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金莲花中黄酮碳苷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ip给予D-半乳糖8周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分成模型组,维生素E(20 mg/kg)阳性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低剂量(40、20、10 mg/kg)组,各组每日上午ig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8周后小鼠断头取脑,测脑质量,制备脑组织匀浆上清液,检测脑组织中抗氧化酶系、丙二醛(MDA)、脂褐素,并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荭草苷和牡荆苷可改善衰老小鼠一般状态,延缓脑组织萎缩,提高脑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和降低MDA、脂褐素的量,改善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的功能。荭草苷中、低剂量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同剂量的牡荆苷,差异显著(P<0.05、0.01);而荭草苷和牡荆苷高剂量的抗氧化活性与维生素E的相当。结论 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内抗氧化酶系活性,降低MDA、脂褐素的量,改善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选取适合提取木豆叶中黄酮的方法,并优化提取工艺参数。方法 以木豆叶中荭草苷、木犀草素和总黄酮的提取率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为指标,将微波辅助提取与热回流、超声波及浸泡提取方法相比较,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影响荭草苷和木犀草素提取效果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 通过比较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法较为适合木豆叶中黄酮的提取;优化得到荭草苷和木犀草素最佳微波提取工艺参数为:木豆叶粒径为50目,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60 ℃,提取次数4次,提取时间10 min,微波功率500 W;荭草苷和木犀草素的提取率分别为(4.42±0.01)、(0.10±0.01)mg/g。结论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木豆叶中的黄酮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产物抗氧化效果好的特点,优化的工艺参数具有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三种不同产地金莲花(河北围场金莲花、大兴安岭金莲花、内蒙古金莲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煎煮法对三种不同产地金莲花中的总黄酮进行粗提取,利用聚酰胺色谱柱法纯化总黄酮初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中主要成分荭草苷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三种产地金莲花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1.41%、51.24%、51.34%,荭草苷含量分别为31.64%3、1.45%、31.58%。结论:三种不同产地金莲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成分的化学表征,为完善其质量标准和鉴定特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HPLC-MS分析法。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6%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345 nm,离子源为ESI(-)。结果 中药金莲花化学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子离子峰(m/z)和碎片信息表征明显,重要化学成分为荭草苷(m/z 446.7 [M-H]?)、牡荆苷(m/z 430.8 [M-H]?)和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m/z 608.9 [M-H]?)等。结论 金莲花化学成分的HPLC-MS表征可以作为其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5.
金莲花T rollius ch inensis Bunge为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其花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民间用以治疗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等,近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莲花对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金莲花传统药用部位是花,其他部位还未被开发利用,但花产量低,如能将茎叶一起应用,能充分利用和扩大药物资源,在肯定了金莲花茎叶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后[2],本研究对金莲花茎叶不同生长期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其总黄酮质量分数从5~8月呈递减趋势,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较高。1仪器与试药日本岛津…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三种不同产地金莲花(河北围场金莲花、大兴安岭金莲花、内蒙古金莲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煎煮法对三种不同产地金莲花中的总黄酮进行粗提取,利用聚酰胺色谱柱法纯化总黄酮初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中主要成分荭草苷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三种产地金莲花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1.41%、51.24%、51.34%,荭草苷含量分别为31.64%、31.45%、31.58%.结论:三种不同产地金莲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荭草苷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普萘洛尔组及低、高剂量荭草苷干预组(1.0、2.0 mg/kg);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采集心电图、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血清中心肌酶、抗氧化物酶的活性,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环鸟苷酸(cGMP)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性ip 2.0 mg/kg荭草苷连续7 d,可降低大鼠心电图ST段高度变化,明显改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大鼠血清心肌酶LDH、ALT和AST的水平,减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及水肿程度,亦可升高大鼠血清中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及心肌组织中cGMP水平。结论 荭草苷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心肌组织cGMP水平和调节NO/cGMP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荭草苷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普萘洛尔组及低、高剂量荭草苷干预组(1.0、2.0 mg/kg);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采集心电图、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血清中心肌酶、抗氧化物酶的活性,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环鸟苷酸(cGMP)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性ip 2.0 mg/kg荭草苷连续7 d,可降低大鼠心电图ST段高度变化,明显改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大鼠血清心肌酶LDH、ALT和AST的水平,减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及水肿程度,亦可升高大鼠血清中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及心肌组织中cGMP水平。结论 荭草苷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心肌组织cGMP水平和调节NO/cGMP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6种地被竹叶的有效成分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分别用Folin试剂还原比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和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测定6种地被竹叶子中总酚、总黄酮和三萜的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定量分析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对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8个特征性成分的量。同时,采用DPPH法和FRAP法调查不同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还原能力。结果 6种竹叶均含有较高的次生代谢产物,以干基计,总酚的质量分数为4.15%~9.12%,总黄酮为1.62%~4.00%,总萜为0.44%~0.57%;8个特征性成分在各自总酚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隈笹6.81%>铺地竹4.80%>翠竹4.35%,黄条金刚竹4.35%>倭竹1.54%>阔叶箬竹1.08%。不同地被竹种的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倭竹和黄条金刚竹的总酚和总萜量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铁离子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地被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连翘果实干物质及叶和果实中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方法采用百果质量研究果实干物质的积累,HPLC法测定连翘叶与果实中有效成分的量。结果5~7月是连翘果实干物质积累的重要时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种子、叶和壳中连翘酯苷、连翘苷、芦丁的量均呈下降趋势。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干物质积累已趋缓,种子和壳中有效成分的量稳定,变异小。壳中有效成分的量经9~10月的快速下降后,10月20日左右质量分数趋于稳定且达最低。青翘中有效成分的量高于老翘,青翘中连翘酯苷、连翘苷与芦丁的比例与老翘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北京地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青翘最佳采收期;10月20日左右为老翘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外源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基因 CryIA(c) 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CpTI 共同转入四倍体菘蓝以获得鳞翅目昆虫小菜蛾抗性。方法 构建了以 CaMV 35S 为启动子,新霉素磷酸转移酶 (Npt-Ⅱ) 为选择标记,带有 CryIA(c) 基因和 CpTI 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pGBI121S4ABC 并转入根癌农杆菌 LBA4404。采用叶盘法遗传转化四倍体菘蓝。转基因再生植株经 PCR 和 Southern 杂交检测,并进行抗小菜蛾实验。结果 T0 代转化四倍体菘蓝的双基因阳性转化率达到 16.67%。Southern 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外源 CryIA(c) 基因和 CpTI 基因均已经随机整合到转基因菘蓝的基因组中。与野生对照相比,转基因四倍体菘蓝对小菜蛾显示出明显抗性。结论 转双价抗虫基因 Bt-CpTI 是提高四倍体菘蓝对小菜蛾抗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羊耳菊花Inula capp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结合各种色谱分离技术、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羊耳菊花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乙酸羽扇豆醇酯(2)、豆甾醇(3)、ineupatorolide B(4)、cleomiscosin C(5)、木犀草素(6)、3, 4-二羟基苯甲酸(7)、芹菜素(8)、fortuneletin(9)、luteolin 4′-methyl ether(10)。结论 化合物245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3.
《脾胃论》是李东垣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除了体现脾胃中心理论外,还蕴含了丰富的运气理论,目前尚未被完全解读。文章从李东垣的时代背景、甲己化土理论、擅用升阳风药、因时用药等方面具体阐述五运六气理论在《脾胃论》中的体现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诱导平贝母四倍体。方法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200、500、1 000、2 000 mg/L)秋水仙素和不同的诱导时间(12~72 h)处理平贝母愈伤组织。结果 离体培养条件下,平贝母激素自养型培养材料在秋水仙素诱导下得到四倍体,四倍体染色体4n=44,四倍体植株出现明显的多倍体特征。结论 500 mg/L秋水仙素处理24 h为最佳组合,可以诱导四倍体平贝母以平贝母子球做鉴定材料,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土茯苓内生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以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乳腺癌细胞MCF-7、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为供试细胞株,采用SRB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 从土茯苓内生芒果球座菌的100 L液体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中10个化合物,分别为15-hydroxyl tricycloalternarene 5b(1)、guignardiaene D(2)、guignardiaene C(3)、guignardone A(4)、guignardone B(5)、3-(4-甲苯氧基)-丙酸(6)、2, 4-壬二醇(7)、麦角甾酮(8)、酪醇(9)、对羟基苯甲醛(10)。杂合萜类化合物15对SF-268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化合物67对MCF-7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610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得到,其中化合物67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杭白菊、当归、丹参提取液对im黄体酮及紫外(UV)照射导致的黄褐斑小鼠模型的抗氧化与抗黄褐斑形成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C组、杭白菊组、当归组、丹参组共6组。采用im黄体酮及辅助UV照射方法建立黄褐斑小鼠模型。测定各组肝脏及皮肤组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酪氨酸酶(TYR)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肝脏脂褐质水平,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皮肤病理学检查。结果 杭白菊、当归、丹参提取液显著增强黄褐斑小鼠肝脏和皮肤中GSH-Px、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抑制TYR增加,使黑素细胞(MC)生成减少,抑制黑色素合成,从而减轻皮肤色素沉着。结论 杭白菊、当归、丹参提取液有一定的防治黄褐斑的功效,其作用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TYR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合成以及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生物钟广泛存在于生物体,调节生物的生长发育。随着生物钟分子机制的逐步明确,学者发现生物钟基因Rev-erbROR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并在抗炎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该类受体的靶向研究可用于调控机体免疫。该文重点介绍生物钟基因Rev-erbROR在抗炎及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包括该受体的相关作用机制及针对该受体的配体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长药隔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pseudothibetica根茎中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及扩大重楼属植物的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正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长药隔重楼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1)、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2)、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3)、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4)、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β-谷甾醇(6)、豆甾醇(7)、胡萝卜苷(8)、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9)、山柰酚(10)、β-蜕皮激素(11)、蔗糖(12)。结论 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以及KPC-2基因在克雷伯菌属中传播机制。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两个阶段(2009~2010年和2012~2013年)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克雷伯菌属细菌。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C),CARB ChromID平板和改良Hodges试验检测碳青霉烯耐药表型,PCR检测细菌的KPC-2基因表达。质粒接合试验检测质粒传播性。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技术分别用于分析质粒和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第一阶段筛选并确证耐亚胺培南的3株产酸克雷伯菌首先获得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第二阶段筛选并确证耐亚胺培南的7株肺炎克雷伯菌出现相同的获得性耐药。PCR显示10株细菌均携带KPC-2型基因。质粒接合试验显示产酸克雷伯菌中携带KPC-2基因的质粒可以传递到受体菌,且与KPC-2基因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的质粒具有同源性。ERIC-PCR结果显示7株KPC-2基因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同源性。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KPC-2型碳青霉烯酶。产酸克雷伯菌中携带KPC-2基因质粒,该质粒具有传递性且与肺炎克雷伯菌携带质粒相同。肺炎克雷伯菌中耐药株的传播形式为同一克隆传播,而在克雷伯菌属中不同菌种间耐药传播途径为同一质粒的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20.
蓝云龙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6):1195-1198
目的 研究不同种源鱼腥草种质资源的主要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黄酮类成分量及产量变化规律,综合多因素评价鱼腥草种源质量,为鱼腥草优良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基础。方法 测定23个种源的鱼腥草中的甲基正壬酮和黄酮类成分量,并对种源与产量的变异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种源鱼腥草甲基正壬酮、黄酮类成分的量及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鱼腥草挥发油类物质除与形态特征存在显著相关性外,还有地理变异规律,总量呈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增加的经、纬双向变异。而黄酮类成分除少数呈经向变异外其他均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结论 通过对23个鱼腥草种源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类物质、黄酮类成分以及产量等因素研究结果,黄酮类成分总量以植株较矮的鱼腥草为优,其中以浙江长兴种源最高,浙江嵊州种源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