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胞死亡方式包括细胞凋亡、细胞程序性坏死和细胞焦亡。细胞凋亡属于非炎症性细胞死亡方式,形态学不涉及细胞质、细胞膜的破裂。细胞程序性坏死和细胞焦亡在形态学上可表现为细胞质、细胞膜破裂,释放一系列炎性因子,引起炎性反应,属于炎症性细胞死亡方式。三者在形态学及发生机制上有所区别,但在某些方面又存在着联系。在某些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并非仅出现一种细胞死亡方式。本文就3种细胞死亡方式的形态学改变、发生机制及三者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焦亡,与凋亡、坏死、自噬一样,被发现是调节细胞死亡的形式之一。细胞焦亡与机体的先天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是以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及细胞外释放炎性细胞因子为特征的。GSDMD(Gasdermin D)作为细胞焦亡过程中的关键分子,通过被半胱氨酸天冬酶(caspase)激活而裂解成具有成孔活性的NH2-末端裂解产物(GSDMD-NT)和对其有抑制作用的COOH-末端裂解产物(GSDMD-CT),使得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引起炎症反应。同时,氧化应激过程在调节细胞焦亡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细胞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炎性体引起细胞裂解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质膜破裂后释放细胞内容物和促炎介质,进一步导致细胞死亡。焦亡反应依赖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4、-5、-11的活性,并伴随着炎性反应的发生。细胞焦亡与癌症关系密切,对焦亡机制及与癌症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癌症的发生、发展机制,为癌症防治提供新的方法。本文就细胞焦亡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apoptosis)和细胞胀亡(oncosis)代表两种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坏死(necrosis)可能继发于凋亡和胀亡。细胞凋亡作为细胞死亡的方式已被广泛接受。事实上,机体在某些生理或病理过程中常常发生肿胀样细胞死亡,由于认识上的差别和不足,过去一直将这种特殊类型的细胞死亡方式描述为浊肿、变性、气球样变。1995年,Majno等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到这是一种不同于凋亡的细胞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5.
细胞焦亡是一种溶解性促炎类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各种炎症性疾病模型中被广泛研究。裂解的Gasdermin家族成员诱导的膜穿孔和细胞肿胀是细胞焦亡的主要特征。细胞焦亡主要有经典的caspase-1依赖性和非caspase-1依赖性途径2种分子机制,二者都会导致细胞的肿胀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释放,扩大局部或全身的炎症。细胞焦亡与肿瘤之间关系复杂。一方面,细胞焦亡可以构建有利于肿瘤细胞增殖的微环境,加快肿瘤进展;另一方面,细胞焦亡的过度激活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进展。通过调控Gasdermin家族成员、炎症小体等细胞焦亡相关因素的表达可以诱导靶细胞发生细胞焦亡,从而达到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白血病和宫颈癌等肿瘤的目的。探讨细胞焦亡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对开发肿瘤治疗新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细胞焦亡是继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后发现的一种程序性、伴有炎性反应的细胞死亡方式。由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胱天蛋白酶,caspase)-1介导,并伴有大量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等]及促炎因子的释放,诱导其他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募集炎性细胞集聚,扩大全身炎性反应,导致细胞焦亡。最近研究显示,细胞焦亡可能参与了麻醉药物作用于脑组织的过程,并对术后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对细胞焦亡的形态学变化、发生机制及麻醉药物在其中所起作用方面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GSDM家族蛋白介导形成细胞膜孔道的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通常由炎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4、-5、-11介导。细胞焦亡参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细胞焦亡过程中产生的NOD样受体家族Pyrin域蛋白(NLRP)3炎症小体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  相似文献   

8.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最新研究表明,S100A9/TLR4,S100A9/CD33及Nox/ROS信号途径能激活氧敏感性NLRP3炎性小体,诱导造血干细胞(HSC)/造血祖细胞(HPC)发生焦亡,导致MDS患者骨髓无效造血。对细胞焦亡在MD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MDS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机遇。本文就细胞焦亡在MDS发病过程中作用及分子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肾细胞死亡是导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重要病理基础,多种肾细胞死亡形式参与AKI发生,如凋亡、调节性坏死(包括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铁坏死)。目前,针对肾细胞死亡的靶向治疗是AKI治疗中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主要阐述不同肾细胞死亡形式在AKI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针对肾细胞死亡机制的AKI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以期为AKI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产生的失控反应,并出现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以促炎性为特点,依赖于Caspase酶活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根据发生机制,将细胞焦亡分为经典焦亡途径和非经典焦亡途径。胞内脂多糖通过结合并激活Caspase-11/4/5,进而剪切并激活Gasdermin D蛋白,分离出活性GSDMD-N端,在胞膜形成gasdermin孔道,诱导细胞焦亡,称之为非经典途径细胞焦亡。细胞焦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抵御病原体感染,另一方面能够导致邻近细胞和组织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全身炎症反应。扩展对细胞焦亡分子机制及作用的认识有助于探索脓毒症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炎症性细胞死亡。近期研究结果显示,caspase-11亦可介导细胞焦亡。多种胞内外病原体通过一定途径在机体内促使炎性体形成,激活前体caspase-1和/或caspase-11,活化的caspase-1和/或caspase-11募集并激活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8前体,且激活的炎性因子引起细胞裂解后可趋化更多炎性因子,最终导致细胞炎症性死亡,即细胞焦亡。现已发现细胞焦亡与多种疾病进展相关。本文就细胞焦亡的激活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以促炎性为特点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分为依赖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经典细胞焦亡途径和依赖半胱氨酸蛋白酶-4/5/11(Caspase-4/5/11)的非经典细胞焦亡途径。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广泛参与到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最近研究人员发现GSDMD和Pannex in-1可能是介导细胞焦亡的关键物质,但具体机制和相互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体内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细胞发生自然死亡。生理状态下的细胞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死亡,也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1]。凋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在调节组织生长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焦孔素是一个新的执行细胞死亡的家族,因其具有强大的细胞焦亡作用,常作用于炎症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等领域,但目前尚未发现关于焦孔素在皮肤病中的研究现状的报道。该文献就焦孔素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细胞焦亡是依赖于caspase-1和/或caspase-11,并伴有大量炎性因子释放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外界刺激通过信号通路作用于不同炎症小体,进而激活caspase-1和/或caspase-11,介导细胞渗透性肿胀破裂,形成细胞膜小孔,释放大量炎性因子,诱导细胞死亡。在肝纤维化、病毒性肝炎等多种肝脏疾病中细胞焦亡增强,而肝癌组织中细胞焦亡被抑制。本文就细胞焦亡的机制以及在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与疾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调亡(apoptosi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树叶的调落。细胞周亡是一种受基因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此种死亡具有特殊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不导致明显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是细胞在其生长、发育、增殖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生理现象;是多细胞器官控制自身增殖率和死亡率,以保持自身组织稳定的一种重要方式;常与器官的形状、组织的维持、生长与退化有关。在正常生理环境中,受损伤或衰老的细胞通过调亡来进行自我更新。1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坏死发生于急性,非生理损伤情况,如缺氧、pH低下、高热或其他…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的组织形态学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死亡过程,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基础医学一个新的、十分令人关注的热门课题。细胞调亡贯穿于机体的整个生命周期,完成新旧细胞的生死交替,它对机体的发育,存活及保持正常生理功能都有重要意义。在许多病理过程,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有重要意义[1、2]。细胞凋亡的检测手段正日趋增多及完善,普通光镜及电镜的形态学观察和细胞DNA电泳分析是最基本的检测方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法具有快速、准确、特异性高且样品用量少的优…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卒中是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炎症级联反应是其主要的病理过程之一.细胞焦亡是一种由半胱天冬酶Caspase-1/4/5/11介导的促炎性程序性死亡方式,可导致细胞肿胀破裂和炎性因子IL-1β、IL-18释放,诱发炎症级联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是加重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机体细胞在正常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及在相关基因调控下发生的一种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它是机体用来去除老化细胞及具有潜在性异常生长细胞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TA-siRNA纳米凝胶靶向抑制施万细胞死亡。方法 研究使用GEO数据库GSE244328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焦亡相关基因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记分析评估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用来自美国ATCC的小鼠施万细胞,采用LPS模拟炎症刺激。制备自组装TA-siRNA纳米凝胶,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骨架染色、划痕实验评估TA-siRNA纳米凝胶细胞功能。使用GraphPad Prism 8、ImageJ和R 4.2.1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 Gzmb基因在施万细胞的焦亡过程中显著高表达(P <0.05)。TA-siRNA纳米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其大小为(68.65±7.35) nm,电位为-36.48 mV,可被施万细胞有效内化,且不会导致施万细胞的伸长和变形(P> 0.05)。TA-siRNA纳米凝胶能有效抑制施万细胞的Gzmb基因从而抑制施万细胞焦亡并提高施万细胞的存活率与活性(P <0.05)。结论 鉴于施万细胞焦亡在PNI中的作用,TA-siRNA纳米凝胶抑制施万细胞焦亡可能是未来PNI的一种潜在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