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导致肝硬化和重症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因素,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09年3月248例收住我院的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记录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48例患者中,8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5.9%,恶化或死亡的医院感染率(17.5%)高于好转或痊愈组(11.6%)(P〈0.05)。并发医院感染的多少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腹腔感染占院内感染的首位,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的比例最高;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诊疗以及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等。结论: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一般都会发生病情恶化,预后差,医护人员应该努力找到发生感染的原因,尽最大努力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根据。方法:对住院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29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15.17%,感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自发性腹膜炎占首位,感染致死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介入性操作、预防使用广谱抗生素、并发症、多种疾病共存、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长、年龄大,是易引起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院内感染对肝硬化、重型肝炎的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感染内科收治的24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发生院内感染,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率为34.7%(86/248),以呼吸道感染多见。患者年龄60岁以上、住院时间30d以上、侵入性操作、并发合并症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49.6%比16.2%,57.4%比12.7%,54.9%比18.7%,51.3%比19.4%,均P〈0.05或P〈0.01)。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率较高,且常见多重耐药。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耐药率高,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4.
122例慢性重症肝炎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重症肝炎合并医院感染对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慢性重症肝炎住院患者122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32例合并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6.23%,感染部位以腹腔、呼吸道、胃肠道为主;住院时间长,黄疸指数高,感染发生率高。结论:加强慢性重症肝炎院内感染的防治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慢性重症肝炎院内感染率,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9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并发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16.4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占首位(52.70%),其次是腹腔(18.92%)。Child A级感染9.23%,Child B组感染32.31%,Child C级感染58.46%。发生医院感染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1.54%和96.9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病情危重、侵袭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白细胞计数减少及严重的并发症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医院感染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特点。方法:抽取78例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培养后检测致病菌,记录患者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致病菌分布情况及感染发生部位,给予统计学处理后得出结论。结果:呼吸道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比例最高的部位,所占比例高达56.41%;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且以大肠埃希菌为主(43.38%)(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在确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后,及时进行致病菌及耐药性检测,从而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发生部位、危险因素。方法:对23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粘膜、消化系统等。年龄、意识障碍、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情况等因素与院内感染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最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高龄、早期存在意识障碍、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盲目应用抗生素增加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死亡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特点,降低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率,从而降低其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于1999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44例重型肝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医院内感染的特点。结果死亡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率为84.1%(37/44),明显高于同期住院存活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内感染率,P〈0.05。死亡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多次感染率为29.5%(13/44),其中2次感染占22.7%(10/44),3次感染占4.5%(2/44)。死亡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腹膜,占45.1%(23/44),其次是胆道和肺。结论医院内感染是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重型肝炎患者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腹膜、胆道和肺。  相似文献   

9.
许鹏  张玉海  柴治国  王玉英 《医学争鸣》2009,30(11):1048-1050
目的:探讨慢性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以7种常见慢性病出院患者病历资料为依据,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01-01/2007-12-31出院患者2586例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586例慢性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为8.1%.院内感染率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有关.不同年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院内感染发生率也增高;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与住院天数有关(P〈0.01),随着住院天数延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高;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42.3%和22.1%.菌群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8%.结论: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易发生院内感染,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应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综合预防措施,以有效控制和切实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55例,发生院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41.82%。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为肠道,占39.29%,感染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院内感染并发症及病死率均高于非院内感染,二者差异有显著性。预防重症肝炎院内感染的对策有:(1)加强支持疗法,重视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2)合理使用抗生素;(3)积极使用恢复肠道菌群的药物;(4)缩短住院时间;(5)加强消毒隔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5例肝病患者的红细胞参数,并与35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患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和红细胞比积(HCT)无明显变化(P>0.05),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RBC、HCT、Hb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0.01);(2)所有肝病患者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增大(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仅慢性重症肝炎组患者有所增高(P<0.05),其他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MCH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所有肝病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3)慢性肝炎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不明显(P>0.05),急性肝炎、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RDW均明显增高(P<0.05~0.01),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RDW逐渐增宽。结论红细胞参数RBC、Hb、HCT、RDW与MCV可以反映肝病患者的肝损害程度和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2.
肝病专科医院10年来住院病人疾病谱变化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肝病专科医院10年来住院病人疾病谱的变化,分析肝癌病例的某些危险因素,期望在肝病高危人群中早期诊断肝癌。方法:对住院的25840例肝病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25840例肝病住院病人中男性占83.54%.女性占16.46%;其中急性肝炎占41.55%,慢性肝炎占30.62%,肝硬化占22.08%,肝癌占5.75%。(2)青年组慢性肝炎比例上升占同病种病人的68.48%(5419/7913),中年组肝硬化比例占同病种病人的54.34%(3100/5705),老年组肝硬化、肝癌的比例均较高,其肝癌占所有肝癌病例的21.00%。(3)前后5年收治疾病谱比较:近5年急性肝炎收治数下降,慢性肝炎、肝硬化在上升,肝癌的比例亦在上升。结论:肝病医院中,中青年慢性肝炎、肝硬化乃至肝癌的收治率在上升。应在传染病医院开展对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病人的跟踪监测和预防,以期能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癌。对中青年组慢性肝炎病人应及早进行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治疗,阻断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肝病患者ADA、ALT、GGT的检测及其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肝病患者血清ADA以及ALT、GGT对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 113例肝病患者、2 7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进行ADA、ALT、GGT检测。结果 :肝硬化组的ADA为 43 . 15± 11 .7U/L ,阳性率为 93 . 6%;慢性活动性肝炎组ADA为 3 8 . 78± 12 . 1U/L ,阳性率为 88 . 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明显 ,P <0. 0 1;急性肝炎组ADA为3 0 . 2 4± 10 . 3U/L ,阳性率为 83 2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升高 ,P <0 . 0 5 ;而ALT在急性肝炎中为 3 78 . 92± 114 6U/L ,阳性率为 10 0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GGT在急性肝炎和肝硬化时升高 ,尤其在肝硬化时升高明显 ,为95 . 3± 2 2 . 1U/L ,阳性率为 68 . 6%。结论 :ADA在鉴别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以及肝硬化方面优于ALT和GGT ,ALT在反映急性肝炎方面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而GGT有助于判断肝硬化向肝癌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徐心  王沂  顾春刚  史勇  刘淑学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3):349-351,358
目的:探讨血清冷球蛋白(CG)在丙肝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45例,丙肝肝硬化23例,正常对照5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CG含量。将患者按不同年龄、性别及携带HCV病毒不同持续时间的CG含量进行统计分析;血清CG定量与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型前胶原(PC)及型前胶原(P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G>293.2mg/L组中,HCV感染阳性率为77.8%,丙肝肝硬化阳性率为78.3%;丙肝肝硬化发生率为男性27.8%,女性为28.1%。在丙肝肝硬化组中,>60岁组CG定量为563.2mg/L;携带HCV病毒>15年,CG定量为575.2mg/L。在丙肝肝硬化组A、B、C三级中CG定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G检测有助于慢性HCV感染及丙肝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2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给予治疗常规治疗;治疗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治疗,膦甲酸钠注射液2.4g/250m l,2次/d,疗程28d。结果:肝功能复常率、HBVDNA的阴转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3.1%(15/65)、15.4%(10/65)、29.2%(19/65)明显低于对照组46.0%(29/63)、33.3%(21/63)、47.6%(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死率:治疗组29.2%(19/65),显著低于对照组52.3%(33/63)(P<0.01)。结论:在基础保肝支持治疗同时,及时应用膦甲酸钠能显著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及其与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7例慢性肝炎、48例肝硬化患者和21例健康人的血浆NPY水平。肝硬化不伴腹水组25例、肝硬化伴腹水而无肝肾综合征组19例、肝硬化伴肝肾综合征组4例,按Child分级Child A级20例,Child B级16例,Child C级12例。对照组共21例。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不伴腹水组患者血浆NP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硬化伴腹水组及肝肾综合征组患者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NPY水平与肝功能无相关性,与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呈正相关(r=0.872,P<0.01;r=0.857, P<0.01)。结论: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浆NPY水平可作为评估病情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128例有病理诊断依据的肝细胞场(HCC)、47例慢迁肝(CPH)、105例慢活肝(CAH)、46例肝硬化(LC).采用嵌套式PCR技术检测其血标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IIA,对这两种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在HCC组。HCVRNA14.1%阳性,HBVDNA7i.3%阳性。CPH,CAH,LC和HCC的HBV感染率均在90%左右,而HCV感染率则分别为8.5%、9.5%、17.4%和19.5%,显示HCV感染率随肝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晚期肝病组的HCV感染率(19.0%)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9.2%,P<0.05)。提示HCV感染后经过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为HCC可能是一个逐渐演进的病理过程。HCV,HBV重叠感染率。HCC组高于CPH,CAH,而与LC相近,显示HCV重叠感染在原有HBV感染的基础上促进病变向着迁延化、慢性化,进而向着肝硬化、HCC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Viral hepatitis type B is common in China ,and is the most contagious disease that threatensthe health of Chinese people , especially severechronic hepatitis (SCH) and posthepatitic cirrhosis(PHC) . Because of lacking effective outstandingtherapy ,the fatality of SCH and PHC is al wayshigher .Currently ,comprehensive treat ment (CT)of these chronic liver diseases is the most populartherapeutic modality .Inthis study ,the nutritionalstatu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nutri-tion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肝 )的临床分型预后与病原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聚合酶链反应 (PCR)等检测方法对 114例重肝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114例重肝患者中 ,急性重肝 5例 (4.39% ) ,亚急性重肝 2 4例 (2 1.0 5 % ) ,慢性重肝 85例 (74 .5 6 % )。其中乙型病毒感染 88例 ,戊型病毒感染 31例 ,乙戊病毒重叠感染 16例 ,其他肝炎病毒感染 (包括甲、丙、丁型和未分型 ) 2 5例。重肝病死率高 ,本组病例重肝死亡 81例 (71.0 % ) ,重肝的死亡与病毒感染类型有密切关系 ,其中单纯乙肝病毒感染所致死亡占 5 3 0 9% ,其次为乙戊病毒感染重叠占 12 .35 % ,单纯戊肝病毒感染和未分型病毒感染分别占 11.11%。 2 2例老年重肝患者中 ,死亡 18例 (81.82 % )。结论 在引起重肝的肝炎病毒的单一或重叠感染中 ,乙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所占比例较高。乙肝病毒是引起重肝的主要病原体。戊肝与乙肝病毒重叠感染也占很大比例应予重视。重肝的病死率高 ,尤其是老年性重肝。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bet、GATA3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住院患者,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共分为4组,包括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度组患者33例、CHB重度组患者21例、重型肝炎组患者16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16例,另选取健康者1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GATA3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HB中度、CHB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PBMCs中T-bet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97±0.094、0.724±0.071、0.860±0.060、0.528±0.059和0.514±0.071;CHB重度及重型肝炎组患者T-bet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HB中度组患者T-bet表达水平低于CHB重度组患者(P<0.05);CHB重度组患者T-bet表达水平低于重型肝炎组患者(P<0.05)。CHB中度、CHB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和对照组GATA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966±0.037、0.973±0.021、0.725±0.028、0.759±0.037和0.535±0.028;各组患者GATA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组患者GATA3表达水平低于CHB中、重度组患者(P<0.05)。CHB中度、CHB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和对照组FoxP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935±0.034、0.919±0.047、0.804±0.021、0.984±0.060和0.772±0.083,除重型肝炎组患者外其他各组患者FoxP3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重型肝炎组患者FoxP3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CHB中度、CHB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T-bet/GATA3的表达分别为0.618±0.100、0.744±0.072、1.187±0.082、0.697±0.078和0.963±0.133,各组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中度组患者T-bet/GATA3比值低于CHB重度组和重型肝炎组(P<0.05);重型肝炎组患者T-bet/GATA3比值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随着肝病炎症的加剧,T-bet与GATA3的表达呈反方向变化,慢性HBV感染患者T-bet/GATA3比值与 FoxP3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