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96例晚期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各维度评分及总健康评分,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健康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临终期感受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情绪及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接受肝肿瘤切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60例,根据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后对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肿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依从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后期治疗过程中治疗依从性也大幅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也间接改善了治疗效果,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Orem自护理论构建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ESCA、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ESCA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SAS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各项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Orem自护理论能更好的提高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调节患者心理状态,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后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68例肿瘤手术后焦虑、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当天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在患者出院当天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评分结果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手术后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焦式心理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术后化疗患者心境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造口术后化疗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聚焦式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的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59.9±7.7)分,对照组患者为(59.3±7.4)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7.2±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3.3±5.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56.9±7.5)分,对照组患者为(56.3±7.2)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46.2±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2.3±5.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式心理护理能缓解直肠癌造口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在肾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行肾癌切除术患者12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1)。观察组患者进行连续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健康教育及出院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适应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肾癌切除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可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状况,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调查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6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临床治疗过程中合理运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优质化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的79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远低于对照组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前列腺癌去势手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行去势手术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分别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对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6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晚期前列腺癌去势手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延续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上肢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28.4±5.7)分和(33.6±5.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四种肩关节活动度分别为(28.2±5.2)、(93.1±16.5)、(103.2±16.6)和(37.3±4.5),手指爬墙高度为(35.2±4.3)c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并有利于患者术后上肢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肿瘤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就诊的40例肿瘤患儿的71名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名家属未接受护理指导,观察组40名家属接受护理指导,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儿家属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患儿的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医院组织肿瘤康复乐园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6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放化疗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定期举办肿瘤康复乐园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及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入院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9.1±4.1)分、(42.1±5.1)分,均低于对照组(51.2±4.3)分、(57.9±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比较,观察组日常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睡眠状况、精神状况、饮食情况、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4.67±0.66)分、(4.26±0.72)分、(4.43±0.87)分、(4.42±0.77)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34±0.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1±0.49)分(P<0.05)。结论肿瘤康复乐园可缓解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情绪,对其心理状态好转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10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肿瘤内科的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并且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恶性肿瘤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同时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观察两组恶性肿瘤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激发恶性肿瘤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心理状况,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对妇科肿瘤护理病房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7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优质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SDS、SAS、SCL-9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质量满意率优于对照组(97.9%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优质化护理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护患关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早期卵巢癌患者负面情绪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98例早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给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自我效能感。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6.4±9.3)分和(36.8±10.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干预组GSES评分为(31.5±4.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早期卵巢癌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的效果,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148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静脉炎发生率、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总体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6.8%,对照组发生率为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1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策略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焦虑、抑郁的生理及心理状态,降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消化道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观察组(45例)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4例),护理结束后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HAMA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总分和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因子得分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期间,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不仅可降低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而且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79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评价量表(SDS)、焦虑评价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SS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以及总健康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通过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最终促进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