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验证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究灸位与灸量在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将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灸位研究和灸量研究两个部分,每个部分60例,治疗结束后即刻统计疗效。结果炙位研究: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消费品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传统灸法;灸位和灸量在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牵引体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2例行腰椎牵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6例)和对照组(196例),两组均采用伊藤TM-300牵引系统进行牵引治疗.观察组按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根据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对照组根据患者承受能力选择体位.结果牵引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根据患者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优化物理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腰痛方配合西药及牵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第1周静脉滴注甘露醇及克林霉素,后2周单纯牵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第1周加用腰痛方。疗程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痛方与甘露醇及克林霉素合用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期的临床症状,配合牵引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牵引、针刺等传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4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6例,对照组21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及牵引针刺方法,对照组只使用牵引针刺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2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0.9%,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为32.4%和60.0%。两者相比前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熏蒸加牵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且可明显减轻传统疗法不良反应出现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悬灸疗法"腧穴热敏现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组46例和常规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悬灸治疗,热敏组强调腧穴热敏现象,常规组以患者舒适为度.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指数、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VAS评分、直腿抬高幅度和痛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ODI、VAS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热敏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直腿抬高幅度及痛阈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热敏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悬灸疗法中强调"腧穴热敏现象",可缓解LDH患者疼痛症状,促进功能障碍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直腿提高幅度,提高痛阈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痹舒筋汤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02-2016-02我院就诊的92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予以腰痹舒筋汤口服治疗,其中观察组予以腰痹舒筋汤联合电针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78.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3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前屈、后伸的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增高、症状体征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痹舒筋汤联合电针治疗,可提高腰椎间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疼痛和症状体征评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下肢功能和血浆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88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隔药饼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功能、VAS评分、腰部功能、β-EP和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β-EP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S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饼灸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腿部功能和腰部功能,提高临床效果,降低SP和升高β-EP水平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吊松牵拉"手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悬吊训练联合"吊松牵拉"手法、低周波、蜡疗;对照组予以悬吊训练、低周波及蜡疗,1次/d,10次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和治疗结束后第1、30天,VAS、JO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第5天,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JO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其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吊松牵拉"手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且能较快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优势,观察其延缓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作用。方法收治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固定,对照组30例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VAS和JOA评分方面,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3年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和椎管面积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无显著差异,术后3年观察组未见明显变化,对照组则有显著退化(P0.05)。结论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手术破坏性较小,术中出血量少,对邻近椎体退行性变可起到明显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12例和对照组109例,实验组采用金天格胶囊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治疗60d后比较两者疗效。结果经治疗60d,实验组临床治愈58例,占51.78%,有效102例,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的临床治愈33例,占30.27%,有效78例,总有效率71.5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天格胶囊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单纯牵引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牵引体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402例行腰椎牵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6例)和对照组(196例),两组均采用伊藤TM-300牵引系统进行牵引治疗。观察组按患者就诊时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根据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对照组根据患者承受能力选择体位。结果 牵引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根据患者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选择合造的牵引体位,优化物理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予以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的辅助治疗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行PTED治疗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保守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采用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随访1年,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恢复、生活自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且术后1周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行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能够缩短活动恢复时间,减轻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障碍,提高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常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35例设为对照组,结合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的治疗4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时间、镜下操作时间等手术指标,随访比较临床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X线透视次数、穿刺置管时间、镜下操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但末次随访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2.50%与91.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用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能降低穿刺置管、镜下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下肢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牵引结合针灸治疗。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VAS视觉疼痛评分,治疗结束后统计住院时间。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VAS视觉疼痛评分均有改善(P均〈0.05),但以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采用三维牵引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痛效果较好,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推拿结合化瘀消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分型气滞血瘀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推拿、西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瘀消痛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ODI指数、VAS评分和血清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水平,并评价综合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ODI指数、腰与下肢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IL-6、前列腺素E2、5-羟色胺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结合化瘀消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改善腰腿疼痛及功能受限,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及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结合臭氧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较于单纯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Macnab标准情况、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Macnab标准比较发现,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治疗后6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腰椎及下肢的神经传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行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6-02,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再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根阻滞在减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TESSYS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治疗的130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照组仅采用TESSYS技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VAS、JOA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12个月的治疗优良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TESSYS技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有利于进一步减轻术后早期疼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采用椎管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与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03-2016-03诊疗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椎管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观察组行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手术,评价两组术后腰痛评分(JOA)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两组患者手后并发症情况,以对比椎管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与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及VAS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3周及6个月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低于对照组(2.8%),然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能取得与椎管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一致治疗疗效,且改良小切口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操作相对简便,可以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治疗,其中对照组定位方法为传统异感法与解剖标志法,观察组为神经刺激仪引导定位,连续阻滞4次,比较治疗前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腰部及下肢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参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腰部、下肢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Nab标准优良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较传统定位法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加显著,与神经刺激仪引导神经定位更准确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