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和建立严重精神障碍肇事肇祸倾向者的社区干预模式。方法:选取有严重精神障碍肇事肇祸危险倾向的患者68例为干预对象,并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肇事肇祸危险度评估表等级、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结果:经过1年的社区干预,患者肇事肇祸危险度评估表等级、BPRS评分及SDSS评分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采取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严重精神障碍,降低肇事肇祸危险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社区个案管理对严重精神病康复的效果。方法在中山市社区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221例患者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在入组时及实施个案管理后6、12、24个月分别对危险性、病情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以分析社区个案管理对严重精神病患者的效果。结果对社区严重精神病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后,患者的肇事肇祸危险性、病情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较入组前具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的肇事肇祸危险性降低,病情得以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提高。结论在社区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实施个案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肇事肇祸,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国贤  苏虹 《安徽医药》2020,41(9):1088-1091
目的 探讨分期分类护理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危险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庆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采用分期分类护理的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在另一个病区同期选取采用常规护理的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护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纠正有效率及危险性级别占比情况。结果 护理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纠正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肇事肇祸行为各危险级别占比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分类护理能够有效纠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降低肇事肇祸危险级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界综合干预对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性风险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对重庆市北碚区建档并居家的1 438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走访,重点抽取200例有重度肇事、肇祸行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后采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综合干预显著改善了重度肇事、肇祸行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危险性评估等级降低,肇事、肇祸行为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开展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服务时应进行综合干预。综合干预对降低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危险性、提高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特点,提出有效降低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率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司法鉴定科2016年1~6月鉴定的34例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例资料。结果 肇事肇祸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6.47%,肇事肇祸案件案发地多与居住地一致占79.41%。肇事肇祸患者鉴定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6例(76.47%),双相情感障碍3例(8.82%),其他精神障碍5例(14.71%);无刑事责任能力12例,限制刑事责任能力15例,完全刑事责任能力7例;既往存在精神疾病史29例,13例(44.83%)纳入社区管理,16例未纳入社区管理(55.17%)。结论 男性青壮年、治疗不规律、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正式工作、家庭及社会支持差的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主要肇事肇祸群体,且作案时多无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1年宜春市辖区内排查出的13026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肇事、肇祸情况统计分析,为日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查阅2011年宜春市辖区内排查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资料,对患者肇事、肇祸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危险性评估。结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肇事、肇祸发生率为83.40%。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为74.88%。危险性评估高为84.01%。结论绝大多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都有肇事、肇祸行为,应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肇事肇祸经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的住院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由本省公安机关送至海南强制医疗所治疗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肇事肇祸强制医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以男性为主,大多数患者的年龄偏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多为无业、...  相似文献   

8.
通过社区摸底调查,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对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发药等规范管理,观察社区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调查、普及精神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病情复发,减少肇事肇祸,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从而降低精神病造成的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对确诊的所有登记的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及用药、康复指导。加强社区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及时合理用药康复指导可有效控制精神病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满足社区精神病人防治的需要,提高精神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 设置精神科社区门诊,护士对社区病人提供询问评估、指导咨询、家庭干预、追踪随访等服务。结果 社区精神病人复诊率达88%以上,慢性精神病人药物维持率在85%以上,病人满意度达96.1%。结论 人性化的社区护理、指导咨询、卫生宣教等服务满足了精神病人的需要,提高了精神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病人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随访方法在重性精神病管理中效果。方法对426例参与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走访组210例和传统走访、电话随访、间接随访等多形式随访组21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药物疗效、肇祸肇事危险度、家属满意度、社会适应功能状况五项指标,药物疗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肇祸肇事等级采用重性精神病管理686-VII期项目肇祸肇事危险分级评估法评估、社会适应功能采用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AFE)评估。结果多形式随访方法在治疗依从性、药物疗效、肇祸肇事危险度、家属满意度、社会适应功能等方面都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形式随访方法对重性精神病管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在江北区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5月1日~12月31日,将社区中登记、并已建档立卡的1271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疾病分类,以社区医疗康复团队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开放式康复训练,以责任制形式制订社区康复管理工作模式,并在社区中应用。结果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对患者在自知力恢复、提高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方面有明显效果。患者肇事、肇祸率、危险分级均明显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一定提升。结论加强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管理工作对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减少肇事、肇祸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2007年开始,河北省开展了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的治疗项目,3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3年来有肇事肇祸(危险性行为)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对比分析,以探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率下降以及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有效达到患者在社区维持治疗目的,并且预防和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提出具体的管理与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4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肇事肇祸现状,并分析肇事肇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4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肇事肇祸发生1243例(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给予强制治疗的245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调查分析。方法调查和分析2017年7月1~31日广州市强制医疗所给予强制治疗的245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采集和观察精神障碍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疾病构成、救治结局情况。结果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在年龄20~40岁149例、41~60岁65例、 60岁31例,文化小学以下87例、初中69例、高中77例、大专以上12例,职业农民57例、无业者154例、工人12例,婚姻未婚189例、离婚45例、已婚11例,地区本市56例、外市189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在首次住院197例、不是首次住院48例,前驱期症状明显42例、不明显203例,起病急性119例、亚急性61例、慢性65例,临床疗效治愈49例、显效126例、有效62例、无效8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在精神分裂症134例、精神发育迟滞13例、情感障碍44例、器质性精神障碍13例、人格障碍22例、未特定的精神障碍19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救助225例(91.8%)、回归家庭15例(6.2%)、转院5例(2.0%)。结论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及疾病分型,及时干预和监测患者病情,应加强家庭、社会救助,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矫正疗法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将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予抗精神病药物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加用行为矫正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行为矫正疗法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行为的影响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农村肇事重性精神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10年9-12月收治的125例农村肇事重性精神病人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户籍、病程、入院次数、入院原因、精神疾病诊断、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合并躯体疾病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农村肇事重性精神病人入院原因以伤人毁物、骚扰他人行为具前列,分别占40.8%、40.0%;精神疾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躁狂发作占前三位,分别占57.6%、16.8%、12.8%;入院时合并低钠/低钾、贫血、营养不良、传染病及外伤者分别占20.O%、11.2%、2.4%、15.2%、13.6%;男女病人人院原因及精神疾病诊断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BPRS量表评分比较男病人比女病人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DL量表评分比较男病人比女病人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首次人院病人与复入院病人入院原因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农村肇事重性精神病人精神症状较为严重且多合并躯体疾病,需对其进行有效治疗与监管。  相似文献   

17.
蔡玉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232-233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监护干预对高危风险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对我社区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560名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康复监护干预,并对其干预前后其行为遵医行为、肇事危险程度等级、患者治疗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改善(P<0.05);对干预后患者的肇事危险程度等级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干预前后其治疗方式比较,结果显示接收了社区康复监护的患者选择社区治疗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高危风险精神病患者实施社区康复监护干预可明显提高其预后,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强制精神病患者被收治住院的原因、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防范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本市各辖区公安机关送来本科室强制医疗的42例强制医疗精神病患者,通过看守所观察记录,住院病历、和面对面询问家属、患者及护送的警察,进行既往肇事肇祸危险度分级,肇事肇祸发生的方式,地点,对象,疾病种类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42例强制医疗精神病患者既往肇事肇祸危险度分级均达到4级以上,以杀人为最多,占52.4%,文化程度低,无配偶,独自居住,无固定工作单位居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从疾病种类上看,精神分裂症居多。结论强制精神病患者因各种因素致长期住院将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应予专科护理、法制教育,心理支持,高危精神病患者的干预和治疗,如何将他们妥善安置也是当今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精神病人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社区家庭中,故而正确的家庭护理,对精神病人巩固疗效,预防复发,促进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影响精神病人社区康复的因素,并提出了社区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生活照顾以及学习和工作技能的训练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辖区内规范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选取患者进行辖区内规范化管理,建立专业管理治疗队伍实施家庭访视、药物干预治疗、社区教育,观察患者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患者病情稳定67例,基本稳定8例,不稳定1例。管理后患者症状明显好于管理前(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辖区内规范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肇事肇祸现象,降低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