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医家对胸痹五脏辨证治疗不同的角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比较,从而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各医家的观点进行归类,并用临床数据证明。结果:各医家辨证角度侧重点各有不同,分别以心脾同治、心肝同调、心肾同补、心肺同治,或仅调养心脉等进行治疗。结论:各医家在胸痹辨证治疗上,各有侧重,效果都不错,但仍然有部分未取得显著效果,由此,我认为各医家可以相互借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心胃同治胸痹的方法。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总结张仲景有关心胃同治胸痹的理法方药,从而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思路。结果:虽然胸痹病位在心,然仲景对胸痹的论治不独着眼于心之本脏,因心与脾胃关系密切,故仲景对胸痹之病常从脾胃进行论治,心胃同治是其治疗胸痹的有效方法之一。结论:仲景心胃同治法为临床治疗胸痹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总结逐瘀化痰丸应用经验与判断其临床疗效。整理理论,结合经验,汇聚成逐瘀化痰丸,总结其在胸痹心痛病、心衰病、肺胀、胃痞中异病同治治疗病因病机及疗效。遵循异病同治理论,逐瘀化痰丸在治疗胸痹心痛病、心衰病、肺胀、胃痞痰瘀互结证中疗效满意。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逐瘀化痰丸在辨证准确基础上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合并房颤发病率高、病变复杂、预后差,随着逐年增加的发病率而受到广泛临床关注。冠心病合并房颤属于中医“胸痹”“心悸”范畴,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病机认识和治疗方案。笔者认为此病发病与气血津液失调密切相关,其病位涉及心肺二脏。本文将从“气血津液-心肺同治”理论出发,探讨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病机和治疗,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朱正新 《光明中医》2008,23(6):820-821
我国目前胸痹平均患病率约为6.49%。胸痹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一个巨大的疾病负担。中医药针对胸痹独具优势,本人运用痰瘀同治法采用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获得肯定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胸痹心泰胶囊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有饮  陈洛川 《新中医》1997,29(3):13-15
应用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治疗胸痹病的经验方胸痹心泰胶囊治疗观察45例胸痹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结果显示:临床症状(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6.7%,其中显效率42.2%,心绞痛有效率为86%,其中显效率为44.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1%,其中效率为17.8%,并通过证发析,发现该药对气(阳)虚型疗效优阴虚型,未发现明显毒作用,认为该药具有益气补虚,除痰活血,标本同治,通补兼施的功效,符合胸痹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由瓜蒌、薤白、半夏、白酒四味药组成,具有通阳教结,降气化痰,运转胸中大气的作用,原文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病,心肺同居胸中,本方经过加减用于治疗心、肺疾病的临床报道较多,且疗效肯定,后世依据“异病同治”的原则,拓展了本方的治病范畴,且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心肝同治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柴胡疏肝散心肝同治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住院患者根据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心肝同治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李庆海教授治疗胸痹(气虚痰瘀互结型)的经验。胸痹属中医本虚标实之证,且多虚实夹杂,证型以气虚痰瘀互结多见,应辨证施治,贯彻痰瘀同治的治则,重用黄芪以益气固本、祛痰化瘀。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超重与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大多数合并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二者互相影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少学者基于中医理论探讨两者关系后发现,二者分属“胸痹”与“鼾症”的范畴,其并病发生与心肺两脏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心不主血,致瘀血内生,肺不主气,致痰浊内阻,“痰瘀互结”留于胸前而致“胸痹”,阻于气道而致“鼾症”。基于此,该文从中医“心肺相关”出发,深入探讨了冠心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提出心肺同治、活血化痰为二者并病防治的重要策略,以期为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防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事内科临床医疗十余年,采用心肝同治法,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痛48例,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冯惠莲主任医师认为,胸痹的病机虽为阳微阴弦,但同脾胃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均能导致胸痹或胸痹加重。通过脾胃论治、心胃同治,再结合运用《金匮》理法方药治疗胸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周鹏超  吕翠霞 《光明中医》2023,(6):1149-1152
茯苓杏仁甘草汤和旋覆花汤分别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胸痹和肝着的经典方剂。吕翠霞教授继承并发扬张仲景经方思想,认为此两方均能通过调畅宗气和血脉以调畅心肺之气在胸中和体表的运行,故经常将两方合用于胸痹等心系疾病和某些皮肤病的治疗,每获良效。故此,笔者整理吕翠霞教授合用茯苓杏仁甘草汤与旋覆花汤的经验并附验案几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4.
胡笛  邬婉蓉  叶勇  石文英  唐健  章薇  喻嵘  刘建和 《陕西中医》2023,(11):1581-1584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本病病位在心,多出现喘促、咳嗽、咳痰等肺部症状,且伴有呼吸肌肌力下降、气道廓清能力下降等呼吸功能障碍,属“心肺同病”,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都体现心与肺的相关性。“心肺相关”主要表现在位置毗邻、经脉相连、生理相关、病理相系。历代医家不断探索研究,将“心肺同治”理论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心肺同治”源于中医整体观,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康复理念的普及,将“心肺同治”的理论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中,形成心-肺康复一体化模式。心肺康复是针对心肺疾病所致的原发性、继发性功能障碍采取的综合康复治疗。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科学的心肺一体化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15.
邢小燕 《光明中医》2011,26(12):2535-2536
痰与瘀同源异质,二者互为因果而并存,痰瘀互结是胸痹发病的重要因素,探讨痰瘀与胸痹的关系,依据其关系,临床上应用痰瘀同治法治疗胸痹会收效甚速。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绞痛痰瘀同治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心病心绞痛痰瘀同治的机理探讨韩学杰指导老师沈绍功(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96级硕士研究生北京100700)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痰瘀同治冠心病心绞痛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根据中医理论,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阳微阴弦”...  相似文献   

17.
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笔者应用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属“双心医学”范畴,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治疗。樊瑞红教授认为该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心肝同治、心脾胃同治、心肺同治、心肾同治之法配合语言疏导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郭健  王立忠 《河南中医》2009,29(6):610-611
采用活血化瘀消痰法治疗头痛、失眠、胸痹、中风等疾病,取得异病同治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沈璐  路波 《现代中医药》2005,25(5):59-60
米烈汉主任医师应用补气活血之芪丹四物汤治疗消渴、胸痹、头痛、月经不调、痹证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是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