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洗涤式自体血回输能明显减少异体血输入量和各种输血性疾病的发生,该技术目前已被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鉴于自体血回输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生理盐水进行洗涤,而生理盐水中的Cl-浓度明显高于机体细胞外液[1],大量输入浓缩红细胞悬液[2]是否有造成机体高氯性酸中毒可能?为此笔者观察了60例自体血回输量超过1500毫升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普遍应用于临床,但血源不足成为一个突出矛盾,同时因输血而引起的疾病传播、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免疫反应等并发症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病人自己的血进行输血治疗——即自体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早在1818年Blundell就曾为1例产后大出血的妇女回输了收集的自身血液而获得了成功。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第4代红细胞回收仪-Haemonetics Cell Saver的问世,自体血回输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相当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然而,根据美国CDC的统计,1998—2000年间全美共有34例病人因自体血回输造成严重细菌感染,其中9例病人最终死亡。因此,明确有细菌污染的手术中,由于可能引起人为的细菌传播而导致败血症,自体血回输一直被视为禁忌。究竟现今的术中自体血回输(intraoperative autotransfusion,IOAT)技术能否有效地清除污染血液中的细菌,以及采取何种方法来实现,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术中自体出血回输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安全渡过手术期 ,术中出血多于80 0ml者应该输血 ,以保证体内血液的扩容、灌注、携氧。然而输异体血有血源有限、传播疾病、输血反应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常采用贮存式自身输血、稀释式自身输血、回收式自身输血三种方式。术中自体出血回输 (intraopertionauto transfusion ,IAT)属于回收式自身输血。自 1998年 10月到 1999年 12月我们在脊柱外科手术应用此方法 15例 ,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2例 ,年龄 2 4~ 6 5岁 ,平均 46岁。均无严重心血管疾患 ,无血液系统和肿瘤性疾患。颈椎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器在骨科大手术术中及术后的应用。方法采用美国CBCⅡConsta Vac自体血液回输器回收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及髋、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和术后渗血,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后回输给患者。记录回输血量,观察回输后不良反应,对回输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对术前静脉血、回输血及术后24 h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及血浆电解质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的回输血液量在600~2000 mL,有1例患者出现酱油样小便,无术后感染,术后血常规及血浆电解质检查与术前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采用自体血液回输器回收患者术中手术野出血及术后切口渗血,通过血液回输器回输给患者,安全有效,从而避免或减少异体输血,这在当前血源紧张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外科手术的开展,对血液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血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自体输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09年12月—2010年8月,我们在择期骨科大手术中采用回收自体血输血联合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normovelemichemodilution,ANH),取得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异体血量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液保护在心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心脏手术复杂、多变,常需大量输血。在心肺转流术(CPB)下行心脏直视手术,因CPB本身可激活凝血和纤溶系统,消耗凝血因子,常引起术后异常出血,更增加了库血或血液制品的需求。大量输血不仅有可能传播疾病,如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或其它病毒感染性疾病,也增加了手术患者的经济开支。近年来,心脏手术中不输血或少输血的呼声已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但宁可多输,不能不输血的旧输血观念尚未根本转变。迄今,心脏手术的平均输血量仍然偏多,进一步节省用血,防止血源传播疾病已是临床医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节省用血的方法现今主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大出血病人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术中回收回输血液技术的方法、减少异体血的输入,降低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方法:选择12例术前评估病人手术创伤大、出血多、RH阴性、无污染、无癌症的病人。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把手术中或创伤中丢失的血液收集起来(从切皮到缝合),经肝素化过滤去除杂质,再用生理盐水洗涤和浓缩得到压积30~40%浓缩的红细胞,边回收边回输给病人。结果:12病人,术中共回收自体血10380ml,全组病人除1例因产后羊水栓塞伴DIC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他术中、术后未输异体血,无发热、出血、及溶血反应的发生,回输后病人体温、心率、血压稳定,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血液回收对大出血病人急需输血又缺乏相溶血型时,无须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为抢救赢得时间,对于RH阴性病人自体血回输解决了难以配型的问题。有效减少了库血用量,降低了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机会,避免了输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血源浪费,对急性大出血病人,节约了异体血配型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术后引流血回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王青  张中南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1):702-70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较多,常需大量输血。尽管目前输血技术和检测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异体血的输入仍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自体输血可以避免上述弊端的发生。术前自体预存血回输国内已有少量报道[1]。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国内仍未见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血回输技术在闭合性脾破裂大出血行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至2013年间收治的28例外伤性脾破裂出血行脾切除术病人,其中采用脾切除同步自血回输16例,异体输血脾切除术12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细胞学和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术后1、3、5天的GPT的变化,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自血回输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1、3、5天的 GPT低于输血组( P< 0.05)。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值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输血后血细胞学各项检查指标较输血前均有明显提高(P< 0.05)。结论自血回输技术在闭合性脾破裂大出血手术中运用是安全可靠的,相对于异体血回输能减少肝功能及机体的急性损伤,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早在1925年就开始用于开颅手术病人,其后不断有人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麻醉和外科技术的发展,许多高难度、高风险尤其是出血量多的手术得以大量开展,加之特殊血型病人供血稀缺,库存血已无法满足如此大的供血需求。1974年,美国Haemonetics公司研制的Cell Saver血液回收装置问世后,自体血液回输在手术中的应用便不断增加,其相对于异体输血的优势得以显现。它可以避免或减少术中异体输血,解决血源紧张和术中自体血流失造成的浪费问题,还可以防止因异体输血而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和过敏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溶血等异体免疫反应。然而,其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肿瘤手术甚至成为自体血液回输的一个禁忌。争议的焦点在于,手术中被恶性肿瘤细胞污染的血液经过自体血液回输装置处理后是否可能将肿瘤细胞再回输给病人从而引起肿瘤的复发或播散。本文就自体血液回输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采用自体血液稀释法和术中出血回输法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输血的初步经验。方法:对56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了自体输血技术,稀释法18例,术中出血回输法38例。观察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有形成分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稀释组中12例(67%)单纯采用自体血液稀释法完成手术,另6例加输库存血,其用血量较以往同类手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回输组的回收总血量39050ml,平均每例回收1028ml,与对照组比较人平均输库存血量减少69.9%。56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血液稀释法和术中出血回输法进行自体输血与库存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液稀释法及术中出血回输法可根据情况单独或联合使用,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是节约用血、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或病人自身血输注系指预存自身血用于以后急需输血时,利用和回输手术中和手术后溢血,回输胸腔创伤后胸内积血。自身输血有助于贮存和更好地使用有限的血源,减少库血输注并发症,在紧急情况下甚至可以抢救伤员生命。自身输血的优点之一是减少同种输血,避免同种输血可能带来的  相似文献   

13.
大量输注异体血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和病毒感染等;此外,库存血液的携氧能力较低,且红细胞活力受损,异体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急性细胞排斥反应[1].在血资源紧张的现实条件下,自体血回输成为挽救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体血回输包括预存自体血回输、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和术中自体血...  相似文献   

14.
心胸创伤病人自体血回输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特别是对自身免疫认识的深入〔1〕 ,自体血回输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受到关注 ,但研究还缺乏系统性〔2〕。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选择 60例病人 ,其中回输血组2 0例 ,为胸部创伤致中等量血胸、伤后不足 2 4h、需输血治疗者和心脏术后纵隔、胸腔引流血量大于5 0 0ml者 ,平均回输血量 75 8ml;输库血组 2 0例 ,为胸部创伤或心脏术后输库存血的病人 ,平均输浓缩红细胞 (CRBC) 2 5 5U、血浆 895ml、全血 4 0 0ml;未输血组 2 0例 ,为创伤后失血量不大 ,不需输血治疗的病人。输血组于输血前、输血后 1、3…  相似文献   

15.
自体血液稀释及术中出血回输方法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采用自体血液稀释法和术中出血回输法进行输血的初步经验。方法 1998年 9月~ 1999年 10月对 7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自体输血技术,稀释法 24例,术中出血回输法 46例。观察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有形成分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稀释组中 15例( 62.5%)单纯采用自体血液稀释法完成手术,另 9例加输库存血,其用血量较以往同类手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回输组的回收总血量为 49 669 ml,平均每例回收 1 080 ml,与对照组比较人均输库存血量减少 72.5%。 70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血液稀释法和术中出血回输法进行自体输血与输库存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故血液稀释法及术中出血回输法用于骨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自体血回输在围术期应用日益广泛.自体血和异体血输注均会对机体的炎症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目的 对两种输血方式后机体炎症因子的变化进行对比,阐述围术期两种输血方式对患者的影响. 内容 异体血在输注过程中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可能是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自体血在回收、过滤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一定量的炎症因子. 趋向 对骨科自体血及异体血应用进行对比,研究两种输血方式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异体输血存在血源传播疾病与血源不足两个问题。为避免或减少输血并发症,术前采用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血输血法是良好的措施。本文在脊柱及全体关节置换术中选用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体血液回输器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老年人的增多,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逐渐增多。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出血量很大的手术,有的病人术中和术后出血可多达1000ml以上。因此这类病人术中及术后输血显得十分重要。同种异体输血可带来许多问题,包括过敏、荨麻疹、发热、菌血症及其他病毒传染等。最近几年.异体输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的传播更是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同时随着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血液需要量也越来越大,血源不足现象非常突出。我们自2003年1月~2004年6月选择对8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进行了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术后引流血回输在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引流血回输在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行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术后前6h内引流血用Constavac CBCⅡ仪器收集并回输患者体内,观察回输引流血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及异体血用量。结果:回输引流血后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平均异体血用量<357ml。结论:术后引流血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节约血源的输血方式,可减少异体血输入量,避免其并发症,尤其适宜膝关节置换患者。  相似文献   

20.
库血储存中的变化和大量输库血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科手术的不断扩大和意外创伤、急病的救治以及换血疗法的开展,大量输血已成为保证病人手术成功和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倘若大量输的血液是库血,也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一小时内输入的血量相当于或超过病人体内血容量1/2,或在20分钟内输血速度超过1.5ml/kg/min 为大量输血。Miller 认为,一次输血总量达到病人总血容量1~1.5倍时属大量输血。本文所提的大量输库血的不良反应,系指血型鉴定没有错误,采血和储血中血液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