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治未病”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的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适应自然,调和阴阳;调摄精神,怡情养性;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择时用药,防患未然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则当务之急是早期诊治,救于萌芽;疾病深入,控制传变;瘥后调养,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的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适应自然,调和阴阳;调摄精神,怡情养性;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择时用药,防患未然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则当务之急是早期诊治,救于萌芽;疾病深入,控制传变;瘥后调养,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后期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文章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角度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有利于更好地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中心.专门针对亚健康状态人群的需要.解决3个层面的问题,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5.
浅议中医“治未病”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具体表现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历代医家都高度重视,主张通过饮食、起居、运动、精神调摄等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即未病先防;病后先安未受邪之地,即既病防变;患病初愈,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即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坐月子"的习俗流传至今有其特殊的价值,作者认为中国特色"坐月子"是对"治未病"理论的实践和应用。主要从中医学的"治未病"理论角度对中国特色"坐月子"分析和总结,从而有利于中国特色"坐月子"更科学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历来强调对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人们应注重保养身体、培育正气,以求未病前培正避邪以防疾病发生;病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疾病发展传变;愈后用药巩固疗效,或配合食疗以防疾病复发.中医“治未病”思想广泛适用于亚健康人群及慢性病人群.  相似文献   

8.
临床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骨性关节炎的防治,未病者情志调和,身心健康,劳作适宜,适当补益,从而减少了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已病者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外用针灸等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从而达到及早诊治,防止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白娟  禄保平 《中医学报》2016,(6):818-821
情志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瑰宝之一,以其指导临床,与治未病紧密结合,在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各个阶段都能体现出其效力,能够指导治未病理论更好地为健康服务。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以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对个体健康状态全面系统管理,它要求人们在健康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上预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复发,全方位、全过程维护人的心身健康。概言之,治未病就是追求机体趋向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这种健康状态不止是机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1]。晚期PHC切除后复发率高,易转移,患者的死亡率高。因此,围绕如何提前预防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阻断癌肿的术后复发转移已是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课题,对于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形成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代表。我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SLE的患病率约为70/10万,其中妇女高达113/10万[1],尤其是15~45岁的育龄女性。其病因尚不明确,大多认为与遗传、环境(紫外线,病毒感染)及性激素(雌二醇,睾酮)[2]等有关,本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中医古代文献无SLE病名,但从临床特点看,SLE似属“日晒疮”、“蝶疮流注”、“赤丹”、“马缨丹”、“鬼脸疮”、“阴阳毒”、“温毒发斑”、“热毒发斑”、“痹证”、“五脏痹”等范畴。《金匮要略》首先提及“阴阳毒”:“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3]。”SLE患者病情容易起伏,变证丛生,且极易复发。因此如何预防SLE的发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2.
用"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阻断糖尿病的蔓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中医历来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要想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必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未病先防就是要全民普及糖尿病预防知识,密切监控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既病防变就是要促进糖耐量低减人群向正常糖耐量转化,阻断糖尿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理论出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体现了中医在预防及治疗疾病等方面的特色以及明显优势。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高血压病的防治将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疾病的致死、致残率以及发病率。“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具体体现: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即未病先防;提前干预以防止高血压病的进展即有病早治;进行合理治疗以预防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即既病防变;进行综合调理以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即瘥后防复。探究运用耳穴压籽、穴位针刺及贴敷、太极拳及中药内服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强调将高血压病防治的阵线前移,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优势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曹国强  苏凤哲  任志强  安丽 《中医学报》2019,34(6):1166-1169
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提出未病先防,应调整生活,避免肥胖;调理脾胃,以资气血;调养精神,病安从来。肥人多痰湿,痰湿易致脾气虚弱,胃气上逆,应避免肥胖。避免诱发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规律,促进食管、胃内容物的排空。脾胃虚弱为该病发病的基础,胃虚气逆为病机关键。应针对脾胃虚弱的高危人群,给予早期干预。情志不舒,怒气伤肝致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诱发本病,应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已病早治,根据该病临床传变规律,运用中医药早期干预,阻断疾病进展;既病防变,根据临床常见变证的特点,在中医辨证治疗现证的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变证进行早期干预,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应避免食复,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外界环境及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报》2019,(6):1166-1169
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提出未病先防,应调整生活,避免肥胖;调理脾胃,以资气血;调养精神,病安从来。肥人多痰湿,痰湿易致脾气虚弱,胃气上逆,应避免肥胖。避免诱发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规律,促进食管、胃内容物的排空。脾胃虚弱为该病发病的基础,胃虚气逆为病机关键。应针对脾胃虚弱的高危人群,给予早期干预。情志不舒,怒气伤肝致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诱发本病,应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已病早治,根据该病临床传变规律,运用中医药早期干预,阻断疾病进展;既病防变,根据临床常见变证的特点,在中医辨证治疗现证的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变证进行早期干预,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应避免食复,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外界环境及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儿童性早熟发病率明显增加,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上海地区儿童性早熟的患病率约为1000/10万。浙江沿海地区儿童性早熟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探讨"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以期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理论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其主要思想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3个层次,运用"治未病"理论进行疾病的全过程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明确。基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结合内异症的发病特点及病机转化规律,研究内异症的防治方法,旨在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供治疗思路与选择。  相似文献   

19.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未病先行,固属上策,但病已成,就行及时、适宜彻底的治疗,仍深蕴着防于未然、防微杜渐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针对这一现象,业界人士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提出了乳腺癌的中医防治理念与策略,即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情志因素着手,在以往手术治疗以及放疗、化疗等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将中医情志疗法作为防治乳腺癌的重要辅助方法,贯穿于全程,帮助患者调摄情志,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率,减轻患者症状,增强临床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