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发生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72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GDM并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并发尿路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372例GDM孕妇中有17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57%,共培养出1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浓度≥8.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和血清白蛋白<30 g/L是GDM孕妇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空腹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与GDM孕妇尿路感染的发生有关,临床上可采取针对措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疗效及发生感染的特点,并总结预防措施,为老年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2012年10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总结分析发生感染的主要类型,将52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50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未感染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因素,探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肾衰竭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TG)及甲状旁腺素(iPTH)等指标分别为(9.85±2.42)g/L、(37.84±5.41)g/L、(1.62±1.02)mol/L、(435.1±213.5)pg/L,治疗前分别为(8.37±1.31)g/L、(29.81±4.62)g/L、(2.61±1.15)mol/L、(816.7±324.2)pg/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患者发生感染52例、68例次,感染率50.98%、例次感染率66.67%;其中呼吸道感染占44.12%、尿路感染占29.41%、消化道感染占10.29%、置管切口感染占10.29%;通过对感染与未感染组的各因素比较发现,患者平均年龄、血红蛋白指数、血清白蛋白指数、血透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衰竭患者发生感染概率较高,以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最为常见,其中年龄、血红蛋白指数、血清白蛋白指数、血透时间等指标是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根据以上因素减少患者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特点、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105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诱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发生尿路感染31例,感染率为29.52%;共检出病原菌3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8.97%、33.34%、7.69%;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病程10年、住院时间20d、空腹血糖8mmol/L及应用抗菌药物是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女性、血清白蛋白≤3g/L、留置尿管是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高龄、女性是发生尿路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营养和留置导管护理,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 020例GDM孕妇,对其中发生尿路感染的187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结果 1 0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发生尿路感染187例,感染率18.33%;共检出23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73株占73.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空腹血糖≥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4h尿蛋白≥80mg、血尿素氮≥6mmol/L、合并≥2种其他慢性疾病和未使用抗菌药物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DM孕妇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该类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同时进行及时地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 020例GDM孕妇,对其中发生尿路感染的187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结果 1 0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发生尿路感染187例,感染率18.33%;共检出23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73株占73.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空腹血糖≥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4h尿蛋白≥80mg、血尿素氮≥6mmol/L、合并≥2种其他慢性疾病和未使用抗菌药物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DM孕妇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该类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同时进行及时地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医院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病程、病情、透析方法、住院天数、透析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感染相关影响因素,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定有关预防对策。结果 218例患者中并发感染45例,感染率为20.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60d、透析程度不充分、24h尿量0~400ml、颈内静脉置管、置管时间≥90d、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0d、白蛋白35g/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计数4×109/L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住院时间、置管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危险呈正相关,透析程度、24h尿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危险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并发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较多,不断加强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明确风险,早期采用、改进预防对策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保证血液透析效果、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于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0例,通过对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以对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泌尿系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70例伴发泌尿系感染,感染率为16.7%;7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占56.9%,革兰阳性菌34株,占33.3%,真菌10株,占9.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肾病、贫血、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肿瘤相关肾病、低蛋白血症及透析龄等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伴发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肾病、贫血、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合并高血压肾病等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发泌尿系感染较多,其中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糖尿病肾病、贫血、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合并高血压肾病等,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中心静脉导管(CVC)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经CVC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RBSI的发生率、临床资料、血液指标及发生CRBSI患者CVC血液样本中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有61例患者发生CRBSI,感染率为41.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NE≥70%、sCr≥750μmol/L、RBC<3×1012/L、Alb<35g/L、Hb<90g/L是CVC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离出6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0株占59.70%、革兰阴性菌25株占37.31%、真菌2株占2.99%;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CVC血液透析合并CRBSI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和相关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务人员应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有效的干预,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12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35.0%,感染部位以导管感染为主,占30.95%,其次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分别占26.19%、23.81%、9.52%;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疗程(13.6±4.2)d,统计各感染部位抗感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伴有糖尿病、血红蛋白、血白蛋白、中心静脉置管等因素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加强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感染管理及规范操作,加强治疗老年患者基础疾病,以降低血液透析室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病变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73例存在心脏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和瓣膜反流,患病率为63.5%。其中向心性肥厚的患病率为46.1%(53/115),离心性肥厚的患病率为50.4%(58/115)。与无心脏病变患者相比,伴心脏病变者的超滤量、收缩压、舒张压、超敏C-反应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增高,而血红蛋白、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和Kt/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量、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和血红蛋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房增大和瓣膜反流。超滤量、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和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78例与非感染组38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感染的特点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感染78例,感染率为67.24%,感染部位以肺部、泌尿道、静脉导管为主,分别占46.15%、35.90%、17.95%;共分离出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76.47%,革兰阳性菌16株占23.53%;易于发生感染的肾病类型依次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以及狼疮性肾炎;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的年龄、C-反应蛋白含量均升高明显,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则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概率较高,原发病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患者为多,高龄、严重贫血、营养状况差者为易感人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的预防策略,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医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12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有6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4.2%;其中,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管通路及其他,分别占30.8%、24.5%、18.5%、12.3%、7.7%、6.2%;年龄>60岁、住院时间>20d、血液透析时间>1年、伴有糖尿病、血红蛋白<60g/L、血白蛋白<30g/L和伴有心力衰竭以及伴有静脉插管等均是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加强对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力,规范整个操作过程,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整体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了解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中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感染44例,医院感染率49.43%;血透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感染发生的高发部位为呼吸道(52.27%),其次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25.00%)、尿路感染(15.91%)及肠道感染(6.82%);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贫血越严重,白蛋白越低、年龄越大者医院感染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血透室及相关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加强对血透室血液透析的规范化管理,明确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是减少血透患者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病原菌分布,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泌尿外科住院的456例手术患者感染率、病原菌种类及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56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44例,感染率9.6%;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中,采用膀胱前列腺开放手术的感染率最高为15.3%;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77.5%,革兰阳性菌9株占18.4%,真菌2株占4.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住院时间、留置导管和合并糖尿病是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85、3.125、2.571,P<0.05)。结论老年患者尿路感染多发生在膀胱前列腺开放手术,住院时间、留置导管和合并糖尿病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布,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为降低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8月医院入住ICU的2 000例患者,分析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00例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73例,发生率为3.65%,共检出病原菌116株,检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7.76%、37.07%、5.17%;单因素分析显示,ICU患者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17分、ICU住院时间≥14d、血清白蛋白含量30g/L、留置时间≥1周等是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17分、ICU住院时间≥14d、血清白蛋白含量30g/L、留置时间≥1周是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毛艳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807-2808,2811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124例,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75例和非感染组49例,将两组患者的资料、实验室诊断、医疗差异、住院环境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血肌酐、甘油三酯及尿素清除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各项资料分别为:年龄(66.4±11.5)岁、(54.3±15.5)岁,住院天数为(25.6±10.7)d、(14.7±14.3)d,白蛋白为(25.3±10.2)g/L、(36.1±11.3)g/L,血红蛋白为(77.4±13.4)g/L、(89.5±17.6)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病房环境、责任护士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为呼吸系统占43.6%、胃肠道占21.3%、导管感染占17.0%.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患者自身及医疗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同时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0月泌尿外科收治的114例膀胱肿瘤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灌注次数、留置导尿管、合并症及细菌培养结果,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4例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发生尿路感染41例,感染率35.96%;尿路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71.43%,革兰阳性菌12株占24.49%,真菌2株占4.08%;年龄≥70岁、膀胱灌注7次、留置导尿管、合并糖尿病及前列腺增生是膀胱肿瘤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膀胱肿瘤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尿路感染率较高,导致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强化营养干预的有效性及影响。方法:遴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血透室2020年1~12月收治的1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65例患者开展基础性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65例患者加用强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研究组患者营养指导干预后的血清总蛋白水平(73.12±3.69) g/L、血红蛋白水平(89.92±2.62) g/L、转铁蛋白水平(172.33±20.11) μg/L、前清蛋白水平值(0.36±0.08) g/L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62.23±5.47)g/L、(88.14±2.59)g/L、(165.34±20.05)μg/L、(0.31±0.02)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95.38%)、营养状态改善率(75.38%)均显著高于参照组(72.31%、50.77%),且研究组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人数为15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68%,参照组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人数为5例,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细菌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0月神经内外科住院的脑卒中295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心内科及相关科室住院冠心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08例脑卒中患者发生尿路感染3.7%,尿培养共获得8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57株占67.9%,革兰阳性球菌18株占21.4%,真菌9株占10.7%;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粪肠球菌;其中患者长期卧床、意识障碍、留置导尿管是脑卒中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尿路感染受多方面危险因素影响,因此,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脑卒中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124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同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主要表现包括发热、腹胀、腹痛;124例患者中共有81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65.32%,共检出病原菌88株,其中革兰阳性55株占62.50%,革兰阴性菌31株占35.23%,真菌2株占2.27%;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是否合并有消化道出血、血常规WBC水平、腹水常规WBC水平、白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经单因素分析,血清白蛋白、腹水WBC、腹水白蛋白以及伴有消化道出血与SBP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出血和腹水蛋白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主要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导致,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较为多见,患者腹水蛋白≤10g/L和消化道出血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