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比值在不同级别膀胱癌中的差别,探讨ADC比值在膀胱癌术前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52例,患者术前行3.0T MRI检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在工作站构建ADC图,以闭孔内肌作参比部位,分别测量肿瘤及闭孔内肌的ADC值(b =800s/mm2),计算其ADC比值,分析ADC比值与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所有病灶的平均ADC比值为0.98±0.35,其中G1组为1.12 ±0.21,G2组为0.67±0.29,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2%和85.3%,诊断临界值为0.96.低分级组的ADC比值显著高于高分级组,浅表型组的ADC比值显著高于浸润型组,病灶的ADC比值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845,P<0.05).结论 膀胱癌的ADC比值反映了病灶的组织特征,有助于膀胱癌术前评价,ADC比值的测量可作为膀胱癌术前分级诊断的指标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其中1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化疗后进行复查;另选健康志愿者10例。在3.0T磁共振上进行常规和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DWI与常规T2W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更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为(753.33±31.28)×10-3mm2/s,其中10例复查患者平均值为(1 088.32±51.28)×10-3mm2/s;化疗前后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P<0.05)。10例复查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结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 264.20±71.60)×10-3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淋巴瘤患者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DWI和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其中1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化疗后进行复查;另选健康志愿者10例.在3.0T磁共振上进行常规和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 结果 DWI与常规T2W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更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为(753.33±31.28)×10-3mm2/s,其中10例复查患者平均值为(1 088.32±51.28)×10-3 mm2/s;化疗前后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54,P<0.05).10例复查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结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 264.20±71.60)×10-3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淋巴瘤患者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0T磁共振DWI和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在恶性淋巴瘤诊断、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明确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患者40例,其中霍奇经淋巴瘤患者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3例;另选健康志愿者11例,行WB—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淋巴结ADc值,其中恶性淋巴瘤患者于化疗前、第3周期化疗后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ADC值,并进行前后比较,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结果:化疗前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平均ADC值为(0.67±0.42)×10^-3mm^2/s;行第3周期化疗后平均ADC值为(2.36±0.78)×10^-3mm^2/s;健康志愿者平均ADC值是(1.91±0.51)×10^-3mm^2/s。化疗前和第3周期化疗后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和健康志愿者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期化疗后和健康志愿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DwI和ADC值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临床分期及疗效监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56例接受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6月后的MRI及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病灶ADC值与肌瘤的体积,症状严重评分(SSS)和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评分的相关性。使用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进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病灶ADC值[(1.11±0.13)、(1.84±0.09)、(2.12±0.24),×10-3/(mm2/s)]、肌瘤体积(102±35.30、56.70±18.88、46.93±18.99,cm3),SSS(36.73±11.74、21.77±10.21、17.66±9.30)和UFS-QOL(59.05±17.48、76.54±16.50、82.46±12.3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7.837,73.589,53.976和37.606,P值均<0.05)。ADC值与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0~70岁年龄段正常汉族人颅脑各区域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变化特点,建立正常中老年人群颅脑ADC值变化趋势的基准。方法选择30例无阳性颅脑病征的正常汉族受试者,按年龄段分为3组,使用GE Medical System 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头部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测量额叶灰质、白质、壳核、丘脑及小脑感兴趣区ADC值,分析各年龄组不同区域脑组织ADC值的关系。结果同一年龄的正常中老年人不同部位的脑组织ADC值不同,其中以额叶灰质最高,其次为壳核、额叶白质与丘脑,小脑最低(均P<0.05)。不同部位脑组织左右两侧间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年龄段的正常中老年人额叶灰质、额叶白质、壳核、丘脑与小脑ADC值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部位脑组织的ADC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且40-60岁上升趋势较缓,60岁之后除小脑外,额叶灰质、额叶白质、壳核、丘脑上升趋势加快。结论正常中老年人群同一部位脑组织的ADC值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0岁之后总体上升趋势加快。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MR表观弥散系数演变规律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灶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规律,为脑梗死分期、指导治疗、判断转归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应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SE-EPI)成像序列对69例脑梗死患者共进行88次DWI和常规MRI检查。其中超急性8例次,急性期35例次,亚急性期20例次,慢性期25例次,测量各期梗死病灶平均ADC值及平均相对ADC(rADC)值,并分别测量梗死灶中心至病灶边缘的ADC值及rADC值。结果:超急性期与急性脑梗死平均ADC值及平均rADC值明显下降,亚急性期病灶平均ADC值及平均rADC值高于超急性期及急性脑梗死病灶(P〈0.05),部分亚急性晚期(10~14d)病灶平均ADC值接近于甚至稍高于健侧相对应区,出现假正常化现象。慢性期脑梗死病灶平均ADC值高于健侧相对应区,其平均ADC值、平均rADC值明显高于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脑梗死病灶(P〈0.05)。7例超急性脑梗死及26例急性期脑梗死灶内的ADC值、rADC值不均匀的,病灶中心区ADC值和rADC值最低,从中心往外逐渐升高呈“梯度征”,15例亚急性期脑梗死ADC值、rADC值呈现与超急性期及急性期相反的“梯度征”,即病灶中心区ADC值和rADC值最高,从中心往外逐渐降低。结论:脑梗死病灶ADC值,rADC值在时间及空间上均有一定的演变规律及相应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将脑梗死病灶ADC值、rADC值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结合起来并加以应用,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判断脑梗死病灶期龄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脑内不同病变周围水肿区性质鉴别的价值。方法对脑转移瘤30例、脑胶质瘤26例(其中病理Ⅲ~Ⅳ级21例)、脑脓肿20例病人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部分同时行增强MRI检查。所有病人脑内病变周围水肿区最大长度≥10mm,按水肿距病变的远近将其平均分成近侧水肿区和远侧水肿区,分别测其ADC值;同时测量对侧对应正常脑白质区ADC值,计算近、远侧水肿区相对ADC(rADC)值。结果脑转移瘤近侧水肿区rADC值明显高于脑胶质瘤、脑脓肿周围近侧水肿区,差异有显著性(F=3.12,P0.05);三者远侧水肿区rADC值差异无显著性(F=1.36,P0.05)。脑转移瘤周围近侧水肿区rADC值明显高于远侧rADC值,差异有显著性(t=2.068,P0.05);脑胶质瘤周围近、远侧水肿区rADC值分别与脑脓肿周围近、远侧水肿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8、1.302,P0.05);脑胶质瘤与脑脓肿周围近、远侧水肿区的rADC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5、-0.433,P0.05)。结论 rADC值在脑胶质瘤、脑转移瘤及脑脓肿周围水肿区性质判定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姜黄维  钱琦金  平林敏 《浙江医学》2017,39(11):897-89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价值。方法61例AS患者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分为活动组37例、稳定组24例,利用DWI测定骶髂关节、L5椎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活动组ADC、rADC均低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ADC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DWI测定的ADC值能定量评估AS的临床分期,并评价AS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值(ADC)与骨盆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瘤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髂骨骨髓穿刺检测骨髓瘤细胞比例,并于穿刺后行骨盆MRI检查,测量相应穿刺点的ADC值。结果 11例骨盆MM患者16个穿刺点,其中骨髓瘤细胞百分比正常的穿刺点5个,其ADC值为(510±268)×10^-6mm2/s,余11个异常穿刺点的ADC值为(985±377)×10^-6mm^2/s,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次穿刺测量的骨髓瘤细胞百分比与ADC值间的变化具有相关性(γ=0.32)。结论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值可无创性评价骨盆MM骨髓瘤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和疗效,可作为MM的优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值(ADC)用于腰椎间盘退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50例腰痛患者进行腰椎MRI常规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测量每个腰椎间盘平均ADC值,分析腰椎间盘平均ADC值与退变分级、解剖部位的相关性。结果不同退变分级腰椎间盘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退变分级越高,其平均ADC值越低;相同退变分级不同解剖部位腰椎间盘平均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H=36.71、11.51、21.32,P<0.05或0.01),解剖部位与II~IV级ADC值呈正相关(r=0.41、0.40、0.55,均P<0.01),越接近足侧腰椎间盘其平均ADC值则越高。结论MRIADC值能够定量评估椎间盘退变,间接反映退变椎间盘微观结构的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4例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肿大(短径≥0.5 cm)的初诊患者,均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肿大淋巴结以及宫颈癌原发灶的ADC值,并计算出相应的rADC值(淋巴结ADC/癌灶ADC),参照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及rADC值.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以及rADC值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 44例宫颈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63枚、非转移性淋巴结35枚,转移性淋巴结ADC值、rADC值均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812,诊断阈值为0.997×10-3 mm2/s,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13%、71.43%;r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695,诊断阈值为1.16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3.49%、77.14%.结论 ADC值和rADC值均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rADC值的诊断效能并未优于ADC值.  相似文献   

13.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与MRI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与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及CT表现.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72 h内接受CT与MR检查.MRI采用自旋回波T1WI、T2WI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CT采用常规程序扫描.结果DAI在CT影像上可见弥漫性脑肿胀,皮层下及脑深部小出血灶,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在MRI可见弥漫性脑肿胀,单发或多发的脑白质小灶性损伤,多数病灶为非出血性,脑干和胼胝体病灶多见于重度头部损伤患者.46例患者中,MRI共检出184个病灶,CT仅检出30个病灶,两者差异显著(P<0.01).MRI对脑内非出血性病灶及脑干、胼胝体病灶的敏感性明显优于CT(P<0.01).结论 CT及MRI为DAI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影像学依据,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渗透性参数Ktrans值、ve值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的ADC值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高级别脑胶质瘤(HGG)和1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LGG)患者的磁共振资料,所用序列包括常规平扫、DWI和动态对比增强扫描LAVA序列,分别测量肿瘤感兴趣区域(ROI)DCE-MRI的渗透性参数Ktrans值、ve值和DWI的tADC值、rADC值。t检验比较HGG和LGG两组间参数的统计学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Ktrans值、Ve值、tADC值、rADC值的最佳阈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和AUC。结果HGGKtrans值、ve值均高于L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HGGtADC值、rADC值均明显低于L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e值诊断HGG的AUC最大为0.906,取ve值最佳阈值0.142,对诊断HGG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1.7%。结论DCE-MRI渗透性参数及DWI的ADC值均有助于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但ve值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庾建英  刘继新  朱沂  蒋杰 《西部医学》2011,23(4):635-637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之表观扩散系数(ADC)对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发病一周以内行临床及磁共振DWI检查确诊为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患者,于二周后复查磁共振DWI检查。结果发病一周内,一侧枕叶和一侧小脑梗死的核心、梗死的边缘和其对侧镜像区ADC值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干梗死的核心ADC值和其梗死边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周后复查DWI检查,梗死的核心ADC值和其边缘及镜像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死的边缘和镜像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侧枕叶梗死者有8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小脑梗死者有6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脑干梗死者有13例DWI高信号范围较前缩小。结论 ADC值是一种客观的评价脑缺血的方法,其定量分析有助于判断缺血的程度及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磁共振扫描及DTI对22例TBI患者(伤后1~7 d)和1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查.行DTI图像后处理得到不同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包括两侧内囊膝和后肢、胼胝体膝和压部的FA值.比较两组相同ROI的FA值,并比较TBI组患侧与健侧对称ROI的FA值.对TBI组FA值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I组各ROI的FA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侧对称ROI比较,TBI组患侧的FA值明显降低(P<0.01);TBI组各部位的FA值与GCS无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DTI技术对白质纤维损伤较为敏感,能准确定量分析损伤程度,可为临床TBI患者的早期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静  李建蓉  杨染  刘国庆  温云 《西部医学》2020,32(4):602-606
目的 探讨MRI成像数据及生物标志物检测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确诊的76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RI检查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MRI阴性组(n=30),创伤性出血组(TH组,n=26)及创伤性微血管损伤组(TVI组,n=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测量分别测量血浆中vWF、cFn、pNF-H水平,根据病变的数量、大小和位置对GRE、FLAIR、DWI和SWI阳性结果进行扫描评分,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 MRI阴性组GOS评分>3分患者显著多于TH组、TVI组患者(P<0.05)。损伤后≤48 h,TVI组患者vWF水平较MRI阴性组、TH组显著降低, pNF-H水平较MRI阴性组、TH组显著升高(均P<0.05)。损伤后>48 h,TH组患者vWF水平较MRI阴性组、TVI组显著升高(P<0.05);TVI组患者cFn、pNF-H水平较MRI阴性组、TH组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Hosmer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当将损伤后<48 h测量的vWF、cFn和pN- H水平添加到预测模型中时,预测预后良好的准确性从57%~60%增加到77%~81%。 结论 TBI患者损伤后血浆中vWF、cFn等水平变化显著,MRI成像数据及生物标志物检测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磁共振扫描及DTI对22例TBI患者(伤后1~7 d)和1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查。行DTI图像后处理得到不同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包括两侧内囊膝和后肢、胼胝体膝和压部的FA值。比较两组相同ROI的FA值,并比较TBI组患侧与健侧对称ROI的FA值。对TBI组FA值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I组各ROI的FA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侧对称ROI比较,TBI组患侧的FA值明显降低(P<0.01);TBI组各部位的FA值与GCS无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DTI技术对白质纤维损伤较为敏感,能准确定量分析损伤程度,可为临床TBI患者的早期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析超急性、急性期、亚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半暗带的范围和演变过程。方法测量38例(超急性期10例、急性期16例、亚急性期12例)脑梗死患者梗死灶中央区、边缘区、周围区平均ADC值,计算相对ADC(rADC)值。对不同分期、不同区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缺血灶平均ADC值(3.83±0.89)×10^-4mm。/s、(4.92±0.18)×10^-4mm^2/s,明显低于对侧正常区域(8.29±0.54)×10^-4mm^2/s、(7.86±0.63)×10^-4mm^2/s(P〈0.05),而亚急性期病灶区与对侧正常区域无明显差异(P〉0.05)。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病变中央区rADC值减低最明显,病变外周区(边缘区和周围区)rADC值下降少于中央区,从梗死中心到周围rADC呈阶梯状升高。结论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缺血灶周边区存在缺血半暗带;DWI结合ADC能快速准确诊断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判断缺血半暗带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