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目的探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与西酞普兰疗效的关联性。方法 78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MDD)应用西酞普兰(剂量范围20~60mg/d)治疗6周后,运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抗抑郁治疗疗效;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和直接测序鉴定BDN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7124442和rs6265的基因型;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这2个位点基因型与西酞普兰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⑴治疗6周末时,治愈组与未治愈组BDNF rs7124442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愈组TT频率78.1,未治愈组TT频率21.9,χ2=5.422,连续性校正,P=0.020),即不含等位基因C(TT基因型)患者个体治愈率高于含有等位基因C(CC+CT基因型)个体(OR值=4.76,95%CI=2.15-9.24);⑵西酞普兰治疗1、2、4、6周随访,BDNF rs7124442和rs6265基因型各组间HAMD总分的变化趋势,没有统计学的显著性(P=0.254,P=0.081)。结论初步探索发现BDNF rs7124442的等位基因C可能是中国汉族MDD患者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疗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rs6265与抑郁障碍患者焦虑症状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458例抑郁障碍患者BDNF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症状及严重程度;采用数量性状分析比较不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间患者的焦虑症状是否有差异.结果 ①未发现抑郁障碍患者BDNF基因rs6265多态性与HAMA总分有关(等位基因:X2=1.947,P=0.163;基因型:X2=2.184,P=0.336).②rs6265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精神性焦虑因子及焦虑心境有关(X2=4.908,P=0.027;X2=4.312,P=0.038).③未发现re6265多态性与躯体性焦虑因子及其他条目有关(P>0.05).结论 BDNF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抑郁障碍的焦虑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中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与重症抑郁发作(MDD)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设立病例组(汉族MDD患者,n=346)和对照组(汉族正常人,n=347);根据对治疗的反应,病例组患者再分为难治性抑郁症组(TRD组,n=72)和非TRD组(NTRD组,n=274)。通过Taqm 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TPH-2基因的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病例组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男性TRD组与男性NTRD组SNPs 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男性患者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的多态可能可用于预测对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9-420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rs6265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rs4680的多态性与广西壮族散发性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使用PCR-RFLP法对112例壮族散发性PD患者的rs6265和rs4680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156例健康壮族老年人比较,分析这两个多态与PD的相关性。结果:除PD早发亚组rs6265基因型GG的频率高于同年龄段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位点A等位基因罹患PD的风险与正常人群无异,OR分别为1.212(P=0.572)和0.985(P=0.427)。结论:rs6265和rs4680与广西壮族散发性PD的遗传易感缺乏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酶(MEK)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MEK基因与抑郁症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集抑郁症患者(n=425)和健康对照者(n=404)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MEK1基因(rs1549854和rs4255740位点)和MEK2基因(rs7258366和rs12459484位点)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①抑郁症组和对照组在rs1549854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受试者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MEK1和MEK2基因的2个位点分别进行基因型联合分析和疾病风险度分析,发现抑郁症组中rs1549854 AA-rs4255740 CC和rs7258366 AA-rs12459484 GG的联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后者危险度最高(OR=2.175,P〈0.01);而抑郁症组中rs1549854 CC-rs4255740 CT和rs7258366 GG-rs12459484 GG联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后者危险度最低(OR=0.132,P〈0.01)。结论①MEK1基因的rs1549854位点可能参与了抑郁症尤其是女性抑郁症的发病。②MEK1/2基因的rs1549854 AA-rs4255740 CC和rs7258366 AA-rs12459484 GG联合基因型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子,而rs1549854 CC-rs4255740 CT和rs7258366 GG-rs12459484GG联合基因型可能是抑郁症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选取207例URSA患者和144例健康妊娠妇女进行研究。通过PCR联合DNA测序技术分析两组人群IL-18基因rs187238(-137G/C)、rs360718(-119A/C)、rs360717(-105G/A)位点多态性分布情况。 结果:URSA组rs187238(-137G/C)位点GG、GC+CC 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7.3%、22.7%,与对照组GG、GC+CC 基因型分布频率(95.8%、4.2%)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67, P<0.001) ;URSA组rs187238(-137G/C)位点C 等位基因频率为13.04%, 与对照组C 等位基因频率2.1%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6.102,P <0.001) ;等位基因频率相对风险率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其自然流产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7.050倍(OR=7.050,95%CI: 2.990 ~16.622) 。rs360718、rs360717位点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97、0.858,P=0.221、0.354);两组间rs360718、rs360717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IL-18基因启动子rs187238(-137G/C)位点GC+CC基因型可能是复发性流产易感基因型, C等位基因可能是URSA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IL-18 基因rs360718、rs360717 位点多态性与URSA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BRIP1)功能区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采集无亲缘关系宫颈癌患者309例(病例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15名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5个SNP的基因型,采用SPSS11.5及Haploview4.2软件分析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宫颈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BRIP1基因rs4986764(外显子18)及rs7213430(3'非翻译区)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rs4986764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6,OR=1.294,95%=1.017-1.647);宫颈癌组 rs7213430位点 A 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OR=1.435,95%CI=1.133-1.818)。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一个单倍型(rs11079454-rs7213430-rs4986763)高度连锁(D'〉0.9),宫颈癌组T-A-C单倍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结论 BRIP1基因功能区rs4986764及rs7213430 SNP位点可能与宫颈癌有关,携带有rs4986764 C等位基因及rs7213430 A等位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患宫颈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中β-链蛋白基因(CTNNB1)rs4135385位点、轴蛋白基因(AXIN2)rs11079571位点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基因(SFRP1)rs7832767位点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发病风险和治疗效果的关系,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7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在治疗前抽取骨髓液1~1.5 mL, 401例健康对照(对照组)抽取静脉血2.0 mL,提取总DNA,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RM)方法进行CTNNB1 rs4135385、AXIN2 rs11079571、SFRP1 rs7832767基因分型,并通过卡方检验分析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统计不同基因型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的差异。结果 CTNNB1 rs4135385、SFRP1 rs783276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AML、ALL患者组与对照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XIN2 rs11079571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相对于G等位基因个体,发生急性粒单核/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4/5)的发病风险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OR=0.677,95%CI:0.439~0.930)。此外,在AML-M 4/5患者中,AA基因型患者相对于AG和GG基因型患者有较高的血小板总数(P=0.040),且诱导化疗CR率最高(P=0.040)。结论 在AML-M4/5中AXIN2 rs11079571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携带A等位基因患者伴有较高外周血小板总数和诱导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L-1β和DVWA基因3个SNP位点多态性与大骨节病的关联关系.方法 选取大骨节病病区的105例大骨节病患者和98例健康人群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提取研究群体外周血基因组DNA,用限制性核酸酶切方法对所选两基因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相应人群中3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单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单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rs16944(IL-1β)位点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人群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8,P<0.001),该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5.683,P=0.0171).rs4685241和rs1143627在基因型频率、单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重构分析中两组人群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s16944(IL-1β)与大骨节病存在相关性,可能是大骨节病的致病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J)分别对73例抑郁症患者和71例正常人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根据MoCA-BJ得分,将抑郁症患者划分为伴认知功能障碍组,共36例;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共3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BDNF水平.结果 抑郁症患者MoCA总分、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功能、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功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9.3%;伴认知障碍组[(12.08±7.08) ng/ml]与不伴认知障碍组[(12.22±7.93) ng/ml]的血清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6.55 ±7.47) ng/ml,P<0.01],血清BDNF水平与抑郁症患者各认知域功能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累及视空间、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力、定向力等多个认知领域.血清BD-NF水平与抑郁症关系密切,但与抑郁症认知功能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测序BDNF基因的66氨基酸外显子rs6265(G/A)多态性,比较颞叶癫癎患者、正常对照组患者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80例颞叶癫癎患者,AA、GG和GA型分别为24例(30%)、28例(35%)、28例(35%);80名正常人中AA、GG和GA型分别为26例(32.5%)、20例(25%)、34例(42.5%),两组间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尚未发现颞叶癫癎与BDNF基因rs6265(G/A)多态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的关联性.方法 以228例双相障碍患者和362名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通过TaqMan探针单核甘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型技术对BDNF基因及基因上游10 kb 区域的标签SNP rs6265和rs11030101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及联合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 双相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的SNP rs6265和rs11030101基因型、等位基因及联合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分层、不同临床类型以及不同发病年龄的双相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的基因型、联合基因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未发现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SNP rs6265和rs11030101与双相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启动子区196位点Val66Met基因(rs6265)多态性与强迫症(OC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图书馆(CBM)、CNKI数据库(~2011年8月)文献,收集BDNF Val66Met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5.1和STATA 11.0对效应量OR值进行分析。结果:最终有5个研究纳入本研究,共计有989例强迫症患者和1 528例对照者。总研究人群rs6265基因Met:Val的OR=1.19(95%CI:1.03~1.38,P=0.02),Met/Met:Val/Val基因型的OR=1.56(95%CI:1.07~2.27,P=0.02),Met/Met:Val/Val+Val/Met的OR=1.48(95%CI:1.04~2.10,P=0.03)。结论:本Meta分析显示,rs6265 Met/Met基因型及Met等位基因与OCD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Met等位基因的患者罹患OCD的风险增加。但因纳入文献偏少,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相关研究对此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γ-谷氨酰基羧化酶(Gamma-glutamyl carboxylase,GGCX)基因多态位点在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差异。方法采用标准酚-氯仿法提取新疆地区哈萨克、汉族各305例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 GGCX的2个单核苷酸位点(rs11676382和 rs6751560)进行基因多态性监测,计算其基因型,并比较2个民族人群中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结果 rs11676382基因型CC、CG和 GG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分别有66例(21.64%)、233例(76.39%)和6例(1.97%),C 和 G 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9.84%和83.50%;在汉族人群中分别有209例(68.30%)、93例(30.39%)和4例(1.31%),C和 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40.16%和16.50%。rs6751560基因型 AA、AG和 GG在哈萨克族人群中分别有2例(0.66%)、11例(3.61%)和292例(95.74%),A和 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2.46%和97.54%;在汉族人群中AA、AG和GG分别有4例(1.31%)、3例(0.98%)和298例(97.70%),A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1.80%和98.20%;哈萨克族人群与汉族人群 rs11676382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χ2=134.9,P <0.01),显性模型CC与CG+GG、隐性模型GG与CC+CG、附加模型CG与CC+GG之间比较显示,显性模型和附加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和129.9,P <0.01),等位基因 C与 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 <0.01)。rs11676382位点隐性模型和 rs675156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地区哈萨克族与汉族人群 rs11676382位点均以CC和CG基因型比较常见,C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比G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高;CC基因型是保护因素,而 CG基因型是危险因素,GG基因型既不是保护因素,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receptorsubstrate-1,IRS-1)基因rsl07853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resistance,c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人选2012年4月-2013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住院患者325例,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20μmol/L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诱导的残余血小板聚集率(residualplateletagglutination,RPA),当RPA≥70%时定义为cR。所有人选患者根据RPA分为cR组(n=i42)和非氯吡格雷抵抗(NCR)组(n=183)。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直接测序法测定IRS-1基因rsl078533位点在CR组和NCR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IRS-1基因rs1078533多态位点在CR组和NCR组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三种基因型(AA、AC和CC)在两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4%、16.8%、81.8%和1.6%、19.8%、7g.6%。基因型(AA、AC和CC)及等位基因(A和C)分布频率在cR组和NCR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786,P=0.524)。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和高血压等冠心病和糖尿病易患因素后,IRS一1基因rsl078533单核苷酸多态性仍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R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IRS-1基因rs107853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R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宁波地区儿童哮喘与ORMDL3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对150例哮喘息儿(哮喘组)ORMDL3基因多态性进行观察,并与150名正常对照儿童(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哮喘组和对照组ORMDL3基因rs11650680位点3种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分别为68%、24%、8%和57%、2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37),此位点C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80%、20%和7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05);哮喘组和对照组ORMDL3基因rs4378650位点各基因型(CC、CT、TT)频率分别为59%、27%、14%和53%、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4,P=0.020),此位点C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73%、27%和6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4,P=0.010)。结论0RMDL3基因多态性与宁波地区儿童哮喘患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常绍鸿  栾斌  张卫星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8):2222-2226
目的 探讨新乡市汉族早产儿脐带血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基因的多态性,并研究这种多态性与早产儿主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出生的≤34周的早产儿231例为研究对象,母亲分娩时取脐带血,测定eNOS基因3个位点rs2070744、rs1799983和rs6172200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记录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eNOS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主要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rs2070744 C、rs1799983 T和rs61722009 a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145、0.188和0.159。与Ensembl数据库中已知研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5,P=0.646;χ2=3.541,P=0.173)。单因素分析结果示rs2070744 TC+CC基因型和rs1799983 GT+TT基因型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关(crude OR=0.370、0.484,P=0.003、0.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rs2070744 TC+CC基因型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75,P=0.020);rs61722009 aa+ab基因型和rs1799983 GT+TT基因型同时存在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Ⅲ~Ⅴ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61,P=0.041)。结论 eNOS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有关,脐带血测定早产儿eNOS基因多态性有助于评估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辽宁地区汉族人群BDNF基因的3个SNP位点:rs6265、rs11030104和rs10835210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100名辽宁地区汉族人BDNF基因内3个SNPs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进行检测,并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SNP等位基因频率rs6265:A 47.0%,G 53.0%;rs11030104 A 54.5%,G 45.5%和rs10835210 A 32.0%,C 68.0%,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SNPs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rs6265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欧洲人群相比存在明显差异,rs11030104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日本和欧洲人群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BDNF基因内的3个SNP在辽宁地区汉族人群中均有多态性,与其他人群相比,多态性分布具有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