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柱凝胶技术在婴幼儿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婴幼儿输血中的应用。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婴幼儿输血患者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同时用玻片法、试管法及聚凝胺法进行比较。结果589例血型对照两组完全相同,2106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全部相合标本中,微柱凝胶法6例主侧不合,7例次侧不合。结论微柱凝胶法可以取代试管法用于婴幼儿的ABO和Rh(D)血型鉴定;聚凝胺法配血可能导致抗体漏检,为了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应尽可能同时采用微柱凝胶法配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分析将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鉴定血型及输血的过程中的效果,并研究其对临床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48例,同时随机选取148例无偿献血者作为供血标本。分别采用盐水试管检测技术和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平行进行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分成盐水试管组及微柱凝胶组。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计算血型鉴定正反定型相符的符合率和交叉配血相合成功率。结果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进行血型鉴定检查结果的正反定型符合率(98.65%)与盐水试管组正反定型符合率(97.97%)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免疫组患者交叉配血成功率(97.30%)显著高于盐水试管组交叉配血成功率(91.8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输血患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有助于减少交叉配血结果的假阳性率,有较好的敏感度,且该种检测技术操作简单,血型鉴定结果符合率较好,在临床鉴定血型及输血的过程中有较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戴安娜全自动血型仪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型仪和传统试管法检测2300份标本的血型;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900例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全自动血型仪和试管法检测血型一次性判读准确率分别为99.87%、100.00%;在900例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30例,主侧不合3例,次侧不合27例,将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聚凝胺法检测,主侧不合3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全自动血型仪用于 ABO 血型和 RhD 血型检测安全、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较敏感,但假凝集及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会导致配血困难,耗时较长;聚凝胺法简便、快速、假阳性较少,但有可能导致抗体漏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电子交叉配血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孔板法检测4 126名献血者的ABO和Rh系统血型;用微柱凝胶法筛查意外抗体及鉴定抗体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献血者数据库。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0 685名住院患者作常规ABO和Rh(D)血型以及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配血以血型血清学和电子交叉配血2种方式进行;对9 996名住院患者以ABO和Rh(D)血型相容作血清学交叉配血,并对其中2 920人作电子交叉配血;同时对689名住院患者作ABO和Rh系统血型鉴定和意外抗体筛查,对意外抗体筛选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作电子和血清学交叉配血。结果初步建立了可应用于电子交叉配血的献血者数据库,对2 920名经ABO和Rh(D)血型检测及无意外抗体的住院患者和657名经ABO和Rh血型检测及无意外抗体的住院患者,与4 113名献血者分别作了6 109次和1 227次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2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电子交叉配血与血清学交叉试验配血时间分别为15和45 min。结论电子交叉配血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是可行的,除了同样准确外,其最大的优势是比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引起疑难配血的成因,探讨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调查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81例疑难配血,结合同时期的8 247例输血前检测试验结果,分析造成疑难配血的主要原因及配血策略探讨。随机抽取307例近期(2周内)在本院有输血史的患者标本进行RhE与RhC血型检测,以分析RhC,RhE盲选情况下的的匹配情况。结果 181例疑难配血中,供血者抗筛阳性4例(抗-E),供血者直抗阳性2例;备血患者抗筛阳性175例,其中自身抗体24例,同种抗体151例(抗-RhE 129例)。8 247例备血患者中RhE阴性4179(50.7%)例,RhE阳性4 068(49.3%)例;RhC阴性975(11.8%)例,RhC阳性7 272(88.2%)例;近期(2周内)在本院输过血的备血患者307例中,双群162例(52.8%),其中RhE血型双群121例(121/162),RhC血型双群42例(42/162),RhC和RhE同时双群1例。结论 Rh血型同种抗体是造成疑难配血的主要原因。ABO血型和Rh(C.c.D.E.e)血型同型输血同型输血,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疑难配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聂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0):1108-1109
目的 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找到处理方法,使患者能及时、有效、安全地输血.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MGT)进行血型复检、不完全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实验.对交叉配血不合者,用凝聚胺法(MPT)作为交叉配血对照实验,并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及自身对照实验.结果 19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中,5例不完全抗体筛查阳性,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效价测定等相关输血试验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对微柱凝胶技术测定的55例Rh D阴性患者中的15例抗-Rh D呈阳性血样及21例正、反定型不符血样、29例交叉配血不合血样综合分析,并与试管抗人球蛋白结果对比.同时,对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的853例O型孕妇IgG型抗-A或抗-B效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抗-Rh D的检出率显示,微柱凝胶技术为27.27%(15/55),试管法为21.82%(12/55),效价在1:4以上阳性标本的检出两种方法一致.2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中,抗原或抗体减弱的11例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显示出反应的不一致性;而用试管法则呈现弱阳性反应.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技术检出的29例阳性用试管法证实,2例为假阳性.O型孕妇血型效价测定以1:128为界,配偶为A型时,检出率为33.18%(144/434);配偶为B型时,检出率为33.17%(139/419),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客观的优点,但应重视其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异常结果时,应将传统的试管法结合显微镜镜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检测联合MGT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100例住院需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检测联合MGT不规则抗体筛查。比较两组交叉配血结果、阳性、阴性检测结果、临床输血安全。结果 观察组患者主侧凝集率、次侧凝集率、主次侧均凝集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阴性率低于对照组(P 0. 05),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抗-E、抗-EC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抗-c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临床输血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检测联合MGT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提高验血阳性率,提升临床输血安全,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9.
肿瘤影响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解决临床用血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结果 1100例病人,正反定型不符17人.Rh(-)血型鉴定RhD5例、占0.45%.RhC128例,占11.6%.RhE567例,占51.5%.血型鉴定双群现象:ABO血型5例,占0.45%,RhC58例,占5.2%.RhE171例,占15.5%.645例病人中不规则抗体6人.其中:抗-E4例;抗-C2例.3317份交叉配血,323人用血,主次侧不合7人,次侧不合56人,肿瘤患者22人,占37.9%.血液病人34人,占58.6%.结论 ABO及Rh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交叉配血在临床输血前的常规.对肿瘤病人影响交叉配血,要明确原因,避免盲目输血和盲目拒绝输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间本院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 630例,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同时将结果与凝聚胺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 630例患者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查,共检出不规则抗体35例,检出率为0.53%;而采用凝聚胺法进行检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39%(26/6 630),2种方法间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630例患者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不合率为0.72%(48/6 630);用凝聚胺进行法交叉配血,不合率为0.45%(30/6 630),2种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配血不合共有49例,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不合48例,1例只在凝聚胺法配血不合,经抗体鉴定未确定其特异性,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的灵敏度为97.96%(48/49),明显高于凝聚胺法[61.22%(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的检测灵敏度高,易于标准化,结果清晰、准确,易于判读,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重要价值,但凝聚胺法检测快速、简单,也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急诊抢救患者的配血。条件允许时,可同时采用2种方法互为验证,真正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两种方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的方法学比较。方法对本院需要输血的344例患者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所做的交叉配血中,发现有2例患者体内已经产生了针对供血者的不完全抗体,凝聚胺法只能检测出其中的1例,而微柱凝胶法则能同时检测出这2例患者,两者方法检测出不完全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相比较检测不完全抗体的特异性基本一致,但是微柱凝胶法的敏感性要高于凝聚胺法。因此用微柱凝胶法做交叉配血,不完全抗体误检的概率更小,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舍的原因并审j定相应的输血策略,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又配血试验,并对交叉配血不合的受血者、供血者血样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21735例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不合193例;其中红细胞直抗阳性155例,占交叉配血不舍80.3%;不规则抗体阳性17例,占交叉配血不舍8.8%;自身抗体阳性14例。占交叉配血不合7.3%;其他原因7钢,占交叉配血不合3.6%。结论红细胞直抗、不规则抗体、自身抗体是引起微柱凝胶法交又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杨志诚  罗光礼  李萌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2):1612-1613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血型鉴定及抗筛实验2160例,交叉配血548例。结果正反定型不一致206例(其中0~6个月152例、6个月~1岁32例、1~13岁22例),血型鉴定中Rh(-)5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7例,血交叉主侧不合1例,次侧不合2例。结论微柱凝胶试验可作为血型和交叉配血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三种交叉配血方法在临床输血中的效果对比。方法抽选我院近一年来自期间需输血的住院和手术患者血标本(1596例),所有标本同时使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统计分析所有标本交叉配血情况。结果凝聚胺法有28例(1.75%)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法有37例(2.32%)配血不合;盐水法有6例(0.38%)配血不合,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率明显高于盐水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联合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能够有效提升其阳性检测率,确保安全输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两种方法鉴定老年人ABO及RH(D)血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鉴定老年人ABO血型和RH(D)血型的可靠性。方法选取400例老年人血标本,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结果在鉴定老年人ABO血型时,试管法正定型符合率92.0%,反定型符合率89.0%;微柱凝胶法符合率96.0%。RH(D)血型检测结果两法一致。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老年人的ABO血型时优于传统试管法,在常规血型检查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腹腔出血性患者利用腹腔血进行交叉配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随机对21例患者的腹腔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型抗体效价测定。结果腹腔血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法血型抗体效价测定值分别为9.79和217.31,明显低于静脉血的21.11和408.09。结论在情况允许下,出于安全考虑,不宜将腹腔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17.
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在输血科的应用,以更好、安全、有效地指导临床输血。方法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进行血型鉴定2025人次,微柱凝胶卡氏法、聚凝胺法交叉配血1220人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血型鉴定中有8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39%。在交叉配血中有12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74%。结论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上灵敏度高,用血量少,操作简便,结果易于保存时间长,使临床输血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脏病患者多次反复输血对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对49例肾脏病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抗球蛋白(DAT)试验.结果 (1)输血2~5次的肾脏病患者交叉配血试验相合率显著高于输血6次以上的患者、抗体产生率显著低于输血6次以上的患者(P<0.05).(2)输血2~5次的21例肾脏病患者微柱凝胶法中有2例不相合;凝聚胺法有1例不相合,两法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输血6次以上的28例肾脏病患者微柱凝胶法中有10例不相合;凝聚胺法有5例不相合,两法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脏病患者配血相合率与输血次数呈负相关,与抗体产生率呈正相关;采用微柱凝胶法做交叉配血试验,可提高交叉配血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9.
21例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和处理办法。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结果 3926例交叉配血微柱凝胶法检出21例交叉配血不合。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交叉配血不合现象。  相似文献   

20.
交叉配血及安全输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532-2532
目的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方法采用DiaMed血型配血(微柱凝胶)系统,进行交叉配血,手工聚凝胺法作为交叉配血对照。对交叉配血不合者经抗体筛查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和青霉素药物试验,并结合病史分析。结果 4720例次交叉配血微柱凝胶(MGT)法检出112例交叉配血不合。假阳性42例(37.5%),钙拮抗剂(DAT)阳性56例(50.0%),青霉素试验阳性14例(12.5%);输血史58例,妊娠史36例,相关药物史30例。结论交叉配血不合的影响因素包括标本、温度、疾病及输血史、妊娠史、大剂量抗菌药物史等;发现交叉配血不合,要分析原因,应重复试验并选适宜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