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比较思瑞康与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思瑞康与氯丙嗪治疗8周。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8周末,测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数字划销试验(CT)、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结果治疗后思瑞康组的WAIS、CT、WCST等成绩明显好于氯丙嗪组。结论思瑞康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改善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奎硫平与氯丙嗪对首炭精神分裂症忘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精神药物剐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CGI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问比较PANSS、CGI评分差异元亚著性(P>0.05).奎硫平组认知测验成绩普遍显著提高,与氯丙嗪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奎硫平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 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均治疗48周,于治疗前、8周末、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PANS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疗效、副反应及依从性.结果 8周后利培酮组有效率91.9%,氯丙嗪组有效率89.8%,2组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的疗效(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8周后利培酮组有效率91.9%,氯丙嗪组有效率69.4%.利组疗效有显著性(p<0.01),氯丙嗪组疗效有显著性(p<0.05),利组优于氯组(p<0.05).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氯丙嗪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利培酮的依从性高主要是因疗效好和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氯丙嗪静滴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的疗效、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131例有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氯丙嗪静滴(45例,剂量100~200mg/d)、氟哌啶醇肌注(44例,剂量10~30mg/d)、改良电痉挛治疗(42例,治疗8次),疗程14d.于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兴奋因子(PANSS-EC)条目分评价疗效;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采用人均直接医疗成本、成本-效果分析进行临床经济学分析.结果 ①治疗后3d起,3组PANSS总分、PANSS- EC分即开始持续下降(t=2.710~3.735,P均<0.01);②治疗后14d,氯丙嗪组、MECT组的PANSS总分和PANSS-EC分下降率均高于氟哌啶醇组(t=2.093~2.234,P均<0.05);③氯丙嗪组、MECT组的有效率均高于氟哌啶醇组(分别x2=4.212、5.385,P均<0.05);④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氯丙嗪组、氟哌啶醇组TESS总分均高于MECT组(分别t=2.434、2.218,P均<0.05);⑤氯丙嗪组的临床经济学指标优于氟哌啶醇组,后者又优于MECT组.结论 氯丙嗪静滴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卫生经济学的优势,可作为激越的备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依从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均治疗48周,于治疗前、8周末、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PANS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疗效、副反应及依从性.结果8周后利培酮组有效率91.9%,氯丙嗪组有效率89.8%、2组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的疗效(P<O.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48周后利培酮组有效率91.9%,氯丙嗪组有效率69.4%.利组疗效有显著性(P<O.01),氯丙嗪组疗效有显著性(P<O.05),利组优于氯组(p<O.05).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氯丙嗪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利培酮的依从性高主要是因疗效好和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把入组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以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以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WHO-QOT-100)评定生活质量,观察16周。结果两组PANSS评分2周时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至16周时仍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阴性症状治疗8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16周这种差异很显著(P<0.01);两组TESS评分治疗后2、4、8、16周均为显著差异(P均<0.01);两组的WHOQOT-100评分除环境维度外,其余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奎硫平与氯丙嗪相比能较好、较快改善精神症状,较好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奥氮平与氯丙嗪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氯丙嗪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 2组 ,分别服用奥氮平或氯丙嗪治疗 1 2周 ,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 PANSS)和副反应量表 ( 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情况。结果 奥氮平总有效率为 73 .5 % ,明显高于氯丙嗪组 41 .1 %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氯丙嗪 ,对阴性症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将 5 9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利培酮 ( 4 mg/d)1组 ( 1 9例 )、利培酮 ( 6 mg/d) 2组 ( 2 0例 )和氯丙嗪组 ( 2 0例 ) ,治疗 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 PANSS)评定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 BPR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 ( 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两个剂量组与氯丙嗪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在认知因子、阴性因子、PANSS总分减分率方面 ,利培酮组与氯丙嗪组有显著性差异。利培酮的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头昏等。结论 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 ,利培酮优于氯丙嗪 ,少数病例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倒,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精神科治疗,研究组患者合并音乐治疗.分别治疗半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PANSS评分优于对照组(t=16.32,P<0.01);研究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t=8.60,P<0.01);研究组SDSS评分优于对照组(t=2.69,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音乐治疗对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氧丙嗪和思瑞康对血清催乳素及子宫内膜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对52例女性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两种药物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分别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并作B超探测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氯丙嗪组在用药后2周、4周血清催乳素水平逐渐升高且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思瑞康相比,疗后2周、4周分别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高度选择性D2受体的新型抗精神病药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eatment-refractorv schizophrenia,TR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4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t=2.04,3.22,3.55;P<0.05或0.01),WMS在治疗第1天末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42,2.06,2.23,2.56;P<0.05),但1周、2周末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注射液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将2008年10月-2009年5月入院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36、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60、副反应量表(TESS)≤1且家属同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随机分组.患者入组后每天静脉给予齐拉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后1、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疗效间无显著性差异。TESS评定阿立哌唑组副作用小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阿立哌唑具有较小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氟哌啶醇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 ,需长期服药治疗 ,而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的同时 ,又可出现毒副作用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就氟哌啶醇与利培酮作一比较研究 ,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病例选自连续来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入组标准 :①患者符合CCMD -Ⅱ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 ,②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 6 0分 ,③年龄在 180~ 5 0岁 ,④病程 3个月~ 2年 ,⑤未经系统治疗 ,⑥无严重躯体疾病。按标准共收集 13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为氟哌啶醇组 6 4例 ;乙组为利培酮组 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脑调序疗法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适用范围、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能够配合治疗及评估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9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维思通和脑调序仪治疗8周,采用PANSS及TESS量表评定其疗效和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χ^2验,两组患者均给予半年以上的院外随访。结果维思通组与脑调序组总体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于反应缺乏组症状群,脑调序组治疗效果不如维思通组(P〈0.05)。阴性量表分减分率脑调序组稍低于维思通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TESS评定脑调序组副反应比维思通组小(P〈0.01)。院外随访脑调序组患者回归社会率高(52.9%),复发率低(7.8%)。结论脑调序法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适用范围较广,疗效好,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舒必利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 SS)评定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DOL I)评定生活质量,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 SS分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226;P>0.05)。阿立哌唑组生活质量除生活条件维度外,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均高于舒必利组,且有显著性差异(t=2.963,3.041,2.984;P<0.01)。结论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传统电休克和元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疗效方面的差异以及对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影响。方法对11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组和传统电体克(ECT)治疗组,每周治疗3次,9次为1疗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于首次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16周各评定1次,在首次治疗前的晨6时及第1、4、16周治疗后立即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ml,用酶法测定,血清CPK。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均在第1周末开始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t=2.63~6.41,P均(0.01),且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第16周末。治疗结束后,组间比较,两组各时点PANSS和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PK测定结果显示,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与ECT相比,具有同样的疗效,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奥氮平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用奥氮平合并安慰剂治疗共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末分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周末阴性症状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研究组阴性症状减分有效率41.2%,对照组有效率14.7%,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9,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合并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奥氮平治疗,副作用无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4例经过住院治疗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4例),出院后两组均门诊随诊,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话回访,时间1年,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分别评定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评分与干预前评分存在显著差异(F组内=34.779、263.630、91.575、5.272,P0.05),干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F交互=19.848、25.272、20.594、19.153,P均=0.000)且存在组间差别(F组间=40.696、18.575、47.652、40.667,P均=0.000)。同期比较,研究组各量表减分幅度均大于对照组(t=8.274、4.455、4.484、5.027、8.048、4.376、5.831、4.538,P均=0.000)。结论:电话回访干预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奥派治疗对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奥派与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各40例作对照研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末,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分析量表中备领域的计分。结果 两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奥派组有效率92.5%,显效率80%;维思通组有效率90%,显效率80%。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后8、12周末TESS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奥派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