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流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与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其中GERD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而LPR是引起嗓音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而国内很多医师对反流性疾病认识不足,导致很多患者被误诊误治。随着对反流性疾病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胃蛋白酶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LPR,其可能是导致相关变病的主要原因。食管外组织或器官胃蛋白酶的检出为反流性疾病与肺部、耳鼻咽喉等疾病的相关性提供了直接证据,为深入探究反流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或线索。同时大量研究表明体液胃蛋白酶检测对诊断反流性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取代具有创伤性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患病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差异较大,我国GERD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GERD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诊断性治疗、调查问卷法和24 h食管pH-阻抗监测(24 hours pH and 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metry, 24hpH-MII)及胃镜检查等。目前GERD的金标准是24hpH-MII,但其具有费用高、有创性、耐受性差等缺点。所以需要一种非侵入性和经济有效的诊断方法。近年来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在GERD诊断中应用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就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在GERD的诊断价值及在临床应用前景等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咽喉反流(LP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喉部和咽部,临床上表现为异物感、发音困难和吞咽困难等各种咽喉症状。传统的LPR诊断方法基于临床病史和喉镜检查,包括假声带沟、慢性咽喉炎、后联合肥大和黏膜分泌物增厚等表现。由于LPR在发病机制上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相关,且在接受GERD相关治疗后,LPR症状会得到一定缓解,部分学者将LPR归为GERD的食管外症状。尽管目前存在将两者区分开的主流观点,但一些GERD的诊疗方法也可用于LPR的诊断和治疗。本文综述近年来与LPR和GERD相关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并提出合理的诊疗流程,旨在为未来诊断和治疗LPR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从1999年起开辟“诊疗方案”栏目。陆续为广大基层医生介绍常见病、多发病的最新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判断标准等内容,欢迎读者朋友来信提出意见、建议。1诊断标准(香港—北京国际胃肠病学术会议纪要)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  相似文献   

5.
胃食道反流性疾病(GERD)是一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道的生理过程,由反复长时间的反酸所引起。引起GERD的因素很多,如食道排空能力下降、食道下段括约肌收缩无力(LES)、胃排空延迟、或食道裂孔疝等。食道排空由两部分抗反流机制完成;酸性物质被吞咽...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 (GERD)临床常见 ,对胃镜阴性的 GERD用较新的雷贝拉唑 4周后烧心消失率亦只有 5 9% [1 ] ,因此临床上易否定本病 ,本研究调查 GERD的误诊原因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1- 0 8~ 2 0 0 3- 0 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以烧心、胸痛就诊 ,或伴有反酸、反胃拟诊为胃食管反流病 ,进一步选择胃镜、2 4 h食管 p H检测或食管动力检测。 GERD确诊标准 :食管有充血、糜烂者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2 4 h p H检测如 p H<4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4 %或 De Meester Score>14 .72 ;食管动力检测下食管括约肌 L ES<10 mm …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引起的临床常见消化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等,可进一步发展为Barrett食管甚至食管腺癌。19世纪80年代人们首次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消化道微生物菌群与GERD的发生、发展有关。该文主要总结GERD患者消化道微生物菌群变化情况及其在GER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以期为GERD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GER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GER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在欧美国家的患病率达到10%∽20%,在亚洲地区的患病率为5%,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消化疾病之一。GERD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防御机制削弱、胃排空延迟、食管感觉异常、攻击因子刺激,其中防御机制削弱表现为抗反流屏障障碍(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解剖结构缺陷、食管裂孔疝、贲门切除术后等)、食管酸清除能力降低、组织抵抗力降低,攻击因子包括胃酸、消化酶、胆汁、酒精、刺激性食物、非甾体消炎药等。GERD的发生是一个长期多因素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GERD可能与年龄、性别、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心理因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430022)王菊香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euxdisorders.GERD)是指胃内容物(如胃酸、少量未消化食物)、胆汁反流至食管导致的临床症候群或食管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许多抗感染和抗肿瘤的天然免疫分子不断被发现。其中模式识别受体一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e pattern,PRRPAMP)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nnan-binding lectin associat—edserine protease2,MASP-2)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MASP-2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分,在补体激活的凝集素途径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诊断及相关问题研究进展王邦茂综述吴琳审阅作者单位: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又称肠胃反流,一般指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胃内。反流物主要成分是胆酸盐,故也有人称其为胆汁反流(bilereflux)。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发病因素主要有食管排空作用减弱、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以及食管裂孔疝等。因胃内容物含有盐酸、胃蛋白酶和胆汁酸,当食管下段组织受到这些腐蚀...  相似文献   

14.
15.
张新民 《临床医学》2011,31(3):104-105
目的分析我院2005年以来误诊的18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认识,减少误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以来临床中误诊的18例胃食管反流病,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8例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8例,咽喉炎4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结论降低对非典型GERD误诊,关键是提高对GERD认识,临床上有些所谓的"哮喘"、"咳嗽"、"咽炎"可能是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凡是经五官、呼吸科正规治疗无效患者应考虑GERD,并作相应胃镜及食管pH检测以确诊。  相似文献   

16.
刘晶  宋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534-2535
流产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约有1/3的妊娠妇女会发生自然流产.流产的原因很多,如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解剖结构异常、感染等.面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最为常见.近年来,甲状腺自身免疫(Thyroid autoimmunity,TAD和流产的相关性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多数研究认为甲状腺自身抗体是高危妊娠的标志物,应用甲状腺素治疗被提出是可以改变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妇女的妊娠结局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最新数据显示,由饮食所造成的营养相关性疾病逐渐增加。根据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5.5%~19.3%,且仍在不断增高,患者超过1.8亿,并且逐渐年轻化。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不仅被认为是痛风的生化基础,还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疾病的核心环节之一,血尿酸水平与痛风的发作概率、合并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采取旨在降低尿酸水平的管理策略。本文就肠道菌群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关系、肠道菌群在调节炎症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将来降低血尿酸水平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测定唾液中胃蛋白酶原的浓度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7例(GERD组),慢性胃炎患者29例(慢性胃炎组),健康者20例(健康对照组),晨起空腹收集唾液3~5mL,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唾液中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ERD组PG Ⅰ浓度、PG总浓度均较高(PⅠ=0.00,P总=0.01);与慢性胃炎组比较,GERD组PG Ⅰ浓度较高(P=0.02).GERD组患者的GerdQ表评分与PG Ⅰ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OC分析显示,PG Ⅰ临界值取2.5 μg/L时,对GERD的诊断敏感度为70.4%,特异度为71.4%.结论:唾液中的PG Ⅰ浓度是提示反流症状的一个敏感指标,唾液中PG Ⅰ浓度与胃食管反流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腔分泌物中胃蛋白酶的检测对咽喉反流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8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和31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设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指数量表(RSI)、反流检查计分表(RFI)联合诊断性治疗实验(三联诊断)对咽喉反流进行诊断,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鼻腔分泌物中胃蛋白酶含量,对比观察胃蛋白酶和三联诊断对咽喉反流的诊断价值。结果 RSI、RFI、诊断性治疗实验单项及联合诊断病例组中咽喉反流阳性率分别为68.97%、71.26%、72.41%、75.86%,其中RSI、RFI单项及联合诊断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胃蛋白酶诊断咽喉反流,病例组阳性率为80.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蛋白酶检测与三联诊断咽喉反流一致性良好(P0.05),以三联诊断咽喉反流作为标准,胃蛋白酶诊断咽喉反流的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性预测值为82.35%。结论鼻腔分泌物中胃蛋白酶的检测对咽喉反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0.
淋巴瘤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已被认为是淋巴瘤的诱发因素之一,可增加淋巴瘤发生风险。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持续炎症刺激和疾病活动是诱发淋巴瘤的危险因素,而分子学因素如FAS基因突变和CD137、A20等表达异常及药物因素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淋巴瘤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多种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淋巴瘤的新型治疗方式也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陆续开展,并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就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淋巴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