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钱态度、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试图对金钱态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并试图考察主观幸福感是否能够中介金钱态度的作用.方法: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量表,金钱态度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检核表对23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权力-名望维度外,金钱态度对心理健康的回归系数显著(B=0.19;-0.25;-0.18,P<0.05),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系数也显著,加入主观幸福感后,金钱态度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从显著变为不显著(B=0.00;-0.04;-0.05,P>0.05).结论:金钱态度能预测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而金钱态度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会被主观幸福感所中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17名高校教师,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及SCL-90量表对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师总分和阳性项目数指标筛查阳性率分别为7.37%和46.08%。阳性症状因子的检出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敌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以及恐怖、焦虑、抑郁;217名高校教师SCL-90量表总分为(114.39±19.88)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11.54,P=0.000);主观幸福感的总分为(88.75±11.51)分,显著高于常模(t=34.45,P=0.000);教师主观幸福感总分与SCL-90总分及10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58~-0.19,P=0.000);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婚姻状况、学校性质、敌对6个因子对教师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52、-0.30、-0.31、0.14、-0.13及-0.17,P0.005~0.000,它们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总变异的42.5%。结论:高校教师心理症状水平较高,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心理症状越轻则主观幸福感越高;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敌对是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弹性量表对3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开放性在年级、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01,9.14;P0.05)。大学生神经质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45,P0.05);(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t=-1.97,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2.88,4.54;P0.05);(3)心理弹性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23,P0.05);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10,P0.05);(4)心理弹性(r=0.21~0.54,P0.01;r=-0.32,P0.01)和主观幸福感(r=0.17~0.22,P0.01;r=-0.17,P0.01)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1);(5)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但较低影响。结论: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性但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金钱态度和理财认知现状及特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及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金钱态度量表(MAS)、理财认知问卷对2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被试在金钱态度的权力—名望维度得分最高,男女生、城市与农村大学生在权利—名望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t=-2.832,P<0.01;t=-2.175,P<0.05);理财知识答对率低于40%,男女大学生在一般理财知识和整体的理财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2.44,-2.280;P<0.05),是否接受过理财知识的大学生在投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31,P<0.05).结论 大学生普遍视金钱为成功象征,容易用金钱来影响他人;使用金钱不太谨慎,缺乏财务规划;理财知识欠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医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幸福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405名学生施测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T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AFW-US).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探索.结果 ①医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有显著正相关(r=0.353,0.281;P<0.01),而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102,P<0.05);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256,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261,P<0.01);②自我效能感和特质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医学生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是应对方式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结论 自我效能感在特质应对方式影响医学生幸福感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组织支持对军校学员自尊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分析,探讨自尊在组织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升军校学员心理健康与幸福感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支持量表、罗森博格自尊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某军校403名在读本科生进行测量。结果:(1)本科生组织支持(F=2.57,P0.05)、自尊(F=3.48,P0.05)、生活满意度(F=27.06,P0.01)、积极情感(F=22.05,P0.01)和消极情感(F=7.86,P0.01)年级差异显著;(2)组织支持与自尊(r=0.31,P0.01)、生活满意度(r=0.28,P0.01)、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r=0.30,P0.01),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r=-0.15,P0.01)。自尊与生活满意度(r=0.38,P0.01),积极情感(r=0.37,P0.01)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r=-0.22,P0.01);(3)自尊能够部分地中介组织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组织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33.24%是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实现的。结论:军校学员的组织支持感能显著地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自尊在其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农村教师人际信任、教学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际信任度量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对芜湖市无为县117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①农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偏低;②不同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和婚姻状况的农村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没有显著差异;③人际信任度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r=-0.302,-0.262;P<0.01),总体教学效能感与情感平衡有显著相关(r=-0.197,P<0.05);④人际信任和总体效能感能部分预测农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F=11.516,4.629;P<0.001,0.01;R2=0.091,0.039).结论 农村教师主观幸福感为中等偏下水平,有半数以上的教师体验着不幸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信访干部工作满意度、幸福感、积极情绪、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之间关系。方法方便选取陕西省部分城市信访干部191名,对其施测工作满意度、总体幸福感、情绪量表与SCL-90量表。结果①信访干部的工作满意度较高,幸福感较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体验较少,心理健康状况较好;②信访干部的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r=-0.668,P>0.01)、幸福感(r=-0.298,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769,P<0.01);工作满意度、消极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效应显著(t=-5.309,10.175,P=0.000);③工作满意度是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变量(β=0.50,P=0.000)。结论消极情绪和工作满意度是影响信访干部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建筑行业青年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其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增强青年农民工主观幸福感提供可行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150名建筑工地青年农民工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在婚姻状况、健康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t=6.727,-5.535;P <0.001),主观幸福感在健康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t=-8.284,P<0.001);②青年农民工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 =0.771,P<0.01);③社会支持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结论 健康的已婚建筑行业青年农民工社会支持状况良好,其社会支持水平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提高建筑行业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增强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了5所高校的560名大学毕业生,对其施测心理弹性量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结果①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r=0.489,P0.01)和总体幸福感(r=0.541,P0.01)正相关,心理弹性与焦虑(r=-0.468,P0.01)和抑郁(r=-0.601,P0.01)负相关,积极情绪与焦虑(r=-0.230,P0.01)、抑郁(r=-0.392,P0.01)负相关,积极情绪与总体幸福感正相关(r=0.432,P0.01);②积极情绪能够部分中介心理弹性和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和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当积极情绪进入回归方程时,心理弹性对抑郁的预测效应从-0.601降至-0.538,心理弹性对总体幸福感的预测效应从0.541降至0.433。结论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预测效应是通过积极情绪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