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总结38例肢体动脉栓塞的治疗经验,认为早期诊治是保存肢体的关键,该类病人首选手术治疗。根据术中情况,在取栓的同时,附加必要的协同手术能够提高疗效,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术后及术中酌情给予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手术效果。个别病例宜采用药物治疗。对高危人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动脉栓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手术治疗和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急性动脉栓塞是引起急性肢体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血管外科知识的普及和整个医疗界对肢体缺血警惕性的提高,此病的漏诊率在逐年下降。动脉栓塞的栓子可由血栓、动脉硬化斑块、细菌性纤维素凝集物、空气、肿瘤组织、异物、折断的导丝、导管、羊水和脂肪等组成,其中心源性栓子是最常见的栓子来源,约占80%~90%。随着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发病率的下降及抗凝剂的使用,目前动脉栓塞引起的急性肢体缺血在减少[1]。而且在动脉栓塞的病因中,位居第一位的是来源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左心房血栓,第二是来源于冠心病心梗后心脏内的血栓。随着生活环境及…  相似文献   

3.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的常见急症,其特点是发病急,伤残率高,如何减少手术取栓后的再栓及损伤至关重要.我院近年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动脉栓塞28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动脉栓塞的病因、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 2 0 0 2年间 ,手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 2 8例 ,Fogarty导管取栓 ( 2 6例 )后 ,向远端动脉注入肝素( 2 5 0 0u)、尿激酶 ( 2 5万u)及乌司他丁 ( 10万u)。结果 术后 4例死亡 ( 14 .2 % ) ,截肢 5例 ,共 6条肢体 ( 2 1.4% ) ,其余 19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急性动脉栓塞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术中及术后处理 ,以及对全身合并症的积极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外科治疗急性动脉栓塞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动脉栓塞或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的急性下肢缺血病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31例急性动脉栓塞(A组)和9例急性动脉血栓形成(B1组)采用单纯股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18例急性动脉血栓形成(B2组)采用股动脉切开内膜剥脱+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后随访1 a,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和截肢率。结果动脉栓塞组术后治疗成功率及好转率高于动脉血栓形成组(P<0.05),截肢率低于动脉血栓形成组(P<0.05);动脉血栓形成A组术后治疗成功率及好转率低于动脉血栓形成B组(P<0.05),截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疗效较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理想;内膜剥脱+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疗效优于单纯Fogarty导管取栓术,截肢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的常见急症,其特点是发病急,伤残率高,如何减少手术取栓后的再栓及损伤至关重要.我院近年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总结肱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经验,讨论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995-200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共诊治28例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病人,全部采用肱动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术后予以序贯性抗凝。 结果 术后27例上肢供血良好,可触及桡动脉搏动。上肢再栓塞1例,合并其他部位栓塞3例。术后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心肌梗死和脑栓塞。 结论 肱动脉切开取栓术是治疗上肢急性动脉栓塞的手术方式。防止再栓塞和治疗原发病是降低病死率和预防截肢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肢体动脉栓塞病例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以提高疗效.方法 对1984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36例次动脉栓塞病例的病因、治疗、预后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急诊或限期的Fogarty取栓导管动脉取栓术507例次,二次手术34例次.保守治疗29例次.结果 痊愈率76.68%;死亡率9.51%;截肢率10.26%.复发率为11.7%.心肺功能衰竭(27.45%)、肾功能衰竭(25.49%)等是围手术期主要致死原因.出院后正规服用华法令并监测的221例房颤患者,均无明显出血倾向及严重并发症.25.6%的患者同次住院期间或出院后1年内接受了心脏换瓣等手术治疗.结论 动脉栓塞对肢体和生命均构成威胁,治疗应足综合性的;缺血时间、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对明确心源性栓子来源合并房颤者,须重视抗凝及病因学治疗.  相似文献   

9.
影响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取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7年8月-2001年11月我们采用Fogarty导管对四肢急性动脉栓塞41例取栓治疗的情况。结果:41例中保肢成功26例,截肢8例,死亡7例。结论:术前肢体的缺血时间与缺血程度,术中血栓取出的彻底性,恢复血流后再灌注损伤与发生代谢性肌肾综合征以及患者的原发病与全身情况是影响动脉栓塞后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们报道急性动脉栓塞23例。死亡3例、截肢5例,共6条肢体。表明,动脉栓塞的原因以心源以心源性血栓为多数,其中冠心病所致急性动脉栓塞的比例逐渐增高。急性动脉栓塞的及早诊治至关重要,病程超过48小时者,截肢率高达50%,Guo动脉分叉以下的急性动脉栓塞,可经保守治疗,不强调手术取栓,Fogarty导管取栓手术成功率为100%,取栓后向远端动脉注入尿激酶,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合并有肺,脑动脉梗塞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无手术价值,行保守治疗,10例行经双侧股动脉逆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其中1例术中因病情恶化终止手术。结果死亡4例。存活8例中2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截肢1例。随访0.5~7年,2例死于心脏病,2例再发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尽快恢复肢体血流,同时注意原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肺动脉栓塞1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经验,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其后5例肺动脉主干栓塞者行肺动脉碎栓吸栓及置管溶栓,10例肺动脉分支栓塞者于髂股静脉内置入溶栓导管行外周及肺动脉同时溶栓,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Miller指数、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动脉血氧分压(PO2)的变化,以及肺动脉开通情况.结果 5例肺动脉主干栓塞者主干血管完全开通,症状即刻缓解,Miller指数从(0.51±0.04)降至(0.27 ±0.38),mPAP从(55.3±3.1) mmHg降至(32.7 ±2.2) mmHg,PO2从(40±3) mm Hg上升到(63±4) mm H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例外周导管溶栓患者栓塞的分支肺动脉部分开通,髂股静脉的血栓大部分被清除,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均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本组随访13例,随访3 ~12个月,平均(8±3)个月,疗效持续,未见复发.结论 急诊肺动脉介入治疗能迅速改善急性肺栓塞肺循环梗阻状况,减轻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急性动脉栓塞致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4月~2009年3月由急性动脉栓塞导致的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 3例存活,3例死亡,1例死于高钾血症引起的心搏骤停,2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及早恢复血流,减少缺血时间,早期补液扩容、碱化尿液、血液净化治疗是降低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降低病死率、截肢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导致周围动脉急性缺血的常见原因。,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危急重症,其特点是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必将危及肢体生存甚至生命。本病于1628年由Hamev首先报告。从而对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开始有了初步认识。1684年William Gould较详细报道了1例死于癫痫的病人.其左心室的碎片随血流栓塞颈内动脉及其终末支.这是动脉栓塞的首次详细记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合并疾病、栓塞部位、手术与非手术及治疗前缺血时间等因素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1988年7月至2008年1月约20年问62例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采用累加Logit回归模型分析数据,以年龄、性别、心功能情况、栓塞部位、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缺血时间等为参数,分析这些因素与临床疗效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35~86岁,平均63.5岁,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中37例接受了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25例接受非手术治疗而给予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其中55例(88.7%)的肢体缺血状态得到改善,截肢2例,死亡2例.累加Logit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治疗开始时间、心功能情况、手术取栓对决定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龄、性别和栓塞部位对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手术的25例中,23例缺血状态得到改善.结论 对于急性上肢动脉栓塞,8 h以内Forty导管取栓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高危患者,积极的药物治疗仍可能改善栓塞肢体的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诊断、手术方法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4年1月-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106例共110条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的病例情况,分别行动脉端端吻合33例,自体静脉移植53例,动脉裂口缝合13例;假性动脉瘤切除5例,结扎术6例。结果 110条动脉重建血运,患者无1例死亡,9例行截肢术。结论 早期诊断,有效控制出血和抗休克治疗,早期重建血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截肢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急性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介入技术,结合或改进传统的下肢动脉取栓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再栓塞率、截肢率和死亡率。方法:应用置管溶栓、传统Fogarty导管取栓术、监视下双腔导管取栓术,结合斑块剥脱术、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支架植入、人工血管置换术等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49例(共涉及53条下肢动脉)。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再栓塞6例,1例截肢,无死亡病例。其中,介入技术结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无再栓塞和截肢事件。结论:在取栓手术中应用介入技术,明显增加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再栓塞率和截肢率。  相似文献   

18.
反复肢体动脉栓塞35例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提高对肢体动脉栓塞疾病复发特性的认识,探讨治疗的针对性以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将1984年12月至1997年12月间收治的反复肢体动脉栓塞病例35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因动脉栓塞而首次住院治疗的病例24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痊愈率,死亡率,截肢率分别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本组反复动脉栓塞者占同期动脉栓塞患者总人数的12.4%,22例(63%)发生于前次动脉栓塞治疗后的1年内,其中2次栓塞者32例,3次栓塞者3例,痊愈率54.3%,死亡率22.9%,截肢率2.9%,对照组分别为72.6%,10.1%,1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值均<0.05),结论:反复肢体动脉栓塞具有一定发病率,1年内发病者居多,总体临床疗效较左,心肺功能不全和脑血管意外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因治疗是必要及必需的,加强抗凝治疗对减少再栓塞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