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率高,其发生与NYHA心功能级别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关。VA与CHF患者的总死亡率及心脏性猝死(SCD)有关,但非SCD的最根本原因,基础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才是最具价值的SCD预测因子。CHF并发VA的药物治疗重在纠正CHF的病因及VA的诱因,除B受体阻滞剂外,尚无绝对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是SCD二级预防的绝对适应证。ICD作为SCD的一级预防其适应证已拓宽: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者,ICD置入为Ⅰ类推荐(A级证据);心梗后,LVEF〈0.30~0.35、NYHAⅠ级,ICD置入为Ⅱa类推荐(B级证据)。非缺血性心肌病、NYHAⅡ-Ⅲ、LVEF〈0.30~0.35,ICD置入为Ⅰ类推荐(B级证据);非缺血性心肌病,LVEF〈0.30~0.35、NYHAⅠ级,ICD置入为Ⅱb推荐(B级证据)。  相似文献   

2.
国外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能够有效终止缺血性心肌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SCD)的发生率。到目前为止我科已对15例缺血性心肌病伴左心功能不全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植入了ICD,我们比较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ICD对此类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伴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152例。患者的NYHA分级为Ⅱ或Ⅲ级,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证据,心脏超声检查示左…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78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Ⅰ度房室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RS波时限146ms),心功能Ⅳ级(NYHA分级),且左室射血分数≤0.35,优化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Ⅱb类适应证,而非Ⅰ类指征,但给予患者左室多位点起搏CRT后,术后随访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预防慢性心衰猝死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脏性猝死(SCD)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在症状开始1h内发生的任何自然死亡。虽然治疗的进步使充血性心衰(CHF)整个死亡率明显下降,但CHF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在中度CHF(NYHA,Ⅱ级),年度总死亡率5%~15%,其中50%~80%表现为心脏性猝死[1]。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自动检测和治疗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和心动过缓事件。多个临床试验均已证实ICD具有准确检测和治疗心脏性猝死事件的功能,且使CHF的总死亡率较药物组低。1CHF猝死的原因1.1心律失常CHF猝死的主要原因为VT和缓慢性心律失常[2,3]。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地…  相似文献   

5.
2013年的指南[1]对于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SCD)-级预防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强调了2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0~0.35、急性心肌梗死40d以后.然而,心肌梗死40d后究竟哪个时期植入ICD效益最佳,目前尚缺乏足够具有说服力的资料.围绕心肌梗死后SCD一级预防植入ICD最佳时机和ICD对心肌梗死后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和增加非心律失常性死亡率的双重作用的可能机制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有研究观察到不适当ICD电击和不适时间植入ICD都可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增加死亡率[2-3].本文就近年有关心肌梗死后SCD一级预防植入ICD最佳时机研究资料和观点进行梳理和讨论,希望临床医师在指南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心脏性猝死(SCD)目前已成为除肿瘤之外的第二位死亡病因。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是防治SCD最有效的治疗之一。ICD一级预防是针对SCD的极高危人群进行的猝死预防性治疗,1998年仅在相关指南中为Ⅱb类推荐,而到2005年就上升为Ⅰ类推荐的治疗指征。然而,近年来有文章认为,当缺血性心衰患者满足ICD一级预防的Ⅰ类指征同时又有多个死亡风险因素时,治疗后的全因死亡率并不降低。2016年刚发布的DANISH研究结果表明,非缺血性心衰患者符合ICD一级预防的Ⅰ类指征者,植入后远期的全因死亡率并未下降,这些对ICD一级预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自从全球第一台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1970年在美国巴尔的摩的西奈医院[1]成功完成以来,197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2]也成功的进行了ICD的置入。关于ICD的临床应用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来,ICD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3-5],因此多个国际组织推荐为Ⅰa类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89例慢性心功能衰竭(CHF)患者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对其准确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9例CHF患者,分别用NYHA分级、心脏超声及NT-proBNP测定等方法对其评估。结果 (1)CHF患者基础疾病在心功能Ⅱ-Ⅳ级主要为代谢相关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Ⅰ级主要为扩张性心肌病;(2)心功能Ⅰ-Ⅳ级各心腔内径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功能Ⅱ-Ⅳ级LVEF随NYHA分级增高而降低(P0.05),而心功能Ⅰ级LVEF较心功能Ⅱ级低;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106例,其中心功能Ⅰ级2例,其余为心功能Ⅱ-Ⅳ级;(4)CHF患者NT-proBNP随NYHA分级增高而升高;(5)189例CHF患者中有5例为心功能Ⅰ级;3例患者LVEF≥50%;5例患者NT-proBNP125pg/ml。结论 NYHA分级、心脏超声及NT-proBNP值在大部分CHF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各有其局限性及误差,不能简单的依赖某一指标,需综合分析、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应用于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价值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方法 2002年3月至2011年10月入选56例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Ⅱ~Ⅲ级(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16 ~0.35(0.29±0.05),接受规范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植入ICD并进行ICD参数初步设置.术后1、3、6个月,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结果 所有患者非开胸经锁骨下静脉植入ICD均成功.全部病例随访了1~115(44.05±35.16)个月.其中11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26次(19.6%),ICD均电除颤成功;17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39次(30.4%),ICD治疗成功率94.8%.8例患者发生误放电,6例患者发生电风暴.16例患者ICD电池耗竭,10例患者更换了ICD.8例患者死亡.结论 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应用ICD可降低这类患者的猝死风险.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心包炎的治疗推荐1推荐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联合胃保护药物作为治疗急性心包炎一线药物(Ⅰ类推荐,A级证据)。2推荐秋水仙碱作为辅助阿司匹林/NSAIDs治疗急性心包炎的一线药物(Ⅰ类推荐,A级证据)。3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可指导制定治疗疗程及评估治疗效果(Ⅱa类推荐,C级证据)。4对于存在阿司匹林/NSAIDs和秋水仙碱禁忌证或治疗失败的急性心包炎患者,在排除感染或存在特殊适应证(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时,  相似文献   

11.
尽管已使用了β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因心律失常所致猝死仍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死亡的首位死因。选用胺碘酮或植入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对降低CHF患者猝死的发生皆有裨益。然而很少有关两者治疗CHF疗效的研究,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2 521例CHF患者,年龄皆≥18岁,心功能属NYHA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皆≤35%,包括缺血和非缺血性心脏病所致CHF。研究均在常规标准药物如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螺内酯、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分为随机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847例,或服用胺碘酮(先予800 mg/d的负荷剂量1周,后参照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肌组织中Klotho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心肌组织样本取材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脏外科建立体外循环的60例CHF患者,按照纽约心脏联合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NYHA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每组患者各20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lotho基因表达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上述60例患者血清中Ⅰ型C端胶原前肽(PⅠCP)的浓度。并对正常心肌组织及CHF患者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1)HE染色显示CHF患者心肌胶原增生;(2)与NYHAⅠ级组比较,Klotho基因在NYHAⅡ级、NYHAⅢ级组的心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均P0.05),且在NYHAⅢ级组中的表达较NYHAⅡ级组明显减少(P0.05);(3)NYHAⅢ级组患者血清中PⅠCP的含量高于Ⅱ级、Ⅰ级组(均P0.05),NYHAⅡ级组高于Ⅰ级组(P0.05)。结论 CHF患者心肌组织Klotho基因的表达减少可能与随着心功能恶化,其抗衰老作用及抗心肌纤维化作用逐渐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临床危重病症之一。我们选用胺碘酮治疗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旨在探讨该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6 0 0± 8 5 )岁。均为 1998- 0 5至 2 0 0 3- 0 5CHF伴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冠心病 2 6例 (陈旧性心梗 7例 ) ,高血压心脏病 3例 ,风湿性心脏病 3例 ,扩张性心肌病 4例。心脏功能 (NYHA)Ⅲ~Ⅳ级 ,左心室射血分数 <0 4 0 ;频发室性早搏 (VPC) 34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VT) 2例 ,合并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无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死(MI)后早期是心脏性猝死(SCD)的高发时期,置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有确切的防治作用,但并不降低MI后早期的总死亡率。运用高敏感及高特异性的SCD危险分层方法,可筛选MI后早期SCD高危患者,使之最大获益。新的皮下置入式ICD及佩戴式心脏除颤器有望代替置入型ICD,用于MI后早期的患者,帮助其渡过SCD危险期。  相似文献   

15.
<正> 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和ACC/AHA/HRS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CRT治疗建议》提出,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YHA心功能Ⅰ或Ⅱ级的心衰患者,在植入永久起搏器或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时,若预期需长时期心室起搏可考虑心室再同步治疗(CRT),但是仅作为Ⅱb类指征(证据水平:C)。2009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的专家达成共识,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QRS间期≥120m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的患者可以应用CRT-P治疗,并将其建议为Ⅱa类适应证。在2010年欧洲心脏病年会(ESC)上,Kenneth教授报告了心室同步化起搏器/心室同步  相似文献   

16.
<正>2015 ACC会议上,发布了射频消融与可达龙比较在伴心力衰竭并置入ICD/CRT-D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长期研究结果(TTATC):射频消融治疗伴有心力衰竭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明显优于可达龙。研究方法:在美国和欧洲的8个医疗中心,入选了203例已置入ICDs或CRTDs,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0.40,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SES)的发生率,及其与脑钠肽(BNP)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CHF患者96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Ⅱ级19例,Ⅲ级36例,Ⅳ级41例],对照组(NYHA分级I级)29例。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超声心电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采用干式快速定量心衰心梗诊断仪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CHF患者血清BNP水平。结果 CHF患者SES发生率为30.2%,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SES发生率依次升高;CHF合并SES患者BNP明显升高、LVEDD扩大、LVEF下降。结论 CHF患者高发SES,结合血浆BNP及LVEF测定有助于全面评估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经颅多普勒(TCD)和经颅彩色编码超声(TCCS)在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作者检索了以下文献证据:(1)在特殊临床情况下TCD能否提供有用的信息;(2)应用这一信息能否改进临床决策,后者通过患者转归的改善反映出来;(3)在这些临床情况下TCD是否优于其他诊断性检查。结果:在筛查2~16岁镰状细胞病患儿的卒中风险(A级推荐,Ⅰ级证据)以及检测和监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方面(A级推荐,Ⅰ~Ⅱ级证据),TCD具有确定的价值。在检测颅内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B级推荐,Ⅱ~Ⅲ级证据)、血管舒缩反应性试验(B级推荐,Ⅱ~Ⅲ级证据)、检测脑循环停止/脑死亡(A级推荐,Ⅱ级证据)、监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B级推荐,Ⅱ~Ⅲ级证据)、监测溶栓治疗(B级推荐,Ⅱ~Ⅲ级证据)和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B~C级推荐,Ⅱ~Ⅲ级证据)方面,TCD和TCCS可提供重要的信息并可能有价值。对于心内/心外右向左分流(A级推荐,Ⅱ级证据)、颅内血管闭塞性疾病(B级推荐,Ⅱ~Ⅳ级证据)和出血性脑血管病(B级推荐,Ⅱ~Ⅳ级证据),尽管其他技术可能更优越,但对比增强TCD/TCCS也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非缺血性心肌病是除冠状动脉病变外,其余心脏病变所致的一类心肌疾病,其早期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晚期常进展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此时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生存质量下降~([1])。对于CHF患者,既往多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仅适用于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的患者,对于NYHA分级Ⅲ~Ⅳ级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无法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此外,约三分之一的CHF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现象,可进一步增  相似文献   

20.
正1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靶点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首要治疗靶点(Ⅰ级推荐,A级证据);②其他指标不可检测或获得时,总胆固醇(TC)可作为治疗靶点(Ⅱa级推荐,A级证据);③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 HDL-C)可作为次要治疗靶点(Ⅱa级推荐,B级证据);④部分情况下载脂蛋白B可作为次要治疗靶点(Ⅱa级推荐,B级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