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WU多瘤病毒(WU polyomaviros,WUPyV)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检出情况及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呼吸道鼻咽抽取液及健康体检儿童呼吸道鼻咽抽取液进行WUPyV核酸检测,阳性结果 再进一步基因测序,并分析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71例患儿中WUPyV阳性15例,阳性率1.95%,其中单纯WUPyV感染9例(60%),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的有6例(40%).82例健康体检儿童WUPyV的PCR检查均阴性.所有WUPyV阳性患儿年龄均≤4岁,最小2个月,最大48个月,平均年龄18.8个月;男: 女=1.5:1,临床诊断主要是:支气管肺炎、细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其中1例重症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结论 WUPyV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其主要感染对象是婴幼儿,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喘息,个别有重症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人博卡病毒(HBoV)在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比较分析其区域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2007年9月 - 2008年3月长沙地区773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nasopharyngeal aspirates,NPAs)样本进行HBoV病毒NP1基因检测,将PCR阳性产物测序,并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73例样本中,HBoV阳性例数87例,HBoV感染患儿年龄为18 d ~ 64个月,冬春季节流行,主要的临床诊断与症状是支气管肺炎与咳嗽;所测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不同地区的HBoV NP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5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8%,对核苷酸序列作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属于1种基因型.结论 长沙地区部分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与人博卡病毒有关,且HBoV 感染在低年龄组的儿童中更常见;一种基因型在长沙地区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比较WU多瘤病毒(WUPyV)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WUPyV、RSV等病毒感染情况,并收集WUPyV和RS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在1 7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WUPyV阳性46例(2.7%),RSV阳性365例(21.5%);单纯WUPyV感染为22例(47.8%),单纯RSV感染为88例(24.1%)。RSV感染患儿的合并感染率高于WUPyV感染患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3,P=0.001)。WUPyV阳性检测率在春季呈现高峰,RSV则在冬季。WUPyV感染患儿的中位年龄为26.2个月,RSV感染患儿为14.9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69.5,P<0.05)。WUPyV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与RSV感染相似,咳嗽(χ2=13.34,P<0.001)和喘息(χ2=10.53,P<0.001)在RSV感染的患儿中更为多见。WUPyV感染后主要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而RSV感染后主要为毛细支气管炎。单纯RSV感染患儿更多需要激素治疗(χ2=9.321 P=0.002)。结论部分患儿呼吸道感染与WUPyV感染有关,WUPyV感染的临床特征与RSV感染类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KI和WU多瘤病毒(KIPy V和WUPy V)与天津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3 730份来自天津地区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KIPy V和WUPy V基因检测,同时所有标本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选取部分KIPy V和WUPy V 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利用测序序列与已知序列比对并绘制进化树。再从中选取两株KIPy V VP1基因克隆到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将核苷酸序列提交Gen Bank。结果 3 730份标本中,KIPy V阳性检出453份(12.14%),WUPy V阳性检出63份(1.69%)。KIPy V平均感染率在6~7月明显偏高,WUPy V平均感染率在2~3月达到一个小高峰。两种多瘤病毒感染的阳性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内。KIPy V和WUPy V与其他7种呼吸道病毒存在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2.31%(86/3 730);WUPy V和KIPy V混合感染9份。选取的35份KIPy V阳性PCR产物序列与Gen Bank已公布的KIPy V序列的同源性在94%~100%之间;选取的12份WUPy V阳性PCR产物序列与Gen Bank已公布的WUPy V序列的同源性在95%~100%之间。两株KIPy V VP1基因序列已被Gen Bank收录,登录号为KY465925和KY465926。结论天津地区部分儿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可能与WUPy V和KIPy V感染相关。KIPy V感染多发于夏季,WUPy V感染多发于春季。KIPy V和WUPy V与国内外流行株间差异较小,基因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儿童中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诊断为重症CAP的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100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IFVA)、流感病毒B(IFVB)、副流感病毒1~3(PIV1~3)、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NL63(HCoV-NL63)及冠状病毒HKU1(HCoV-HKU1),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巢式PCR方法检测多瘤病毒WU(WUPyV)和多瘤病毒KI(KIPyV),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以证实。结果 100份重症CAP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中病毒总检出例数为82例(82.0%),其中RSV检出率最高,为37.0%,其次为HBoV 25.0%和HRV 18.0%。病毒总检出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oV阳性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毒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76,P<0.01),尤以0~6月龄组检出率最高。病毒总检出率在四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9,P=0.021),以秋冬季检出率最高。有2种及以上病毒协同感染率为32.0%,RSV的协同感染率最高,依次是HBoV、HRV、PIV-3。结论病毒感染是重症CAP患儿的重要病因,其中RSV是最常见病毒病原,其次为HBoV和HRV;病毒检出率以0~6月龄组最高;秋冬季病毒总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且病毒协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 住院儿童中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点,为本地区儿童ALRT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诊断为ALRTI的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1165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IFVA)、流感病毒B(IFVB)、副流感病毒1~3(PIV1~3)、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NL63(HCoV-NL63)及冠状病毒HKU1(HCoV-HKU1);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巢式PCR方法检测多瘤病毒WU(WUPyV)和多瘤病毒KI(KIPyV)。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以证实。结果:1165份标本中有871份检出了病毒,总检出率74.76%,其中RSV最为常见,检出率为27.03%,其次为HRV(17.33%)、PIV3(13.73%)及新发现病毒HBoV(8.67%)和hMPV(6.52%)。病毒总检出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性PIV3、hMPV和HBoV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4,P=0.027),以6个月至1岁以内年龄组检出率最高。病毒总检出率在四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7,P=0.006),以冬季检出率最高。结论:病毒病原在长沙地区儿童ALRTI中占重要地位,其中RSV、HRV及PIV3是主要病毒病原,近年新发现的HBoV和hMPV也占较高比例;病毒检出率以6个月至1岁以内年龄组最高;冬季病毒总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人鼻病毒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6-2007年重庆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人鼻病毒(HRV)的检出情况、感染特点及流行规律.方法 收集2006年4月-2007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部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深部吸取物390份,离心后当日提取呼吸道标本RNA,应用针对HRV 5'端非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的HRV基因组RNA.随机抽取5例RT-PCR鉴定HRV阳性的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以验证PCR检测的特异性.对HRV阳性病例总结其感染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 390例标本中HRV阳性61例,阳性率为15.6%.RT-PCR检测5例HRV阳性的PCR产物行序列测定经Genbank比对均证实为HRV.HRV阳性患儿中,≤2岁49例,2~5岁10例,5岁以上2例.HRV感染几乎全年散发,2006年12月HRV检测阳性率最高,达29.5%.重庆地区HRV感染无明显高发季节.HRV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96.8%)、气促(61.5%)、喘息(56.5%)、发热(35.5%).临床诊断依次为支气管肺炎20例(32.8%),间质性肺炎15例(24.6%),毛细支气管炎12例(19.7%),重症肺炎8例(13.1%),支气管哮喘4例(6.5%),喘息性支气管炎2例(3.3%).8例重症肺炎中先天性心脏病2例,中度营养不良1例,且均在2岁以内.平均住院天数7.5 d.61例HRV阳性患儿中,53例进行痰培养,40例提示细菌感染,13例正常.结论 HRV是重庆地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的病毒病原,其流行无明显季节特点.HRV和喘息之间可能存在密切关系,HRV感染在有心肺基础疾病的儿童中有重症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儿童人类偏肺病毒(hMPV)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呼吸科470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MPV N基因,随机挑选部分阳性PCR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测定并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702例标本中,检测到376份RT-PCR阳性扩增产物,阳性率为8%;2006,2007年hMPV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4%、7.6%.hMPV检测阳性率分别在1、2、3月和11、12月呈现高峰,hMPV感染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2.56个月,376例hMPV感染患儿中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12例(3.2%);喉炎8例(2.1%);毛细支气管炎102例(27.1%);肺炎210例(55.9%);哮喘急性发作44例(11.7%).20份hMPV N基因部分核苷酸片断与GenBank中hMPVN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100%.结论 (1)苏州地区部分儿童的呼吸道感染与hMPV有关.(2)全年均存在hMPV感染,流行高峰在冬春季.(3)hMPV感染的临床特征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衣原体(CPn)感染状况及特点.方法采用敏感性较好的培养方法对83例各年龄组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进行了鼻咽拭子和咽拭子的培养分离.结果共发现CPn阳性21例,总感染率25.3%.其中49例肺炎中,CPn阳性13例(26.5%),10例毛细支气管炎中CPn阳性2例(20%),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中CPn阳性1例(16.7%),12例上呼吸道感染中有CPn阳性5例(41.7%),6例支气管炎中未分离到CPn.结论CPn是我国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其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占有主要地位,在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类博卡病毒(HBoV)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检出情况,并探讨HBoV载量与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抽吸物(NPAs)1 554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种RNA病毒和ADV、HBoV 2种DNA病毒,并同时检测HBoV阳性患儿的病毒载量。结果 1 554份标本中1 212份(77.99%)检出病毒,275份(17.70%)HBoV检出阳性。HBoV阳性病例中3岁者占94.9%,男性多于女性。275例HBoV阳性病例中,单一感染45例(16.36%),混合感染230例(83.64%),两者病毒载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发热症状的HBoV阳性患儿病毒载量高于无发热者,有喘息症状的病毒载量高于无喘息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的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V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病毒载量高的患儿,临床更易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但疾病严重程度及混合感染与病毒载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巨细胞病毒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73例呼吸道分泌物定量PCR检测巨细胞病毒(CMV)-DNA阳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中63例(86.3%)发病于12月至次年3月,年龄小于6个月者46例(63.0%),农村及外来打工者子女63例(86.3%),母乳及混合喂养者53例(72.6%).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100.0%)和喘息(66例,90.4%),伴发热37例(50.7%),并发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腹泻各19例.呼吸道分泌物CMV-DNA平均1.2×104拷贝/mL[(1.1×102~3.7×106)拷贝/mL];72例同时检测了血清CMV-DNA,7例阳性(9.72%);全部患儿同时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32例(43.8%).应用更昔洛韦(GCV)和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等治疗,68例(93.2%)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CMV为冬季住院耍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其临床特征与其他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相比无特异性,呼吸道分泌物定量PCR检测CMV-DNA对临床诊断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毒病原在北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感染特点,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连续采集2005年12月~2006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及腺病毒(ADV)。结果共935例患儿采集了鼻咽分泌物标本。男597例,女338例;年龄1d~6岁,平均7.5个月。935例标本中检出阳性516例(55.2%)。RSV是各年龄组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下降;IV和PIV所占病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ADV只在3岁以下儿童病例中检出,所占比例为0.6%~6.2%。结论病毒病原是2005年12月~2006年4月北京地区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以RSV为主,其次是IV和PIV。  相似文献   

13.
7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7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痛原学分布.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患儿中7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810例,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痰液,进行细茵培养,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支原体、衣原体抗体.结果 810例患儿中556例病原栓测阳性(68.6%),单纯病毒感染181例(22.3%),单纯细菌感染124例(15.3%),单纯支原体感染72例(8.9%),单纯衣原体感染10例(1.2%),混合感染169例(20.9%).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35.8%),细菌则以肺炎链球菌为主(13.8%),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4.6%).结论 苏州地区7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痛原是病毒,其次是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多见于1岁以上儿童,混合感染则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1112例行痰间接免役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结果 1112例标本中,阳性276例,阳性率24.82%,其中男190例(17.09%),女86例(7.73%),男女发病比例为2.21∶1.全年均可检出RSV,发生率最高的是10~12月份(30.15%),最低的是4~6月份(10.93%).RSV感染多见于3岁以下,尤以6个月以下患儿感染率最高(36.22%).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昆明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特别是婴幼儿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并粒细胞减少症病毒病原学的特点.方法 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07年6月- 2008年10月111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并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组)及101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但粒细胞数正常的住院患儿(粒细胞正常组).患儿入院第2天收集鼻咽分泌物标本,采用反转录(RT) -PCR、PCR或巢式PCR扩增方法进行病毒基因检测,并将阳性产物测序,经序列测定及对比分析后确定为所检测病毒.结果 粒细胞减少组与粒细胞正常组病种构成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粒细胞减少组37例未检出病毒,74例检出至少有1种病毒;各种病毒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副流感病毒3(PIV3)、鼻病毒(HRV)及人博卡病毒(HBoV).粒细胞正常组295例术检出病毒,719例检出至少有1种病毒;RSV检出率最高,其次是PIV3、HRV及HBoV.2组病毒总检出率及各种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2组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9,P=0.012).其中1个月~1岁年龄段差异最大(X2=8.83,P=0.003).结论 1.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粒细胞减少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无明显相关.2.大于1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更易出现粒细胞减少.3.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粒细胞减少与性别及疾病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16.
流感嗜血杆菌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HI)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中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哥仑比亚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对患儿咽后壁分泌物及痰液做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测定患儿浓缩尿液HI多糖抗原。结果: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分泌物培养HI阳性31例(25.23%),84例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患儿HI阳性14例(16.70%),31例健康儿童对照组4例阳性(12.90%),ARI组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儿童对照组(χ2=4.53,P<0.05)。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测尿HI抗原105例,阳性24例(22.85%),上感测32例,阳性5例(15.63%),儿童对照组测24例,阳性1例(4.16%),揭示下呼吸道感染,尿HI抗原阳性率高于上感组(χ2=98.4, P<0.01)。上、下呼吸道感染尿HI抗原检出率高于儿童对照组(χ2=3.84,P<0.05)。结论:HI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学情况,及其与年龄、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的儿童2073例,取其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分析其结果。结果2073例患儿送检标本,阳性1006份,阳性率48.5%。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798例(79.3%),副流感病毒Ⅲ型(PIVⅢ)106例(10.5%),腺病毒(ADV)31例(3.0%),流感病毒A型(IVA)26例(2.6%),流感病毒B型(IVB)6例(0.6%),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15例(1.5%)、RSV和IVA混合感染18例(1.8%),RSV和PIVⅢ混合感染3例(0.3%),RSV和PIVⅠ混合感染3例(0.3%),PIVⅡ未检测到。结论温州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以RSV为主要病原,婴幼儿(尤其<6个月)病毒感染率较高,好发于冬春季节,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检出率最高(61.3%)。  相似文献   

18.
Zeng M  Wang XH  Yu H  Zhu QR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8):580-584
目的 通过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对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病的临床致病意义.方法 2008年10至12月,我们采集了436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和150份术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标本.同期,收集220例因急性腹泻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儿和200例无腹泻症状儿童的粪便标本.HBOV检测采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方法.结果 HBOV在436份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中阳性检出率10.3%(45/436),而无呼吸道感染儿童的鼻咽分泌物标本中阳性率仅0.7%(1/150),2组HBO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56,P<0.001).HBOV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率为44.7%(20/45).呼吸道HBOV感染患儿的年龄为1.3~72个月[平均(18.3±13.6)个月].HBOV在腹泻组粪便中检出率为2.7%(6/220),在无腹泻症状组粪便中检出率为2%(4/200),2组HBO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HBOV阳性的腹泻患儿中,5例同时合并轮状病毒感染.粪便中HBOV阳性的患儿都在4岁以下.结论 HBOV呼吸道感染通常见于婴幼儿.本研究支持HBOV与儿童时期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关,但是HBOV对儿童腹泻的致病性未能确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4~2005年冬春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季节的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04年10月~2005年4月间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1040例鼻咽部分泌物中的常见病毒病原,随机选择RSV阳性标本17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RSVA、B亚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040例中,RSV阳性497例(47.8%),其中174例标本中,检测出RSVA亚型23例(13.2%),B亚型105型(60.4%),A、B亚型混合感染36例(20.7%),无法确定亚型的10例(5.7%)。检测期间各月份间、不同的年龄组间和临床诊断间的RSV亚型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都以B亚型为主。结论2004~2005年冬春季RSV仍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以B亚型为主;并有两种亚型同时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东莞市镇区小儿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hMPV)感染的临床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7年2-10月东莞市石碣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7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340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MPV F基因,应用多霞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RSV A、B型).流感病毒甲、乙型(Flu-A、B型),副流感病毒l、2、3型(PIV1、2、3型).并随机挑选4例hMPV阳性者PeR产物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340份标本中hMPV阳性者32份(9.41%),其中在阳性标本中5例并RSV感染,2例并PIV 3型、2例并Flu-B型.2-4月份检出阳性率高于5-10月份.32例hMPV感染阳性患儿平均年龄5.97个月,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喘息为主,hMPV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32例hMPV阳性患儿诊断下呼吸道感染30例,占阳性标本的93.7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6.25%).4例PCR产物基因测序分析与GenBank序列同源性87%~99%.hMPV PCR产物基因序列进化数分析显示其属于2个不同的基因型,其中A基因型3例,B基因型1例.结论 hMPV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一种重要的病原体,小儿呼吸道hMPV感染发病率在2-4月份较高,其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喘息为主.东莞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中hMPV存在A、B 2个不同基因型,以A基因型较常见.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41-7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