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枸杞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枸杞多糖溶出量,为中药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枸杞;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定量测定;UV法测定枸杞多糖含量等化学分析方法,对超微饮片及传统饮片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薄层色谱结果可见在对照品相应位置上两种饮片均出现相同斑点;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重量,超微饮片分别是传统饮片的1.33,1.25倍;超微饮片中枸杞多糖溶出量是传统饮片的1.72倍。结论中药饮片经过超微粉碎后,药材的性质并没有改变,水溶性及醇溶性成分溶出量增加,效应成分枸杞多糖溶出量显著大于传统饮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研究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常规饮片化学成分溶出量及溶出速度的变化,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考察浸泡(或煎煮)时间、溶剂量对两种饮片化学成分溶出量的影响;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两种饮片中总黄酮及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超微饮片水溶性成分、总黄酮及黄芩苷溶出量均明显高于常规饮片(P<0.01);总黄酮及黄芩苷的溶出速度加快(P<0.05).结论 小柴胡汤经超微粉碎后,其水溶性成分、总黄酮及黄芩苷的溶出量显著提高,有效成分溶出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传统饮片煎煮服用和破壁饮片冲泡服用的模式,从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溶出率、指纹图谱和稳定性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破壁饮片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种传统中药饮片(天麻、当归、罗汉果、党参、三七)与相应破壁饮片按照药典方法进行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溶出率、指纹图谱及破壁饮片稳定性研究,在各自最优溶出方法下比较各主要成分的溶出差异。结果:传统饮片的水分含量均大于破壁饮片;浸出物含量基本一致;壁破饮片的溶出量为传统饮片的55%~200%;指纹图谱结果显示溶出成分未见明显差异;12个月的常规稳定性实验表明除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不稳定以外,其他基本稳定。结论:中药破壁饮片在水分含量上有各自新的限度;破壁不影响饮片浸出物含量;破壁饮片冲泡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基本低于饮片煎煮溶出量;破壁不会改变原饮片物质组成;稳定性除含特殊成分的饮片外,12个月内基本稳定,从服用便捷全草入药综合考虑仍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实验对葛根芩连袋泡剂和煎剂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药液中化学成分的薄层层析及含量测定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袋泡剂的水溶性浸出物是煎剂的1.05倍;醇溶性浸出物是煎剂的1.31倍;盐酸黄连素的含量测定是煎剂的1.12倍;袋泡剂与煎剂的薄层层析斑点基本一致;袋泡剂溶出速率较快,10min内累积溶出量已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三棱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三棱饮片质量标准.方法 测定三棱饮片的醇溶性浸出物及其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含量,并进行性状、薄层鉴别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各指标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 三棱饮片薄层鉴别的条件为环己烷-醋酸乙酯(4∶2)为展开剂;各指标平均值,醇溶性浸出物为9.02%,总黄酮为0.94%.结论 建立三棱饮片薄层鉴别、浸出物及总黄酮等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葛根素溶出量,比较两种饮片药效学作用与剂量相关性,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中葛根素含量;以小肠炭末推进和体外抑菌实验比较葛根芩连汤药效学作用剂量相关性。结果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葛根素溶出量增加,是传统饮片的1.37倍。药效实验结果表明,在对肠推进的最低起效浓度上,葛根芩连汤传统饮片剂量20.8 g/kg,而超微饮片为1.3 g/kg,是传统饮片剂量的1/16倍。在体外抑菌实验中,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和志贺痢疾3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上,超微饮片均为传统饮片的1/2倍。结论超微饮片细胞破壁后,化学成分溶出量较传统饮片增加,并快速溶出;同时药效学起效剂量降低,提示超微粉饮片临床用量降低,从而节约了药材资源。  相似文献   

7.
徐月红  王宁生  陈宝  徐黎 《中成药》2004,26(10):791-794
目的:比较当归普通粉和微粉的粉体学特征、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指标成分阿魏酸溶出量,探索微粉化技术在当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普通粉和微粉进行表征,扫描电镜(SEM)观察普通粉和细粉的表面形态,测定粉体学参数休止角和堆密度,冷浸法测定水溶性及热浸法测定醇溶性溶出物的含量,利用超声提取进行水溶性指标成分阿魏酸的溶出实验,采用HPLC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当归普通粉和微粉的粉体学特征及表面形态差异显著,但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量、水溶性指标成分阿魏酸的溶出差别不大.结论:微粉化应用于当归,通过对粉体学特征的影响而影响其制剂学性质,但不能显著提高其醇溶性及水溶性浸出物和指标成分阿魏酸的溶出量,生产中不宜对当归进行微粉化.  相似文献   

8.
清半夏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清半夏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饮片性状、显微特征研究方法、薄层色谱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白矾残留量测定法及总有机酸滴定法。结果:全国不同地区饮片生产企业共10批次清半夏饮片有相似的性状和显微特征,但质量有明显差异,测得各指标平均值为:水分11.28%;总灰分2.79%;白矾残留量7.86%;水溶性浸出物8.49%;醇溶性浸出物1.58%;总有机酸含量0.403%。结论:建立了清半夏饮片的客观、量化质控标准。建议清半夏饮片质量标准暂定为:水分不高于13.0%;总灰分不高于5.0%;白矾残留量不高于8.0%;水溶性浸出物不低于6.0%;醇溶性浸出物不低于1.2%;总有机酸含量不低于0.3%。  相似文献   

9.
盐杜仲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盐杜仲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分别测定盐杜仲饮片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对薄层色谱法及HPLC色谱法进行研究。结果:得到不同产地13批次盐杜仲饮片的水分、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同时确定了薄层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结论:制定了盐杜仲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厚朴饮片质量评价指标的聚类分析,规范该饮片的质量规格。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及同一产地不同树龄厚朴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不同类间距离聚类分析。结果:厚朴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油及总酚的含量与厚朴的级别呈正相关。厚朴饮片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饮片:规格为厚度4~6 mm,挥发油质量分数0.7%,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10%,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20%,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质量分数15%。二级饮片:规格为厚度2~4 mm,挥发油质量分数0.35%,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5%,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8%,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质量分数7%。三级饮片:低于以上各指标值的均归为此类。结论:利用质量指标评价厚朴饮片与传统分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综合评价厚朴饮片质量规格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板蓝根饮片进行质控标准研究.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显微特征鉴别,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板蓝根中的精氨酸;用HPLC-ELSD法测定精氨酸的含量.结果与结论 板蓝根饮片粉末与原药材粉末显微特征无明显差别;TLC色谱中可检出精氨酸;板蓝根饮片中水分不得超过9.0%、总灰分不得超过10.0%、酸不溶灰分不得超过2.0%;饮片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5.0%、精氨酸的含量不得低于2.01%.  相似文献   

12.
该实验采用层递分析法,通过浸出物得率差异,及针对浸出物中主要成分的差异分析,用于评价栀子不同饮片的质量。实验中采用热浸法、冷浸法比较水与不同浓度乙醇浸出物得率与化学成分含量差异,通过加权计算,优选栀子浸出物最佳提取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应用验证。加权计算结果显示,水溶性浸出物下冷浸法优于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下以冷浸法下75%乙醇为最优。方法验证结果显示,冷浸法下水溶性浸出物可显著区分生栀子与焦栀子统货,同一批次来源生栀子、焦栀子、栀子炭饮片(P0. 05)。醇溶性浸出物可明显区分同一批次中焦栀子与栀子炭饮片(P0. 05)。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饮片成分含量测定下,各成分在栀子不用炮制品中变异系数高于浸出物方法下成分测定,且羟异栀子苷为栀子与其炮制品之间含量变化差异较为显著的成分。故建议建立栀子水溶性浸出物方法与羟异栀子苷含量测定,共同用于栀子及其炮制品饮片的质量评价,为进一步完善栀子饮片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化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复方超微饮片能否代替传统饮片积累数据。方法 :通过对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浸泡液与传统饮片煎煮液的水溶性浸出物得率、总挥发油量、绿原酸、连翘苷含量的比较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结果 :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得率、总挥发油量及绿原酸、连翘苷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传统饮片。结论 :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可以代替传统饮片 ,且节省药材  相似文献   

14.
含人参皂苷类超微饮片与其传统饮片的化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含人参皂苷类超微饮片浸泡液与其传统饮片煎煮液的水溶性浸出物、薄层层析图谱及人参皂苷Rg1 含量测定(HPLC法 )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薄层层析图谱基本一致 ,超微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人参皂苷Rg1 含量明显高于其饮片 ,从而为超微软片代替传统饮片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李雅  尹天雷  蔡光先  杨永华 《中药材》2007,30(11):1459-1461
目的:对比研究补阳还五汤复方超微饮片浸泡液与其传统汤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浸出物测定,重金属、砷盐测定,薄层鉴别,含量测定等化学分析方法对补阳还五汤复方超微饮片浸泡液与其传统汤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补阳还五汤复方超微饮片浸泡液的浸出物高于传统汤剂,薄层斑点较传统汤剂明显,黄芪甲苷含量与传统汤剂相当。结论:超微饮片浸泡液的方式较好的避免了煎煮对有效成分造成的损失,能在较短时间内能迅速释放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麻黄汤超微饮片和原药材组成成分的差异。方法选取杏仁12 g,麻黄10 g,甘草4 g,桂枝6 g。观察组应用中药超微饮片,而对照组则应用中药原材料。结果观察组中,借助于显微镜可见细胞的破壁率为95%;对照组中,借助于显微镜可见细胞的破壁率20%。两组细胞壁的破壁情况以及药物颗粒的直径相比,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提示,两组于相同的位置的斑点也相同,两组化学成分相比,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经研究,浓度越高,则峰面积就越大,经比较,P0.05,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结论经超微破壁处理后,麻黄汤中的有效成分的溶出量更多,有助于使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麻黄饮片质量,制定麻黄饮片质量的参考标准.方法采用 HPLC法测定各饮片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依照<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的方法测定各饮片的浸出物、灰分、水分、杂质及灰屑等;并采用经验法进行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麻黄碱含量生品为 0.995 %~ 1.589 %,蜜炙品为 0.855 %~ 1.557 %;伪麻黄碱含量生品为 0.560 %~ 2.087 %,蜜炙品为 0.508 %~ 1.902 %;水溶性浸出物生品为 8.83 %~ 18.30 %,蜜炙品为 14.81 %~ 27.45 %;醇溶性浸出物生品为 7.74 %~ 18.83 %,蜜炙品为 14.15 %~ 27.34 %;总灰分生品为 6.49 %~ 10.29 %,蜜炙品为 6.34 %~ 10.24 %;酸不溶灰分生品为 0.19 %~ 0.42 %,蜜炙品为 0.18 %~ 0.42 %;平均含水量生品为 8.10 %( s=0.3961),蜜炙品为 4.02 %( s=0.4674);平均所含杂质及灰屑量生品为 2.02 %( s=0.1954),蜜炙品为 2.01 %( s=0.2209).结论 该研究为建立完整、科学的麻黄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细粉碎方法对复方丹参中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将丹参、三七分别进行单独和混合超细粉碎,与药材饮片水提和醇提样品对照,用薄层全通道扫描法测定复方丹参中脂溶性、水溶性成分及皂苷类成分的溶出量。结果:混合超细粉碎法比分别单独超细粉碎显著增加了复方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和皂甙类成分的溶出种类和溶出量;单独超细粉碎极显著地减少了丹参水溶性成分溶出量。结论:超细粉碎方法对药材中成分溶出度有显著影响,超细粉碎会使低分子极性成分溶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收集的市售千金子饮片进行含量测定,为制定千金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以脂肪油、浸出物、秦皮乙素和七叶树苷为指标,对市售的6个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各地千金子样品脂肪油组分、醚溶性成分差别不大,水溶性成分、醇溶性成分、泰皮乙素和七叶树苷差异较大.结论 各地市售样品在内在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制定桔梗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分析,对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桔梗皂苷D的含量。结果:共测定了13批桔梗药材及饮片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药材及饮片中的桔梗皂苷D的含量。结论:制定了桔梗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可用于桔梗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