地高辛组LVSP、±dp/dtmax均显著升高(P<0.01),且升高较苦参碱组显著(P〈0.05),HR、LVEDP均显著下降(P<0.01),ANP、AngⅡ、WHWI和LVWI有所降低,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碱改善心脏收缩功能不如地高辛,但其在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和减轻神经内分泌激素分泌方面优于地高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