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戊型肝炎抗体IgM、IgG试剂盒,采用ELISA法检测625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戊型肝炎抗体阳性者108例,阳性率17.3%,证实陕西地区有散发戊型病毒性肝炎,多见于青壮年,发病季节以秋季,冬末春初为主,以粪-口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大多急性起病,消化道症状明显,有发热,瘙痒,关节疼痛,肝、脾肿大,胆红素升高明显,转氨酶,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延迟;重症型占7.4%,病死率为1.85%,多为自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弓形虫感染对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2例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间接血凝(IHA)方法检测弓形虫抗体,同时应用ELISA法进行弓形虫抗体IgM、IgG检测。结果:92例病毒性肝炎中4例IgM和IgG同时阳性,2例IHA1∶64,同时IgM,总感染率为6.25%。在AVH、CVH、HG、HCC中,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2.86%、5.26%、9.05%、16.70%、50%,其感染率随肝炎病程加重而升高。合并弓形虫感染可导致肝损害加重,其中总胆红素升高明显,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相比明显增高(P<0.05)。而ALT值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弓形虫感染可加重病毒性肝炎的病程,延长肝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我国部分地区18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种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构成。方法用酶免疫法(EIA)检测2007-2008年吉林(59例)、河北(54例)、山东(28例)、江苏(28例)、新疆(20例)等地急性病毒性肝炎门诊及住院的189例患者抗-HAV IgM、抗-HBc IgM、抗-HCV IgM、抗-HDV IgM和抗-HEV IgM。结果 18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型肝炎(HA)7例(3.70%),乙型肝炎(HB)65例(34.39%),丙型肝炎(HC)17例(8.99%),戊型肝炎(HE)71例(37.57%),未分型肝炎11例(5.82%),重叠感染18例(9.53%)。重叠感染以HBV/HEV常见。甲、乙、丙、戊及未分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39.43、36.42、45.23、50.24及32.91岁。各型肝炎男女性发病比为1.83∶1~6.00∶1。结论在本研究群体中HBV和HEV是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病原体。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男女性发病性别比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与以往相比有后移现象,其中HE最为明显,集中在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舞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1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度组(68例)和重度组(47组),经常规保肝治疗后,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改善组(92例)和恶化组(23例),另选7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IgG、IgM、IgA水平与病情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组血清IgG、IgM、IgA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组及对照组,轻中度组血清IgG、IgM、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恶化组血清IgG、IgM、IgA水平均高于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gG、IgM、IgA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且病情越严重上述血清指标水平越高,对其进行检测可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宇  刘刚  陈永平  龚玲  李骥  田德英 《浙江医学》2007,29(4):316-317
目的评价戊型肝炎抗HEV E2 IgM、IgG酶联免疫试剂(捕获法)在戊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26例肝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抗HEV E2 IgM、IgG检测,同时对226例患者进行上海科华抗HEV IgM、IgG试剂平行检测。结果抗HEV E2 IgM ELISA试剂在226例肝病患者中检出43例阳性,阳性率为19.0%。上海科华试剂在226例肝病患者中检出45例抗HEV-IgM阳性和/或抗HEV-IgG阳性,阳性率为19.9%,与抗HEV E2 IgM ELISA试剂检测结果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EVE2IgM阴性、抗HEV IgG阳性的99例临床诊断考虑戊型肝炎既往感染病例中,上海科华试剂检出16例抗HEV IgG阳性,占16.2%。结论抗HEV E2 IgM ELISA试剂用于戊型肝炎急性感染的检测灵敏准确,是一个较好的HEV近期感染指标。万泰抗HEVIgG试剂在戊型肝炎既往感染的诊断上具有准确、敏感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HEV IgG、IgM和HEV RNA在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中的意义.方法 23例患者用ELI-SA法检测抗-HEV IgG、IgM;用RT-PCR法检测HEV-RNA.结果 23例患者中抗-HEV IgG阳性19例,抗-HVE IgM阳性8例,HEV RNA阳性2例.8例抗-HEV IgM阳性中4例单独抗-HEV IgM阳性,4例同时抗-HEV IgM、IgG阳性.2例HEV RNA阳性者同时有抗-HEV IgG阳性.结论目前诊断急性戊型肝炎以检测血清抗HEV IgG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外周血人巨细胞病毒(HCMV)IgG抗体亲和力指数判断人巨细胞病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感染的情况。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1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5例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病患者,137例正常人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并对人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的血清样本进行IgG抗体亲和力指数(a-vidity index,AI)的检测。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11.48%;IgG抗体阳性率95.08%,其中低亲和力样本占8.62%。非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IgM抗体阳性率为1.18%;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率95.29%且均为高亲和力抗体。而在137例正常样本中未检测到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的样本;IgG抗体阳性率93.43%全部为高亲和力抗体。SLE患者相比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患者和正常人,其人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显著升高,且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低亲和力样本在IgG阳性样本中的比例也显著升高。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人巨细胞病毒初次感染后期[IgM(-)/IgG(+);AI<45%](10例)和再次或复发感染[IgM(+)/IgG(+);AI>55%](14例)的比例比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和正常人都显著增多。结论综合HCMV IgG亲和力指数与HCMV IgM的检查结果发现,SLE患者相比正常人或非SLE自身免疫患者,表现出显著上升的原发性HCMV活化感染率与继发性HCMV活化感染率。因此,SLE的罹患与HC-MV感染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覃国琦 《吉林医学》2012,33(4):744-745
目的:对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情况及老年人症状进行分析,了解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将47例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观察组)与47例非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照组)的症状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较对照组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平均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治愈率100%。结论: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普遍病情较重,再加之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制都处于衰退状态,并发症多,因此治疗恢复时间较长,在治疗时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戊型肝炎(戊肝)占临床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10%~20%,病死率约0.5%~1.5%。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以隐性感染为主,显性感染主要发于成年,冬春季为高峰期。且主要以散发为主,几乎无家庭聚集[1、2]。在我县区戊型肝炎约占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18.9%,并且近几年病死率及重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戊型病毒性肝炎家庭聚集性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戊型病毒性肝炎家庭聚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方法:对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出主意事项。结论:未发现风湿因子和高滴度的IgG会影响HEV IgM ELISA试剂盒的性能,用Ig G去除法需要稀释样品,有可能影响HEV IgM ELISA试剂盒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化指标差异。结果:所有戊型肝炎患者中黄疸30例,发热5例,无症状1例,抗-HEV IgM阳性16例,抗-HEV IgG阳性24例,两抗体均阳性者2例,重叠乙肝2例。结论:戊型肝炎以老年多发,以急性黄疸型为主,春季为多发季节,同时检测抗-HEV IgM和抗-HEV IgG抗体以免漏诊和误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有关诊断标准,对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相关性再障患者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及病毒学检测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36例肝炎相关性再障患者中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障10例(占28%),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相关性再障3例(占8%)。从感染肝炎病毒到发生再障的间隔时间为40~150d,这两种再障均为急性肝炎相关性再障,生存期5~64d。结论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和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血清IgM在急性肝炎(Acute HepetitisAH)中明显升高。IgG在慢性肝炎、肝硬化中明显升高,IgA在各型肝炎中无明显变化。本文60例急、慢性肝炎血清IgM、IgG、IgA测定结果与上述观点不完全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了解其在本地区流行状况。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1125例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HEV-IgM和HEV-IgG)。结果:肝炎住院患者中有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阳性115例(10.22%)。结论:对肝炎患者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可帮助了解本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92年6~9月间共收治急性戊型肝炎8例,现报告如下: 一、诊断标准: 按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所订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急性黄疽型肝炎,血清抗HEV—IgM(ELISA)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8例妊娠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结果:流行病学显示以散发流行的戊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好,与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预后差。结论:南通地区妊娠期感染戊型病毒性肝炎以散发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近年吉安市散发性急性肝炎的发病状况,为预防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52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 752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中总阳性数649例,阳性率86.3%,其中以甲型、乙型、戊型肝炎为多,阳性率分别为12.2%,50.1%和18.5%,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2例.结论 吉安市散发性急性肝炎以甲型、乙型、戊型为主,因此,抓好甲型、乙型、戊型肝炎预防工作是减少吉安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戊型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并与急性甲、乙型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和心肌酶变化进行比较。方法:对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动态观察。结果:甲、乙、戊型急性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0/30、6/30、7/30,心肌酶升高率分别为8/30、3/30、3/30。结论:戊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及与甲、乙型急性病毒性肝炎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9.
<正> 用酶标法检测本院近2年住院的病毒性肝炎病人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戊型肝炎(HE)26例(抗HEV—IgM(+)),戊肝病毒(HEV)可单独感染或与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以下就HE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预后等做简要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6例病人均为住院的男性病人,年龄最小23岁,最大74岁,平均44.6岁。临床分型:急  相似文献   

20.
戊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分析褚瑞海玄恩余伦秀英(潍坊市人民医院传染病科潍坊261041)1993年以来,我科开展戊型病毒性肝炎(HE)检测,对266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检测抗-HEV,共检出戊型肝炎32例,现就临床观察结果予以总结分析。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