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 对 1 6例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 6~ 2 4个月 ,平均 1 3.6月 ,观察视力 :2例无增进 ,其余矫正视力 0 .1~ 0 .3者 9眼 ,0 .3~ 0 .8者 5眼。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术中前囊应切除稍大 ,减少前囊上皮残留 ,术中应保持瞳孔散大 ,尽量彻底吸除皮质 ,术后积极控制炎症。而对于后发障的处置 ,常采用激光后囊切开术 ,一般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外伤性白内障I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术后大都获得了较好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 对16例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3.6月,观察视力:2例无增进,其余矫正视力0.1~0.3者9眼,0.3~0.8者5眼。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术中前囊应切除稍大,减少前囊上皮残留,术中应保持瞳孔散大,尽量彻底吸除皮质,术后积极控制炎症。而对于后发障的处置,常采用激光后囊切开术,一般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外伤性白内障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大都获得了较好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9例(34眼)3-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产盲率88.24%,脱残率58.82%。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持续时间长,易发生虹膜后粘连和形成后囊混浊。结论: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是有效的方法,但应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状体,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29例(34眼)3-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并行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术后脱盲率88.24%,脱残率为58.82%。后囊混浊和葡萄膜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 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是有效的方法,但应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体,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宋汉义 《广西医学》2010,32(11):1372-1373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高龄白内障患者112例(160眼),术前视力为光感至0.2,无手术禁忌证,均在局麻下施行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60只眼(112例)人工晶体植入率达98.8%,术后视力恢复至0.6~1.0者40眼,0.4~0.6者62眼,0.1~0.3者53眼,0.06以下5眼。结论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成功率高,术后视力恢复理想,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报道经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治疗无足够后囊支持的32只眼,其中1期植入20只眼,主要为计划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樾入术中后囊破裂及外伤性白内障,2期植入12只眼,为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体眼。结果术后视力≥0.5者87.5%接近有后囊膜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90.02%),并对手术的适应症,人工晶体的设计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儿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小儿白内障患者 87例 ( 10 3眼 ) ,年龄 2~ 14岁。手术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PCCC)、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体后囊夹持 ,术后随访 1~ 36 (平均 7.8)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 >0 .0 5者 83眼 ,0 .1~ 0 .3者 6 6眼 ,最佳校正视力 >0 .5者 2 6眼 ,其中脱盲率 80 .6 %。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葡萄膜炎 ( 31.1% )、后发障 ( 30 .1% )和角膜水肿 ( 9.7% )等。结论 及时摘除小儿白内障 ,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术中联合PCCC、前段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体后囊夹持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患眼视功能 ,减少小儿后发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61例外伤性白内障,分别采用白内障一期和二期摘除、人工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术共56眼,经随访3~12个月,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一期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7眼,术后矫正视力在0.06 ̄0.8之间,其中0.1以上31眼,0.3 ̄0.8者22眼,二期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单纯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19眼,术后视力在0.12~1.0之间,其中0.3~1.0者17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组的并发症较一期手术组少而轻。结论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组效果较好,对于后囊裂开,眼后段情况不明者,不要一期植入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与手术时机。方法:对我院自1999年~2004年外伤性白内障手术67例(67眼)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视力≥0.5者36例,0.3~0.5者17例,0.1~0.3者11例,<0.1者3例。结论: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应根据外伤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注意手术技巧,使患者重新恢复双眼单视及立体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技巧及时机.方法对26例(26眼)外伤性白内障施行晶体摘除,一期或二期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随访术后视力在0.3以上者80.77%.结论改进手术方法,选择适当时机,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标准三通道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对晶体后囊缺损或悬韧带断裂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不适合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35例病人(35只眼)进行标准三通道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切除包括玻璃体基底部在内的前部玻璃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固定术。对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体偏位情况和眼底表现随访观察。结果病人裸眼视力均提高,其中0.04-0.1者6只眼,0.2-0.3者18只眼,0.4-0.6者5只眼,大于0.6者6只眼。术后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是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最佳补救措施,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3月-2009年3月91例(152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屈光度数、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无后囊膜破裂,术前视力〈0.1123眼,0.1-0.229眼,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14眼(2.63%),0.1-0.348眼(31.58%),0.4-0.8100眼(65.79%)。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乳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复明效果显著,视力提高不明显或不提高者为眼底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13.
梁笑琼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120-120
目的:观察并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手术技巧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对218眼(180例)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视力≥0.3者211眼(96.8%),其中≥0.8者182眼(83.5%);术中后囊破裂3眼,悬韧带断裂1眼,术后角膜水肿34眼,瞳孔移位6眼,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而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病例的选择及手术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4.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平 《中外医疗》2009,28(8):32-32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在白内障术中韧带断裂及后囊破裂过大、囊内术后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外伤性白内障、晶体脱位等无晶体后囊膜术眼中的应用。方法我科于2000年4月至2006年11月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术完成了57例(57眼),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9个月,最佳矫正视力1.0,最低矫正视力0.1,视力在0.5以上者40眼(71.9%),57例人工晶体位置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是无后囊或后囊膜、晶体悬韧带大范围缺损的手术首选。  相似文献   

15.
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晶状体摘除和前玻璃体切割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方法28例(28眼)因眼外伤致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眼前段复杂并发症的患者,均行晶状体摘除和前玻璃体切割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4眼同时行后囊膜切除术。术后随访2~25月,观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11眼,占39.29%;视力0.1~0.4者,14眼,占50%;视力<0.1者,3眼,占10.71%。结论一次完成晶状体摘除、前部玻璃体切割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适应证的选择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角膜瘢痕和散光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晶状体摘除和前玻璃体切割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方法 28例(28眼)因眼外伤致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眼前段复杂并发症的患者,均行晶状体摘除和前玻璃体切割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4眼同时行后囊膜切除术.术后随访2 ~ 25月,观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11眼,占39.29%;视力0.1 ~ 0.4者,14眼,占50%;视力<0.1者,3眼,占10.71%.结论一次完成晶状体摘除、前部玻璃体切割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适应证的选择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角膜瘢痕和散光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反眉者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85例285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反眉式巩膜隧道小切口,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同时配合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0.6者234眼(82%),0.3~0.5者30眼(11%),0.1~0.2者12眼(4%),<0.1者9眼(3%)。结论反眉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并配合好围手术期护理,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易于操作、经济实用,适合基层医院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6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及 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患者术后矫正视力≥ 0 .0 5者 1 6例 ( 4 4.4%) ,≥ 0 .3者 1 1例 ( 30 .6%) ,脱盲率为 75 %;脱残率为 30 .6%。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眼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30眼)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6个月根据囊膜残留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行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2±3.6)个月。结果30例(30眼)均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人工晶体正位。其中双攀固定16眼,单攀固定10眼,未固定4眼。视力提高明显,无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不断提高手术经验、注重术后随访下的前提下,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有效、安全,是目前矫正玻璃体晶体切除术后屈光不正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评价术中后囊破裂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对239例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术中后囊破裂48例,45例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例(3只眼)改行Ⅰ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论术中后囊破裂的患者,利用残留的前后囊作为支撑,仍可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