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于奇  刘云会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7):1354-1357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BrainLAB Kolibri navigation system)在脑深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17例脑内深部肿瘤患者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实施显微手术。术前将患者影像学信息导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导航计划,并依据肿瘤部位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设计个体化的手术切口及入路。术中对手术入路、肿瘤及其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准确定位,判断病变切除程度。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直接找到病灶并有效切除。其中全切15例,次全切2例。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或消失。结论:在脑深部肿瘤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能准确、快速定位肿瘤,清晰辨别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将手术过程中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最小化,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0例患者术前均在导航系统工作站中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制定手术计划,标记重要结构.术中在导航的引导下定位,切除肿瘤.结果:10例患者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顺利到达肿瘤部位,平均注册误差2.0 mm,肿瘤全切除7例(70%),次全切除3例(30%),术后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垂体有关激素在1~2周内恢复正常.4例出现尿崩症,经治疗2周后缓解.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肿瘤全切,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导航技术在深部神经胶质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深部神经胶质瘤且具有手术指征的30例,且这30例患者均应用了彩色超声多普勒导航技术,术前对患者进行了MRI和CT检查定位,进行开颅,暴露出硬脑膜后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深部神经胶质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大小及周围血供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放置明胶引导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路径,并实时监控、评估病灶切除情况,术后行头颅MRI和CT检查,与术前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估疗效,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未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导航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全切率。结果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的超声显像具有不同的特征,采用术中超声导航的30例患者的病变均能够准确定位,术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导航,可以明显缩短深部神经胶质瘤的手术时间及提高全切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导航可以显著缩短深部神经胶质瘤显微手术的手术操作时间,并且可以做到实时监控,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幕上脑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3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3例幕上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导航组22例,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行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21例,行传统的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导航组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和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7.3%vs. 47.6%,(90.45±11.33)分vs.(80.95±14.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幕上脑胶质瘤能准确定位肿瘤,提高患者肿瘤全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且不增加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已成功用于垂体瘤的治疗,但入路角度的微小偏差可能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本研究评价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并讨论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的优点和不足。方法:2001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科30例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确认到达鞍底的路径和解剖中线,手术切除肿瘤。回顾性分析30例病史、影像学资料、术中应用CT和/或MRI影像资料的导航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及随访资料。结果:收录的病例中肿瘤全切21例(70%),次全切除9例(30%),其中4例在随访期间复发。术中脑脊液漏3例(10%);术后一过性尿崩12例(40%),持续性尿崩1例。大部分病例术后症状改善,无神经血管并发症,没有因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使经鼻蝶手术入路定位更准确,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但MRI、CT导航在定位上各有优势和缺陷,两项技术融合使用可能成为垂体瘤导航手术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第四脑室肿瘤原发予第四脑室或自小脑蚓部突人第四脑室,易致脑干受压,手术切除有难度。本文探讨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后颅窝正中人路,骨瓣或骨窗开颅,显微镜下切除肿瘤12例。结果:肿瘤全切9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治愈10例,好转1例,1例死于继发性脑干损伤。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全切率高,可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76例脑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脑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常见于中青年患者,癫痫发作是最常见症状;行神经导航手术52例,肿瘤全部切除58例(76.3 %),次全部切除18例(23.7 %);69例随访6个月~6年,平均45个月,恢复良好49例,生活基本自理8例,死亡12例。结论 癫痫发作是脑边缘系统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神经导航显微外科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的全切率,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的优势。方法 采用颞下经幕入路神经内窥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10例,枕下入路神经内窥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2例。结果 显微镜下手术后应用神经内窥镜观察,8例均有肿瘤残留,全切10例,次全切2例,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应用神经内窥镜辅助显微手术扩大了桥小脑角区的手术视野,可以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部位,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幕上脑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3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3例幕上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导航组22例,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行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21例,行传统的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的Karnofsky功能状态 (KPS) 评分。结果导航组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和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73% vs. 476%,(9045±1133)分 vs. (8095±14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幕上脑胶质瘤能准确定位肿瘤,提高患者肿瘤全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且不增加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总结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听神经瘤的经验,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2009-04应用枕下乙状窭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听神经瘤临床资料.单侧耳后6 cm长切口.约3.0 cm×3.0 cm的骨瓣,充分释放小脑延髓池脑脊液后,在减少损伤的前提下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达31例(100%),听力保留24例(77.4%),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创伤小,骨瓣复位,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是显微切除中、小型听神经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的76例老年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结果①手术前,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JT)、白蛋白(ALB)、拟胆碱酯酶(PCHE)、前白蛋白(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观察组TBIL、ALT显著低于对照组,ALB、PCHE、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手术前,两组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胆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切除脑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对脑重要功能区的21例海绵状血管瘤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在神经导航辅助下,病灶全切除率为100%,无手术死亡,病人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明显神经功能受损表现。结论:对位于脑功能区的海绵状血管瘤,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的显微手术,可明显提高脑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FOLFOX方案)。两组患者均择期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化疗,完全缓解率为24.2%(8/33),总有效率为60.6%(20/33),疾病控制率为84.8%(28/33)。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呕吐、肝功能异常、血红蛋白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和食欲减退。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75.8%(25/33),显著高于对照组(51.5%,17/33);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2%(7/33),低于对照组(24.2%,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根治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RCAR)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接受RCAR的直肠癌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术后情况以及患者疼痛症状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38%(5/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8%(1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焦虑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实施RCAR后应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可较好地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和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94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钬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膀胱穿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进行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复发。结论采用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手术过程中做好相关的监测和护理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后同步放化疗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72例脑胶质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均于外院接受脑胶质瘤手术后于我院接受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热及血常规变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肿瘤残余体积均显著降低,观察组肿瘤缩小率为73.9%,对照组为4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52.8%和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同步放化疗可使脑胶质瘤患者生存预期得到有效改善,全身不良反应可耐受,有利于患者长期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肿瘤行瘤段截除时计划截除长度与实际截除长度的差异。方法对53例行瘤段截除的患者进行研究,骨肉瘤34例,骨巨细胞瘤5例,梭形细胞肉瘤5例,软骨肉瘤3例,骨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软组织肉瘤侵犯骨骼1例。肿瘤位于股骨下段29例,胫骨上段8例,肱骨上段7例,股骨近端5例,胫骨下段3例,肱骨远端1例。将实际截除长度与术前计划截除长度进行比较,将患者按不同部位分组,研究各组的差异大小。结果53例瘤段截除患者截除长度误差范围为-30~15 mm,95%可信区间为(2.0&#177;7.7) mm。误差在&#177;10 mm以内的40例,占75.5%,误差≤-10 mm的4例,占7.5%,误差≥10 mm的9例,占17%。股骨下段29例,误差为(2.9&#177;6.7) mm,胫骨上段8例,误差为(3.8&#177;5.1) mm,肱骨上段7例,误差为(3.6&#177;8.0) mm,股骨近端5例,误差为(-0.2&#177;6.0) mm,胫骨下段3例,误差为0 mm肱骨远端1例,误差为-30 mm。结论手术中通过找到术前设计的解剖标志及计划长度进行截骨准确性高,如果能避免引起误差的因素能使瘤段截除长度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静滴唑来膦酸4mg加局部放疗30Gy/10f/2w,对照组单纯行放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是目前治疗骨转移癌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注射液与放疗同步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至2006年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的患者34例给予榄香烯乳注射液与放疗同步治疗的临床疗效。放疗采用6MV-X电子直线加速器,DT50~56Gy,180~200cGy/次,5次/周。榄香烯乳注射液静脉滴注800mg/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总量为28g。对照组26例单纯放射治疗,治疗方法同前。结果 (1)观察组获CR4例,PR20例,有效率(CR+PR)为70.6%(24/34);对照组获CR2例,PR11例,有效率(CR+PR)为50.0%(13/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4.7%、41.2%和42.3%、1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3)治疗组榄香烯乳注射液副作用主要为发热,发生率为8.8%(3/34),两组放疗合并轻度脑水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血液学毒性轻微,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的疗效好,生存期延长,毒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HER 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41例接受过2种化疗方案后出现进展的HER 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41例,随机接受西达本胺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观察组,n=20)或安慰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对照组,n=21)。观察组:西达本胺30 mg口服,每周2次,服用2个月;第1天口服西达本胺的同时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75 mg/m2静滴,21天为1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对照组:安慰剂30 mg口服,每周2次,服用2个月;紫杉醇脂质体给药方法同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观察组获CR 5例、PR 7 例、SD 5例和PD 3例;RR为 600%,DCR为 850%;对照组获CR 3例、PR 3例、SD 5例和PD 10例;RR为 286%,DCR为 524%。观察组RR和DC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PFS为 52个月,长于对照组的 31个月(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以1~2级为主。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西达本胺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HER 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