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小组戒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社会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我能戒烟”小组式戒烟方法,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将225名吸烟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小组式戒烟干预,并在6个月后再次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的戒烟率达到40.5%,远高于对照组(5.2%)。干预组每日吸烟量平均减少了11.5支,而对照组在这段时间内减少了1.7支,差别有显著性。根据阶段变化理论,干预组所处的戒烟阶段普遍向前推进;并且情感效能、社会效能得分有明显提高。学员对干预形式也较满意。年龄、是否参加干预和基线时对自己戒烟成功的预测成为是否戒烟的影响因素。结论“我能戒烟”小组式戒烟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戒烟率,并为广大烟民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健康信念模式的心理干预方法在社区控烟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社区动员征集社区有戒烟愿望的吸烟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的心理干预方法进行团体培训帮助戒烟,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不介入任何干预,6个月后,对该心理干预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完全戒烟率达到32.6%,远高于对照组的9.6%,干预组戒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的情感效能明显提高,两组戒烟信心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干预是影响吸烟量减少的主要因素(F=39.69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干预是影响能否戒烟的主要因素(OR=4.126).结论 依据健康信念理论模式设计的心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戒烟率,并为社区居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简短戒烟干预后吸烟者的戒烟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在戒烟门诊中开展戒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职业健康检查中497例男性吸烟者进行简短戒烟干预,根据戒烟干预后的电话随访内容,对戒烟者的基本情况、基线吸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吸烟者戒烟干预后第1、6个月的吸烟及戒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97个男性吸烟者中每天吸烟者占95.4%,现在想戒烟者占69.8%。戒烟干预第1、6个月后,点戒烟率、减烟率、戒烟率均较低。31~45岁吸烟者最近1周吸烟率高于其余两个年龄段(P0.05),17~30岁吸烟者在戒烟干预后1个月内的点戒烟率高于其余两个年龄段(P0.05),不同年龄段吸烟者在戒烟干预后第1、6个月的减烟率、戒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戒烟干预后6个月的点戒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戒烟干预后1个月,家庭月收入为2 500元以下吸烟者的点戒烟率高于其余两组(P0.05),最近1周吸烟率与家庭月收入水平呈线性趋势(P0.05),戒烟干预6个月后的减烟率与家庭月收入水平呈线性趋势(P0.05)。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吸烟者在戒烟干预后第1、6个月的最近1周吸烟率、点戒烟率、减烟率和戒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烟干预有一定的效果,建议将医生提供简短戒烟干预纳入医疗机构常规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吸烟人群在行冠脉介入术后的控烟状况影响,为更好的进行控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85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介入治疗的吸烟患者,分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A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B组);均给予医护人员控烟干预。于介入术后1、3、6、12月进行电话随访,比较干预前后及两组间控烟率、复吸人数及复吸烟量。结果 术后1个月时,两组无1例患者有复吸现象。A组于术后3、6、12个月时,控烟率分别为96.8%、 80.6%、61.3%。B组于3、6、12个月时,控烟率分别为81.5%、 57.4%、37.1%。12个月时ACS患者总体的控烟率为51.12%。两组患者复吸烟量显著性少于术前,而B组患者的复吸烟量显著性多于A组。结论 医护人员对介入患者进行强化戒烟干预,并定期随访,可提高控烟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5R”联合“5A”戒烟干预法在社区高血压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倪金燕家庭医生工作室在管120例高血压吸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自然戒烟法,干预组采用“5R”联合“5A”戒烟干预法,比较两组戒烟情况、控烟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后3、6、9个月及1年,干预组的戒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控烟知识知晓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9个月及1年,干预组控烟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CO呼出试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9个月及1年,两组CO呼出测试指标均有改善,且干预组CO呼出测试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R”联合“5A”戒烟干预在社区高血压随访管理中,可提升患者的戒烟意愿,减少吸烟数量,提高戒烟率,值得在社区慢性病随访管理中应用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单纯心理干预与心理加电话干预两种戒烟干预方法,在自愿戒烟的男性吸烟者中的有效性。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来解放军总医院戒烟门诊自愿戒烟,资料完整的504例男性,分为心理干预和心理加电话干预两组。单纯心理干预组在初次诊疗时进行面对面心理咨询干预,只安排1个月、3个月和6个月3次简单电话随访,每次5 min不进行干预。心理加电话干预组初次诊疗与单纯心理干预组相同,安排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4次每次持续20 min的电话随访,继续强化戒烟干预。主要评价指标为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的7 d时点戒烟率,3个月和6个月随访的1个月持续戒烟率。结果383例男性吸烟者完成6个月随访,心理加电话干预组和单纯心理干预组的1个月持续戒烟率分别为32.2%和18.0%。结论心理加电话干预戒烟比单纯心理干预戒烟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学生吸烟现状,评价控烟工作的效果,降低中学生吸烟率.方法 整群抽取长沙市两所非重点中学,其中一所学校实施一系列以学科渗透、宣教、组织培训为主的控烟干预,另一所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分别获取两所学校的基线和终期资料.调查统一采用国家控烟办公室设计制作的《中学生有关吸烟行为调查问卷》.结果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6%,首次吸烟主要发生在12岁及以上,原因主要为聚会时和伙伴在一起吸,家里拿的、自己买的和同学朋友给的,中学生首次吸烟的地点主要在学校、娱乐场所(网吧、游戏厅)和街上,绝大部分学生均表示出首次吸烟后有再吸意向.从控烟措施实施前后行为的改变来评价控烟效果.干预学校学生劝说戒烟行为和拒烟行为发生率均达到了90%以上,比干预前有较大提高,而最近1周和3个月吸烟率分别下降到10.0%和2.0%以下.结论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6%,首次吸烟原因主要是“同伴效应”,地点主要在学校、娱乐场所和大街,其第一根烟主要来自家里,多数学生有尝试吸烟后再吸意向.控烟措施实施后,干预学校学生的吸烟行为有明显好转,近期控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控烟干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成都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其控烟态度和行为,并对其进行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成都市3家医院的932名医务人员的吸烟危害知识、控烟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并对一家医院进行干预,同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男性吸烟率为49.7%,女性为0.2%,男性吸烟者主要集中在外科医生和医技人员中;知识方面,对吸烟与肺癌、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掌握较好,但对被动吸烟与儿童中耳炎和猝死综合症关系回答正确的仅41.5%和48.2%;86.2%的不吸烟者中反对“被动吸烟无害”,但吸烟者中仅为70.4%,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态度方面,对于以经济手段来处罚违反吸烟规定者,不吸烟者和吸烟者赞成的比例分别是87.5%和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行为方面,不吸烟者询问病人吸烟状况的比例高于吸烟者,同时不吸烟者鼓励家人或朋友戒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吸烟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综合干预,医务人员的吸烟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好转趋势;控烟态度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医务人员的吸烟率较高,控烟意识淡漠,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在控烟态度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在医院环境中采取综合干预的方法可以改变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提高其控烟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吸烟行为的现状,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控烟干预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2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居民区,每个居民区随机抽取若干家庭,按照调查时间和生日最接近者的方法在每个家庭抽取1名年龄≥15岁的居民对人口学特征、吸烟行为、戒烟意愿、控烟态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吸烟率达18.7%,不同性别、民族、年龄及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吸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0.5%的吸烟者曾经戒烟3次及以上,54.3%的表示有戒烟打算,但仍有45.7%吸烟者没有戒烟打算;34.4%的人群家庭中不允许吸烟,58.2%工作场所区域不允许吸烟;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3个因素为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40~49岁、低学历及高学历的吸烟率较高;目前社区居民对控烟的意识和采取的控烟措施还不够理想;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综合影响吸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医务人员吸烟现状及参与控烟干预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商丘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干预的情况,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商丘市三家市级医院4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三家市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平均吸烟率为40.9%(152人),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7.5%,女性吸烟率为2.7%。72.3%的医务人员认为劝病人戒烟是医生的责任,71.8%常劝说病人戒烟,不吸烟者与吸烟者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市医务人员对吸烟的认识和控烟知识的掌握情况欠佳,有必要加强对其控烟知识及技能的宣教与培训,端正其控烟态度,使其更有效的参与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吸烟患者麻醉苏醒期间气道不良反应影响。方法 80例拟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的病人,手术前持续6个月每天吸烟支数不少于5支,按麻醉方法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记录两组术麻醉苏醒期间的苏醒时间、呼吸频率以及气道的不良反应。结果吸烟者七氟醚组术毕气道不良反应高于丙泊酚组,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10%(P〈0.05)。结论吸烟患者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较采用七氟醚苏醒期具有更低的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动机性访谈对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戒烟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吸烟史且未戒烟的老年(年龄〉60岁)COPD男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访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社会人口特征表、患者认知评估问卷、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收集相关数据。在对访谈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和3个月的动机性访谈后,分别评估各组患者生活质量、每日吸烟数量和尼古丁依赖度。结果 访谈1个月后,访谈组患者尼古丁依赖度和每日吸烟数量均下降(χ^2=10.5、36.9,P〈0.05或P〈0.01);访谈3个月尼古丁依赖度和每日吸烟数量进一步下降(χ^2=2.9、2.2,均P〈0.05),而对照组访谈1个月后尼古丁依赖度和每日吸烟数量,以及访谈3个月后尼古丁依赖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访谈3个月后每日吸烟数量有所下降(P〈0.05)。同时访谈组在访谈3个月后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χ^2=6.8,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可以显著促进COPD患者戒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在COPD患者的健康指导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吸烟及戒烟现状.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18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戒烟问卷调查,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吸烟及戒烟相关临床特征.结果(1)心血管疾病吸烟者中以男性为主(100%),以患有高血压和/或冠心病为主(179人,97.3%).(2)开始吸烟年龄平均21.5岁,其中97.8%患者烟龄≥108,平均(35.1±13.4)a,69.6%患者吸烟量≥10支,d,平均(16.3±10.1)支,d,65.8%的患者尼古丁依赖程度很低或是低度,81.5%患者认为戒烟重要,76.1%有戒烟想法,67.4%有信心成功戒烟,50.5%认为戒烟是件困难的事情;其中127人(69%)认真戒过烟.(3)认真戒烟患者有65例(51.2%)戒烟成功,其中54例(83.1%)接受过医务人员不同程度建议戒烟劝导;62例(48.8%)复吸,只有34例(54.8%)接受过医务人员建议戒烟劝导,2组进行Х^2检验,P=0.000,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复吸原因主要因为压力、烟瘾发作及其身边有其他吸烟者.结论心血管疾病吸烟患者主要由患高血压和/或冠心病的男性患者构成;大多数患者认识到戒烟重要,有想法及认真戒烟,但由于缺乏信心及吸烟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明显影响成功戒烟;医务人员的建议戒烟劝导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戒烟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将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首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吸烟及其相关疾病门诊的吸炯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首次评估及24个月后的随访数据进行收集,观察戒烟门诊患者的戒烟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模型进行远期戒烟成功预测指标分析.就诊的男性患者占99.2%,平均47岁,平均每日吸烟26支,平均吸烟史25年;57例(42.9%)为重度尼古丁依赖,76例(57.1%)24个月后成功随访,24个月持续戒断率26.3%(20例);直系亲属是否吸炯可作为远期戒断成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戒烟药物伐尼克兰的服用时间长短与戒烟效果的关系。方法观察自愿戒烟的吸烟者25例,均采用伐尼克兰治疗,服药后第2、第4、第6、第8、第12w进行电话随访,对吸烟者的服药时间及戒烟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在25例吸烟者中,9~12W戒烟成功者12例,占48%(12/25),戒烟未成功者13例,占52%(13/25)。戒烟成功者的服药时间平均为7.23w,明显长于戒烟未成功者的4.83W(P=0.011),服药时间较长者(8—12w)戒烟成功率高=F服药时间较短者(〈8w)(P=0.027)。结论伐尼克兰戒烟有确切的效果,戒烟效果与服药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吸烟与中老年男性颈动脉斑块形成及其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原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在排除了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史、已戒烟、颈动脉超声结果为同时含有稳定与不稳定两种斑块及筛查资料不全的人群后,最终选取深圳市梅林一村等6个社区中自愿参加脑卒中筛查的736例40岁以上男性常住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大量饮酒、三酰甘油升高、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混杂因素后,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颈动脉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形成危险均显著增加(OR=1.746,95%CI 1.149~2.653,P=0.009和OR=2.308,95%CI 1.405~3.793,P=0.001);在将不同吸烟总量分级分析后发现,随吸烟总量等级升高两种斑块形成危险均显著增加,其中颈动脉稳定斑块形成危险随等级升高分别是不吸烟组的1.7倍(P=0.051)、1.9倍(P=0.016)、3.5倍(P=0.001),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危险分别是不吸烟组的1.8倍(P=0.060)、2.5倍(P=0.005)、3.3倍(P=0.010);吸烟对两种斑块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中老年男性吸烟增加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且随吸烟总量等级的增大,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随之增大,但不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贾天明  李文杰 《医学综述》2014,20(19):3612-3613
目的对来氟米特与雷公藤多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惠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S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字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来氟米特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每组29例。来氟米特组给予来氟米特片,第1周每日30 mg,分3次饭后口服;第2周后每日20 mg,分2次饭后口服。雷公藤多苷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每日60 mg,分3次饭后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VAS、BASDAI评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变化,并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来氟米特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为(5.21±0.84)分、BASDAI(5.34±0.68)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32.29±9.61)mm/h,6个月后的VAS评分为(2.45±0.13)分、BASDAI(3.19±0.27)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17.56±4.31)mm/1h;雷公藤多苷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4.11±0.79)分、BASDAI(5.41±0.67)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31.77±8.96)mm/h,6个月后的VAS评分(2.51±0.22)分、BASDAI(3.35±0.31)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值(18.91±4.29)mm/h。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氟米特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明显低于雷公藤多苷治疗组的41.3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雷公藤多苷治疗AS的临床疗效相似,但雷公藤多苷的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青年务工人员吸烟行为的发生率,探讨同伴和家庭因素对青年务工人员启动吸烟的影响和青年务工人员对吸烟以及戒烟的认知态度。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匿名式问卷调查方式,问卷由调查员当场发放并收回,对600名16~30岁青年务工人员开展关于吸烟的问卷调查,回收试卷536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总体吸烟率48.51%,男性的吸烟率高于女性的吸烟率(x^2=45.18,P〈0.005);吸烟者父母的吸烟率高于不吸烟者父母的吸烟率(x^2=24.57,P〈0.005);吸烟的青年务工人员的周围朋友吸烟的可能性较不吸烟的高(x^2=19.53,P〈0.005)。531人了解吸烟有害健康,戒烟成功者仅为9人。结论青年务工人员吸烟者众多,且对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缺乏认识,戒烟的动力不足,控烟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吸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5月对广州市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jstic回归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1593人,大学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3.98%、6.09%;吸第一口烟的行为发生在18岁以下占89.34%;平均每天吸烟量在2~5支的吸烟者比例最大,占19.32%。学校、家庭月收入、在校期间每月生活费、户籍所在地、饮酒情况、饮食习惯、家人吸烟情况、吸烟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是男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而学校、在校期间每月生活费、饮酒情况则是女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吸烟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多种.应综合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遏制烟草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背景 现今睡眠问题十分普遍,其中老年人群睡眠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有研究显示睡眠与尼古丁暴露相关,不同吸烟程度人群的睡眠质量可能呈现不同特点,但吸烟对老年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特点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分析河北省老年人群吸烟情况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探讨吸烟程度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6年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所有调查对象均完成了一般人口学资料、吸烟史、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填写等。根据吸烟指数分为不吸烟组、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比较四组的睡眠质量不同维度特点,分析吸烟指数对睡眠质量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吸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5 343例研究者,平均年龄(68.4±7.0)岁,其中不吸烟组3 973例(74.36%)、轻度吸烟组536例(10.03%)、中度吸烟组512例(9.58%)、重度吸烟组322例(9.77%)。四组老年人年龄、性别、城乡、教育水平、居住情况、医保、家庭月总收入、饮酒频率、患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老年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损害得分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城乡、教育水平、居住情况、医保、家庭月总收入、体育锻炼情况、饮酒频率、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疾病后,吸烟者相对于不吸烟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OR(95%CI)=2.452(1.738,3.461)〕;与不吸烟组相比,轻度吸烟、中度吸烟、重度吸烟的人群患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OR(95%CI)轻度吸烟=1.622(1.032,2.549),OR(95%CI)中度吸烟=2.753(1.833,4.137),OR(95%CI)重度吸烟=3.554(2.304,5.483)〕。结论 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吸烟人群睡眠障碍比不吸烟人群更为普遍。吸烟者的睡眠问题因其吸烟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吸烟指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