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良性幽门梗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7年5月至1998年6月,我院应用气囊扩张术治疗良性幽门梗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8岁~67岁,平均43岁。幽门管溃疡致幽门狭窄2例、十二指肠溃疡致十二指肠狭窄17例、复合溃疡致幽门十二指肠狭窄3例、稀硫酸腐蚀后致幽门十二指肠狭窄1例,所有病例经内镜和(或)上消化道钡餐确诊,狭窄口直径3~6mm。先行内科治疗无明显效果,择期作幽门梗阻气囊扩张术。2.方法:采用OlympusGIFXQ30内镜、美国产QDP幽门气囊扩张管(直径有6、8…  相似文献   

2.
幽门狭窄的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997年开始 ,我们采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外科性幽门梗阻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有长期消化溃疡史 ,近期出现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隔夜食物。体检上腹膨胀 ,有振水音 ,经胃肠减压等内科综合治疗 3~ 4天梗阻无缓解。内镜检查发现幽门变形狭窄 ,内镜不能通过幽门。X线检查了解幽门梗阻程度。排除胃、十二指肠肿瘤和吻合口狭窄、肥厚性幽门梗阻等病例。本组 18例患者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35~ 64岁 ,平均年龄 4 3.7岁 ,平均溃疡病史 10 .6± 5 .4年。其中球部溃疡 14例 ,幽门管溃疡3例 ,复合溃疡…  相似文献   

3.
据报告,十二指肠和胃溃疡用甲腈咪胍作维持治疗1年,其复发率为15~20%。近10年来,已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arietal-cell vagotomy,PCV)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的选择性手术,它较之胃窦部切除术和其它种类的迷走神经切断术死亡率低,副作用少。但由于甲腈咪胍的应用,手术病人随之减少。本文研究对患有十二指肠或幽门前区溃疡的病人能否用长期甲腈咪胍治疗代替手术疗法。病人和方法85例经内窥镜或X线证实为重度幽门区溃疡,病史至少有3年,都有手术适应症。幽门区和距幽门2cm以内的活动性溃疡列入本组。基本治疗:全部病人用甲腈咪E胍治疗6~8周,溃疡愈合以  相似文献   

4.
气囊扩张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梗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前瞻性观察经内镜气囊扩张和根除Hp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预后的影响。方法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用TTS气囊扩张,Hp感染用尿素酶、组织学和血抗体测定,根除Hp用^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21例均成功经内镜气囊扩张而无并发症,最后气囊直径:12mm10例,15mm8例,18mm3例,4例需重复扩张者为严重狭窄。18例(85.7%)诊断为可能有Hp感染,而行1周四根除细菌治疗,平均随访13月,无复发。余3例未行根除者中2例短期内复发而行外科切除,1例服抑酸剂无复发。结论 气囊扩张和根除Hp治疗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梗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24例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幽门狭窄者应用胃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加幽门扩张术或幽门成形术治疗。结果病人恢复迅速,梗阻体征与症状缓解明显,无手术死亡。随访0.5~5年未见复发。作者初期4例作PCV加幽门成形,后期20例作PCV加幽门扩张。幽门成形术是在狭窄部的胃前壁纵切横缝。幽门扩张法是在胃窦前壁切开,先以食指对幽门狭窄部作引导扩张后再用金属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追踪观察经内镜气囊扩张和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所致幽门梗阻的远斯疗效。方法:对25例DU合并幽门梗阻者给予气囊扩张和四联方案根除Hp治疗,且随访在12月以上者进入统计分析。Hp感染用尿素酶、组织学和全血抗体测定。Hp是否根除用~(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25例均成功经内镜气囊扩张而无并发症。最后气囊直径:11例12mm,10例15mm,4例18mm。21例(84.0%)行根除Hp治疗均成功根除Hp,4例Hp阴性者而未行根除治疗。平均随访34月。Hp根除者梗阻复发率4.7%(1/21),显著低于未行根除治疗的复发率50.0%(2/4)(P<0.05)。结论:气囊扩张和根除Hp治疗DU导致的幽门梗阻可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无并发症的十二指肠溃疡,因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不影响胃的排空、符合生理要求等优点,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但在扩大手术指征方面尚无定论,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有幽门梗阻  相似文献   

8.
幽门管溃疡129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129例幽门管溃疡临床及内镜特点。患者多数有类似十二指肠溃疡的饥饿性腹痛,且出血、呕吐和幽门梗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P<0.05)。溃疡多发生在幽门前区小弯侧,多数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Omm,且多为浅凹状。幽门孔周常充血、水肿、变形及形成假幽门。X线钡餐或内镜检查时如不仔细观察易误诊为球部溃疡。  相似文献   

9.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是否与溃疡病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否可能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引起,30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了许多探讨,但是迄今仍无定论。历史回顾 1961年Knyvett提出了溃疡与HSV有关,1967年Neumann发现一例口唇疱疹患者在疱疹出现前2~3天,有类似于溃疡病的规律性上腹痛。此后Knyvett引又发现一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溃疡边缘细胞内有类似于单纯疱疹病毒的包涵体,1980年之后,Vesterganrd及HabibuUah等进行了血清学方面的对照研究,认为HSV—1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院对5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ADu)患者用兰索拉唑 ,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治疗 ,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胃粘膜生长抑素 (SS)及尿胃蛋白酶原 (UPG)水平 ,以探讨Hp、SS、SPG -I及UPG间的关系。1.临床资料 :1996年7月~1997年10月因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 ,共96例。男52例 ,女44例 ,年龄17~65岁。其中Hp检测阳性者89例 ,占92.7 % (89/96)。剔除 :(1)胃大部切除手术者 ;(2)溃疡大于25mm×25mm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或幽门梗阻者 ;(3)…  相似文献   

11.
胃十二指肠的幽门螺旋菌感染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业已被认为在病因学上密切相关。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常伴有幽门螺旋菌感染,而根治幽门螺旋菌则可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作者研究了加用幽门螺旋菌根治疗法是否比用 H_2受体阻断剂能更快促进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病人和方法对105例经内镜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进行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把他们分为接受雷尼替丁或雷尼替丁加“三联疗法”两组:①雷尼替丁组(下简称①组):52例,均有幽门螺旋菌感染。服用雷尼替丁300mg 每晚一  相似文献   

12.
溃疡病胃输出端梗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既往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1982年Benjamin等采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幽门梗阻取得成功,对这一技术以后又有相继报道.虽然该法治疗幽门梗阻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报道不一.已知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可改变溃疡病的病程,达到治愈溃疡的目的.我们采用可变直径(CRE)气囊扩张联合根除Hp治疗溃疡病胃输出端梗阻,取得了理想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傅绍松等医师在行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胃溃疡和无并发症的十二指肠溃疡的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手术指征,用以治疗并发急性穿孔,大出血和部分性幽门狭窄的十二指肠溃疡,取得了满意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球溃疡经经典手术方法,如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干切断-幽门成形术、迷走神经干切断-胃空肠吻合术后,往往增加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产生胆汁返流性胃炎,久之并可增加癌变的危险性。高选迷走神经切断术保存幽门,故可望不增加十二指肠内容物的返流。本文将病人连同正常者作对照共分6组,对比手术前后胃内胆汁酸和溶血卵磷脂浓度。第1组为16例未经手术的活动性十二指肠球溃疡病人,第2组9例无胃肠道病史者作为对照,其他4组病人均手术后1年以上,分别为高选迷走神经切断术(HSV)14例,胃大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复发是临床治疗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近年研究资料表明 ,幽门螺杆菌根治可使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显著减少 ,美国NIH统一意见讨论会推荐 :HP感染的溃疡患者 ,无论是首次发病还是复发 ,除用抗酸分泌药物外 ,都需抗菌药物治疗[1] 。本研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 ,旨在观察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 ,从而评判该方案是否接近或符合HP感染药物治疗的理想方案的标准[2 ] 。材料和方法一、病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并符合下列条件 :①单个或多个溃疡 ;②胃粘膜有HP感染 ;③排除复合性溃疡 ,幽门梗阻和活动性…  相似文献   

16.
病例1 患者男,26岁.2年前以"反复腹胀伴呕吐半个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予奥美拉唑20 mg口服,1次/d,治疗14 d,症状无改善,后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行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全梗阻.胃镜示:幽门水肿变形,内镜无法进入十二指肠,胃窦、胃体、胃底及食管黏膜无异常.余检查无殊.人院后予禁食、制酸等治疗4 d,患者腹胀、呕吐症状较前好转.再次复查胃镜:幽门梗阻较前减轻,可进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部见1个1.0 cm溃疡,覆白苔.胃镜诊断:十二指肠溃疡(A1期)伴不全梗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本院对5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结果 5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者,穿孔直径0.2~0.6 cm,手术时间60~90 min,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常规抗幽门螺杆菌及抗溃疡治疗,术后患者疼痛轻微,均未使用止痛剂.术后患者经过顺利,住院5~8 d,平均7 d,切口均一期愈合,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点认为,十二指肠溃疡(DU)的发生与胃酸的过度分泌有关,抑酸治疗能治愈溃疡,但复发率高。当今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DU的重要致病因素,根除Hp治疗可促进溃疡愈合,使复发率大大降低。十二指肠球部胃上皮化生(DGM)是DU常见的病理变化,是Hp能够感染十二指肠的前提。因而推测,胃酸、Hp与DGM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一、DGM与胃酸许多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DGM与高酸分泌有关,酸度越高,DGM程度越重。早在1964年,James[1]报道在十二指肠酸度高时易于发生DGM,…  相似文献   

19.
瘢痕性幽门梗阻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我院外科自1957年1月至1961年3月,共治疗本症48例,兹就其处理中的体会赂作讨论。临床分析一、发病率:此期间我院外科经手术治疗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其并发症共198例,其中瘢痕性幽门梗阻48例,占24.4%;男性38例,女性10例,农民43例。年龄在23—60岁之间。二、临床表现:48例中,其病程从溃疡病开始计,最短者一年,最长者20年。一般多为7—10年。从出现幽门梗阻计,最短者两个月,最长者三年。一般多在3—5个月。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双幽门(congenital double pylorus,CDP)是极其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指2个幽门孔连通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CDP的幽门由正常的黏膜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少数CDP手术证实缺乏黏膜肌层但存在异位胰腺组织.本文报道CDP合并十二指肠溃疡1例.患者男,67岁,主诉:反复上腹痛8年,伴黑便6年,再发3 d.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抗体(+).8年前胃镜:双幽门(double pylorus,DP)、胆汁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6年前第1次胃镜:D P、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性病变,性质待定.病理回报: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慢性炎症,伴腺体轻度异型增生.6年前第2次胃镜:DP、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2期).本次住院胃镜:DP、幽门管炎.病理回报:幽门管黏膜炎症伴糜烂,轻度肠化.给予该患者PPI联合抗H.pylori治疗,症状明显改善.本病例提示:胃镜检查是诊断CDP最直接、最准确的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