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196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并与血清HBV标志物进行比较,并对35例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及相关指标作动态观察。结果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范围在6.79×102~1.95×109拷贝/毫升之间,在HBeAg阳性患者,其检出率和定量拷贝数较高。拉米夫定治疗后患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下降明显。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是一种相对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定量检测HBV DNA的技术,对乙型肝炎诊断、指导、临床用药和疗效监测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核酸杂交检测HBV DNA及基因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血清中HBVDNA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 DNA后,采用不同的探针,利用微板杂交法将其分为六个亚型。50例广东地区HBVDNA阳性病人中C型占68%(34例),B型占10%(5例),D型占6%(3例),F型占2%(1例),另有8%为混合型(3例BC,1例BCD),没有发现A型和E型,3例分型结果阴性,为未定型。广东地区HBV基因亚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其它较少。可能存在其他亚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治疗不同HBV基因型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血清金属硫蛋白(MT)、白细胞介素29(IL-29)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变化。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119例,均接受替诺福韦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T和IL-29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结果 在本组119例CHB患者中,检出HBV B基因型31例(26.1%),C基因型77例(64.7%),B/C 混合基因型11例(9.2%);基线资料比较,B基因型CHB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154.1±46.7)U/L和(83.3±26.8)U/L,显著高于C基因型患者【分别为(135.8±40.3)U/L和(68.5±20.6)U/L,P<0.05】或B/C混合基因型患者【分别为(138.9±50.2)U/L和(71.6±23.9)U/L,P<0.05】,而血清HBV DNA水平为(6.7±1.1)lg copies/ml,显著低于C基因型感染患者【(7.8±1.4)lg copies/ml,P<0.05】或B/C混合型感染者【(7.4±1.0)lg copies/ml,P<0.05】;在治疗24 w和48 w末,三组血清ALT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基因型和C基因型感染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6.8%和96.8%,和88.3%和93.5%,均显著高于B/C混合型感染患者(分别为63.6%和81.8%,P<0.05);在治疗48 w,B基因型CHB患者血清MT水平显著高于C基因型或B/C基因型(P<0.05),血清IL-29水平显著高于C基因型(P<0.05),而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基因型或B/C混合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 不同HBV基因型感染的CHB患者可能对替诺福韦治疗的疗效存在差异,深入了解这些差异可能对研究不同基因型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转归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S(Shengxiang)公司、X(Xinbo)公司两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定量检测HBV RNA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从2007年7月—2008年8月组建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前瞻性随访患者队列中,选取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20例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未转换患者20例,采用S公司和X公司两种real-time PCR定量检测方法,回顾性检测基线、12周、24周及48周血清样本HBV RNA。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法评价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S试剂检测132份血清样本,X试剂检测154份血清样本,两种试剂对送检样本中HBV RNA检出率均为100%。两种试剂共同检测血清样本131份,在基线、随访12周、24周及48周分别检测34、29、35及33份血清,X试剂检测HBV RNA定量数据分别为(5.75±1.64、...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型分布情况。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6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例,肝细胞癌4例,采用测序法检测血清HBV基因型。结果 在295例HBV感染者中,有132例(44.7%)为B型感染,161例(54.6%)为C型感染,2例(0.7%)为D型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肝硬化患者血清TBIL、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0.05)、血清HBV DNA载量(P<0.05)和血清HBeAg阳性率(x2=5.798,P<0.05)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肝细胞癌患者C型感染比例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HBV感染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为主,而肝硬化患者以C型感染居多,提示C型感染患者可能比B型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肝损伤,并产生严重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水平与血清HBeAg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应用定量PCR检测180例慢乙肝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结果显示血清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从基因定量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血清HBeAg确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180例患者中有289%HBeAg阴性,部分病例HBVDNA水平还较高。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血清HBVDNA含量逐渐下降,而血清HBVDNA含量与ALT、AST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镇江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镇江地区HBV感染者257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49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52例、中度38例、重度32例,重型肝炎22例,肝硬化41例,原发性肝癌23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检测HBV的基因型。结果257例HBV感染者中B基因型112例(43.6%),C基因型140例(54.5%),B C基因型5例(1.95%),未发现A、D、E、F、G和H基因型。C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65.6%、72.7%、68.3%、78.3%,显著高于慢性HBV携带者的38.8%,P<0.05。C基因型HBV感染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262.3±319.7u/L)、总胆红素(TBIL)水平(69.9±35.8μmol/l)、HBeAg阳性率(67.1%)、HBV DNA定量中位数绝对值(6.02±1.34)显著高于B基因型(141.5±206.1u/L)、(38.3±22.4μmol/l)、46.4%和4.18±1.10,P<0.05。B基因型HBV感染者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39.6±9.6g/)显著高于C基因型(30.1±7.3g/l),P<0.05。结论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可用于HBV基因型的临床检测。镇江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以单一的B型或C型为主,含少量B C型。C基因型为本地区优势基因型,并在严重肝病和原发性肝癌中比例较高,其引起的ALT、TBIL、病毒血症水平均较高,HBeAg血症持续时间长,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蒋自卫  赵红 《肝脏》2013,(8):544-54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BVDNA载量、肝功能和HBeAg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杂交法对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进行基因分型,分别用快速自动验证法、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6、12个月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载量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为B型48例,占66.7%,C型14例,占27.6%,B、C混合型3例,占3.4%,未分型2例,占2.3%;抗病毒治疗前,B基因型患者的ALT[(141.3±4.6)U/L]低于C基因型患者[(222.5±6.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基因型患者HBVDNA载量分别为(6.3±1.0)和(6.6±1.1)log10拷贝/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病毒治疗后,B、C基因型患者ALT和HBVDNA载量均比治疗前降低,且B基因型患者HBVDNA载量显著低于C基因型患者(P<0.05);B基因型患者的HBeAg阴转率(74.9%)和HBVDNA阴转率(41.7%)显著高于C基因型,分别为21.4%和28.6%(P<0.05)。结论江苏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占显著优势,其次是C型,B基因型的临床表现轻于C基因型,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更好,且较C基因型有更高的HBeAg阴转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基因型及其耐药突变发生情况。方法 纳入240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单药或联合或序贯治疗的CHB患者,采用PCR扩增HBV逆转录(RT)区和序列测定鉴定耐药基因突变,采用HBV S基因测序法鉴定基因型。结果 在35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中,发生耐药突变14例(40.0%),突变位点为rtL80I/V、rtVl73L、rtLl80M、rtM204V/I和rtV207I,23例单用阿德福韦治疗者发生耐药突变11例(47.8%),突变位点为rtAl81T/V、rtS213T/N、rtV214A、rtQ215S/H/P、rtl233V、rtN236T、rtP237H和rtN/H238A/K/D/S,7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者发生耐药突变10例(14.3%),突变位点为rtM204I,12例单用替比夫定治疗者发生耐药突变5例(41.7%),突变位点为rtI169T、rtL180M、rtT184G/S/A/I/L/F、rtS202I/G、rtM204V和rtM250V/I/L,100例接受联合或序贯治疗者发生耐药突变51例(51.0%),突变位点为rtA194T,恩替卡韦治疗患者耐药突变发生率最低(P<0.05);240例CHB患者中,HBV基因B型21例(8.8%)、C型216例(90.0)和D型3例(1.2%);在发生耐药突变的91例患者中,B型6例(6.6%)、C型83例(91.2%)和D型2例(2.2%,x2=1.22,P>0.05);在发生耐药突变的6例B型感染者中有2例(33.3%)和83例C型感染者中有15例(18.1%)发生了多重耐药突变。结论 检测CHB患者感染HBV基因型并及时获得耐药突变基因分布,将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及其特点。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对127例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序验证。结果基因D型占39.4%(50/127),基因B型占22.0%(28/127),基因C型占16.5%(21/127),基因BD混合型占9.4%(12/127),基因CD混合型占8.7%(11/127),基因BCD混合型占3.9%(5/127);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的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6.033,P>0.05);不同年龄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137,P>0.05);不同性别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 8.058,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D型占优势,其次可见B、C型及BD、CD、BCD混合型。同一疾病谱的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可能与宿主HBeAg状态、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和亚型流行情况。方法应用HBV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北京、长春、大连、西安、石家庄、郑州和合肥7个城市660份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型和亚型分析。结果在660份HBV DNA阳性血清中,B基因型、C基因型和B/C混合感染分别为16.67%(110/660)、74.54%(492/660)和8.79%(58/660);在C基因型中,C1亚型6例(1.22%)、C2亚型473例(96.14%)、C1/C2混合基因亚型13例(2.64%);B基因型均为Ba亚型,B基因型和C基因型混合感染者均为Ba与C2亚型混合感染,未发现其他基因型和基因亚型;不同基因型感染患者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B基因型和C基因型患者之间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7±1.62lg copies/ml对6.29±1.76lg copies/ml),但均高于B和C基因型混合感染患者(5.25±1.65lg copies/ml)。结论这7个城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感染为主,有部分B/C基因型混合感染。HBV亚型以Ba和C2亚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硬化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2例CHB和41例肝硬化患者HBV标志物和血清ALT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HBV基因型。结果CHB患者中,21 例(33.9%)为HBeAg阴性,41例(66.1%)为HBeAg阳性;肝硬化患者中,28例(68.3%)为HBeAg阴性,13例(31.7%)为HBeAg阳性。CHB患者中,53例(85.5%)为C基因型,9例(14.5%)为B基因型; 肝硬化患者中39例(95.1%)为C基因型,2例(4.9%)为B基因型。HBeAg阴性CHB患者ALT>40 U/L 者的比例低于HBeAg阳性组(分别为47.6%和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阴性肝硬化患者ALT>40 U/L者的比例低于HBeAg阳性组(分别为64.3%和9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B 和肝硬化患者中,HBeAg阴性者的比例较高,此类患者的ALT水平较低,以C基因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浙江省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浙江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并与慢性肝炎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 DNA定量、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进行比较。结果1.浙江省HBV基因型B型、C型占94.53%;2.C基因患者HBeAg阳性率及HBV DNA定量略高于B基因患者82.00%vs77.36%;(7.09±1.02)lg vs(6.88±1.26)l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组织学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以B、C混合型为重,C型重于B型,B型、C型、B+C型肝组织学炎症分级分别为1.85±1.27vs1.93±1.32vs2.93±0.74;纤维化分期分别为1.86±1.31vs1.84±1.29vs2.95±0.71,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浙江省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C型、BC混合型肝组织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云南省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和其特殊性.方法 对来自云南省7个地州市的55例HBV感染者,采集、分离其血清样本,核酸提取,套式PCR扩增前S1/前S2/部分S基因区段(877 bp),进行核酸序列测定与同源关系和重组位点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建立更为准确的HBV基因分型方法,49份样本获得有效分型,13份(26.5%)为B2亚型;33份(67.3%)为C型,其中C1亚型7份,C2亚型19份,C5亚型3份,C7亚型4份;另有2份(4.1%)为Ⅰ基因型和1份为(2.0%)C/D重组型.B、C型感染者HBV DNA分别为(7.69±0.86)、(6.88±1.24) lg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1,P=0.016);B、C型感染者碱性磷酸酶分别为(78.6±28.8)、(124.0±46.8)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4,P=0.028).结论 建立的HBV基因型/亚型分析方法可准确分型;云南地区HBV多基因型/亚型分布状况,可能为东南亚地区所流行HBV的传入所致,并可能影响中国HBV基因型的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15.
Hepatitis B virus taxonomy and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epatitis B virus (HBV) is a member of the hepadnavirus family. Hepadnaviruses can be found in both mammals (orthohepadnaviruses) and birds (avihepadnaviruses).The genetic variability of HBV is very high. There are eight genotypes of HBV and three clades of HBV isolates from apes that appear to be additional genotypes of HBV. Most genotypes are now divided into subgenotypes with distinct virolog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properties. In addition, recombination among HBV genotypes increases the variability of HBV. This review summarises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epidemiology of genetic variability in hepadnaviruses and, due to rapid progress in the field,updates several recent reviews on HBV genotypes and subgenotypes.  相似文献   

16.
根据HBV全基因组序列差异≥8%或S基因序列差异≥4%,可将HBV分为A、B、C、D、E、F、G、H 8个基因型。目前已有报道,不同基因型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基因亚型。本研究对128例山东地区HBeAg阳性CHB患者HBV基因型、亚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北京、长春、汉川,深圳,清远和南京等6个城市445份HBV感染者血清进行基因型及亚型分型,其中急性肝炎7例,无症状携带者36例,慢性乙型肝炎352例,肝硬化28例,肝细胞癌22例。通过对PCR产物测序确定其基因型,以验证该法的准确性。结果445份血清中,239例(53.7%)为C型,其中13例(5.4%)为C1亚型,135例(56.5%)为C2亚型,91例(38.1%)为非C1/C2亚型;145例(32.6%)B型,其中100例(69.0%)为Ba亚型,25例(17.2%)为Bj亚型,20例(13.8%)为非Ba/Bj亚型;61例(13.7%)为B型与C型混合感染,其中6例(9.8%)为Ba与C1亚型混合感染,3例(4.9%)为Bj与C1亚型混合感染,15例(24.6%)为Ba与C2亚型混合感染,8例(13.1%)为Bj与C2型混合感染,11例(18.0%)为Ba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7例(11.5%)为Bj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2例(3.3%)为非Ba/Bj亚型与C1亚型混合感染,3例(4.9%)为非Ba/Bj亚型与C2亚型混合感染,6例(9.8%)为非Ba/BJ亚型与非C1/C2亚型混合感染。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及亚型。在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B型,C型、B与C型混合感染及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C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8.6%和86.4%),无症状携带者中B型所占比例较高(72.2%)。但不同性别患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无差异。在HBeAg阳性和阴性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6个城市HBV感染者中,以B2和C2亚型占优势,C基因型可能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湖北地区HBV 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190例,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52例、慢性乙型肝炎56例、重型肝炎32例、肝硬化22例、原发性肝癌28例,应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的基因型。 结果 多对HBV型特异性引物法可快速准确鉴定HBV的基因型。190份HBV DNA阳性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140例(73.7%),C基因型42例(22.1%),BC混合型8例(4.2%),未发现A、D和E基因型;B基因型在重型肝炎和肝癌患者中占绝对优势,分别为87.5%和89.3%,显著高于HBsAg携带者的67.3%;B基因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253.1±306.7)U/L高于C基因型患者的(154.1±192.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BsAg携带者外的慢性HBV感染者中,B基因型患者血清抗-HBe阳性率50.5%(53/105)显著高于C基因型的18.5%(5/27),P<0.01。 结论 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的基因分型方法可用于HB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调查;湖北地区存在HBV的B、C和BC混合基因型,B型为本地区的优势基因型并在严重肝病和肝癌中的比例较高,基因型的分布可能有较大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