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治疗。方法收集社区2007年5月-2012年4月诊治的43例AMI合并DM患者为观察组(DM组),与同期43例AMI非糖尿病患者(NDM组)进行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总结社区诊疗效果及临床体会。结果较NDM组,DM组的AMI发生率、并发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NDM组(P<0.05),且DM组的AMI症状不典型,易发生并发症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胃肠道反应及休克等,预后较差,病死率高。DM组的7例仍在社区接受溶栓治疗,其余转入住院部接受进一步治疗,死亡9例。结论对社区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进行全面的临床资料分析,DM组患者AMI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加之病情重、症状杂、预后差、病死率高,故而社区有责任对患者施以全面的预防性护理治疗,并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如此才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两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出现无痛型心肌梗死、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B组)。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及合并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血糖,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尤其是急性左心衰及心源性休克,可明显降低本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明确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98例AMI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T2DM+AMI)组和非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NT2DM+AMI)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生化检查结果。结果 (1)T2DM+AMI组发病年龄较NT2DM+AMI明显提前,女性占患者总数百分比高于NT2DM+AMI;(2)T2DM+AMI组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27.1%)、并发症多、预后差;(3)T2DM+AMI组患者高甘油三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明显高于NT2DM+AMI组。结论重视女性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警惕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表现,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方法:157例所选病人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两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化验血糖、血脂、心肌酶、有无高血压、脑卒中及阳性家庭史观察.结果: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梗冠造呈多支及远端血管病变,而且高血压、高血脂及脑卒中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积极预防及治疗糖尿病可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提高心梗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从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指导,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改善了预后.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快,病情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则更加危险,通过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 ,症状多不典型 (无痛型多 ) ,合并症较多 ,病死率高 ,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我们对 1 8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与 96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 994年至 2 0 0 0年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 8例作为观察组(A组 ) ;将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 (B组 )。其中 A组男 1 0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6 7.8岁。糖尿病史 1~ 1 4…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和)作用的缺陷而引起的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又是DM的一个严重并发症。老年糖尿病并发.AMI发生率高、漏诊率高、预后差。现将我院最近收治的2例DM并发AMI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疾病过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30例有糖尿病和35例无糖尿病的AMI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组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慢性心肌缺血史者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无痛性AMI者高于无糖尿病组(P<0.01),出现脑卒中、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与室颤并发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组的AMI患者具有更高的冠心病易患因素,严重心脏并发症较多,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诊断和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社区2001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6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在社区初步抢救处置后转入住院部确诊,60例住院治疗,6例返回社区治疗。治疗包括扩血管、活化脑细胞、调节血压、调控血糖等。经治疗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社区医院应注意就诊的脑梗死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社区诊断和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社区2001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6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在社区初步抢救处置后转入住院部确诊,60例住院治疗,6例返回社区治疗.治疗包括扩血管、活化脑细胞、调节血压、调控血糖等.经治疗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社区医院应注意就诊的脑梗死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贾学芝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2):89-90
目的 探讨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效果。方法 对 87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梗死发生的时间分成 1~ 3h组、3~ 6h组、6~ 12h组 ,分别用尿激酶 15 0万u 加入生理盐水 10 0ml中快速静脉点滴 ,30min内滴完。之后用生理盐水 2 0ml加肝素 5 0 0 0IU静脉推注 ,2次 d ,连续用3d后停药。结果 1~ 3h组与 3~ 6h组相比 ,再通率无明显差异 (χ2 =2 .34,P >0 .0 5 ) ,而两组分别与 6~ 12h组相比 ,再通率有显著差异 (χ2 =9.99,P <0 .0 1;χ2 =3.99,P <0 .0 5 )。结论 早期溶栓治疗AMI的疗效高。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AMI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女性患者及心衰者多于非DM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及重度狭窄病变多于非DM对照组(P<0.05)。结论AMI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偏多,多并发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相似文献
16.
从1980~1989年我院内科共收治8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按照起病时有无心前区疼痛共分为三组.52例发作典型的心前区疼痛(Ⅰ组);12例为不典型的心前区疼痛(Ⅱ组);16例为无痛性心肌梗塞(Ⅲ组).Ⅰ组中多数患者的梗塞部位为前壁和/或侧壁,而下壁心肌梗塞多见于Ⅱ和Ⅲ组病例,在三组病例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29例AMI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再发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明显大于首次梗塞病例的死亡率(P<0.05).本观察表明在八十年代重庆地区AMI的发生率分别低于北京和上海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观察及其对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01~2012-12间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A组)16例与对照组(B组)15例。A组在药物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硝酸酯类药物+低分子量肝素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肠溶片)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首剂6粒,以后常规2粒/次,3次/天口服,疗程15d;B组按常规溶栓治疗方案治疗。观察A、B两组开始溶栓后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心肌酶谱指标、并发症及60d后EF值测定,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A组与B组相比,A组有效率、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EF值大于B组,A组并发症小于B组,A组酶峰前移并明显下降。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静脉药物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治疗效果肯定,对溶栓后的心肌再灌注的改善有明确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②方法 复习本院 1 998年 3月~ 2 0 0 3年 3月收治AMI病人 4 70例 ,选取年龄≤ 4 0岁的病人 5 0例为A组 ,年龄≥ 6 0岁的病人 5 5例为B组 ,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结果及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③结果 与B组比较 ,A组病人以大量吸烟、阳性家族史而多无心绞痛、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为特点 (χ2 =9.4 2 2~ 4 7.70 2 ,P <0 .0 1 )。A组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 (χ2 =5 .2 72 ,P <0 .0 5 ) ,单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B组 (χ2 =1 7.4 5 5 ,P <0 .0 1 )。B组冠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A组 (χ2 =37.6 75 ,P <0 .0 1 ) ,冠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A组 (t=7.30 6 ,P <0 .0 1 )。④结论大量吸烟、阳性家族史是年轻人患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冠脉痉挛可能在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2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观察应用IABP辅助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及IABP相关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d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IABP 相关并发症3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尽量应用IABP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0.
对30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进行了临床分析。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患病年龄以51~60岁组最多,占36.3%。男:女为3.8:1,比值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发病的高峰期在冬季。1978年以来,AMI病死率下降的原因是开展冠心病心律监护,加强了缩小心肌梗塞范围综合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