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肝虚论治月经不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清  贾尚美 《山西中医》2011,27(11):58-58,60
以脏腑、气血、阴阳的相关理论及历代医家对肝虚证的论述为基础,探讨从肝虚论治月经不调的重要性,认为应运用补肝法治疗月经不调,并分别从补肝气、补肝血、补肝阴、补肝阳4个方面来总结其病机、治法及方药。  相似文献   

2.
胆石病是临床常见病,手术治疗是现代医学的首选方法,在中医临床多采用疏肝利胆为主治法,但疗效不显著。笔者采用滋阴养肝为主的治疗方法,从2001年至今治疗32例,获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邱莉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607-607
笔者临证之时,以肝虚论治素体属虚而隶属于筋痹之坐骨神经痛,每获良效,然肝虚有气血阴阳之别,故补肝之法亦当因症而异,归纳,以下常见几种治法。滋补肝血法 适用于肝血不足、下肢筋脉失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证见下肢胀痛,行动更甚,平卧或休息后,肢体疼痛稍有缓解伴有情怀不畅,右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3,(9):1198-1200
白癜风易诊难治,在中医理论的有关致病学说引导下,由古至今总结出了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诸多白癜风患者体质辨识证候难循,本文将总结既往辨证分型治疗,并从"风、气、瘀、虚"四个要点论治白癜风。  相似文献   

5.
唐欣荣  申艳慧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60-1061
古籍文献及现代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肝脾亏虚是腰部肌肉慢性劳损的重要发病内因,风、寒、湿邪外袭及外伤和过度劳损是本病的重要发病诱因。柔肝补脾是慢性腰肌劳损的根本治法,祛除外邪为本病治疗的重要辅助。同时要防避邪气,不妄劳作,顺应自然规律,维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6.
胆石病医家多从气郁、湿热论治。根据临床治疗与现代实验研究,认为淤血在胆石病形成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中从气阻血淤,湿淤互结和阴虚血淤3个方面论述了血淤与胆结石的关系及其治疗原则,为胆石病从淤论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心病从肝论治思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来心身医学的相关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及实践应用,简要阐述心血管病从肝治疗这一思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痹证也称风湿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为患,痰浊瘀血留滞,引起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甚则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现代免疫学认为,风湿病的发生与细菌、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内分泌、环境及自身免疫有关。很多实验证明,一些风湿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中医学“免疫”即人体的正气拉,并将疾病发病因素归纳为正气与邪气。本病因始见于《内经》,在《素问·痹论》篇中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强调了外邪致病的重要性,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口’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痹证除以上致病因素外,其发病机理与脾虚外湿易侵,血虚外风易感,阳虚外寒易人,阴虚外热易犯,正虚外邪易干有关。也即邪气的侵入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正气虚弱才是本病发生演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阐述肝脾肾三脏生理、病理特点,浅析肝脾肾三脏亏虚与气滞、痰湿、湿热、脂浊、瘀血等实邪的因果关系,说明肝脾肾三脏亏虚与脂肪肝的形成关系密切,是脂肪肝的病机关键,提出从虚论治脂肪肝的观点,即祛邪同时辨证补虚,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朱培庭从肝论治胆石病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海中医药大学朱培庭教授,早年师从于顾伯华、徐长生教授,悉心钻研胆道疾病40余载,主张胆石病从肝论治,临床每获效验.我们有幸侍诊左右,谨将朱培庭教授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思敏  张喜召  包洁 《新中医》2017,49(9):155-157
从虚探讨硬皮病的病因病机,提出硬皮病的根源是虚,主要涉及肺、脾、肾、肝四脏;肺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肾虚、脾虚及肝虚为重要因素;日久可耗伤阴血,使痰浊内生,瘀血内停,肌肤失养。治疗的重点在于补诸脏之不足,使气血阴阳归于平衡。  相似文献   

12.
Ⅱ型糖尿病(简称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治疗上采用补虚扶正为主的治疗方法,往往能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因此,探索糖尿病与气血阴阳及脏腑亏虚的内在联系,对于指导临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糖尿病病变过程中导致正虚的病理机制1.1 过食肥甘,损伤脾胃 我们观察了解到,很多患者未发现糖尿病前都喜食甘甜肥腻之品,且这些人食量偏多,这就增加了脾胃负担,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日久导致脾胃气虚。1.2 精微丢失,不能充养 糖尿病患者由于未早期发现或治疗失当,尿糖日久,水谷精微丢失过多,耗伤津液。由于患…  相似文献   

13.
情志病多指因为情绪刺激过于激烈,超过了人体所能调节的范围,从而导致人体气血失调、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该病的主要表现为情志异常,如郁证、不寐、躁狂等。现代研究表明,随着人们高效、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该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柳洲医话》:“七情之病,必由肝起。”又“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情志病病机总属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肝为病变的核心关键。文章从肝入手,指出临床辨治时当分清气血阴阳、虚实盛衰,抓住本质探究病因。根据具体病情,以疏肝解郁为治疗原则,病证结合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或情感障碍疾病,其发生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临床上抑郁症常表现出显著持久的心情低落、思维与认知功能受损、活动能力减退,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抑郁症发病复杂多样,目前发病机制主要有神经递质假说、免疫缺陷假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系统激活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假...  相似文献   

15.
曹婷婷  叶柏 《光明中医》2013,28(2):229-230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由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慢性、进行性、坏死性肝损害,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肝小叶正常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可引起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及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1]。西医对于本病晚期治疗缺少特异性治疗方法,且巨额的医疗费用也使患者  相似文献   

16.
肝阴虚与胆石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病的治疗 ,多重其实而少虑其虚。本文从生理病理角度探讨了肝阴虚与胆石病发病、证治的关系 ,认为胆石病病位在胆 ,但病源在肝。胆汁的化生有赖于肝阴的资助、变化 ,胆汁的藏、泄取决于肝气 (阳 )的疏泄、调节。肝阴不足 ,失于气化、疏泄是胆石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养肝阴、助肝用是防治胆石病的主要措施。强调治疗胆石病的关键在于治病求本 ,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7.
石建太 《光明中医》2013,(12):2468-2469
虚、瘀是普遍存在于老年病的基本病机,并且是贯穿于老年病全过程的病理特征,补虚化瘀是根本法则,但挟痰、挟风,有热、有寒者不可偏废.本文通过归纳中医理论,从虚、瘀、虚瘀夹杂入手,分析老年病的病机,并针对性的用补虚化瘀立法遣药,强调灵活用药.从虚从瘀辨证论治老年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理论根据具有科学性,方法 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论治老年病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出发,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总结整理,探究采用内外合治,标本兼顾,攻补兼施治疗此病的现状,旨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肝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及瘢痕组织形成,是各类慢性肝病向各类终末期肝病转变的关键病理过程。近年来,中医药被证明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成果突出,中医学对肝纤维化具有极富特色的诊疗理念,认为肝纤维化基本证候病机中“虚损”为其根本,并集中表现为气虚络瘀、肝郁脾虚和肝肾阴虚等证型,通过对以上3种常见肝纤维化证型总结相应常用效验方剂的临床及药理学研究进展,归纳其调控肝星状细胞命运、调节胆汁酸代谢、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肝窦内皮血管化等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藏血,二者之间关系密切。肝气条达,气血调畅则心脉流通,心神怡和;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滞血瘀则心脉瘀阻,可引发胸痛心痛;若肝血不足,血不养心则心虚胆怯,悸动不宁;若肝胆郁热或肝阳化火,邪热扰心,亦发心悸心痛;若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