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CBL联合RISE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20人,实验组采用CBL联合RISE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医学人文素质3项测评,同时调查两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除医学人文素质外,实验组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测评成绩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联合RISE教学法可以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LBL+CBL+PBL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学院2015级护理学中职学生随机分成3组即LBL教学组、LBL+CBL教学组和LBL+CBL+PBL教学组,实验组采用LBL+CBL+PBL教学法讲授病理生理学,对照组分别给予单纯LBL法和LBL+CBL法进行教学。授课结束后进行测验和问卷调查。结果测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沟通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LBL+CBL+PBL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较好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与运用,培养沟通与交流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将分组教学法( team-based learning, TBL)、问题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案例教学法( case-based learning, CBL)整合教学法,应用到口腔修复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30人,随机分成两组( n=15)。实验组采用TBL、PBL、CBL整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病例分析和基础知识考试成绩评价该教学法对学生临床能力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88.0%,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75.3%,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42.00±3.352)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33.32±3.242)分,P<0.05。两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差异不大,分别为(44.37±3.165)分与(44.25±4.224)分,P>0.05。结论 TBL、PBL、CBL整合教学法能提高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的质量,实习生有更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颌面外科8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分别统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均显示,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PBL联合C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医学思维方式。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0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内容为内科学中的支气管哮喘疾病。实验组28名学生,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在授课前后就有关哮喘疾病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哮喘疾病知识问卷调查学生得分情况:授课前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授课后两组学生得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授课后两组学生得分明显优于授课前(P〈0.05)。期末考试病例试题成绩,实验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两种授课方法均能提高医学生对哮喘疾病知识的掌握,但是PBL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医学生对临床病例的远期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我校2007级护理本科生239名,分为实验组(119名)和对照组(120名);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进行外科护理学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授课结束后,对两组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考试主观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BL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例讨论式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在2005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随机抽取2个大班(274人)作为实验组,1个大班(134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病例讨论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期末考试成绩作对比。结果:在“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兴趣”等问题上两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期末成绩分数和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病例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内分泌科进行一阶段轮转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组采用C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2周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价两组学生对课程感兴趣的程度,利用书面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测试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结果实验组学员对学习的感兴趣程度和临床实践能力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学员的书面理论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结论CBL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徐晖  周凯亮  吴爱悯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50(10):856-858,封三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在骨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方法:选取42名于2019年6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专业实习的骨科研究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1人)和观察组(21人)。观察组采取PBL+C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通过考核研究生的骨科理论知识、骨科病例分析能力及外科临床操作能力,并结合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以比较这两种教学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骨科理论知识成绩、骨科病例分析成绩,外科临床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骨科研究生的临床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尝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临床思维的建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可有效提高临床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结合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小儿外科示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级儿科学五年制专业144名学生随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2人.针对实验组学生实施结合多媒体技术的CBL,针对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示教知识考核,各项考核平均成绩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同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技能操作成绩、临床思维评分、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及总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2,P=0.008,P=0.009,P=0.008).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CBL结合多媒体技术较传统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自身多方面能力,对学习大有帮助.结论 CBL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临床小儿外科示教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CBL和PBL联合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方法抽取本院的实习学生5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授课,对照组则采用PBL教学法,授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书面测评和问卷调查,以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学生在认为该教学方法提高实习兴趣、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力和同意该种教学方法方面未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理论联系临床实践能力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奥氮平和奋乃静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奋乃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NSS总分和阴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WCST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CST各维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WCST各维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确切,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奋乃静相当;但奥氮平更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不同灸量温针治疗风寒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灸量温针治疗风寒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风寒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A组(温针1壮组)、B组(温针3壮组)、C组(温针5壮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项八针”针刺治疗,同时在大椎穴处给予温针治疗。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及颈椎功能评定表对患者的疼痛症状和颈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①疼痛:治疗后,三组患者的PRI、VAS、PP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B、C两组患者的PRI、VAS、PPI评分低于A组(P〈0.05),而B、C两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颈椎功能: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且B、C两组患者的评分高于A组(P〈0.05),而B、C两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量3壮为治疗风寒型颈椎病的理想灸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肌力锻炼对髌骨劳损的效果.方法:将40例有不同程度髌骨劳损的学生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练习站桩,康复组进行股四头肌力量练习,比较2组锻炼效果.结果:2组临床疗效评定中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锻炼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膝部疼痛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锻炼后股四头肌峰力矩增长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力锻炼明显增强了患者的股四头肌力量,有效地缓解了髌骨劳损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75例,A组给予阿立哌唑口服,B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治疗4、8、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可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价疗效及认知功能。结果两组干预4、8、12周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A组干预12周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余各时段两组各项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4、8、12周RBANS量表即刻记忆、视觉空间结构、语言、注意、延迟记忆及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A组干预12周总分显著高于B组(P〈0.05),余各时段两组各项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程度轻微,A组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余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相当的临床效果,均可显著改善症状,阿立哌唑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更优,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十一酸睾酮( TU)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男性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将血清睾酮低于9.02 nmol/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男性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除了常规血液透析外加用口服TU 80 mg/早、40 mg/晚,2周后改为40 mg早晚各1次,疗程6个月;而对照组仅常规血液透析。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WHOQOL-100)评价生存质量,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价性功能,同时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前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血肌酐(Scr)及血清睾酮水平(T)变化。结果(1)口服TU 6个月后,观察组Hb、PA、AlB、TRF及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cr、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生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总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余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经TU治疗后IIEF评分优于对照组。(4)排尿困难、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男性患者生存质量、性功能、贫血及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用氯氮平维持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40例维持期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阿立哌唑联用氯氮平治疗(联用组),与同期住院的40例单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用组)对照。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6个月、12个月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同时用PANSS量表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PANSS总评分入组时、入组后12个月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评定联用组患者入组后6个月开始注意功能因子分,即刻记忆因子分与入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延迟记忆因子分入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患者5项因子分入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用氯氮平维持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部分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牛俊  赵斐翡  朱宏伟  翟晓娟 《西部医学》2014,(12):1711-1713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对经鼻中隔手术专题护理培训的护士及未经鼻中隔手术专题培训护士的围术期护理指导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选取在我院经过鼻中隔手术并有效填写问卷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A组患者接受经过鼻中隔偏曲手术相关专题护理指导教育训练的护士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及健康宣教;B组则接受未经过鼻中隔偏曲手术相关专题护理指导教育训练的护士进行常规护理指导.采用护理指导满意度问卷表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手术史、术前有无了解手术相关知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与两组患者护理的护理人员在年龄、年资、职级和学历方面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指导教育培训前对A组护理人员进行知识考核的答对率为88.3%,而培训后的答对率提高至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术期患者满意度评分的10个项目中,两组患者对麻醉方式的知晓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9个项目中,A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总满意度评分为(4.45±0.70)分,显著高于B组的总满意度评分[(3.68±0.43)分,P<0.05].结论 建立完整的护理指导措施有助于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得到满意、连续的高品质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3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继续接受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治疗6个月。2组患者入组时(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末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应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3、6个月末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因子和阳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3、6个月末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3、6个月末TE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个月末时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替换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状况及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精氨酸肠内营养组(强化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普通组),于营养治疗前和营养治疗后的第10天、第20天分别检测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淋巴细胞总数(TLC)。并对神经功能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2组患者在营养治疗前,营养指标及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0天,强化组的血清ALB、PA和TLC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强化组患者治疗后第10天和第20天PA及TLC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普通组的ALB、PA水平和T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治疗后第10天和第20天普通组和强化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在营养治疗后第10天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20天强化组的评分比普通组更低(P〈0.01)。结论:精氨酸能够明显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