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灾难后心理创伤是临床心理学领域和精神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灾难后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ASD预测PTSD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回顾了ASD诊断预测PTSD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综述了ASD各种症状(分离、再体验、回避、唤起水平增高症状)对PTSD的预测作用,以及认知模式和叙事特点等因素对PTSD的预测作用。总之,作者认为,以ASD诊断和ASD各种症状预测PTSD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和救援人员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即个体再度体验创伤,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心理干预,如暴露治疗、焦虑管理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研究发现这些技术可以一定程度地预防疾病、缓解症状、减少疾病、阻止迁延。  相似文献   

3.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异乎寻常的痛苦事件引发的精神障碍。其特点是时过境迁后有关的痛苦仍然驱之不去,持续回避与事件相关的刺激,并长期处于警觉状态犤1犦。某中专学校1名学生自杀身亡后,给同班同学以强烈的心理冲击,许多学生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我们在这名学生自杀后的第3周,对其所在班级进行了SCL-90和EPQ测评犤2犦,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对自杀学生所在的班级进行整班测评。该班入校查体时44人,其中男10人,女34人;年龄16~19岁,平均年龄17.56±1.82。1.2方法用SCL-90评定心理卫生状况,用EPQ(龚耀先修订)测查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为预防和治疗白血病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维护和提高白血病患儿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TSD—SS)对白血病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状况进行调查,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与一般疾病患儿的差异。结果:白血病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为23.6%,PTSD—SS总分及其5个维度包括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和社会功能受损与一般疾病患儿比较,差异有统,(P〈0.01)计学意义。白血病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受性别、家庭收入及负债状况的影响。结论:白血病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较高,疾病对患儿造成较大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96例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研究组),同期抽取某部100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测定,并将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TAS总分和因子Ⅰ、Ⅱ、Ⅲ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因子Ⅳ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个性特征与述情障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研究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TAS总分、TAS-Ⅰ、TAS-Ⅱ及TAS-Ⅲ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及焦虑与TAS-Ⅳ呈负相关(P<0.05)。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存在严重述情障碍,且与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2016年1~4月在成都市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103例尿毒症患者的PTSD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尿毒症患者PTSD-SS的平均得分为(34.29±15.31)分,其中,阳性症状者(≥50分)19例(占18.4%);病程≤2年PTSD发生率为14.5%,病程>2年PTSD发生率为24.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医保类型是尿毒症患者PTSD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对于尿毒症患者存在的PTSD危险因素,低学历和无医保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陆航部队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某陆航团整群抽样,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4版)所提供的创伤后应激量表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军人版)进行调查。结果:陆航官兵的PTSD发病率为7.1%,空勤人员的发病率为9.5%,地勤人员的发病率为6.8%。应激源依次为近亲属去世、受到处分、军事行动。PTSD检查量表评分≥42者诊断符合率为71.1%。结论:陆航团PTSD的患病率远高于既往的流行病调查结果(4.86‰),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大范围的调查。遭遇负性事件在PTSD的发生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飞  周增庆  谭庆荣 《医学争鸣》2009,30(7):670-672
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高,多为慢性,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已取得明显进展,而有关其预防方面却进展缓慢且存在较大争议.我们首先总结了目前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预防方面的临床研究;其次是根据目前的研究证据,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提供一些建议;最后展望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预防方面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创伤后成长之间关联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6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问卷对患者开展调查。分析患者量表及问卷得分情况;比较不同特征患者量表及问卷得分;分析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之间关联性;比较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2个月时量表及问卷得分。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创伤后成长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生活的欣赏、精神改变、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及与他人的关系与回避、再体验评分均为负相关(P<0.05)。出院后2个月时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得分低于出院时,创伤后成长得分高于出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同创伤后成长存在明显相关性,创伤后成长能力越强,应激障碍症状则恢复越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震暴露因素对汶川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地震暴露因素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中文版(C-PTGI)和事件影响量表(IES-R)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4所中学共1526位学生进行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IES在所有8个暴露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5~89.10, P<0.05),暴露程度高者[(26.68±14.66)分,(26.80±15.56)分,(27.83±14.62)分,(29.02±15.36)分,(27.77±15.74)分,(26.74±15.63)分,(25.43±14.32)分,(29.51±14.36)分]得分显著高于暴露程度低的学生[(22.84±13.96)分,(23.98±13.99)分,(23.63±14.21)分,(23.53±13.96)分,(23.64±13.83)分,(24.24±14.15)分,(21.27±14.35)分,(17.54±13.34)分]。 PTGI仅在目睹受伤、好友伤亡两个暴露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82, P=0.001;F=6.23, P=0.013)。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年级、震时恐惧、至亲丧生、目睹受伤、好友伤亡五个因素对IES影响显著(ΔR 2=0.141),其中震时恐惧影响最大;PTG仅与目睹受伤有微弱关系(ΔR 2=0.007)。结论暴露因素对四年后灾区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有预测作用,其中震时恐惧感是最主要因素;暴露因素对创伤后成长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汶川地震5个月后青少年群体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PCL-C)中文版在地震发生5个月后对灾区56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1)以满足DSM-Ⅳ所规定的PTSD症状为标准,结果发现符合PTSD诊断的有85例,占总数的15.18%;(2)受灾青少年中表现最多的PTSD症状为"再体验"症状群中的"想起此事,内心就非常痛苦"和"高警觉"症状群中的"容易被突然的声音或动作吓得心惊肉跳",出现概率分别为50.71%和51.43%;(3)在PCL总分及3个因子得分上的性别主效应不显著(P>0.05),性别与年级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P>0.05),但年级的主效应显著(P<0.05).事后检验显示9年级[总分(40.24±10.37)分,再体验(12.48± 3.84)分,回避(15.30±4.93)分,过度唤起(12.46±3.83)分]学生得分上均高于7年级[总分(36.12± 13.41)分,再体验(11.42±4.70)分,回避(13.63±5.75)分,过度唤起(11.07±4.38)分]和8年级[总分(34.29±11.59)分,再体验(10.72±4.00)分,回避(12.95±4.98)分,过度唤起(10.62±4.13)分],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4)满足"再体验""回避""高警觉"部分诊断标准的人数和比例分别为287人、166人、218和51.25%、29.64%、38.93%.以PCL 50分为划界分确定的人数为84人,占15%.结论 PTSD的发生率为15.18%,符合"再体验"诊断标准的人数和比例最大,超过50%.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among adolescence from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Methods Five hundred and six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urvived from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 were investigated with civilian version of the PTSD checklist (PCL-C). Results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PTSD of the DSM-Ⅳ, there were 85 persons met the criterion, about 15.18% of the entire, no differe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P>0.05) ;secondly, the most occurred symptoms were "emotional reactivity to trauma cues" (50.71%) and "exaggerated startle response" (51.43%) from re-experi-ence and hyper-arousal,respectively;thirdly,the two-way ANOVA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no main effects of gen-der and gender × grades on scores of PCL(P>0.05), but the grades difference were significant(P<0.05). Post hoe tests revealed the scores of grade 9 [total 40.24±10.37, re-experience 12.48±3.84, avoidance 15.30±4.93, hyper-arousal 12.46±3.83 ] higher than that of grade 7 [total 36.12±13.41, re-experience 11.42±4.70, avoid-ante 13.63±5.75, hyper-arousal 11.07±4.38 ] and grade 8 [total 34.29±11.59, re-experience 10.72±4.00, avoidance 12.95±4.98, hyper-arousai 10.62±4.13] with statistie significant (P<0.05) ;finally, the numbers and rates of partial PTSD were "re-experience" 287 (51.25 % ),"avoidance" 166 (29.64%), "hyper-arousal" 218 (38.9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re are 15.18% of the current sample met the standards of PTSD of the DSM-Ⅳ. The most partial PTSD symptom was "re-experience" with a rate of 51.25%.  相似文献   

14.
何林海  胡娟  陈梅芝 《海南医学》2011,22(15):88-89
目的了解企业社区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现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方法对1342名中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对其心理障碍者进行早期干预。结果企业社区中学生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恐怖的发生率较高,干预有效率为82.43%,以上因子评分在干预前、后及与国内青年常模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企业社区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早期干预有利于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避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于2011年6月,选取汶川地震灾区便于调查的两所中学,随机选取20个班级共1123名初中生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反应指数修改版、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调查.结果 女生相比男生有较高的的抑郁[女(14.72 ±5.49)分,男(13.08 ±5.83)分]、焦虑得分[女(31.54 ±15.43)分,男(27.03±17.09)分];少数民族学生相比汉族学生有较高的PTGI[少数民族(59.97 ±14.06)分,汉族(57.71±15.06)分]、PTSD[(22.05±12.12)分,(19.42±12.78)分]、焦虑得分[(30.36±16.35)分,(28.01±16.39)分];父亲受教育程度高(高中及以上)的学生比父亲受教育程度低(初中、小学及以下)的学生抑郁得分低、PTGI得分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PTGI总分与PTSD总分、麻木与回避、高警觉维度得分、抑郁得分、学校回避维度得分负相关(r=-0.074,-0.091,-0.075,-0.360,-0.088,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抑郁量表得分与PTG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负相关(β=-0.365,-0.332,-0.332,-0.315,-0.284,均P<0.05).结论 青少年的抑郁症状与创伤后成长具有负性关系,不利于创伤后成长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桂林地区1159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5):453-45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珍珠养心安神汤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评分及细胞因子和相关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至2016年5月在海南省两家医院中医门诊就诊且年龄在30~60岁的55例PTSD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及心理疗法等综合治疗3个月,观察组再加服自拟中药珍珠养心安神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和PTSS评分及不同时间点细胞因子和相关代谢产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PTSD-SS评分为(63.24±6.16)分、(65.64±7.02)分,HAMD得分为(30.24±2.05)分、(29.28±1.97)分,治疗前两组患者PTSD-SS评分和HAMD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PTSD-SS评分为(31.40±4.29)分、(28.32±4.18)分,HAMD得分为(13.08±2.30)分、(11.72±2.13)分,治疗后两组患者PTSD-SS评分和HAMD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浆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清丙二醛(MDA)、去甲肾上腺素(NE)、一氧化氮(NO)、人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 珍珠养心安神汤可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PTSD症状,对PTSD患者的细胞因子及相关代谢产物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伤害流行病学特点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初中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初中生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山东省利津县初中生进行了8种伤害(车祸,中毒,跌落伤,烧、烫伤,电击伤,钝/锐器伤,动物昆虫叮咬伤,溺水)的调查研究。结果:8种伤害年发生率按人数计为486.4‰,按发生次数计为645.5‰;年发生率位居前三位的为跌落伤、车祸伤和钝/锐器伤;男生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P<0.001),男、女生伤害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有跌落伤、电击伤、钝/锐器伤、动物昆虫叮咬伤和溺水;受伤部位主要为四肢,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和学校,多为自己和同学所致。结论:对初中生应加强伤害的预防知识教育和防护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性别差异及干预方法。方法选择两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初、高中学生8个班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调查男女生心理问题的性别差异并针对问题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6%(22/230)与16.1%(39/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SCL-90中女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P〈0.05);分组后干预组干预前女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偏高,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敌对、偏执因子分偏高,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男女生各因子分均降低,除外女生抑郁因子分偏高,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均无差异。结论对中学生心理问题早期综合干预,并注重心理活动的性别差异,对改善心理卫生状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高中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代高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状况。方法采用信赖他人量表和自编的高中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对302名高二年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与本班同学关系满意的为99. 67%,与本班异性同学关系满意的为92. 05%,认为与异性同学关系要好的为38. 74%;人际交往的广度多集中于同校、同年级段同学、以前的初中同学, 40%以上的学生认为遇事与父母或同学商量;认为主要人际关系依次为:与同学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其他人际关系等。结论高中学生人际信赖程度存在一定问题,应进行人际交往心理教育,加强人际技巧训练,从而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